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裂殖壶菌,脂肪酸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1](2019)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在裂殖壶菌DHA提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容量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对裂殖壶菌OUC168菌粉进行油脂萃取,并以四种油料作物黑芝麻、大豆、花生、核桃进行比较,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萃取物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比较和分析了不同萃取条件下超临界流体对不同脂肪酸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四种油料作物中的脂肪酸均以16-18C为主,裂殖壶菌中含有丰富的长链脂肪酸DHA(22C:6,44.34%),是非常好的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有效萃取四种油料作物中的脂肪酸,萃取率均在75%以上。对于裂殖壶菌中脂肪酸的萃取,在萃取温度30-4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35-55℃条件下,长链脂肪酸的萃取率总体低于短链脂肪酸;同种脂肪酸在萃取温度为30℃时的萃取率高于40℃时的萃取率。在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30MPa,分离温度55℃,分离压力8~10MPa,CO_2流速14L/h的条件下,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裂殖壶菌总脂肪酸的萃取率为56.03%,DHA萃取率为22.16%。(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艺瑾[2](2018)在《超临界多元流体传质·反应过程开发(ⅩⅣ)——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二氧化碳在大自然界中的动态平衡、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技术基础、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在产业化中的应用及其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重点推荐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发明专利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温室效应气体制冷剂以及高纯无水乙醇与高纯CO_2组成高效互溶的超临界双元流体,用于替代温室效应气体萃取剂的探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谢达仁[3](2018)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生医材料组织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工程再生医学是目前国际竞相发展的重要医疗领域。由于世界各地都有严重器官组织的短缺现象,很多病人等待捐赠的器官组织,但是愿意捐出大体的人太少,因此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开发人体器官组织修护之生医材料成为国际显学,从2016年整体市场301亿美元预估到2021年将达到826亿美元的市场,年复合成长率有22.4%,是生技医疗产业裹成长最快速的医疗领域之一。组织工程再生医学有叁个要素:细胞、细胞支架及讯息,有此叁要素的组合就可以修护人体各个部位的器官组织缺损或病变。天然的动物组织具有胶原蛋白细胞支架,可以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将动物组织中之脂肪、细胞以及非胶原蛋白结构之杂质清除乾净,保留完整无损之胶原蛋白细胞支架作为组织工程生医材料。我们使用之动物源材料包括箱皮、猪骨、软骨、眼角膜、血管等组织以及心脏、肾贜及肝脏等器官。依据国际生医材料医疗器械法规进行各项生物安全性试验以及功效性试验,猪皮及箱骨衍生之生医材料酱疗器械已经取的美国FDA以及台湾FDA查验登记许可证,并开始于医疗市场贩售使用,其他产品陆缜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取证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具有高效率去除组织器官内之脂肪、细胞及过敏原,同时完整的保留胶原蛋白细胞支架结构作为组织工程用之生医材料,具优良之生物相容性并且生物可降解性,过程中没有有机溶剂或化学药物的使用,是组织工程界制备生医材料的最佳技术。(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5)

王鹏[4](2018)在《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抗氧化物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抗氧化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条件为果粉细度40目,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0MPa,萃取时间2h,流体流量20L·h~(-1),夹带剂添加比例1∶10时,抗氧化物质得率达到最大,约为0.9%。(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郑环达,郑禹忠,岳成君,韩建国,郑来久[5](2018)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工程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基本性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超临界CO2流体工程化染色装备系统、工程化染色工艺技术和专用染料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发展,适用于散纤维、筒纱、织物的超临界CO2流体工程化染色装备开始逐步推向市场,并可通过智能安全联锁系统保障装备的安全运行;聚酯纤维材料超临界CO2流体染色工程化染色工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初步生产应用;但天然纤维超临界CO2流体染色专用染料仍存在色牢度差,易于造成设备腐蚀等问题。指出超临界CO2流体染色专用商品化染料体系建立、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装备工业放大设计和超临界CO2流体染色工艺放大效应是该项技术产业化应用进程中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09期)

孟晴,裴英,单冬媛,程泓波,礼彤[6](2018)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制备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流体制备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提高拉帕替尼的体外溶出度。方法考察载体种类、药载比、工艺条件(压力、温度、制备时间)对固体分散体中拉帕替尼溶出情况的影响,筛选制备工艺。结果工艺条件为45℃、20 MPa、2 h时,药载量为35%的拉帕替尼-Soluplus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较原料药显着提高,在p H=1.0介质中90 min溶出率约97%。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粉末X射线衍射法分析可知,拉帕替尼以无定形状态和微晶态分散于载体中。结论采用超临界CO_2法制备的拉帕替尼-Soluplus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较拉帕替尼原料药明显提高,工艺简单,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刘瑜,郭威,李犇[7](2017)在《在线超临界流体色谱联用技术测定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芘溶解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单阀外循环接口,采用静态溶解度测定方法,联用在线超临界流体色谱,准确测定了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通过釜内磁力搅拌和接口外循环的双重作用,促进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平衡过程,确保在测定芘溶解度时体系已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确定了溶解平衡时间,消除了联用体系中因芘的溶解度过高而产生的体系堵塞问题.(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期刊2017年04期)

朱维维,肖红,施楣梧[8](2017)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辅助下的纺织品整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流体更好地应用于纺织品功能性整理,以近些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原理、影响因素、整理后纺织品性能变化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对SCCO2流体辅助下的纺织品功能性整理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剂在SCCO2流体中的溶解性能以及被整理纤维的聚集态结构是影响SCCO2流体辅助整理纺织品的关键因素,其次夹带剂的使用和整理过程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整理后,纤维聚集态结构将发生系列变化,并导致性能变化,而整理剂在纤维或纺织品中的分布情况及含量,将极大影响整理效果。SCCO2流体辅助下的纺织品整理技术应用除目前研究较多的合成纤维整理外,可进一步加强对天然纤维整理及特种功能整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叶建刚,廖霞,杨其,李光宪[9](2017)在《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制备多孔支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组织工程中,生物支架作为细胞生长的支撑材料,其结构与性能对细胞组织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方法有多种,但存在孔径小、连通性差、闭孔结构较多以及有机溶剂的残留等诸多问题。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具有降低聚合物体系玻璃化温度、界面张力、黏度以及无毒的性质,在聚合物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将超临界流体技术与聚合物共混加工结合,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聚乳酸(PL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共混体系,探究sc CO2处理条件下温度、压力对于聚合物相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sc CO2处理过的共混体系的相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sc CO2处理温度更低,可以有效避免聚合物的降解。并且PVP作为水溶性聚合物,避免了在支架制备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组织工程更为有利。(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期刊2017-10-10)

郑环达,胥维昌,赵强,岳成君,单世宝[10](2017)在《涤纶筒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工程化装备与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水介质染色过程水耗、能耗、污水排放量大的难题,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 000 L复式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装备系统对涤纶筒纱进行无水染色工程化生产。基于研发的复式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装备,系统介绍了其超临界流体染色工艺过程;同时,利用独特设计的筒纱染色釜,进行了涤纶筒纱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研发的1 000 L复式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装备,可获得较高染色深度的筒纱,且染色产品具有良好的匀染性;此外,染色涤纶筒纱的耐水洗、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可达到6级以上,满足了工程化生产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二氧化碳在大自然界中的动态平衡、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技术基础、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在产业化中的应用及其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重点推荐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发明专利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温室效应气体制冷剂以及高纯无水乙醇与高纯CO_2组成高效互溶的超临界双元流体,用于替代温室效应气体萃取剂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参考文献

[1].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在裂殖壶菌DHA提取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19

[2].王艺瑾.超临界多元流体传质·反应过程开发(ⅩⅣ)——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3].谢达仁.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生医材料组织工程[C].第十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4].王鹏.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抗氧化物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8

[5].郑环达,郑禹忠,岳成君,韩建国,郑来久.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工程化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2018

[6].孟晴,裴英,单冬媛,程泓波,礼彤.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制备拉帕替尼固体分散体的考察[J].安徽医药.2018

[7].刘瑜,郭威,李犇.在线超临界流体色谱联用技术测定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芘溶解度[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7

[8].朱维维,肖红,施楣梧.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辅助下的纺织品整理技术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17

[9].叶建刚,廖霞,杨其,李光宪.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制备多孔支架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2017

[10].郑环达,胥维昌,赵强,岳成君,单世宝.涤纶筒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工程化装备与工艺[J].纺织学报.2017

标签:;  ;  ;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论文-刘畅,臧晓南,刘柱,王振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