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儒释论文-范洪杰

统合儒释论文-范洪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统合儒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乘桴说》,《天爵论》,援佛入儒,统合儒释

统合儒释论文文献综述

范洪杰[1](2016)在《柳宗元《乘桴说》与《天爵论》述义——兼论柳宗元“统合儒释”的复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对儒学和佛学都有较深修养,对"统合儒释"也有高度自觉。学界对"统合儒释"的方式的讨论较多地偏向于柳宗元所自述的范围,即以儒学为本位裁量佛教、对佛教进行抉择,可概括为"援儒入佛";但"援佛入儒"这种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也存在于柳宗元的思想成果中。《乘桴说》体现了重视心性的倾向和新颖的儒学阐释之风;《天爵论》重视智识和意志的思想是受到佛教影响的同时对儒学传统的重新发掘和塑造。二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援佛入儒"的特点,也体现出"统合儒释"的创新性和深度,在中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思想意义。(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亓元[2](2015)在《柳宗元“统合儒释”的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统合儒释”对于柳宗元的美学思想有深刻影响。长期的贬逐遭遇,一方面给柳宗元的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阴影,另一方面也使其思想特别是美学思想向兼容并包的方向发展,呈现物我一体、宁静淡泊和因人而彰的特点。 “统合儒释”的主张出于柳宗元的《送文畅上人登五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3-09)

朱琳[3](2014)在《柳宗元“统合儒释”旅游思想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柳宗元在入仕之前、贬谪途中、永州时期和柳州时期四个阶段为背景,详述其寄情山水、重视生民的"统合儒释"的旅游思想,济世利民、观游为为政之具的旅游开发思想以及"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旅游开发原则与实践。(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18期)

亓元[4](2014)在《从“统合儒释”看柳宗元的山水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今山西省永济市人,生于773年,卒于819年,享年46岁,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共同浸润下,柳宗元提出了"统合儒释"的思想观点。(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12期)

袁广华[5](2011)在《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不仅是学界所提及的"孝道""性善""礼律"等内容。事实上,柳氏"统合儒释"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佛家的主张与《易》《论语》相合之处很多,如"变易""博爱""淡泊""包容""民本"等。儒释相合的思想散见于柳氏文集中,细碎零散尚未形成体系,柳氏"统合儒释"思想有待进一步研读、探讨、发现。(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郑建钟[6](2010)在《“同道”:柳宗元“统合儒释”之儒佛差异与矛盾的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提出"统合儒释"命题的理论依据是"儒佛同道",儒、佛二家学说之所以能够融汇、统合,即表现在:"中道"思维方式、心性论、生活规范与孝道伦理等叁个方面的"同道"。但是,当深入分析以上叁个所谓佛与"孔子同道"之内涵时,我们发现它们的理论内涵在本质上是"异质性"的。通过论述以上叁个"同道"的具体内容,进而揭示出被学界普遍忽视的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中儒佛思想的差异性与矛盾性。(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杨娟娟[7](2009)在《统合儒释:王审知治闽方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审知治闽期间,从闽人奉佛的实际出发,大力扶持佛教,推行统合儒释之治闽方略,以儒家为主,以佛教为辅,利用儒家与佛教思想的相通性以巩固统治。黄滔是其最重要的谋臣,其文章充分展现了王审知这一治闽方略。(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11期)

翟满桂[8](2009)在《统合儒释的文化贯通——柳宗元与佛教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今存有关佛教的文章30余篇,以至多有评者认为柳宗元是佛教忠实信徒。柳宗元好佛既有家庭影响,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更有个人对佛教独到的见解。"好佛"是为"求道","好佛"是为"统合儒释",同时也反映其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的碰撞。(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龚玉兰[9](2004)在《论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着重从儒、释观入手,分析其兼容并包佛教众多宗派思想的行为,并由此来解释他反对天命论、反对迷信、反对祥瑞的思想与其佞佛思想的矛盾性。(本文来源于《淮阴工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杜寒风[10](2004)在《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新论——兼及对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先生观点的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统合儒释” ,从理论上讲 ,有其历史的、文化的推演逻辑 ,其佛学思想对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是士大夫吸收、消化佛教的一个典型。本文分析了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的价值、意义 ,并结合今人对之的具体评价 ,提出了与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人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研究》期刊2004年02期)

统合儒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统合儒释”对于柳宗元的美学思想有深刻影响。长期的贬逐遭遇,一方面给柳宗元的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阴影,另一方面也使其思想特别是美学思想向兼容并包的方向发展,呈现物我一体、宁静淡泊和因人而彰的特点。 “统合儒释”的主张出于柳宗元的《送文畅上人登五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统合儒释论文参考文献

[1].范洪杰.柳宗元《乘桴说》与《天爵论》述义——兼论柳宗元“统合儒释”的复杂性[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2].亓元.柳宗元“统合儒释”的主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3].朱琳.柳宗元“统合儒释”旅游思想与实践研究[J].兰台世界.2014

[4].亓元.从“统合儒释”看柳宗元的山水情怀[J].兰台世界.2014

[5].袁广华.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再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

[6].郑建钟.“同道”:柳宗元“统合儒释”之儒佛差异与矛盾的线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7].杨娟娟.统合儒释:王审知治闽方略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8].翟满桂.统合儒释的文化贯通——柳宗元与佛教论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龚玉兰.论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

[10].杜寒风.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新论——兼及对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先生观点的质疑[J].中国文化研究.2004

标签:;  ;  ;  ;  

统合儒释论文-范洪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