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凤岑溪市安平镇太平中心小学543200
【摘要】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早期语文教学范畴,根据儿童的智能发展,我们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期,激发兴趣,开启想象力之门。创新性开发课程资源,引导课外阅读,让儿童的想象力腾飞。
【关键词】依据;兴趣;观察发现;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061-03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吕叔湘先生也说:“我们要培养一代新人,也就要特别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早期语文教育。”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属于早期语文教育范畴,我们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要牢牢抓住激发儿童想象潜能的最佳时间,发现儿童,在语文课堂上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贯穿始终。
一、理论依据
卡尔威特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因为儿童的潜能有递减的法则。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的潜能的儿童,如果从0岁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可能成长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充其量只能具备60度的能力。木村久一解释说,这就是“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研究,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上这样的:每个动物的潜能都有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相对固定的,有的动物潜能的发达期很长,有的动物的潜能发达期则很短。不少动物潜能,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较难或不能再发展。例如小鸡“追随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最初的4天里不让刚生下来的小鸡跟在母亲身边,那它永远不会跟随母亲。小鸡“辨别母亲的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后来的努力,弥补早期教育不足造成的某些损失,但宝贵的儿童潜能如果不在其发达期给它发展的机会,潜能也会逐渐递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追踪调查,直到他们成年为止,并根据观察研究的结果写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他的基本结论是:如果把人在17岁时的智力水平评定为100%,那么5岁前将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到8岁时可获得大部分的智力,其后人的智力还会继续提高,到17岁大致完成智力的发展过程。可见,0到5岁的儿童智力发展快速期,我们无法参与,但是6岁到8岁,我们是可以开发,如果这段时期我们发展了儿童的潜能,他将获得大部分的智力。因此,基于这样的智能理论,我们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能错失开发儿童潜能的最佳时机,创造课堂教育机会,启迪儿童智慧,在宽阔的思维空间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就像是思维的骏马,有了它,思维就可以在未来生活的道路上纵横驰骋;想象就像是入云的阶梯,有了它,人们就可以摘取耸入云端的智慧之果。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能飞入云端,在广阔的语文天空中翱翔,获取宇宙的奥秘。
二、激发儿童兴趣,开启想象力之门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内驱力,自然想象的潜能就迸发出来。一入学,汉语拼音教学是重点工程。汉语拼音教学历来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我创新教法,用讲故事的方法,将“ɑ、o、e”学习贯穿在故事中。清晨,公鸡报晓“o、o、o”。一个小姑娘扎着小辫子在池塘边唱歌:“ɑ、ɑ、ɑ”。清清的池塘里有一个鹅,“e、e、e”。用故事串讲的方法的,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兴趣。我及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以及他们的好奇心,教学生认识四线三格,书写“ɑ、o、e”,然后鼓励学生用绳子摆一摆“ɑ、o、e”。学生不仅用绳子顺利摆出了“ɑ、o、e”,还有学生提出,我不用绳子,我只用自己的手指也能摆“ɑ、o、e”,说罢,就动手摆了起来。看到同学有奇思异想,其他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也尝试想出来不同新方法。一个学生说,我需要另外一个同学合作,我们一起摆出字母。这样由一个同学说出具体的姿势,另外一个同学配合,鲜活的人体“ɑ、o、e”就出来。学生不仅通过老师的启发用绳子摆出“ɑ、o、e”,还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思考,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的新方法。这就是思维的飞跃,儿童在兴趣的驱使下,激发他们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加工,这就是想象力在发挥作用。生活中处处都有想象的空间,儿童从自己的身体出发,结合生活实际,他们爱想象的大脑,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尊重儿童,呵护合理的想象力
儿童爱表现,爱幻想,他们的嘴巴就像关不了话匣子,如果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就像机关枪一样发射不停。如果老师看到孩子这样滔滔不绝,多少是有点反感,特别当你在精心准备了课程,而这些小家伙自己站起来说:“老师,我有问题?我有新的发现?”当他们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的时候,如果老师粗暴地打断或者一个白眼,说:“小孩儿懂啥,一边去。”,也许我们就摧毁了一个把板凳做的歪歪扭扭的“爱因斯坦”,因此,我们应该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尊重儿童,小心呵护他们萌发的思维嫩芽,用我们的爱心浇灌儿童想象的幼苗,让他们能茁壮成长。
四、引导儿童善于观察,为发展想象力做准备
儿童的想象力都是基于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丰富的表象可以让想象更加开阔而深刻。如何能让儿童的想象能高远、更开阔?大自然里有很丰富的免费素材,只要细心地观察,就能注进儿童的大脑,为想象储备电力。
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而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的春天》。于是,在本来单元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我们校园的美丽环境,引导学生融入春天,带学生观察春天,让学生找春天。乍暖还寒的春天,已经勃发出些许生机。孩子们在尖尖的草芽上来回抚摸,在黄色的蒲公英花团前,嘟噜着嘴巴在吹它们的花瓣。他们走过盎然吐绿的草地,裤子沾着晶莹的露珠。一场春雨过后,校园的株株树儿越发的嫩绿,孩子幸福地围着树儿跳舞,在三月红娇艳的花朵前要求我给他们拍照,听到鸟儿快活歌唱,他们也乐着一起高歌。他们说:“叶子就像是小船。”“花丛就像是彩色的波浪。”不难看出,一切活的,有生命力的、有感情的,在孩子们心中是那么美好。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仿佛就是真实的,美好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孩子们在心情飞扬,性情奔放中找到多彩的春天。我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是抓住孩子们激情,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交流你找到春天,把春天画下来,并将你的画展示给大家看,跟大伙讲讲你的画。在课堂上,孩子们纷纷畅所欲言,他们的思维很活跃,他们画出来的春天充满想象力,色彩缤纷,处处都是生机。班长吴斌武将自己的画命名为《美丽的春天》,并这张画送给我。望着这幅孩子用智慧画下来的画,我心里充满
五、在课程资源中让儿童放飞想象力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引领儿童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站在人性的角度,根据学段目标,发展儿童潜能。2011年课程标准1~2学段的阶段目标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想象以学段目标提了出来,说明它在学段目标中的重要性。
(一)童话、儿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1、童话是想象的摇篮。自古到今,童话不知净化了多少心灵,孕育了多少梦想。语文教材中也有趣的童话,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丑小鸭》等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同学们纷纷做动作,学习小鱼、老牛、燕子、壁虎的语气表演读。看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们完全沉浸在美好的童话中,我于是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壁虎还会向谁尾巴呢?对方在做什么呢?它们会怎么说?请运用课文的小壁虎问话的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我让孩子们充分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一个学生说:“小松鼠,小松鼠,你能把尾巴借给我吗?小松鼠说:‘不行啊,我正用我的尾巴做降落伞呢’。”学生从记忆里调出来《比尾巴》,把松鼠的尾巴的作用说了出来,这也是一种借助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这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他们的发言,放佛在创作一个新的童话故事。
2、儿歌是想象的催化剂。多少想象是因为儿歌而催生的,儿歌被不计其数的儿童传唱过。儿歌短小精悍,儿童最乐于接受,并且能随口编。他们课间游戏,有些活动项目就是一边拍手一边自编儿歌,看谁能顺利接编,谁就胜利。根据儿童喜爱儿歌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识字4》,先让学生观察夏天里,小动物在做什么?用课文的说一说。然后带着学生做动物朗读儿歌,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部分。最后,模仿儿歌“什么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编儿歌。我在课件上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模仿儿歌编一编。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就给激活了,然后我引导他们将儿歌串编成这样:小鸟半空展翅飞,蜜蜂花间采花蜜。知了树上吱吱叫,老牛树下在乘凉。鸭子池中游得欢,青蛙田里捉虫忙。一首儿歌在大家合作下,顺利出炉了。我不禁感叹,儿童的想象是惊人了,他们善于模仿,善于运用语言,他们的想象是令人佩服的。
(二)图文结合,在说话、写话中提高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象说话、写话。
如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诗中“篱落疏疏、树头花落”的景色,扩展“儿童急走追蝴蝶”的情节,从而把古诗编成一个富有童趣的故事,既理解了古诗,又训练了说话写话的能力。又如,教学《画风》时,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自己画风,再把图画的内容说一说,写一写。再如,教学《荷叶圆圆》,我设计了句式,荷叶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成。学生经过佩戴头饰,入情入境地表演读,已经发挥了本身的创造能力,自然对这个句子是手到拿来。他们纷纷说出“荷叶是蚂蚁的家、荷叶是蝴蝶的舞台……”这些充满诗意的句子。没有想象,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三)利用识字教学,启迪想象力
儿童最可宝贵的思维品质,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他们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的。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课标“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识字教学其实也可以很奇妙的,也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一种途径。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然后根据所学的生字,让学生运用识字方法来开发学生想象力。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编顺口溜、编儿歌等方法,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在几年的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所带的孩子,通过分享识字方法,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放飞。如学习《荷叶圆圆》一文的“珠”字,学生是这样记住的:朱雅灵(一学生名字)当大王了。学生利用同学的名字这一生活实际,运用想象,编故事记住生字。学习《4古诗两首》的“闻”,学生运用猜谜语的方法:耳朵贴在门上听事情,打一字。儿童将字分成两部分,“门”、“耳”,根据“闻”又是听的意思,创造出了这个谜语,学生的想象很合理,很贴切。经常识字课课后,孩子们还兴致勃勃过来,非得告诉我他们的识字好方法。其实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创设一个平台,孩子是很乐于去表现的。想象力的培养通过已有的经验进行再创造,不断丰富,圆融。
(四)创设情境,让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情景教育法的最大特色是生动、有趣,使学习成为乐事,学生不断得到赏识、体验成功。音乐、画面这些元素最容易引起儿童感官的共鸣。在教学《小小的船》,我借助柔和的背景音乐,用深情的语言说着:“夜深了,星星在调皮的眨着眼,我在遥望月亮船。看着蓝蓝而又宁静的夜空,你觉得这夜空像什么?请发挥想象,说一说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学生在静谧的情境的感染下,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他们说:“蓝蓝的天空像大海、蓝蓝的天空像油画。”他们说出:“闪闪的星星像眼睛、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闪闪的星星像钻石。”我抓住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再发挥想象说出“——像——。”有一个学生说:“梧桐树叶好像一把扇子。”又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我制作了课件,课件随着讲话的内容作相应的变化。我说:“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春雨是紫色的。春雨落在紫罗兰上,紫罗兰花紫了。”“春雨是彩色的,迎春花黄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小草绿了。”“春雨是无色的,春雨落到水里就看不见了。”啊,好一句春天是紫色,好一句春天是彩色,好一句春雨落到水里就看不见了。
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又能激活想象能力。如《秋天的图画》、《春雨的色彩》等课文的教学,都可让学生跟随文字展开想象,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果实累累的画面和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画面。
(五)拓展延伸,唤醒儿童的想象力
李吉林说:“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他要唤醒学生。”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自主”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教师不一味强调教,更重要是唤醒。如教学《荷叶圆圆》,我利用本课的插图,延伸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鼓励学生再创造,结合自己的想象,说一说你眼中的美景,然后进行风景写话训练。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唤醒孩子的想象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令我难忘的是,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夏天来了,三个小朋友正在池塘边玩耍。他们玩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他们看见荷叶绿油油的,叶子上有小水珠,正在吐噜咕噜地滚着呢!荷花开得很美丽呀!粉红粉红的,好像一盏盏美丽的小灯笼,小朋友被这个美丽的画面迷住了。学生的美文,向我们描述他眼中的美景,这就是儿童想象力的最好印证。
六、课外阅读中提升儿童想象的空间
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思想,路有多远,思想就有多远。阅读就是漫漫长路,这条路上充满了自由的想象。我带着学生读张秋生的巴掌童话,冰波的童话,孙幼军的童话,郑渊洁的童话,安徒生童话、侦探故事系列等等。我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边不忘留下悬念让他们尽情猜想。在听读的过程中我有意设置的悬念让孩子们调动积极的思维,想象故事的进展。在自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又会随着情节的变化或激动、或愉悦、或伤心……不知不觉间他们的语言在发展,他们的想象在活动。同时让学生借助大量地阅读,吸收童话的精髓,耳濡目染,从阅读中积累表象,从而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同时激活与生俱来的埋藏于大脑之中的想象基因。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孩子运用在阅读时习得的词汇。写话时,孩子们奇思异想,感情真挚。毫无疑问,阅读真的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想象力,阅读有广阔的空间来提升想象力,阅读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始终坚持把阅读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十分注重培养儿童的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的养成。如学习《识字4》,里面介绍六中小动物,为了培养儿童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向本班学生推荐《永田爷爷的观察日记》。他们阅读了蚂蚁、蜗牛、刺猬等动物的生活习性,丰富了他们的科普知识,然后他们结合在校园观察蚂蚁活动,有一个孩子以连环画的形式画下他的蚂蚁观察日记,虽然内容不够充实,但是也说明孩子在创新。我想这就是阅读指导思维,思维指导观察,观察形成素材,最后指导想象力的发挥。
七、运用评价激励手段激发学生想像
儿童的想象是需要情感伴随的,儿童记忆屏幕中的形象要组合成新的形象,是需要“力”的推动的,儿童常常会因为好奇而想象开去,因为想改变眼前的现实而想象开去,因为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而美美地想象开去。有想象的人是幸福的,有想象的人是睿智的,有想象的人是富有的。怎样保持儿童鲜活的想象力,让想象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呢?评价激励是推动他们进行想象的最佳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课堂上的语言评价,我还利用本校的现有资源,用星卡的定量来评价。采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评价、“星卡”效应评价来激励儿童想象。愿意想象、会想象、合理想象,奖励星卡一、二、三张,累计到一定数量,奖励课外书籍一本。同时,我在教学过程,我常常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去想象。在人教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我带孩子们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然后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春天的发现写下来,题目自拟。我们在校园里发现了树木已经吐绿,蒲公英在春雨的滋润下已经开出一片片黄黄的小花,还有一些不知道名花儿,有大有小,姿态不同,大小各异,校园的后山,一片青葱,彷佛山给披上了绿色的大衣。我说:“春天真美啊!我们比一比,谁能给这次写话起一个漂亮的题目?”孩子们反应很快,有的说我起的题目是《多彩的春天》,有的说我起的题目是《春天的色彩》,有的说我起的题目是《春天仙子》……孩子们一下子赋予了春天情感、智慧和语言。春天在孩子们的想象中,会想,会说,有情也有意。他们带着浓烈的情趣,写出一篇篇生动的写话作文。他们都是一群幸福的孩子,这是想象赋予他们的礼物。当想象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时,他们更加能想象未来的美好,他们会活得更加幸福!贝鲁泰斯曾说:“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不过是一堆骨骸。”这句话说得极为精辟,它几乎概括了为什么有人幸福而又人不幸的全部原因所在。有感情,有想象力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爱想象的孩子是幸福的。
我在教学中被儿童的想象力感染着,我不禁感叹:每个儿童都是想象的天才。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我们作为教师要热爱儿童,去发现儿童,引领他们到广阔的空间去自由想象,为他们的想象架起一座彩虹桥,放飞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想象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不断腾飞、腾飞,再腾飞!
参考文献
[1]《想象力:儿童的巨大财富》——李吉林.
[2]《卡尔威特的教育》——卡尔威特.
[3]《哈佛女孩刘亦婷》——刘卫华张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