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文化论文-魏洲阳

高校组织文化论文-魏洲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组织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党建文化,高校,组织员,制度实践

高校组织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魏洲阳[1](2019)在《党建文化视角下高校组织员制度实践及启示——基于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高校组织员队伍的建设对于促进校内党建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高校组织员队伍的制度实践,厘清这支队伍建设的脉络,对于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组织员的制度实践可分为四个阶段:酝酿与萌芽阶段、探索与曲折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完善与深化阶段。探索把握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的规律,可以促进高校组织员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以内涵建设为引领,加强组织员队伍文化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组织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组织员实践平台建设。(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4期)

尹彬,李晓梦,张玉[2](2019)在《中国高校海归人才组织文化适应的心理机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回到我国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组织文化适应问题已成为限制部分"海归"发挥其应有价值的瓶颈。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在现象层面探讨该问题,而较少关注到组织文化适应过程的心理机制和前因后果。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经历年限及归国经历年限不同的30名海归以及他们身边的同事、领导等进行访谈和问卷测量,发现中国高校的组织文化仍以差序格局为主,较多的表现出无界限的个人主义和基于关系的集体主义;而海归人才在海外工作学习的环境多以团体格局为主,较多的表现出有界限的个人主义和基于规则的集体主义。在海归人才融入组织以及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这两种文化格局的冲突不仅使海归人才周围的人知觉到了一定的威胁,并且在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同理心的呵护的情况下,也使海归人才体会到了沮丧、无助感甚至自我结构的崩坏。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归人才对自我以及组织的认同,并且易造成组织人事冲突;而这一影响的程度大小受到海归人才的学术理想、工作自主权大小以及组织领导风格的调节。因此我们认为,在组织管理层的有效支持下海归人才个体心理结构的升华重塑(文化融合)可能是解决中国高校海归人才组织文化适应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高校组织可以采取如进一步完善行政部门人员设置与培训、建立以老带新的帮扶系统、实施激励模式差异化以及团体奖励相结合等管理措施,建设良好的组织行为生态系统,消除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成就期望威胁与人际关系威胁,实现海归人才个体与高校组织的合作共赢。(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闫嘉骏,黄佳[3](2019)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学生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是先进的群体,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影响使组织精神、组织形象等出现偏差,甚至缺位。文章将研究点聚焦在组织精神、形象、认知、功能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当下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7期)

王久才,葛茂奎[4](2019)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阻力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实用主义"思想比较普遍、不注重个体价值、"面子"文化仍有一定市场、安于现状现象不容忽视、"圈子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方面,而解决策略主要是坚持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融合优秀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05期)

林壬璇,刘升忠[5](2019)在《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高校师德建设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师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同时有利于促进高校"叁大职能"的发挥。基于组织文化的视角,高校应将师德内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之中,构筑利于师德建设的校园物质文化,倡导弘扬高尚师德的校园行为文化,形成保障师德建设的校园制度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淑芬[6](2019)在《组织文化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存在外部形势紧迫、内部主体自觉意识迷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价值认同度不高等现实问题。组织文化视角下,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目的性、参与性、适应性等四个方面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组织文化分析框架,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统一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推动全员整体参与、实行措施适应性强,以实现策略性、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黄正伟,欧阳静[7](2019)在《高校组织文化氛围视角下教师及学生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校组织文化氛围为视角,联系服务运作相关理论,建立了教师满意度与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模型.利用SPSS18.0和PLSGraph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和模型分别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和模型检验,结果发现:教师满意度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反之亦然.同时学生满意度低的教师其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力度更大,另外还发现除了教师满意度会影响教师组织承诺以外,高校组织文化氛围和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也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9年08期)

曹鹏[8](2019)在《管理沟通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只有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才能更好满足当前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要。基于此,为了了解沟通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组织文化方面的异同,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具体内容进行了客观、全面地分析,总结其具体的差异性和相同点,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共同促进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9年04期)

陈红竹[9](2019)在《高校保卫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保卫组织是高校保卫工作的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学校稳定,保持校园正常秩序,为师生员工安全利益服务等任务。其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保卫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打造"以人为本"的高校保卫组织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保卫文化氛围,对于增强保卫人员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增强保卫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高校保卫工作水平,打造高素质高校保卫队伍,推动高校保卫工作健康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高校后勤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令狐欢欢,徐敏[10](2018)在《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是共青团内隐和外显特征的综合体,对共青团实现人才培养、巩固作用和地位以及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实践调研,了解并分析到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支持率、人才问题探讨面广、团组织成员思想认识弱化、制度建设需跟进、活动阵地利用率不高等现状和问题,结合组织文化理论体系,通过建设学习型共青团组织,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努力提升共青团服务品质,进行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11期)

高校组织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回到我国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组织文化适应问题已成为限制部分"海归"发挥其应有价值的瓶颈。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在现象层面探讨该问题,而较少关注到组织文化适应过程的心理机制和前因后果。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经历年限及归国经历年限不同的30名海归以及他们身边的同事、领导等进行访谈和问卷测量,发现中国高校的组织文化仍以差序格局为主,较多的表现出无界限的个人主义和基于关系的集体主义;而海归人才在海外工作学习的环境多以团体格局为主,较多的表现出有界限的个人主义和基于规则的集体主义。在海归人才融入组织以及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这两种文化格局的冲突不仅使海归人才周围的人知觉到了一定的威胁,并且在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同理心的呵护的情况下,也使海归人才体会到了沮丧、无助感甚至自我结构的崩坏。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归人才对自我以及组织的认同,并且易造成组织人事冲突;而这一影响的程度大小受到海归人才的学术理想、工作自主权大小以及组织领导风格的调节。因此我们认为,在组织管理层的有效支持下海归人才个体心理结构的升华重塑(文化融合)可能是解决中国高校海归人才组织文化适应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高校组织可以采取如进一步完善行政部门人员设置与培训、建立以老带新的帮扶系统、实施激励模式差异化以及团体奖励相结合等管理措施,建设良好的组织行为生态系统,消除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成就期望威胁与人际关系威胁,实现海归人才个体与高校组织的合作共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组织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魏洲阳.党建文化视角下高校组织员制度实践及启示——基于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J].现代商贸工业.2019

[2].尹彬,李晓梦,张玉.中国高校海归人才组织文化适应的心理机制探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闫嘉骏,黄佳.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时代报告.2019

[4].王久才,葛茂奎.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的阻力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5].林壬璇,刘升忠.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高校师德建设路径探析[J].职大学报.2019

[6].刘淑芬.组织文化视角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

[7].黄正伟,欧阳静.高校组织文化氛围视角下教师及学生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

[8].曹鹏.管理沟通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比较分析[J].散文百家.2019

[9].陈红竹.高校保卫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

[10].令狐欢欢,徐敏.高校共青团组织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标签:;  ;  ;  ;  

高校组织文化论文-魏洲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