导读:本文包含了管壁切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管壁切应力,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力学,有限元
管壁切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燕山,高洁,谢英花,任国山,张志坤[1](2018)在《管壁切应力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狭窄冠状动脉的有限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造影数据建立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流体力学模拟研究,分析管壁切应力(WSS)的变化情况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利用临床患者狭窄冠状动脉的冠状动脉CT造影数据,建立精确解剖的叁维模型;再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设置各种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分析;最后采用各种图形形式输出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冠状动脉狭窄处WSS明显升高,且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狭窄后区域WSS减低,与血管狭窄程度呈反比,二者之间存在切应力梯度,且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结论 WSS的变化会导致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万树兴,李琳[2](2015)在《基于管壁切应力的全尾膏体配比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壁切应力的大小反映了管道磨损率的大小,是评价管道输送的重要指标。以料浆浓度、灰砂比、全尾/废石及全尾/库存尾砂为4个影响因素,建立四因素六水平均匀设计试验方案。利用浆式流变仪测定不同配比的膏体流变学参数,并对各水平下的管壁切应力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管壁切应力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料浆质量浓度对管壁切应力贡献大,敏感性高;废石次之;库存尾砂第叁;砂灰比影响最小。最终推荐以下2种充填配合比:浓度80%,砂灰比10,库存尾砂比2%,尾废比4%和浓度79.5%,砂灰比12,库存尾砂比14%,尾废比10%。(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5年07期)
秦海强,赵性泉,周萍,隋滨滨,王拥军[3](2012)在《血压和心率对颈动脉管壁切应力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压、心率对颈总动脉管壁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的影响。方法 16例健康志愿者的双侧颈动脉分别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扫描,在颈动脉分叉部位下2 cm颈总动脉平面上,把颈总动脉壁平均分为24等份,利用相位对比MR成像和叁维抛物面模型拟合的方法 ,计算每个空间位置一个心动周期内的平均WSS以及空间位置上最小的WSS。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16例健康志愿者的32条血管中,有3条血管因伪影排除在本研究之外。对剩下的29条血管进行分析,无论是双侧颈动脉,还是左侧或右侧颈动脉,平均WSS及空间位置上最低WSS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平均WSS和最低WSS与血压、心率无明显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龚剑秋,陆,瑾,丁光宏,汪,昕,沈,璁[4](2004)在《颈动脉血管壁切应力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中管壁的脉动低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始动和主要的决定作用。本文比较了几种计算血管壁切应力的方法,认为采用有约束的弹性管模型计算获得的动脉壁切应力更适合于临床应用。根据检测得到的正常人和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管径等数据,计算两者的颈动脉壁面切应力。研究发现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壁面切应力比正常人显着减小。这表明,颈动脉的壁面切应力可以作为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期刊2004年04期)
刘国涛,王先菊,艾保全,刘良钢[5](2004)在《狭窄动脉血管中管壁切应力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血液脉动流动时血管狭窄部位的管壁切应力分布进行研究。文中利用不可压缩的N-S方程作为计算的理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方案作为计算手段以得到在此流动过程中的数值解。(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刘国涛,王先菊,艾保全,刘良钢[6](2004)在《狭窄动脉血管中Poiseuille流动对管壁切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血管入口流动为Poiseuille流动时,血液流动对血管狭窄部位的管壁切应力及压力等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不可压缩的N_S方程作为计算的理论基础,采用有限差分方案作为计算手段以得到在此流动过程中的数值解。(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柳兆荣,龚克勤,孙辉[7](2003)在《分离区内的动脉管壁切应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局部狭窄动脉管内血液流为例,分析流动分离的特征,确定分离点和再附壁点的位置,详细讨论流动分离区内血管壁切应力的分布,指出在流动分离区内,血管壁切应力值明显降低,而且切应力沿轴向变化梯度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期刊2003-06-30)
柳兆荣,何烽,徐刚,陈泳[8](2001)在《动脉管壁切应力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为了适应所处力学环境的变化会产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血液流动作用于血管壁上的切应力在这种血管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直接测量活体血管壁切应力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困难 .通过分析动脉中血液脉动流的特性 ,提出一种利用测量管轴上的血流速度 ,计算血管壁切应力的方法 ,为定量确定血管壁切应力 ,进而讨论血管壁切应力对血管重建的影响提供必要的手段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A辑)》期刊2001年07期)
陈卫军,应大君[9](2001)在《血管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内皮细胞间连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动脉血流受阻后血管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内皮细胞间连接的影响。方法 :60只实验兔建立颈总动脉血流减少模型 ,在术后 0至 3 0天 8个不同时相点 ,制作血流减小后的颈总动脉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间连接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动脉内皮细胞间连接结构及稳定性随血管壁切应力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 3天后 ,在部分细胞间近腔面出现间隙 ;细胞间紧密连接不象正常对照那样完好而致密 ,胞质内未见微丝附着 ;可见部分动脉壁内皮细胞脱离基底膜或完全脱落入管腔。在血管壁切应力递增阶段 ,近腔面内皮细胞间隙消失 ,可见窄而短的闭锁带。结论 :血管壁切应力的降低可导致动脉内皮细胞间连接结构发生改变 ,细胞稳定性减小。提示低血流的切应力变化可能破坏动脉内皮细胞屏障的完整性(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01年02期)
柳兆荣,徐刚[10](2001)在《脉动血流管壁切应力与血管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为了适应所处力学环境的变化将产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血液流动作用于血管壁上的切应力在这种血管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直接测量活体血管壁切应力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困难。通过分析动脉中血液脉动流的特性,提出一种利用测量血管轴上的血流速度,计算血管壁切应力的方法,并讨论颈动脉切应力对脑血管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为确定血管壁切应力,进而讨论血液脉动流切应力对血管重建的影响提供必要的手段。(本文来源于《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1-04-01)
管壁切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管壁切应力的大小反映了管道磨损率的大小,是评价管道输送的重要指标。以料浆浓度、灰砂比、全尾/废石及全尾/库存尾砂为4个影响因素,建立四因素六水平均匀设计试验方案。利用浆式流变仪测定不同配比的膏体流变学参数,并对各水平下的管壁切应力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管壁切应力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料浆质量浓度对管壁切应力贡献大,敏感性高;废石次之;库存尾砂第叁;砂灰比影响最小。最终推荐以下2种充填配合比:浓度80%,砂灰比10,库存尾砂比2%,尾废比4%和浓度79.5%,砂灰比12,库存尾砂比14%,尾废比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壁切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马燕山,高洁,谢英花,任国山,张志坤.管壁切应力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狭窄冠状动脉的有限元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2].万树兴,李琳.基于管壁切应力的全尾膏体配比确定[J].中国矿业.2015
[3].秦海强,赵性泉,周萍,隋滨滨,王拥军.血压和心率对颈动脉管壁切应力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2
[4].龚剑秋,陆,瑾,丁光宏,汪,昕,沈,璁.颈动脉血管壁切应力的分析[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4
[5].刘国涛,王先菊,艾保全,刘良钢.狭窄动脉血管中管壁切应力的数值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
[6].刘国涛,王先菊,艾保全,刘良钢.狭窄动脉血管中Poiseuille流动对管壁切应力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柳兆荣,龚克勤,孙辉.分离区内的动脉管壁切应力分布[C].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2003
[8].柳兆荣,何烽,徐刚,陈泳.动脉管壁切应力的确定[J].中国科学(A辑).2001
[9].陈卫军,应大君.血管壁切应力变化对动脉内皮细胞间连接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01
[10].柳兆荣,徐刚.脉动血流管壁切应力与血管重建[C].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