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赤道北太平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北太平洋,流场异常,复EOF分析,PDO
赤道北太平洋论文文献综述
吕庆平,卢姁,张铭[1](2011)在《冬季赤道外北太平洋流场异常的复EOF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Carton资料(该资料时段为1950年1月-2001年12月,共52年),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冬季(2月份)赤道外北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洋流异常做了复EOF分析,给出了其前两个模态的空间结构,讨论了各模态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等现象的联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第一、二模态的空间场分布上,赤道外北太平洋流场异常最大处均位于日本以东、以南海域,而在该海域之外,洋流异常均较小;在海洋上层,该一、二模态空间场均具有正压性;第一、二模态时间系数的辐角均有两个状态,前者的辐角大体集中在0°和±180°附近,后者则集中在30°和±150°附近,且后者在以上两个状态的离散度要较前者大;根据该两模态时间系数模和辐角的分类,可有以下4种配置组合:相似强模、相反强模、相似弱模、相反弱模,这里相似与相反均对该模态空间场而言,而前两个是强异常的态;该两模态空间场的分布不仅与北太平洋的西海岸线有密切关系,而且还与中高纬度西风应力的强迫有关;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该两模态的流场异常均表现为涡旋偶的形式;这两个模态均有3-7年的年际变化,这是ENSO现象在赤道外北太平洋流场异常上的反映;该两模态还均有18-19年的最强年代际变化,这是PDO现象在该流场上的反映;对于第二模态则有较明显的约13年的年代际变化,这是NPGO现象在该流场上的反映。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是进行赤道外北太平洋流场的复EOF诊断分析,给出该处流场异常的事实。虽对造成异常的原因有所涉及,但仍不够深入,也未讨论揭示的流场异常对其周边地区气候异常的影响,对这些方面今后还应做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第叁届研究生年会》期刊2011-11-01)
路凯程,廖前锋,张铭[2](2011)在《赤道外北太平洋冬夏海温场的EOF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较高分辨率的SODA资料,对赤道外北太平洋海洋上层各层的海温,特别是对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温明显异常的海域(其被定义为关键区)做了海温的EOF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北太平洋第一模态空间场上,冬、夏在中纬度北太平洋中西部均有较强正值带出现。在关键区第一模态空间场上,冬、夏两季近表层在日本本州岛的东、西面海域均分别有较强正值区,而次表层则仅存前者;这表明近表层海温(前者)受辐射、蒸发等影响明显,而次表层海温(后者)则其主要受流场垂直运动的影响,前者属海温的热力变化而后者则属海温的动力变化,两者性质不同。北太平洋和关键区的第一模态冬、夏海温变化的趋势均相近,两者在年尺度上均有持续性;两者的年际变化冬、夏均不明显,但均有明显的约20年的年代际变化;两者时间系数的演变均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中的冷、暖位相期有较好的对应;这两个模态均可称为PDO模态。(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1年05期)
路凯程,卢姁,张铭[3](2011)在《赤道外北太平洋上层洋流异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全年各月份除赤道太平洋外的北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洋流异常做了统计动力诊断,并与赤道太平洋洋流异常做了比较;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北太平洋海域上层洋流的明显异常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以东、以南范围不大的海域(关键区)内,此关键区仅占整个北太平洋海域很小的一部分;而在该海域之外,洋流异常均非常小。虽该洋流异常的第一模态与第二模态对整个异常的方差明显小于赤道太平洋;但其对以上关键区内洋流异常的贡献仍是不小的。在上述海域内,第一模态表现为东东北至西西南走向的涡旋偶,即一个反气旋涡旋和一个气旋涡旋的组合;第二模态也主要表现为涡旋形式。第一、二模态的时间系数均有两个状态,第一、二模态其模的数值大小则决定了其偏差流场的强弱,模值越大则异常越大。第一、二模态的时间系数均有年际变化和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以上两模态是异常风应力造成海洋西边界附近海水流动的异常所致,其性质是海洋Rossby波的异常,这与赤道太平洋洋流异常是Kelvin波的异常不同,但两者共同之处在于其均与风应力异常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1年01期)
路凯程,卢姁,张铭[4](2010)在《春季赤道外北太平洋上层流场异常的统计动力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EOF分析方法,对春季赤道外的北太平洋海域的上层流场异常做了统计动力诊断,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赤道外北太平洋海域上层流场的明显异常主要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以东、以南范围不大的关键区内;异常的第一、二模态分别表现为东东北至西西南走向的涡旋偶和涡旋列。该两模态时间系数的辐角均分别有两个状态,相应的偏差流场则分别与其空间场相同或相反;其模的大小决定了其偏差流场偏离以上两个状态的程度;该两模态的时间系数均有非常明显的2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该两模态均反映了黑潮延伸体以南回流漩涡的异常;其性质是海洋Rossby波的异常。(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0年06期)
高松,吕咸青,王海棠[5](2008)在《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HYCOM数值模式,根据两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两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化方案(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的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在本文的实验中,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C,而采用后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C。2)HYCOM数值模式很好的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的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C。3)不同的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式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的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的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的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1°C;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的年平均SST高约1°C。两者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约为4°C(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4°C)。(本文来源于《Marine Science Bulletin》期刊2008年01期)
高松,吕咸青[6](2007)在《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种海气通量数据集(COADS、ECMWF)和2种海气通量块体参数化方案(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的不同结合,构成4组数值实验,使用HYCOM数值模式分别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实验结果表明:(1)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优于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采用前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21℃,而采用后者得到的年平均海表温度比Path-finder卫星资料高约0.63℃。(2)HYCOM数值模式很好地模拟了赤道及北太平洋的气候态海表温度变化及西太平洋暖池空间分布的月变化。特别是实验2(采用COADS数据集和非常数块体参数化方案),在太平洋40°N~20°S区域内,冬、春两季平均SST仅比Pathfinder卫星数据集高0.02℃。(3)不同海气通量数据会对模拟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对比采用COADS数据集的实验2结果与采用ECMWF数据集的实验4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拟区域的西北部,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1℃;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实验4比实验2的年平均SST高约1℃。两者差的最大值出现在58°N、140°E附近及中国渤海,实验2比实验4的年平均SST高约4℃。(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07年03期)
吕华华,石学法,吴永华,杨刚,魏建伟[7](2007)在《北太平洋赤道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热释光是矿物晶体接受环境核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受到热激发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与晶体损伤、晶体中杂质混入等原因所导致的晶格缺陷有关.热释光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界中长寿命放射性元素(238U,235U,230Th,40K及其(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7年03期)
吕华华[8](2005)在《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积物的标型特征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沉积物涂片、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地球化学、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积物进行了综合研究,阐明了研究区内沉积物类型、分布特征、矿物组成、元素分配及其制约因素,发现研究区内粘土矿物主要来自陆源,同时不同程度地含有火山、生物组分,其分布格局受构造活动、地形、水深、大气环流、洋流、物质生产力等要素综合控制。与地表粘土相比,研究区粘土的结晶程度差、活性好、吸水率高、有机质、氧化铁等致色杂质含量高。沉积物中还存在大量伊/蒙混层矿物,混层结构中蒙皂石层含量较伊利石层高,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研究区大洋粘土的物性优于地表同类粘土。为了探索大洋粘土应用中必须解决的提纯、增白和改性问题,设计完成了一系列对比实验,总结出最佳处理工艺为风干制浆提纯、酸溶氢气还原法漂白、干法和湿法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粘土结构中层状框架基本保持完好,物性等级明显提高,在建材、冶金、机械、化工、医药等领域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首次获得了区内粘土沉积物的热释光标型特征,发现它可能是深海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的有效替代指标;并且成功地对大洋粘土沉积物进行了改性实验,使其物性改善、可应用性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5-05-25)
金海燕,周怀阳[9](2004)在《赤道北太平洋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1年10—11月在赤道北太平洋海域(含赤道东太平洋东、西部海区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水体中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对其与营养盐及碳酸钙饱和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总二氧化碳(ΣCO2)含量为1.07—2.01mmol·L-1,自赤道北太平洋东部向西呈逐渐降低趋势;表层海水)高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表明赤道北太平洋可能为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海水源区;海水二氧化碳体系的垂直分布主要受生物生命过程和碳酸钙沉淀与溶解过程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朱伟军,孙照渤,闵锦忠,彭加毅[10](2000)在《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5个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 500 hPa天气尺度滤波位势高度方差与同期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进行了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表明,SVD得到的第一对空间典型分布反映了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温异常对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进一步的合成分析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异常可以通过激发或加强500 hPa高度场上的 PNA遥相关型,主要影响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东西摆动及其中、东端的强度变化。(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赤道北太平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SODA资料,对赤道外北太平洋海洋上层各层的海温,特别是对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温明显异常的海域(其被定义为关键区)做了海温的EOF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北太平洋第一模态空间场上,冬、夏在中纬度北太平洋中西部均有较强正值带出现。在关键区第一模态空间场上,冬、夏两季近表层在日本本州岛的东、西面海域均分别有较强正值区,而次表层则仅存前者;这表明近表层海温(前者)受辐射、蒸发等影响明显,而次表层海温(后者)则其主要受流场垂直运动的影响,前者属海温的热力变化而后者则属海温的动力变化,两者性质不同。北太平洋和关键区的第一模态冬、夏海温变化的趋势均相近,两者在年尺度上均有持续性;两者的年际变化冬、夏均不明显,但均有明显的约20年的年代际变化;两者时间系数的演变均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中的冷、暖位相期有较好的对应;这两个模态均可称为PDO模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道北太平洋论文参考文献
[1].吕庆平,卢姁,张铭.冬季赤道外北太平洋流场异常的复EOF诊断分析[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第叁届研究生年会.2011
[2].路凯程,廖前锋,张铭.赤道外北太平洋冬夏海温场的EOF分析[J].海洋预报.2011
[3].路凯程,卢姁,张铭.赤道外北太平洋上层洋流异常分析[J].海洋通报.2011
[4].路凯程,卢姁,张铭.春季赤道外北太平洋上层流场异常的统计动力诊断[J].海洋预报.2010
[5].高松,吕咸青,王海棠.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英文)[J].MarineScienceBulletin.2008
[6].高松,吕咸青.HYCOM模式对赤道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模拟[J].海洋科学进展.2007
[7].吕华华,石学法,吴永华,杨刚,魏建伟.北太平洋赤道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
[8].吕华华.赤道北太平洋粘土沉积物的标型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9].金海燕,周怀阳.赤道北太平洋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体系[J].热带海洋学报.2004
[10].朱伟军,孙照渤,闵锦忠,彭加毅.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