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胶原论文-孙琦,姜雨婷,申望,范美华,张晓林

重组胶原论文-孙琦,姜雨婷,申望,范美华,张晓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组胶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厚壳贻贝,贝壳基质蛋白质,胶原蛋白质,生物矿化

重组胶原论文文献综述

孙琦,姜雨婷,申望,范美华,张晓林[1](2019)在《厚壳贻贝一种新型贝壳胶原蛋白的重组表达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壳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生物硬组织,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贝壳中发现一种类似胶原蛋白质的新型贝壳基质蛋白质,命名为collagen-like protein 2(CLP-2)。然而,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对贝壳形成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对CLP-2开展了序列分析;进一步采取密码子优化结合原核重组表达策略,开展了CLP-2的重组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组CLP-2对酸钙结晶的诱导、结晶速率抑制以及碳酸钙结合能力。对CLP-2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质序列中含有信号肽及两个Von Willebrand factor A(VWA)结构域。CLP-2在数据库中尚无高同源性蛋白质存在,表明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贝壳基质蛋白。所获得的重组CLP-2对碳酸钙体外结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扫描电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重组CLP-2可诱导碳酸钙晶体的形貌由立方体形转化为球形,并在高浓度下进一步转化为哑铃形;同时,重组CLP-2可促使碳酸钙晶体的晶型由方解石型向文石型转化;重组CLP-2在体外具有碳酸钙晶体结合作用;此外,重组CLP-2能显着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结晶速度(P<0. 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贝壳CLP-2蛋白质在贝壳,特别是文石型肌棱柱层的生物矿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贻贝贝壳的形成机制,以及胶原类蛋白质对生物矿化过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万林,毛春,肖娟[2](2019)在《人重组蛋白PDCD5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来源的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并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人重组蛋白PDCD5(rhPDCD5)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脾脏来源的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探讨rhPDCD5对活化的脾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卵白蛋白(OVA)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TNFR:Fc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PDCD5治疗组。第0天建立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2天到26天腹腔注射给药。第28天取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用CII(20μg/mL)和anti-CD3(1μg/mL)+antiCD28(2μg/mL)分别刺激活化48 h和72 h。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A(IL-17A)的水平;[3H]掺入法检测活化脾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rhPDCD5处理的CIA大鼠来源的脾细胞经CII和anti-CD3+anti-CD28分别刺激活化之后,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17A水平下降,增殖能力下降,CD4+T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上调。结论 rhPDCD5通过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增殖,促进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多条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亚媛[3](2019)在《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复合成纤维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修复由外界创伤、糖尿病溃疡、皮肤癌切除等引起的大面积全层皮肤缺损是临床上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已成为修复大面积全层皮肤缺损的重要方法之一。组织工程皮肤是将种子细胞接种在生物支架上形成的一种皮肤替代物。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一方面需要给伤口提供屏障以避免伤口感染和液体流失,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细胞分泌各种生长因子以利于皮肤再生。组织工程皮肤所涉及的材料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主要分为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的机械强度高,柔韧性好且易加工,但是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降解产物会在体内堆积,且排出体外的过程比较缓慢。而天然材料的降解产物易于代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胶原蛋白己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皮肤(如Dermagraft,Transcyte和Apligraf)。但是,现有的胶原蛋白组织工程产品中的胶原多提取于动物组织,具有潜在的病原风险和批次间性质不稳定的缺点。重组胶原蛋白则可以在保持天然胶原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克服动物胶原潜在病原性和批次间不稳定的缺点。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采用谷氨酰胺转移酶(Transglutaminase,TG)交联重组人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ollagen,rHC),同时加入小鼠成纤维细胞,制备出富含成纤维细胞的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rHC/TG-cell水凝胶),用于小鼠皮肤缺损修复研究。首先,通过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实时定量PCR(RT-PCR)以评估rHC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重组人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且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各种促进伤口愈合的生长因子。然后,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流变仪检测了 rHC/TG水凝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rHC/TG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适宜的机械强度,能够复合细胞并能使细胞保持活力。最后,通过建立小鼠皮肤缺损模型评估rHC/TG-cell水凝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rHC/TG-cell水凝胶对皮肤缺损修复有促进作用,能够使缺损处的皮肤在短时间内再生。结论:重组人胶原蛋白与谷氨酰胺转移酶交联获得的rHC/TG水凝胶能够负载成纤维细胞,并能为细胞提供湿润、适宜的环境,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进而促进伤口愈合。这为rHC/TG-cell水凝胶进一步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彤[4](2019)在《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和人工真皮分别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烧伤和创伤导致的大面积全层皮肤缺损,会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因此,快速修复缺损创面至关重要。目前,自体刃厚皮肤移植仍是修复烧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标准治疗方法。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皮源缺乏,往往需要通过将刃厚皮处理成微粒皮来扩大植皮的扩展比例,但这是以牺牲创面愈合质量为代价的。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合成材料相比,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具有更优良的生物特性。目前,胶原蛋白大多是从动物结缔组织提取而来,存在一定的病毒隐患,且成本高产量低。将人类胶原蛋白基因导入基因工程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取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安全性高,成本低,能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此外,重组胶原蛋白增加了亲水基团,水溶性提高,可制备出胶原蛋白浓度较高的水凝胶。而水凝胶材料的保水性能又能为创面提供湿润的愈合环境,从而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改善愈合质量。由于具备优良的生物特性,胶原蛋白也是制备人工真皮的主要材料。人工真皮主要用来充当真皮修复过程中引导细胞迁移增殖和胶原排列的支架,帮助完成真皮的重构和血管化,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改善创面愈合后皮肤弹性、柔软性及机械耐磨性。但目前人工真皮用于全层创面修复需要经过2次手术,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负担。本研究首先以重组人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水凝胶并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并选用以猪肌腱胶原蛋白为原料的皮耐克作为人工真皮的代表,然后将该水凝胶和人工真皮皮耐克两种胶原材料分别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用于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并进行创面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的疗效评价。目的本研究拟制备以重组人胶原蛋白为原料的水凝胶,选用以猪肌腱胶原蛋白为原料的皮耐克作为人工真皮的代表,探索该水凝胶和人工真皮皮耐克分别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提供参考。方法1.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1.1以DMEM/F12培养基配制浓度为10%的胶原蛋白溶液,通过海藻酸盐与Ca2+反应交联得到胶原蛋白水凝胶;1.2观察胶原蛋白溶液成胶后的状态;扫描电镜观察水凝胶微观结构;1.3对水凝胶体外溶胀和降解性能进行检测;1.4将水凝胶包埋在大鼠皮下,观察体内降解速度。2.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对部分创面愈合相关细胞的影响2.1CCK-8法评价水凝胶浸提液对Ha Ca T细胞、人成纤维细胞、HUVEC3种细胞的毒性;2.2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水凝胶浸提液对3种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与人工真皮皮耐克作为微粒皮覆盖物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疗效评价3.1创面愈合速度制备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移植微粒皮后分别以胶原蛋白水凝胶、人工真皮皮耐克、凡士林纱布作为覆盖物修复创面,以凡士林纱布组作为对照,比较创面愈合速度。3.2创面愈合质量3.2.1创面真皮层形成术后第7天,14天,21天,35天进行创面取材。HE和Masson染色比较各组创面真皮层形成情况,并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3.2.2创面基底膜形成Ⅳ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创面基底膜形成情况,并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3.2.3创面胶原蛋白沉积通过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RT-q PCR、WB检测术后第35天创面上皮化后各组胶原蛋白沉积情况,并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3.2.4创面TGFβ1、TGFβ3、α-SM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染色、RT-q PCR、WB检测术后第35天创面上皮化后各组TGFβ1、TGFβ3、α-SMA的表达情况。3.3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3.3.1创面细胞增殖速度Ki67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创面细胞增殖情况,并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3.3.2创面毛细血管新生CD31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创面毛细血管新生情况;3.3.3创面VEGF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染色、RT-q PCR、WB检测早期各组创面VEGF表达情况。3.4 HE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蛋白水凝胶和人工真皮皮耐克分别作为微粒皮覆盖物时促进全层创面修复的过程。结果1.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成功制备出浓度为10%的胶原蛋白水凝胶;电镜下可观察到多孔海绵状结构;在60min达到溶胀平衡,最大溶胀度为1800%;在体外5-6天时降解速度最快,7天降解完全;在体内5天降解约40%,10天降解约80%,15天降解完全。2.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对部分创面愈合相关细胞的影响水凝胶浸提液对3种细胞毒性作用均较小,可促进Ha Ca T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HUVEC存活率在70%以上;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均证实水凝胶浸提液可促进3种细胞的迁移。3.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与人工真皮皮耐克作为微粒皮覆盖物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疗效评价3.1创面愈合速度术后7天、14天、21天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凡士林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凝胶组与皮耐克组无差异。3.2创面愈合质量3.2.1创面真皮层形成术后21天,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均有真皮组织形成,第35天真皮组织较为成熟,与正常皮肤相近,而凡士林纱布组第35天为致密胶原沉积的瘢痕组织;3.2.2创面基底膜形成术后21天,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均有连续的Ⅳ型胶原蛋白阳性基底膜样结构形成,第35天基底膜逐渐连续,而凡士林纱布组第35天仍无基底膜形成;3.2.3创面胶原蛋白沉积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RT-q PCR、WB证实术后35天,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创面胶原沉积均少于凡士林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凝胶组与皮耐克组无差异;3.2.4创面TGFβ1、TGFβ3、α-SM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RT-q PCR、WB证实术后35天,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创面TGFβ1、α-SMA表达水平均低于凡士林纱布组,TGFβ3表达水平均高于凡士林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3.3.1创面细胞增殖速度术后7天、14天、21天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创面Ki67阳性(提示高增殖活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凡士林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凝胶组与皮耐克组无差异;3.3.2创面毛细血管新生术后7天,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创面CD31阳性新生毛细血管数量高于水凝胶组和凡士林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创面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RT-q PCR、WB证实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术后7天创面VEGF表达水平高于水凝胶组和凡士林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通过对术后7天、14天、21天、35天创面HE和Masson染色的动态观察证实,水凝胶和皮耐克覆盖微粒皮组促进创面愈合的速度较凡士林纱布组快。结论综合本课题全部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成功制备出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具有较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和合适的降解速率,且上述性能均可以通过调节原料成分比例和交联程度进行调整,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2、将水凝胶浸提液作用于Ha Ca T细胞、成纤维细胞、HUVEC,证明其对上述3种细胞的毒性作用均不明显,还可促进Ha Ca T细胞增殖和上述3种细胞迁移;3、将胶原蛋白水凝胶和人工真皮皮耐克分别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凡士林纱布作为对照,证明二者均可以加快创面细胞增殖速度、促进早期创面毛细血管新生、促进早期创面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真皮组织和基底膜形成,从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降低TGFβ1和α-SMA的表达水平,增高TGFβ3的表达水平,从而预防创面过度收缩和减轻瘢痕增生。并首次证明人工真皮皮耐克作为微粒皮覆盖物一步法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胶原蛋白水凝胶,以及将人工真皮皮耐克作为微粒皮覆盖物一步法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治疗方法,都为临床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20)

刘彤,郑兴锋,李海航,金剑,贲驰[5](2019)在《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对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用于治疗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愈合和血管新生,新生真皮胶原排列状态和胶原比例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粉末与海藻酸钠粉末以质量比10∶1混合,溶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备成胶原蛋白含量为10%的溶液,使用时以10%Ca2+溶液交联成凝胶状。以巴马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制备动物模型,在每头猪背部正中线两侧旁开2 cm分别用手术刀制备3个边长5 cm深达肌肉筋膜的正方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采用同体自身对照,实验组用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治疗,水凝胶外层覆盖无菌硅胶膜保湿;阳性对照组用可吸收性敷料治疗;阴性对照组仅用无菌硅胶膜覆盖。术后7、14、21、90 d,进行创面大体观察,并取材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修复情况、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CD31的表达并计数新生血管数目,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偏振光观察胶原纤维排列、Ⅲ型胶原蛋白比例。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或Kruskal Wallis H检验。结果实验组创面肉芽组织平整,颜色鲜红,柔软湿润。光学显微镜下见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组织炎症反应轻微,创面修复早期肉芽组织生长速度快。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7、14、21 d,实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8. 8±2. 7)、(32. 0±4. 4)、(42. 8±4. 5)个/hpf,而阴性对照组仅分别为(12. 0±3. 0)、(16. 6±2. 3)、(12. 6±4. 1)个/hpf,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 05)。术后14、21、90 d创面新生真皮组织天狼猩红饱和苦味酸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规整,与阳性对照组相似,而Ⅲ型胶原蛋白比例较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均升高。结论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可促进全层创面愈合和血管新生,促进新生真皮组织胶原纤维有序排列,增加Ⅲ型胶原在新生真皮胶原中所占比例,从而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并有望减轻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鲍艺[6](2019)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创伤修复敷料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原蛋白是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动物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结构蛋白,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肉等组织中,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信号传递等行为,起着支撑、修复、保护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胶原,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制备是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优化修饰进行表达得到的重组胶原,与人胶原蛋白高度一致,该重组胶原具有无病毒隐患、生物相容性高、极好的水溶性、可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分化等优良的特性。胶原蛋白是较早通过FDA及CSFDA批准的生物材料之一,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生物医学、药物释放等多个领域。受企业委托,本论文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基于重组人源胶原医用敷料用于浅二度烫伤、激光整形美容术的辅助治疗。此外,基于壳聚糖制备了自愈性可注射的水凝胶作为重组胶原的载体以期用于伤口的修复和药物递送。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对重组人源胶原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活性评定。用红外、紫外、圆二色谱测定重组人源胶原:1)重组胶原在225nm有最大吸收峰,与标准III型胶原224nm处有最大吸收峰相对应。2)红外分析表明,重组胶原存在与天然胶原的酰胺A、Ⅰ、Ⅲ相同的光谱特征,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结构,在1235cm~(1-)和1450cm~(1-)处吸光度的比值约为1.0,表明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中有叁螺旋结构的存在,符合胶原的特征;3)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超纯水中重组胶原的CD分析得到二级结构含量(24.0773523%)与红外分析相一致;乙酸介质中彻底解旋得到的α-螺旋占比为0.843,大于50%,表明重组胶原具有生物活性。4)UPLC-PDA-FLR分析重组人源胶原,其中甘氨酸(25.105ug/ml)与脯氨酸(28.826ug/ml)的含量都高于其他的蛋白质,符合人源胶原的特点;半胱氨酸含量(1.389ug/ml)其存在说明重组胶原是属于Ⅲ型胶原蛋白。2、重组胶原敷料的处方与工艺研究。重组胶原蛋白的活性与α螺旋度密切相关,通过主辅料的相容性实验结果来选择敷料的其他辅料,以α螺旋度、酸碱度等为指标,进行敷料制备实验,筛选出最佳处方,确定了制备工艺。对筛选出来的处方制备的样品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探究的重组胶原的体外吸收,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10min、20min、40min、80min、160min重组胶原透皮吸收量,得到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式为y=2.5727x+72.112,R~2为0.9567。3、参考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对医用敷料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对重组胶原敷料的原发性刺激指数(PII)、致敏等级进行评价。其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胶原敷料不具有刺激反应、不具有致敏反应;建立浅二度创伤模型,探究重组胶原敷料修复功效。其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胶原敷料具能促进创伤的修复,此外,实验中还观察到重组胶原治疗过后的皮肤比周围的皮肤更为细腻,表明重组胶原对皮肤具有美容的效果。4、参考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药典2015年版》、DB44/T1360-2014胶原贴敷料等一系列的国标和行业标准对重组胶原敷料质量指标进行测定质控进行评价,包括:鉴别、外观形状、生物相容性评价等;产品技术要求包括了产品的性能指标、检测方法,这些都为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5、基于壳聚糖制备一系列具有自愈合和pH响应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胶,以期持续递送重组胶原促进创伤的修复。凝胶形成最短时间为20s,水凝胶自愈合时间最短为34min。水凝胶表现出pH响应性依赖性凝胶降解和胶原释放,其体外释放很好地符合Korsmeyer-Peppas方程,指数n=0.1,k=0.096,MDT=0.1149h。(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黄志祥,邓伟明,郭欣,黄学婵,李天旺[7](2019)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关节腔注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及软骨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关节腔注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疾病活动性、软骨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CIA大鼠随机分为3组,给予每周1次共4次右踝关节注射。Ⅰ组大鼠首次注射Rh TNFR:Fc,随后叁次注射生理盐水,Ⅱ组及Ⅲ组大鼠则分别注射4次Rh TNFR:Fc或生理盐水。在基线期及每次治疗1周后(分别定义为随访1、2、3及4)通过测量右足体积评估病情。完成随访4后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水平,分离右踝关节以Mankin评分评价软骨病理改变。结果Ⅰ组大鼠随访1时右足体积显着下降(P <0. 05),之后逐渐回升。Ⅱ组大鼠各随访期右足体积逐渐下降,而Ⅲ组大鼠右足体积逐渐上升。完成随访4后Ⅰ组大鼠血清RANKL、RANKL/OPG值、CTX-Ⅱ、COMP及右踝关节Mankin评分显着高于Ⅱ组大鼠(P <0. 05),但明显低于Ⅲ组大鼠(P <0. 05)。血清OPG趋势与之相反。结论关节腔注射RhTNFR:Fc在缓解大鼠CIA病情的同时,改善骨及软骨代谢。(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何越,侯增淼,李晓颖,高恩,刘建利[8](2019)在《重组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及性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重组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及生物相容性,但其存在溶解性强及机械强度不足等缺点。化学交联可显着提高材料的韧性、力学强度及耐降解性。目的:制备重组胶原蛋白海绵,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得重组胶原蛋白,经戊二醛交联后,将其置于模具中冷冻干燥,获得多孔重组胶原蛋白海绵,检测交联后重组胶原海绵的吸水率与孔隙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交联前后重组胶原海绵的表面形态,红外光谱仪对比交联前后重组胶原海绵结构的变化。采用交联重组胶原海绵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培养第68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评估交联重组胶原海绵的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1)交联后重组胶原海绵的吸水率为(2 903.83±47.90)%,平均孔隙率在85%以上;(2)扫描电镜显示,交联前,重组胶原海绵的孔隙呈蜂窝状,致密;交联后,重组胶原海绵的孔隙较大,呈板层结构,可看到板层间桥键连接,纵向可看到较大褶皱;(3)红外光谱显示,交联后的重组胶原海绵特征性化学结构特征无明显变化;(4)交联重组胶原海绵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84%,细胞毒性为1级,生物安全性良好;(5)结果表明采用戊二醛交联制备的重组胶原海绵,理化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戴蕾,胡秋林,汪海波,徐玉玲,张军涛[9](2018)在《环境因子对鱼胶原重组纤维超微结构和理化性能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外纤维重组是天然胶原的重要分子行为,直接影响胶原的性能和应用。本研究以草鱼胶原为研究对象,系统观察了体系温度、pH、离子强度和时间等环境因素对重组胶原纤维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环境因子调控下,胶原重组纤维产物的耐酶降解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重组胶原纤维粒径和粒径分布受环境因子的调控。中性pH环境下胶原纤维粒径大但分布不均一,体系温度越高、离子强度越大,重组纤维粒径越小,延长纤维重组时间有利于纤维粒径的增大。纤维产物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粒径越大,则胶原重组纤维产物的耐酶降解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越好。(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迪娜[10](2018)在《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对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对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经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治疗(对照组,49例)及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治疗(观察组,49例)的行择期颌面头颈部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Scar Scale,VSS)]、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容貌负面评价[相貌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egativePhysicalSelfScale,NPSS)]、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Self-EsteemScale,SES)]差异。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瘢痕情况指标(各维度VS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维度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术后1周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容貌负面评价(NPS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自尊水平(SES评分)则较术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均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可有效改善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状况,还能促进创口愈合,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瘢痕产生的负性情绪。(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8年11期)

重组胶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人重组蛋白PDCD5(rhPDCD5)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脾脏来源的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探讨rhPDCD5对活化的脾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卵白蛋白(OVA)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TNFR:Fc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PDCD5治疗组。第0天建立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2天到26天腹腔注射给药。第28天取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用CII(20μg/mL)和anti-CD3(1μg/mL)+antiCD28(2μg/mL)分别刺激活化48 h和72 h。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A(IL-17A)的水平;[3H]掺入法检测活化脾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rhPDCD5处理的CIA大鼠来源的脾细胞经CII和anti-CD3+anti-CD28分别刺激活化之后,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17A水平下降,增殖能力下降,CD4+T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上调。结论 rhPDCD5通过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增殖,促进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多条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组胶原论文参考文献

[1].孙琦,姜雨婷,申望,范美华,张晓林.厚壳贻贝一种新型贝壳胶原蛋白的重组表达与功能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2].王万林,毛春,肖娟.人重组蛋白PDCD5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来源的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并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英文)[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3].郭亚媛.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复合成纤维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9

[4].刘彤.重组人胶原蛋白水凝胶和人工真皮分别作为微粒皮移植覆盖物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5].刘彤,郑兴锋,李海航,金剑,贲驰.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水凝胶对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

[6].鲍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创伤修复敷料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D].贵州大学.2019

[7].黄志祥,邓伟明,郭欣,黄学婵,李天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关节腔注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骨及软骨代谢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8].何越,侯增淼,李晓颖,高恩,刘建利.重组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及性状表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9].戴蕾,胡秋林,汪海波,徐玉玲,张军涛.环境因子对鱼胶原重组纤维超微结构和理化性能的调控作用[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

[10].刘迪娜.硅酮敷料结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对颌面头颈部创口瘢痕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8

标签:;  ;  ;  ;  

重组胶原论文-孙琦,姜雨婷,申望,范美华,张晓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