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额和可疑交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问题,对策
大额和可疑交易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梁利民[1](2019)在《开展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报告工作机制推动反洗钱工作取得了不断进步。本文从可疑线索获取、异常开户报告、非自然人受益人识别、健全反洗钱机制等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金融机构开展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9年22期)
李丹丹[2](2018)在《互金机构反洗钱新规:大额和可疑交易需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10日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对从业机构需要履行的反洗钱义务进行原则性规定,建立对全行业实质有效的框架性监管规则。《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8-10-11)
[3](2018)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令[2018]第2号为进一步提升义务机构可疑交易报告的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决定》,经2018年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第4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行长易纲2018年7月26日为进一步提升义务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发布)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本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期刊2018年28期)
罗璠[4](2018)在《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实施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新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首先介绍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相关法规的历史沿革和新法规调整内容,然后从法人金融机构自定义可疑交易指标建设、指标有效性、系统配置、工作机制影响开展调查得到四点结论,最后针对调查的3号令执行现状,从监管角度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加强区别监管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07期)
云慧珍,李苗苗[5](2018)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数据报送情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数据报送工作的现状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核心,与客户身份识别相结合,共同构筑起洗钱防控壁垒。新《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16]3号令出台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按照制度要求履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职责。但是,通过了解发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报送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数据质量不高,比如把地方财政专户发生的交易也作为大额上报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排除的可疑交易数据不能提供完善的排除说明;对黑名单、涉恐名单(本文来源于《北方金融》期刊2018年03期)
鲍庆雪[6](2017)在《中小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7月1日,《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正式施行。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对所管辖的75家中小金融机构开展调研,了解《管理办法》落实一个月来的效果。调查发现,中小机构在监测标准自定义、数据抓取有效性、黑名单监测、报告要素内容、专业人员配备和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本文来源于《金融会计》期刊2017年11期)
张华钢[7](2017)在《预防遏制洗钱 维护金融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消息( 张华钢)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新版《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自7月1日起实施。据人行金华市中心支行反洗钱科负责人介绍,新版《管理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新要求,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有效(本文来源于《金华日报》期刊2017-09-14)
[8](2017)在《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发布)进行了修订,经2016年12月9日第9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行长周小川2016年12月28日(本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期刊2017年21期)
高翔[9](2016)在《央行出台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新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管理办法》对现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6-12-31)
张丽红,崔莘,杨春荣[10](2016)在《对财务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送工作的调查——以唐山辖区一财务公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明确了财务公司作为反洗钱义务主体应当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但由于财务公司相比银行机构在客户对象、业务模式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实际执行中财务公司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是否报送和如何报送存在疑问。本文在分析财务公司业务特征、资金结算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所具有的特殊性,并就财务公司是否和如何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提出了相应观点。(本文来源于《河北金融》期刊2016年02期)
大额和可疑交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10日联合发布《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对从业机构需要履行的反洗钱义务进行原则性规定,建立对全行业实质有效的框架性监管规则。《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额和可疑交易论文参考文献
[1].杨文,梁利民.开展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9
[2].李丹丹.互金机构反洗钱新规:大额和可疑交易需报告[N].上海证券报.2018
[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
[4].罗璠.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实施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
[5].云慧珍,李苗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数据报送情况探析[J].北方金融.2018
[6].鲍庆雪.中小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金融会计.2017
[7].张华钢.预防遏制洗钱维护金融安全[N].金华日报.2017
[8]..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
[9].高翔.央行出台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新规[N].上海证券报.2016
[10].张丽红,崔莘,杨春荣.对财务公司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送工作的调查——以唐山辖区一财务公司为例[J].河北金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