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醋酸酯淀粉的制备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军,郭婷婷[1](2021)在《醋酸酯淀粉/PVA共混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改变醋酸乙烯酯对玉米淀粉的投料比,制备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将醋酸酯淀粉与聚乙烯醇(PVA)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来制备共混膜,讨论了醋酸酯化的改性程度、增塑剂丙三醇和交联剂戊二醛的用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醋酸酯淀粉取代度提高时,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逐渐增大;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随丙三醇含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断裂强度逐渐下降,透光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交联剂戊二醛的质量分数为4.5%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和透光率达到了最大值。
赵美荣,孔祥海,黄爱民,杨华[2](2021)在《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膜性能测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膜成型最佳工艺条件,测定膜的性能,为研发淀粉胶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木薯淀粉改性的氧化羟丙基淀粉和醋酸酐为原料,通过改变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的比例(10∶1.5、10∶2.0和10∶4.0),制备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以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为原料,甘油和山梨醇混合物为增塑剂,结冷胶为增强剂,用流延法制备成薄膜。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X-射线、扫描电镜法、黏度测定仪和热重等对酯化淀粉进行物相鉴定,同时测定膜的抗拉强度、吸水性、疏水性和外观形态等性能。【结果】制备3种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取代度分别为0.100、0.142和0.152,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度低,淀粉的空间结构更疏松。黏度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羟丙基淀粉的黏度最高,3种酯化后的淀粉黏度均较氧化羟丙基淀粉黏度低,取代度越高的淀黏度反而越小。电镜扫描分析结果显示,酯化反应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并未对淀粉颗粒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且随着酯化量的减少,淀粉的空间结构越疏松。热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羟丙基淀粉和酯化淀粉的质量变化有所不同。综上所述,氧化羟丙基淀粉的羟基被羰基取代,形成新型羟丙基淀粉醋酸酯淀粉并对其进行铺膜,测定并比较膜的性能从而筛选出性能最好的酯化淀粉膜,即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比例为10∶4.0时,淀粉膜的性能最佳,此时断裂伸长率为20.3%,吸水率为17.5%,最大接触角为88.6°。【结论】氧化羟丙基淀粉与醋酸酐比例为10∶4.0时,所得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膜性能最佳(机械强度、吸水性和疏水性等均有所改善),有望用于淀粉胶囊的制备。
倪彩新[3](2021)在《乳杆菌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探究》文中指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是指血清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国内发病率已高达13.3%。乳杆菌具有缓解高尿酸血症的潜力,大多研究提出了乳杆菌通过降解嘌呤缓解高尿酸血症的假说,但嘌呤主要吸收的部位在小肠,而乳杆菌发挥作用的位置在大肠,因此这一途径假说仍存在疑点。亦有少量研究提出了乳杆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的活性的猜想。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旨在筛选具有缓解高尿酸血症功能的乳杆菌,并通过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其缓解高尿酸血症的作用途径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具有缓解高尿酸血症功能的乳杆菌筛选。选用10株乳杆菌(5株鼠李糖乳杆菌和5株罗伊氏乳杆菌)对氧嗪酸钾和次黄嘌呤构建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CCFM1130、鼠李糖乳杆菌CCFM1131和罗伊氏乳杆菌CCFM1132能够显着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症状,表现为血清和尿液中尿酸、血清和肝脏中XOD活性、血清脂多糖和肝脏炎症因子的显着降低及肾脏损伤的显着改善。(2)探究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与其降解嘌呤能力的相关性。结合分析体内乳杆菌降低血尿酸的能力和体外乳杆菌对不同嘌呤(腺苷、鸟苷、次黄嘌呤)的降解作用,结果显示,10株乳杆菌对次黄嘌呤无降解作用、对腺苷和鸟苷的降解能力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罗伊氏乳杆菌对腺苷和鸟苷的降解远高于鼠李糖乳杆菌,但乳杆菌降低小鼠血尿酸的能力与此作用并无显着相关性。乳杆菌降解鸟苷的主要产物是鸟嘌呤和次黄嘌呤。(3)从肠道菌群及SCFAs的角度解析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途径。分析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肠道菌群和SCFAs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CCFM1130、鼠李糖乳杆菌CCFM1131和罗伊氏乳杆菌CCFM1132能够显着提高高尿酸血症小鼠盲肠内容物中乳杆菌属、产SCFAs菌群(Ruminiclostridium 5、Ruminiclostridium 9及Ruminococcaceae UCG 004)的丰度和SCFAs的浓度。相关结果表明,小鼠血尿酸水平、XOD活性与产SCFAs菌群丰度、SCFAs浓度具有强相关性,推测乳杆菌通过影响肠道内产SCFAs相关菌群的丰度水平,从而提高SCFAs水平,进而缓解高尿酸血症。(4)验证SCFAs是否是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关键效应分子。利用体外实验分析了不同SCFAs对XOD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抑制XOD活性的能力: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同时采用体内定点释放SCFAs的技术,分析SCFAs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和戊酸能够显着缓解小鼠高尿酸血症症状,表现为血尿酸水平、XOD活性、肝脏炎症因子等的显着降低、肾损伤的显着改善和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最后,我们推测乳杆菌尤其是鼠李糖乳杆菌CCFM1130、鼠李糖乳杆菌CCFM1131和罗伊氏乳杆菌CCFM1132缓解高尿酸血症的可能途径是:乳杆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促进大肠中SCFAs(尤其是乙酸和戊酸)水平的提高,从而抑制了XOD活性,最终缓解高尿酸血症。
查晓川[4](2020)在《环保型低粘度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文中指出淀粉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完全生物降解及再生周期短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纯棉纱线、纯麻纱线、人棉纱线及涤棉混纺纱线的经纱环保上浆。但由于淀粉浆料存在着浆膜脆性大、耐磨性不足、粘附力不强等缺陷,在纯涤及涤棉混纺纱线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醋酸酯淀粉因含有疏水性强的酯基与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而受到了广泛地研究,但仍存在着耐磨性不足、粘附力不强等缺陷。本文基于涤纶纱线重被覆、顾渗透、小伸长、强粘附力的上浆思想,设计了以醋酸酯淀粉作为原料,系统研究了醋酸酯淀粉的降解工艺,以达到降低醋酸酯淀粉的黏度、改善其流动性的效果;然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探索了降解后的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的接枝规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技术(TGA)、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光分光光度仪(UV)、粘度计等技术和手段系统研究了丙烯酸接枝改性醋酸酯淀粉对纯涤纱线的粘附性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该浆料的生物降解性与退浆性。首先以过硫酸铵为降解剂,研究了过硫酸铵的用量、降解反应时间、降解反应温度对醋酸酯淀粉的粘度及老化回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低粘度醋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5oC、降解剂用量0.7g(淀粉干基质量的0.5%)和淀粉水分散液浓度40%。其次,以水作为反应介质、丙烯酸为接枝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用量、接枝反应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醋酸酯淀粉接枝共聚物(AS-g-PAA)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FTIR及TGA结果均表明丙烯酸单体能有效的接枝到低粘度的醋酸酯淀粉的大分子链上。采用XRD、UV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浆料的薄膜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的引入降低了醋酸酯淀粉的结晶度,提高了薄膜的延展性;随着丙烯酸接枝率的提高,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有一定的提高,但对拉伸强度影响不明显。采用SEM、单纱强力仪、细纱耐磨仪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浆料对涤纶纤维的粘附性、耐磨性等。结果表明,丙烯酸的引入可有效地提高醋酸酯淀粉与聚酯纤维的粘附力,上浆后纱线中的纤维紧密贴合在一起,伏贴了毛羽,并使得粘附力从164.4N提高到190.1N,聚酯纱线的耐磨性提高至148.9%。丙烯酸接枝醋酸酯淀粉浆料的退浆效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退浆性,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冯瑞[5](2020)在《CaCl2和淀粉对低盐罗非鱼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分子适度的展开和聚集是形成凝胶的关键。肌球蛋白是肌肉蛋白的主要功能成分,经热处理可以形成凝胶,在鱼糜制品加工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不同盐浓度下,肌球蛋白的溶解度和分子解离程度不同,推测钙离子诱导肌球蛋白分子热变性聚集的程度不一样,由此产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凝胶性能可能也不同。为此,本研究以罗非鱼肌球蛋白为对象,研究CaCl2对低盐条件下肌球蛋白热变性聚集及热诱导凝胶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添加改性淀粉作为胶凝剂,研究CaCl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共同作用对低盐肌球蛋白热凝胶性能的改善及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低盐浓度(1~150 mmol/L Na Cl)条件下,肌球蛋白溶液浑浊,分子呈纤丝状态,在升温热处理过程(30~80℃,1℃/min)中肌球蛋白分子没有充分展开而直接聚集,体系浊度明显增大(P<0.05)。添加10 mmol/L的CaCl2后,在温度低于50℃时肌球蛋白分子部分展开,内部巯基暴露而不形成二硫键,肌球蛋白分子头部聚合;在升温到50~60℃时,肌球蛋白分子尾部开始变性,α-螺旋含量明显下降(P<0.05),巯基氧化成二硫键,升温到80℃时形成高度密集的聚集体,体系的动态弹性模量增加。因此,Ca2+诱导低盐条件下肌球蛋白分子部分展开和变性,热处理过程中α-螺旋结构损失,更多的交联位点暴露,分子间热聚集增强,为低盐肌球蛋白凝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固定蛋白浓度20 mg/m L,经升温(30~80℃,1℃/min)和保温(80℃,30 min)处理,制备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在1~150 mmol/L Na Cl条件下,热诱导肌球蛋白纤丝迅速聚集形成粗糙的交联链,孔隙极大,凝胶基质内水分流动性强,凝胶持水性差,体系呈现不透明凝胶,疏水相互作用是维持凝胶的主要化学作用力。添加10 mmol/L的CaCl2有利于热凝胶化过程中肌球蛋白分子结构部分展开,氢键相互作用减弱,α-螺旋部分转化成β-折叠,维持凝胶的化学作用力中二硫键的含量增加(P<0.05),致密有序的三维网状结构形成,凝胶基质对水分子的截留能力增强,凝胶的持水性和白度显着提高(P<0.05),且1 mmol/L Na Cl条件下凝胶性能的改善更明显。因此,适量CaCl2的添加可以有效改善低盐条件下肌球蛋白的凝胶特性,其改善机理可能与Ca2+诱导的肌球蛋白分子展开及分子间较强的二硫交联作用有关。3、在含10 mmol/L CaCl2的肌球蛋白体系中,比较四种淀粉(原木薯淀粉、预糊化木薯淀粉、木薯醋酸酯淀粉和木薯磷酸酯双淀粉)的添加对1 mmol/L Na Cl条件下肌球蛋白热凝胶持水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筛选出添加0.5%的醋酸酯淀粉和10 mmol/L的CaCl2共同作用可以显着提高低盐肌球蛋白凝胶的持水性和凝胶强度(P<0.05)。进一步试验显示,在1~150 mmol/L Na Cl条件下,CaCl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共同作用能明显降低肌球蛋白凝胶中水的流动性(P<0.05),凝胶的持水性、凝胶强度及白度明显增大(P<0.05),维持凝胶的化学作用力中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的比例下降,二硫键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仅添加CaCl2的肌球蛋白凝胶体系比较,在实验盐浓度(1~600mmol/L Na Cl)范围内,木薯醋酸酯淀粉的添加均会导致维持凝胶的化学作用力发生改变,二硫交联作用明显增强(P<0.05),体系的凝胶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因此,木薯醋酸酯淀粉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改善与分子间强的二硫交联作用密切相关。
曹美芳[6](2020)在《电场耦合超声对马铃薯淀粉的性质及其乙酰化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单一处理及电场耦合超声双重处理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处理后的淀粉进行乙酰化反应,采用化学糊化法探索了乙酰基在淀粉颗粒中的分布机理。将马铃薯淀粉乳液(20%,w/w)分别在10k V、20k V、30k V和40k V下进行高压电场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30、40、50min。粘度分析发现随着电压的增大,淀粉的峰值粘度增加,糊化温度稍有降低,回生值降低。淀粉的溶解度、溶胀力降低。随着电场处理时间的增加,淀粉颗粒的吸水性和淀粉糊的透光率先增加后减少。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经过电场处理后,马铃薯淀粉颗粒表面变得粗糙度或颗粒形状变得不规则。X射线衍射(XRD)表明,电场处理后马铃薯淀粉的晶型未发生改变,但结晶度下降。采用超声(US)、电场(ES)、先超声后电场(UES)、先电场后超声(EUS)、超声与电场同时作用(UAES)对马铃薯淀粉进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构特性和体外消化率进行了表征。与原淀粉相比,单一、双重处理的马铃薯淀粉颗粒表面呈现出较深的凹陷,且形状变得不规则。XRD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淀粉的特征峰均未发生变化,而相对结晶度除ES处理外,均有所提高。粒径分布分析ES颗粒的平均粒径较大。EUS处理后的淀粉的透光率(66.75%)、吸水率(2.62m L/g)、溶解度(77.50%)、溶胀力(50.48%)、抗性淀粉含量(79.98%)都较高。对原淀粉、US、ES、UES、EUS、UAES淀粉进行乙酰化反应,发现经过不同的前处理后淀粉的乙酰基取代度增加,EUS处理后获得的乙酰化淀粉的取代度最高(0.37)。通过红外结构(FT-IR)表征发现乙酰基成功引入到淀粉颗粒的基团中;XRD说明醋酸酯淀粉的晶型未发生改变,结晶度降低;通过对其功能特性分析发现:随着乙酰基含量的增加,醋酸酯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糊化焓值降低;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增加,回生性被抑制,且经过乙酰化后的淀粉颗粒的吸水性和吸油性都增加。为了了解在电场和超声处理后,乙酰基在淀粉颗粒的分布情况,将不同前处理后制备的乙酰化淀粉用4.0 mol/L氯化钙溶液糊化0、6、12、18、24、30min。用拟合分布曲线研究了糊化后剩余颗粒的结构。剩余颗粒的乙酰基分布曲线表明,乙酰基在淀粉颗粒上呈现外高内低的分布趋势,随着取代度的升高,离散程度越高;剩余颗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曲线表明,乙酰化后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在淀粉颗粒上分布也不均匀,静电场处理后的乙酰化淀粉的离散程度较小。乙酰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颗粒表面。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经处理的马铃薯淀粉颗粒表面粗糙,颗粒表面出现片状结构。XRD和DSC分析表明,乙酰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
陈燕芳,张本山[7](2020)在《浓碱湿法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文中认为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次氯酸钠、醋酸酐、环氧丙烷、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采用质量分数3%、6%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水相中制得变性淀粉,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根据反应过程碱液消耗量和反应后淀粉乳总容积,计算出反应罐利用效率和用水量变化,研究显示,采用10%浓碱制备湿法变性淀粉可以提高反应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5%~22%,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8%~34%,其中采用浓碱对于制备高效节水醋酸酯淀粉和阳离子淀粉效果尤为显着。该工艺突破了目前普遍采用低浓度碱液(质量分数2%~4%)制备湿法变性淀粉的瓶颈,为食品及工业上浓碱湿法变性淀粉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沈艳琴,杨树,武海良,王忠梁[8](2019)在《浆纱用中低温水溶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及降低产品加工成本的需要,中低温浆纱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淀粉作为纺织浆料的主体,其中低温条件下水可溶是实现中低温调浆、上浆的关键。通过物理或化学变性的方法可赋予淀粉浆料中低温水溶性能。回顾了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的物理制备方法和化学制备方法,分析了预糊化淀粉、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羟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磷酸酯淀粉及醋酸酯淀粉浆料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关键制备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从中低温水溶性淀粉浆料制备过程的环保性角度对中低温可溶淀粉浆料制备方法进行了展望,指出物理制备方法中的超声波辅助、球磨研磨法,化学制备方法中的干法、半干法以及超声-微波辅助制备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宋雪[9](2019)在《红烧海参汤汁增稠剂筛选及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食品化菜品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红烧海参作为一道传统名菜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作为传统菜品在制作时影响因素众多。将红烧海参开发为食品化菜品的关键在于红烧汤汁的研发,传统菜品的红烧汤汁一般存在冻融稳定性差、易老化等问题不适合长时间冷冻运输储藏。因此,本研究旨在以传统红烧海参菜品为基础,针对红烧海参产品的红烧汤汁包工艺及其增稠剂进行研究,使红烧海参菜品满足产品加工和冷冻运输需求,实现传统菜品食品化。本研究以传统方法制作的红烧汤汁稠度为标准,对10种常用变性淀粉进行筛选,筛选得到的五种变性淀粉及添加量分别为:3%马铃薯醋酸酯淀粉、4%木薯醋酸酯淀粉、4%羟丙基木薯淀粉、4.5%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5%玉米醋酸酯淀粉。再通过考察该五种变性淀粉以及普通木薯淀粉冻融前后稠度、透明度、外观状态以及析水率、老化率的变化,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冻融前后淀粉微观结构变化,筛选得出冻融稳定性较好的变性淀粉作为红烧汤汁的增稠剂,结果表明,羟丙基木薯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好但感官评分较低,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淀粉冻融稳定性较好且感官评分较高,综合比较将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淀粉作为红烧汤汁的增稠剂。为进一步提高汤汁的冻融稳定性,将黄原胶与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进行复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复配体系的最适添加量为2%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与0.2%黄原胶。测定单一淀粉体系和复配体系在冻融前后稠度、透明度、析水率、回生率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发现复配体系的冻融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一淀粉体系。调味料的添加量也会影响红烧汤汁的稳定性,由正交实验确定红烧汤汁主要调味料的最佳添加量为:5%冰糖、1%食盐和3%老抽。通过测定静态流变学、动态流变学、析水率、回生率等指标的变化,考察调味料对汤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冰糖、1%食盐的加入会提高红烧汤汁的流变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上述结果表明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b淀粉相比于其他9种变性淀粉更适合作为红烧汤汁的增稠剂;黄原胶和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淀粉组成的复配体系具有更好的冻融稳定性,同时加入5%冰糖和1%盐也会提高汤汁的稳定性。
夏媛媛[10](2019)在《酸法纤维素纳米晶体对玉米淀粉的催化改性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淀粉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无污染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为克服天然淀粉水溶性差、糊粘度高、易老化、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可对其进行氧化、醚化、交联等改性。本论文采用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作为催化剂应用于淀粉的氧化和酯化改性过程中,将制备得到的氧化淀粉(OS)和氧化醋酸酯淀粉(OACS)用于纸张表面涂布和复合膜的制备。系统性地研究了CNC在淀粉改性中的作用,以及改性淀粉对纸张性能和复合膜性能的增强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纳米纤维素和淀粉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CNC/NaClO作为新的氧化体系进行氧化改性。结果表明,CNC的纳米级针状结构使其易于插入润胀的淀粉颗粒,促进氧化剂NaClO在淀粉颗粒内部的渗透,进而提高淀粉的氧化程度,同时能有效代替传统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在NaClO有效氯用量为8.0 wt%、CNC添加量为0.5 wt%时,淀粉的氧化程度最高羧基含量为1.10%;此时淀粉颗粒形貌严重破坏,结晶度最低且热稳定性显着提高。淀粉与聚乙烯醇/甘油(PVA/GL)共混后制备涂布剂,羧基含量的提高可有效增强其涂布性能,提高纸张的物理强度和表面性能性能。较佳涂布纸张性能为:抗张指数3.9 N·m/g,撕裂指数5.7mN·m2/g,耐破指数9.6 kPa·m2/g;表面接触角为75.5°,Cobb值为27.0 g/m2。以CNC/醋酸乙烯酯为酯化体系对上述OS进行改性得到氧化醋酸酯淀粉(OACS)。结果表明,在酯化剂醋酸乙烯酯添加量为7.0 wt%、CNC添加量为0.3 wt%时,OACS取代度最高为0.21,对比醋酸乙烯酯单独酯化的OACS取代度提高了262.1%,结晶度最低为30.7%。OACS与聚乙烯醇/甘油(PVA/GL)共混后制备涂布剂,酯化程度的提高可有效增强其涂布性能,提高纸张的表面性能和物理强度性能,较佳的涂布纸张性能为:抗张指数为4.58 N·m/g,撕裂指数为5.98 mN·m2/g,耐破指数为12.49 kPa·m2/g;表面接触角为100°,Cobb值为18.15g/m2。改性淀粉与聚乙烯醇(PVA)、甘油(GL)共混后制备复合膜,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复合成膜液光学照片并通过粘度计检测成膜液黏度。玉米淀粉成膜液中淀粉颗粒成形明显且有偏光十字,OS和OACS的复合成膜液均匀性明显提高而淀粉颗粒破坏严重,偏光十字消失。OACS复合成膜液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呈现降低趋势,在60℃达到最低值17.40 cp,且低于玉米淀粉复合成膜液和OS复合成膜液的黏度。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万能拉力机和热重分析仪对制备的复合膜进行分析表征,结果发现:(1)氧化过程中,CNC添加量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淀粉对复合膜耐水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OS:PVA:GL质量比为160:24:15时复合膜的表面疏水性能和拉伸性能最好,此时接触角为98°,拉伸应力和杨氏模量分别为12.89 MPa和1597.42 MPa。(2)复合改性过程中,CNC添加量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淀粉基复合膜的性能;OACS:PVA:GL质量比为80:24:15时复合膜的表面疏水性能和拉伸性能进一步提高,此时接触角为120.5°,拉伸应力和杨氏模量分别为25.66 MPa、2500.85 MPa。
二、醋酸酯淀粉的制备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醋酸酯淀粉的制备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醋酸酯淀粉/PVA共混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醋酸酯淀粉的制备 |
1.3 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1.4 共混膜的制备 |
1.5 性能测试 |
2 结果和讨论 |
2.1 醋酸酯淀粉取代度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
2.2 甘油用量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
2.3 戊二醛用量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2)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膜性能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制备 |
1.3 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结构表征 |
1.3.1 取代度测定 |
1.3.2 红外吸收光谱(FT-IR) |
1.3.3 黏度测定 |
1.3.4 电镜扫描(SEM)观察 |
1.3.5 X-射线(XRD)测定 |
1.3.6 淀粉酯化前后的热稳定性(TG) |
1.4 淀粉成膜工艺条件及制备 |
1.4.1 增强剂选择 |
1.4.2 增塑剂选择 |
1.4.3淀粉膜制备 |
1.5 淀粉膜性能测定 |
1.5.1 淀粉膜机械性能测定 |
1.5.2 淀粉膜吸水性 |
1.5.3 变性淀粉膜亲疏水性测试 |
1.5.4 3种淀粉膜的扫描电镜测试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变性淀粉取代度测定结果 |
2.2 淀粉红外光谱测定结果 |
2.3 淀粉黏度测定结果 |
2.4 电镜扫描结果 |
2.5 淀粉XRD测定结果 |
2.6 淀粉酯化前后的热重变化曲线 |
2.7 增强剂对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成膜的影响 |
2.8 增塑剂对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成膜的影响 |
2.9 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膜机械性能测定结果 |
2.1 0 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膜的吸水性 |
2.1 1 变性淀粉膜亲疏水性能测定结果 |
2.1 2 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膜的电镜扫描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3)乳杆菌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高尿酸血症 |
1.1.1 高尿酸血症简介 |
1.1.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治疗 |
1.2 肠道菌群与高尿酸血症 |
1.2.1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SCFAs |
1.2.2 肠道菌群及SCFAs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 |
1.3 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可能作用途径 |
1.3.1 乳杆菌概述 |
1.3.2 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
1.3.3 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途径的现有观点 |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动物饲料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乳杆菌的菌悬液和无细胞提取物的制备 |
2.2.2 体外评价乳杆菌降解嘌呤的能力及降解产物鉴定 |
2.2.3 酯化淀粉制备及取代度测定 |
2.2.4 动物实验设计 |
2.2.5 小鼠样品收集及保存 |
2.2.6 小鼠体重、肾重及肾脏指数 |
2.2.7 小鼠生化指标的检测 |
2.2.8 小鼠血清脂多糖和肝脏炎症因子的检测 |
2.2.9 小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10 小鼠体内SCFAs含量的检测 |
2.2.11 小鼠肠道菌群的分析 |
2.2.12 体外SCFAs对 XOD活性的抑制评价 |
2.2.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乳杆菌对高尿酸血症的缓解作用 |
3.1.1 乳杆菌对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 |
3.1.2 乳杆菌对小鼠XOD活性的影响 |
3.1.3 乳杆菌对小鼠肾脏损伤情况的影响 |
3.1.4 乳杆菌对小鼠LPS水平和肝脏炎症的影响 |
3.2 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作用与其降解嘌呤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2.1 乳杆菌对嘌呤的体外降解能力 |
3.2.2 乳杆菌降解嘌呤的产物鉴定 |
3.2.3 乳杆菌降解嘌呤与其降尿酸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3 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与其对肠道内SCFAs水平的调节有关 |
3.3.1 乳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3.2 乳杆菌对小鼠盲肠内容物SCFAs水平的影响 |
3.3.3 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与其调节肠道菌群及SCFAs的相关性分析 |
3.4 乙酸和戊酸是乳杆菌缓解高尿酸血症的关键效应分子 |
3.4.1 在体外SCFAs对 XOD活性的抑制 |
3.4.2 不同SCFAs对小鼠肠道SCFAs的影响 |
3.4.3 不同SCFAs对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 |
3.4.4 不同SCFAs对小鼠XOD活性的影响 |
3.4.5 不同SCFAs对小鼠肾脏组织损伤的影响 |
3.4.6 不同SCFAs对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 |
3.4.7 不同SCFAs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Ⅱ |
(4)环保型低粘度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经纱上浆 |
1.2 纺织浆料 |
1.2.1 聚乙烯醇(PVA)及丙烯酸类浆料 |
1.2.2 淀粉浆料 |
1.3 接枝淀粉研究现状 |
1.4 粘度对淀粉浆料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醋酸酯淀粉的降解行为研究 |
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化学试剂 |
2.2 淀粉降解实验与产物表征 |
2.2.1 实验步骤 |
2.2.2 实验条件设计 |
2.2.3 表观粘度及其稳定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影响因素 |
2.3.1.1 反应时间 |
2.3.1.2 反应温度 |
2.3.1.3 降解剂用量 |
2.3.1.4 分散液浓度 |
2.3.2 最佳工艺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醋酸酯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制备与表征 |
3.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化学试剂 |
3.2 接枝淀粉的制备与表征 |
3.2.1 接枝改性实验步骤 |
3.2.2 接枝改性实验设计 |
3.2.3 红外光谱分析测试 |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2.5 热重分析测试 |
3.2.6 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测试 |
3.2.7 粘度和稳定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表征 |
3.3.2 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接枝参数分析 |
3.3.4.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4.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4.3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4.4 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
3.3.5 接枝率对接枝产物的流动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接枝改性淀粉的浆纱性能研究 |
4.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化学试剂 |
4.1.4 纱线参数 |
4.2 浆纱性能测试 |
4.2.1 浆液透光性 |
4.2.2 X射线衍射 |
4.2.3 吸水能力(WAC) |
4.2.4 膨胀能力(SP) |
4.2.5 粘附性 |
4.2.5.1 浆料粘附力 |
4.2.5.2 浆纱断裂强力及其耐磨性 |
4.2.6 浆膜的制备与性能 |
4.2.6.1 淀粉浆膜制备 |
4.2.6.2 力学性能测试 |
4.2.6.3 浆膜回潮率 |
4.2.7 退浆性能 |
4.2.8 生物降解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S-g-PAA的结晶性质 |
4.3.2 接枝改性对醋酸酯淀粉与聚酯纤维粘附性的影响 |
4.3.3 接枝改性对醋酸酯淀粉浆膜性能的影响 |
4.3.4 退浆能力 |
4.3.5 生物降解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CaCl2和淀粉对低盐罗非鱼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肌球蛋白概述 |
1.1.1 肌球蛋白分子结构 |
1.1.2 肌球蛋白的溶解性 |
1.2 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 |
1.2.1 凝胶形成机制 |
1.2.2 肌球蛋白热凝胶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1.3 低盐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改善 |
1.3.1 氯化盐替代品 |
1.3.2 非氯化盐 |
1.3.3 大分子凝胶增强剂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CaCl_2对低盐肌球蛋白热变性聚集的影响及机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设备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肌球蛋白的提取 |
2.3.2 肌球蛋白样液的制备 |
2.3.3 浊度的测定 |
2.3.4 二级结构的测定 |
2.3.5 总巯基含量的测定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3.7 动态流变学检测 |
2.3.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CaCl_2的添加对热处理过程中肌球蛋白体系浊度的影响 |
2.4.2 CaCl_2的添加对热处理过程中肌球蛋白α-螺旋含量的影响 |
2.4.3 CaCl_2的添加对热处理过程中肌球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2.4.4 CaCl_2的添加对热处理过程中肌球蛋白分子形态的影响 |
2.4.5 CaCl_2的添加对肌球蛋白热诱导流变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CaCl_2对低盐肌球蛋白热凝胶形成的影响及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肌球蛋白的提取和样液的制备 |
3.3.2 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的制备 |
3.3.3 凝胶持水性的检测 |
3.3.4 凝胶白度的测定 |
3.3.5 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_2)的检测 |
3.3.6 红外光谱检测和二级结构分析 |
3.3.7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3.8 凝胶化学作用力的测定 |
3.3.9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CaCl_2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持水性和白度的影响 |
3.4.2 CaCl_2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水分分布的影响 |
3.4.3 CaCl_2的添加对肌球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分析 |
3.4.4 CaCl_2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5 CaCl_2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化学作用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木薯醋酸酯淀粉对低盐肌球蛋白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肌球蛋白溶液及其热诱导凝胶的制备 |
4.3.2 凝胶持水性的检测 |
4.3.3 凝胶强度的检测 |
4.3.4 凝胶白度的检测 |
4.3.5 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_2)的检测 |
4.3.6 凝胶化学作用力的测定 |
4.3.7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种类的淀粉对低盐肌球蛋白凝胶持水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比较 |
4.4.2 CaCl_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持水性的影响 |
4.4.3 CaCl_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 |
4.4.4 CaCl_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白度的影响 |
4.4.5 CaCl_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水分分布的影响 |
4.4.6 CaCl_2和木薯醋酸酯淀粉的添加对肌球蛋白凝胶化学作用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电场耦合超声对马铃薯淀粉的性质及其乙酰化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淀粉的概述 |
1.1.1 淀粉的化学结构 |
1.1.2 淀粉的颗粒结构 |
1.1.3 淀粉的结晶结构 |
1.1.4 马铃薯淀粉 |
1.1.5 乙酰化淀粉 |
1.2 物理改性淀粉 |
1.2.1 超声改性淀粉 |
1.2.2 高压电场 |
1.3 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高压静电场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静电场处理淀粉乳 |
2.3.2 颗粒扫描电镜观察 |
2.3.3 红外结构表征 |
2.3.4 X射线衍射测定 |
2.3.5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2.3.6 糊透明度测定 |
2.3.7 溶解度和膨胀度测定 |
2.3.8 Brabender粘度测定 |
2.3.9 颗粒的吸水力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扫描电镜分析 |
2.4.2 红外结构表征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2.4.4 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
2.4.5 透明度分析 |
2.4.6 溶解度和膨胀度分析 |
2.4.7 Brabender粘度分析 |
2.4.8 颗粒吸水性分析 |
2.5 结论 |
第三章 电场、超声双重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粒径分布 |
3.3.3 颗粒扫描电镜观察 |
3.3.4 红外结构表征 |
3.3.5 X射线衍射测定 |
3.3.6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3.3.7 糊透明度测定 |
3.3.8 溶解度和膨胀度测定 |
3.3.9 Brabender粘度测定 |
3.3.10 颗粒吸水力测定 |
3.3.11 体外消化性测定 |
3.3.12 凝胶的质构特性测定 |
3.3.13 热特性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粒径分布 |
3.4.2 颗粒扫描电镜分析 |
3.4.3 红外结构表征 |
3.4.4 X射线衍射分析 |
3.4.5 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
3.4.6 糊透明度分析 |
3.4.7 溶解度和膨胀度分析 |
3.4.8 Brabender粘度分析 |
3.4.9 颗粒吸水性分析 |
3.4.10 体外消化性分析 |
3.4.11 凝胶质构分析 |
3.4.12 热特性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前处理对淀粉乙酰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取代度测定 |
4.3.3 颗粒形貌观察 |
4.3.4 红外结构表征 |
4.3.5 X射线衍射测定 |
4.3.6 直链淀粉含量及透明度测定 |
4.3.7 Brabender粘度测定 |
4.3.8 吸水性及吸油性测定 |
4.3.9 热特性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不同前处理对取代度的影响 |
4.4.2 光学特性分析 |
4.4.3 红外结构表征 |
4.4.4 X射线衍射分析 |
4.4.5 Brabender粘度分析 |
4.4.6 直链淀粉含量和透明度分析 |
4.4.7 吸水性及吸油性分析 |
4.4.8 热特性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乙酰化反应均匀性及基团分布特征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样品的制备 |
5.3.2 颗粒的分级和表面糊化 |
5.3.3 取代度的测定 |
5.3.4 基团分布测定 |
5.3.5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5.3.6 颗粒扫描电镜观察 |
5.3.7 红外结构测定 |
5.3.8 X射线衍射测定 |
5.3.9 热特性测定 |
5.4 实验结果 |
5.4.1 乙酰基分布 |
5.4.2 直链淀粉含量分布 |
5.4.3 表面糊化结果 |
5.4.4 颗粒扫描电镜分析 |
5.4.5 红外结构表征 |
5.4.6 X射线衍射分析 |
5.4.7 热特性分析 |
5.5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浓碱湿法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及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三偏磷酸钠交联淀粉的制备 |
1.2.2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制备 |
1.2.3 醋酸酯淀粉的制备 |
1.2.4 羟丙基淀粉的制备 |
1.2.5 季胺型阳离子淀粉的制备 |
1.3 取代度测定 |
1.3.1 三偏磷酸钠交联淀粉沉降积的测定 |
1.3.2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1.3.2. 1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测定 |
1.3.2. 2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羰基含量测定 |
1.3.3 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1.3.4 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1.3.5 季胺型阳离子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1.4 XRD分析测试方法 |
1.5 扫描电镜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1.7 结晶度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碱液浓度对三偏磷酸钠交联淀粉用水量及交联度的影响 |
2.2 碱液浓度对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用水量、羧基含量及羰基含量的影响 |
2.3 碱液浓度对醋酸酯淀粉用水量及取代度的影响 |
2.4 碱液浓度对羟丙基淀粉用水量及摩尔取代度的影响 |
2.5 碱液浓度对季胺型阳离子淀粉用水量及取代度的影响 |
2.6 质量分数10%碱液浓度制备的变性淀粉XRD分析 |
2.7 变性淀粉和原淀粉的SEM分析 |
3 结论 |
(8)浆纱用中低温水溶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变性中低温水溶淀粉 |
1.1 预糊化淀粉 |
1.2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 |
2 化学变性中低温水溶淀粉 |
2.1 羟丙基淀粉 |
2.2 羧甲基淀粉 |
2.2.1 湿法 |
2.2.2 有机溶剂法 |
2.2.3 干法 |
2.3 磷酸酯淀粉 |
2.4 醋酸酯淀粉 |
3 结语与展望 |
(9)红烧海参汤汁增稠剂筛选及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化菜品简介 |
1.1.1 菜品的食品化 |
1.1.2 食品化菜品的发展趋势 |
1.1.3 食品化菜品汤汁的开发 |
1.2 变性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
1.2.1 淀粉与变性淀粉 |
1.2.2 变性淀粉的种类及在食品中应用 |
1.2.3 变性淀粉在冷冻食品中应用现状 |
1.2.3.1 变性淀粉的抗冻性机理 |
1.2.3.2 变性淀粉在冷冻食品中应用 |
1.3 淀粉与胶体复配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1 淀粉-亲水胶体复配的机制 |
1.3.2 亲水胶体对淀粉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2.1 亲水胶体对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
1.3.2.2 亲水胶体对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1.3.2.3 亲水胶体对淀粉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
1.3.3 淀粉-亲水胶体复配在冷冻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性淀粉的筛选及其对汤汁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标准汤汁样品制备方法 |
2.3.1.1 调味标准稠度样品制备方法 |
2.3.1.2 原味标准汤汁样品制备方法 |
2.3.2 淀粉糊制备方法 |
2.3.2.1 淀粉初筛淀粉糊制备方法 |
2.3.2.2 淀粉冻融稳定性比较淀粉糊制备方法 |
2.3.3 稠度测定方法 |
2.3.4 透明度测定方法 |
2.3.5 淀粉糊冷冻解冻方法 |
2.3.6 析水率测定方法 |
2.3.7 淀粉糊感官评定方法 |
2.3.8 热性质及老化程度测定方法 |
2.3.9 扫描电镜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淀粉的初筛 |
2.4.1.1 变性淀粉添加量及稠度变化 |
2.4.1.2 变性淀粉添加量及透明度变化 |
2.4.2 淀粉冻融稳定性比较 |
2.4.2.1 淀粉冻融前后稠度变化 |
2.4.2.2 淀粉冻融前后透明度变化 |
2.4.2.3 不同淀粉冻融前后形态变化 |
2.4.2.4 不同淀粉糊冻融前后感官评价 |
2.4.2.5 淀粉冻融前后析水率变化 |
2.4.2.6 淀粉冻融前后热性质及老化程度变化 |
2.4.2.7 淀粉冻融前后微观结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原胶-变性淀粉复配体系对汤汁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黄原胶添加量确定方法 |
3.3.2 黄原胶-变性淀粉复配体系制备及相关检测方法 |
3.3.2.1 黄原胶-变性淀粉复配体系制备方法 |
3.3.2.2 复配体系添加量的确定方法 |
3.3.2.3 样品冷冻及解冻方法 |
3.3.2.4 稠度测定方法 |
3.3.2.5 透明度值测定方法 |
3.3.2.6 析水率测定方法 |
3.3.2.7 热性质及老化程度测定方法 |
3.3.2.8 扫描电镜测定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黄原胶-变性淀粉复配体系添加量确定 |
3.4.1.1 黄原胶添加量确定 |
3.4.1.2 黄原胶-变性淀粉复配体系添加量确定 |
3.4.2 变性淀粉与黄原胶-变性淀粉复配体系冻融稳定性比较 |
3.4.2.1 变性淀粉与复配体系冻融前后稠度变化 |
3.4.2.2 变性淀粉与复配体系冻融前后透明度变化 |
3.4.2.3 变性淀粉与复配体系冻融后析水率变化 |
3.4.2.4 变性淀粉与复配体系冻融前后热性质及回生率变化 |
3.4.2.5 变性淀粉与复配体系冻融前后微观结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调味料对红烧汤汁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红烧汤汁制备方法 |
4.3.1.1 感官评定用红烧汤汁制备方法 |
4.3.1.2 调味料对汤汁稳定性影响测定用红烧汤汁制备方法 |
4.3.2 红烧汤汁主要调味料配方的优化 |
4.3.3 红烧汤汁感官评定方法 |
4.3.4 色泽测定方法 |
4.3.5 电子舌测定方法 |
4.3.6 稠度测定方法 |
4.3.7 冻融稳定性测定方法 |
4.3.7.1 析水率测定方法 |
4.3.7.2 热力学性质及回生率测定方法 |
4.3.8 流变性测定方法 |
4.3.8.1 静态流变学测定方法 |
4.3.8.2 动态流变学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烧汤汁主要调味料配方的优化 |
4.4.1.1 红烧汤汁正交实验感官评分结果 |
4.4.1.2 主要调味料添加量对红烧汤汁色泽影响 |
4.4.1.3 调味料添加量对红烧汤汁味道影响 |
4.4.1.4 调味料添加量对红烧汤汁稠度影响 |
4.4.2 主要调味料对红烧汤汁稳定性的影响 |
4.4.2.1 盐糖以及盐糖复合对红烧汤汁静态流变学的影响 |
4.4.2.2 主要调味料对红烧汤汁动态流变学的影响 |
4.4.2.3 主要调味料对红烧汤汁析水率的影响 |
4.4.2.4 主要调味料对红烧汤汁热力学性质及老化程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酸法纤维素纳米晶体对玉米淀粉的催化改性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1 氧化淀粉的制备 |
1.2.2 酯化淀粉的制备 |
1.2.3 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 |
1.3 催化剂在改性体系中的研究进展 |
1.4 改性淀粉的应用 |
1.4.1 改性淀粉在造纸中的应用 |
1.4.2 改性淀粉在复合膜领域的应用 |
1.4.3 改性淀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5 纳米纤维素在淀粉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 |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6.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纤维素纳米晶体-氧化淀粉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形貌表征 |
2.2.2 氧化淀粉的化学结构分析 |
2.2.3 氧化淀粉的晶体结构分析 |
2.2.4 氧化淀粉的热稳定性分析 |
2.2.5 纤维素纳米晶体助氧化机理的探索 |
2.2.6 氧化淀粉复合涂布剂涂布纸张的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素纳米晶体-氧化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氧化醋酸酯淀粉的化学结构分析 |
3.2.2 氧化醋酸酯淀粉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3 氧化醋酸酯淀粉的热稳定性分析 |
3.2.4 氧化醋酸酯淀粉的表面形貌分析 |
3.2.5 氧化醋酸酯淀粉复合涂布剂涂布纸张的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淀粉基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淀粉复合膜的化学结构分析 |
4.2.2 淀粉复合膜表面形貌分析 |
4.2.3 淀粉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2.4 淀粉复合膜的耐水性能分析 |
4.2.5 淀粉复合膜的物理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3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醋酸酯淀粉的制备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醋酸酯淀粉/PVA共混膜性能研究[J]. 刘志军,郭婷婷. 安徽化工, 2021(06)
- [2]新型氧化羟丙基醋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膜性能测定[J]. 赵美荣,孔祥海,黄爱民,杨华.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7)
- [3]乳杆菌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探究[D]. 倪彩新. 江南大学, 2021(01)
- [4]环保型低粘度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D]. 查晓川.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5]CaCl2和淀粉对低盐罗非鱼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D]. 冯瑞.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电场耦合超声对马铃薯淀粉的性质及其乙酰化机理的研究[D]. 曹美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7]浓碱湿法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J]. 陈燕芳,张本山.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2)
- [8]浆纱用中低温水溶性淀粉浆料的研究进展[J]. 沈艳琴,杨树,武海良,王忠梁. 纺织学报, 2019(06)
- [9]红烧海参汤汁增稠剂筛选及其工艺研究[D]. 宋雪.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10]酸法纤维素纳米晶体对玉米淀粉的催化改性及其应用[D]. 夏媛媛.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9)
标签:肌球蛋白论文; 醋酸酯淀粉论文;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论文; 改性淀粉论文; 高尿酸血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