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余锦芬,王随郧

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余锦芬,王随郧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6

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文献综述

余锦芬,王随郧[1](201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和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 (Gal NAc-T3)和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6 (Gal NAc-T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MS的58例患者,保留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同时保留同时期进行腹腔镜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正常的35例患者正常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Gal NAc-T3、Gal NAc-T6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EMS不同分期患者异位内膜中Gal NAc-T3、Gal NAc-T6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 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在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在位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期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Ⅲ~Ⅳ期EMS患者(P<0. 05);EMD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 662,P=0. 003)。结论 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且呈显着正相关,可能与病情恶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9期)

刘衍春,刘毅,赵卫军,郑凌,马玲[2](2014)在《a-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EXON 7突变形成A311血型基因亚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1例产生抗A抗体的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A血型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及基因分析,以了解其分子基础。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的检测,采用PCR-SSP对A基因进行扩增分析,采用Sanger测序法对A血型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初定为A亚型;PCR-SSP扩增检测结果有O、A血型基因的存在;对ABO基因第6外显子测序发现存在c.261delG,显示有O基因;对A、O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特异性扩增测序分析显示,在A单倍型基因第7外显子出现c.467 C>T、c.626 G>A的突变,在O单倍型基因第7外显子出现c.646T>A、681G>A、771C>T、829G>A等突变。结论:该献血者在A基因第7外显子的c.626G>A是新的等位基因突变,c.467 C>T是SNP;新突变的GenBank序列号是KC690281,被BGMUT命名为1个新的A等位基因亚型A311。(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赵士磊,顾春东,姜传福,赵磊,李锦绣[3](2013)在《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GaINAc-T3)对预测周围型小肺腺癌(直径<2cm)预后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腺癌在腺癌各病理组织分型中GalNAc-T3的表达情况;筛查周围型小肺腺癌预后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证实周围型小肺腺癌患者108例,术后对病灶进行HE染色和IHC染色,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GalNAc-T3低表达率为40.7%,并与组织分化程度、胸膜侵犯、淋巴转移、血道转移、肺腺癌病理新分类及Noguchi病理组织分型有关(p<0.05)。Kaplan-Meier分析发现肺腺癌病理新分类、Noguchi病理分型、胸膜侵袭及GalNAc-T3表达与周围型小肺腺癌预(本文来源于《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8-08)

赵士磊[4](2013)在《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GalNAc-T3)对预测周围型小肺腺癌预后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腺癌(<2cm)在Noguchi组织病理学分型中各亚型GalNAc-T3(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的表达变化情况,同时明确GalNAc-T3的表达变化差异对周围型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为周围型小肺腺癌高危组人群制定术后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从2006年1月到2009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肺癌手术患者共计108名,随访时间为2012年12月。入组患者术前均为未进行化、放疗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术中可切除肿瘤直径≤2cm(切缘病理证实未发现肿瘤细胞的残留),并具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性别、年龄、肺腺癌新分类、TNM分期和淋巴、血管转移情况以及无病生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等)。常规对切除病灶进行HE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并按照Noguchi周围型小肺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进行分类,另外病灶组织切片采用针对GalNAc-T3IHC法(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标本中GalNAc-T3表达变化差异;患者术后进行规范随访。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以及血管转移情况等临床统计数据采用列联表分析其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当p<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显着性;同时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法检验周围型小肺腺癌预后生存和复发的高危因素,并采用log-rank法检验高危因素组间统计学差异;然后对高危因素利用Cox回归方法进行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 GalNAc-T3低表达率为40.7%;同时GalNAc-T3的表达差异与组织分化程度(p=0.034)、胸膜侵犯(p=0.028)、淋巴转移(p=0.050)、血道转移(p=0.001)、肺腺癌病理新类型(p=0.006)及Noguchi周围型小肺腺癌病理组织分型(p=0.03)有关,但其与性别(p=0.154)、年龄(p=0.212)、TNM分期(p=0.095)及血清CEA浓度(p=0.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周围型小肺腺癌Noguchi病理组织分型中,A和B亚型GalNAc-T3的表达差异与C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C亚型与D、E和F亚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8)。同时肺腺癌病理新类型AAH/AIS/MIA/LPA组和腺泡/乳头样为主型之间(p=0.036)与腺泡/乳头样为主型和微乳头/实体性为主型及变异性之间(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肺腺癌病理新分类、Noguchi病理组织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管侵润、血管侵袭、胸膜侵袭、TNM分期及GalNAc-T3表达与周围型小肺腺癌无病生存有关(p<0.05),而只有肺腺癌病理新分类、Noguchi病理组织分型、胸膜侵袭及GalNAc-T3表达与周围型小肺腺癌总体生存有关(p<0.05);其中低表达GalNAc-T3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GalNAc-T3组(61%vs91%,p=0.001)。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p=0.016,rr=0.250)、血管侵袭(p=0.049,rr=0.359)、胸膜侵犯(p=0.012,rr=4.224)和GalNAc-T3低表达(p=0.006,rr=0.102)可以作为周围型小肺腺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患者术后生存的多因素生存分析中肺腺癌新分类病理组织分型(p=0.039,rr=3.008)、胸膜侵犯(p=0.038,rr=3.497)和GalNAc-T3表达变化(p=0.046,rr=0.302)、却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4.慢病毒感染肺腺癌A549细胞24、48、72h后, GalNAc-T3慢病毒组在72h时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与肺腺癌A549组和慢病毒空载体组差异分别为p=0.017和p=0.022。在Tanswell侵袭实验中GalNAc-T3慢病毒组24h后侵袭细胞数与肺腺癌A549组和慢病毒空载体组差异分别为p=0.006和p=0.019。结论:GalNAc-T3表达水平和胸膜侵犯是预测周围型小肺腺癌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3-04-01)

孔蕴[5](2010)在《人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Ⅲ(huGALNT3)的异源表达及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糖链及其缀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病理意义。肿瘤细胞中的糖链与正常细胞相比有明显变化。糖链的合成没有模板,而是通过一系列定位有序的糖基转移酶完成的,糖基转移酶表达差异将直接导致糖链结构的变化。因此,从糖基转移酶入手可以从本质上阐明糖链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调控作用。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UDP-N-acetyl-alpha-D-galactosamine: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3, ppGalNAc-T3, GALNT3)是GalNAc转移酶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催化O-糖链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步反应,即将GalNAc转移到多肽链的Ser/Thr残基上。家族成员之间在活性高低和底物选择性上有所不同。其中,GALNT3的活性与富含O-糖链的粘蛋白的形成关系密切,后者的异常是发生于多种上皮来源肿瘤的普遍现象。本论文首先从人胃癌细胞MKN45扩增出GALNT3的cDNA,构建了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并进行了表达。在大肠杆菌中使用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成功实现了GALNT3可溶性区域(GALNT3-sol)的高效表达,并进行了纯化。经过活性测定发现,两种形式表达得到的GALNT3均无活性,原因可能是大肠杆菌缺少真核生物的蛋白合成后的修饰机制,而GALNT3是来源于人的一个复杂糖蛋白,异源表达产物未能形成有活性的天然构象。另外,本实验还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的GALNT3-sol作为免疫原制备了抗GALNT3的抗体。将包涵体变性复性并纯化后SDS-PAGE分离,切胶免疫BALB/C小鼠,分别取第二次和第四次免疫后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抗体效价,二免的抗血清终点滴度为1:3200,而四免的抗血清终点滴度为1:25600。然后使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所获抗体,阳性抗血清能够结合GALNT3-sol,使其显色,而阴性对照不能结合显色。以上结果显示,本实验所做的抗GALNT3-sol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并能用于Western Blot检测,为进一步开发抗GALNT3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临床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获得有活性的GALNT3蛋白,本论文又尝试了在巴斯德毕赤氏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GALNT3。将GALNT3可溶性蛋白部分的基因(GALNT3-sol)克隆到pPIC9k质粒上,电转化进入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经过缺陷培养基,酵母菌体PCR和梯度抗生素(G418)等方法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菌株。经过甲醇诱导GALNT3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证明GALNT3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最佳表达条件为20℃,诱导72小时。对获得的GALNT3-sol进行活性检测,断定毕赤酵母表达的GALNT3-sol具有转糖基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GALNT3对糖核苷酸或受体多肽的选择性奠定了基础。总之,本论文在两种微生物体系中成功地表达了huGALNT3-sol,并首次使用大肠杆菌表达的GALNT3-sol制备了高效的抗体,同时首次在微生物中表达出了有活性的GALNT3,为在酵母真核表达体系中生产人类其他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甚至其他类型糖基转移酶提出了可能。GALNTs活性蛋白的表达将为体外起始O-糖基化提供新的手段,为在药物蛋白上添加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或活性的化合物提供框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0-05-17)

佘明金,秦凤展[6](2008)在《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的表达调节及其在检测肿瘤微转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是糖基转移酶的家族成员之一,它是神经节苷脂GM_2、GD_2以及糖脂GA_2合成的关键酶。目前,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在神经组织的维持与修复、精母细胞的分化以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复合体的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增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应用该酶检测肿瘤微转移已经引起肿瘤学界的重视。(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08年02期)

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对1例产生抗A抗体的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A血型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及基因分析,以了解其分子基础。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的检测,采用PCR-SSP对A基因进行扩增分析,采用Sanger测序法对A血型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初定为A亚型;PCR-SSP扩增检测结果有O、A血型基因的存在;对ABO基因第6外显子测序发现存在c.261delG,显示有O基因;对A、O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特异性扩增测序分析显示,在A单倍型基因第7外显子出现c.467 C>T、c.626 G>A的突变,在O单倍型基因第7外显子出现c.646T>A、681G>A、771C>T、829G>A等突变。结论:该献血者在A基因第7外显子的c.626G>A是新的等位基因突变,c.467 C>T是SNP;新突变的GenBank序列号是KC690281,被BGMUT命名为1个新的A等位基因亚型A31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参考文献

[1].余锦芬,王随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和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9

[2].刘衍春,刘毅,赵卫军,郑凌,马玲.a-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EXON7突变形成A311血型基因亚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

[3].赵士磊,顾春东,姜传福,赵磊,李锦绣.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GaINAc-T3)对预测周围型小肺腺癌(直径<2cm)预后的初步研究[C].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3

[4].赵士磊.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GalNAc-T3)对预测周围型小肺腺癌预后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

[5].孔蕴.人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Ⅲ(huGALNT3)的异源表达及抗体制备[D].山东大学.2010

[6].佘明金,秦凤展.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的表达调节及其在检测肿瘤微转移中的应用研究[J].癌症进展.2008

标签:;  ;  ;  ;  

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论文-余锦芬,王随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