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致病真菌论文-金银姬,张雁,张弼,郭俊林,周桂兰

皮肤致病真菌论文-金银姬,张雁,张弼,郭俊林,周桂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肤致病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CR,犬,皮肤致病真菌

皮肤致病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金银姬,张雁,张弼,郭俊林,周桂兰[1](2018)在《PCR法检测犬常见皮肤致病真菌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CR检测方法可对犬临床疑似真菌性皮肤病样本进行诊断。笔者选用真菌通用引物,对已知标准菌株及不同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并对其敏感性进行检测。采用该方法对临床30份疑似为真菌性皮肤病犬病料进行检测并克隆测序,同时对30份病料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常见皮肤致病真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PCR扩增条带为310 bp;特异性检测结果,该方法检测其他微生物和犬体细胞均为阴性;采用该方法进行PCR检测真菌核酸检测限可以达到100 pg/m L。采用该方法对30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检出12份阳性,经测序7份为犬小孢子菌,4份为石膏样小孢子菌,1份为须毛癣菌。采用传统培养法检测出阳性样本10份,其中6份为犬小孢子菌,4份为石膏样小孢子菌。通用PCR方法与传统培养法相比,检出率无显着差异。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PCR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较理想,符合率较高,可用于临床犬皮肤真菌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8年03期)

冯镜忆[2](2014)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10年间临床分离浅部致病真菌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浅部致病真菌菌种分布和变迁情况,总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2004年-2013年真菌培养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皮肤科真菌实验室2004年-2013年浅部真菌培养结果及相关资料,分析致病菌种及10年间浅部真菌病病种发病的变化趋势,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回顾分析临床分离的521株致病真菌及其患者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等内容。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频数分析。结果:根据真菌培养资料,共纳入浅部真菌病患者521例,包括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头癣、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浅部真菌感染20-59岁的患者较多,占全部患者的86.56%;发病居前二位的浅部真菌病为股癣、足癣;居前二位的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股癣、足癣、体癣、甲癣的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结论:521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以足癣、股癣为主,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11-20)

戚喜萍,吴海明[3](2014)在《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癣菌仍占首位,红色毛癣菌仍为主要菌种,白色念珠菌、犬小孢子菌及少见的真菌感染也是致病真菌菌种。结论:诊断皮肤浅部真菌病中,在真菌镜检基础上,应联合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以此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提高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6期)

郑毅,伍斌,陈有为[4](2011)在《曼陀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皮肤致病真菌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曼陀罗植物内生真菌Ym311977菌株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有效成份。[方法]对Ym311977菌株进行扩大发酵培养,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单体化合物,并研究单体化合物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分离到的4种单体化合物中的1种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200μg/ml;该化合物经1HNMR及13CNMR分析,确定其结构为5-丁基吡啶甲酸,即镰刀菌酸。[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曼陀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镰刀菌酸对2株皮肤致病真菌具有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3期)

董勤[5](2009)在《药用植物小油桐提取物抗浅部皮肤致病真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真菌的种类繁多,有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但对人类有致病的有400种左右,按其侵犯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不同,临床上将其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病是指由浅部真菌感染皮肤表皮或其附件引起的一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通称“癣”。中国自北向南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浅部真菌病菌种有一定的变化,总的情况是红色毛癣菌在各地区占据优势。经过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浅部真菌病病原分析统计发现,主要的一些皮肤癣菌(Dermatophyte)为:毛癣菌(Trichophyton)、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和小孢子癣菌(Microsporum),它们亲嗜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蛋白,在皮肤局部大量繁殖后,通过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局部的炎症和病变。当患者用力搔抓或涂抹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常常损伤局部组织而引起细菌继发感染,轻则局部化脓,重则组织坏死诱发淋巴管炎、淋巴腺炎、脓肿,甚至败血症。这些浅部皮肤真菌病具有顽固、易复发、治疗周期长及传染性较强等特点。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和一些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如唑类、丙烯胺类、吗啉类及多烯类等药物,对这些癣菌引发的病症有一定疗效,但在高效低毒、耐药性方面均不令人满意,导致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真菌感染治疗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免疫缺陷卜⒉÷噬仙纫蛩?使浅部真菌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找和开发新的高效低毒抗真菌药一直是各国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中药具有安全、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在抗真菌药物研究方面备受关注。研究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小油桐这种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小油桐又名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小桐子、膏桐、臭桐树、黄肿树、芙蓉树、假花生、吗哄罕、桐油树、南洋油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半肉质小乔木或大灌木,全世界约200种,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小油桐全株可入药,性味涩、微寒、有毒,在民间常被用于消肿、镇痛、止血、消毒、杀虫、止痒、消除疣体、催吐泄泻、麻醉、利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关节挫伤、创伤出血、麻疯、疥癣、湿疹、癞头疮、下肢溃疡、脚癣、阴道滴虫、促进伤口愈合和终止妊娠等,小油桐茎叶提取物还被用于防治病虫害。近年来,研究发现小油桐的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主要含有蛋白、多肽、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脂肪类、甾醇类和生物碱类等,这些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同时,它也是《中华本草》收录的一种常用药物,在民间被用于治疗疥癣、脚癣和金钱癣很有效。据此,国内外学者对麻疯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的研究表明小油桐具有抗真菌活性。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 Cav.)、松赤枯病菌(Pestalotiafunerea)、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a)、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 de Bary)为试验对象,室内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从小油桐中提取分离的麻疯树毒蛋白(curcin)浓度达5mg/mL时,就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当浓度提高到50mg/mL时,水稻稻瘟病菌基本不形成孢子,对松赤枯病菌的孢子形成抑制率达83.8%。另外小油桐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提取物对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藤黄八迭球菌(Sarcina lutea)均有较强抑菌活性,抑菌浓度在1.5mg/mL以内。再者,小油桐在我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和野生分布,资源非常丰富,为深入开发小油桐的药用价值提供丰富的原料。本实验根据以往对小油桐抗真菌的研究及目前浅部真菌病治疗的需要,利用药用植物小油桐叶的提取物对浅部皮肤致病真菌的抗性进行系统化研究。目的1.对药用植物小油桐叶的叁种溶剂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及蒸馏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的提取物,然后借助GC-MS技术对其抗常见皮肤致病真菌的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抗真菌中药奠定理论基础。2.对筛选出的小油桐叶提取物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量化研究,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比较,从而筛选出对抑菌作用最强的提取物最为敏感的常见皮肤致病真菌,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打下基础。3.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的提取物及菌株进行动物学抗菌实验,通过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观察,对小油桐叶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全面评价。方法1.将标准及临床分离的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癣菌各菌株转接到沙堡弱固体培养基上两次,将其制成0.5麦氏标准浊度(相当于1.5×10~8cfu/mL)的菌悬液,然后用RPMI1640液体培养基按1:10比例稀释。每9个培养皿一组,分别设立叁种溶剂提取物的药物组、叁种溶剂组及空白组,提取物及溶剂组分别接种上述菌悬液100μL,混匀后,置27℃恒温电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菌落形成情况,经统计比较出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小,进而筛选出对常见皮肤致病真菌活性最强的小油桐叶提取物。2.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常量稀释法方案(M38-P),与目前新发展改良的MTT法(即采用CCK-8试剂盒)对筛选的提取物进行药敏实验,通过这两种方法测出筛选的提取物对各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进而对筛选的小油桐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量化研究,通过比较MICs的大小,MICs均值最小者为该菌株对筛选的提取物最敏感,并选用此菌株进行动物学抗真菌感染实验。3.用上述筛选的菌株对豚鼠进行体癣造模,造模成功后,用筛选的抑菌作用最强的小油桐叶提取物(分高中低叁个剂量)进行治疗,同时,与用酮康唑进行治疗的阳性组、溶剂对照、健康组及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每组10只普通级豚鼠,共需70只豚鼠。治疗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与真菌学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豚鼠体癣模型转阴数的变化,并结合豚鼠体癣模型感染区皮肤外观及病理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对筛选提取物的抗常见皮肤治病真菌活性的疗效进行评价。4.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菌株不同药物浓度之间的吸光度OD值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如方差齐性时,不同药物浓度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方法,若方差不齐时,不同药物浓度间的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 T3方法;动物学抗真菌感染实验中,治疗前与治疗1周及2周后,各组豚鼠体癣模型皮损评分水平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如P<0.05,则进一步进行组间、时间点间LSD两两比较(方差齐时)或Dunnett'sT3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各组药物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根据临床症状判断的疗效评价的比较及基于真菌学检查转阴数的比较,均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若P<0.05,各用药组之间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bey U)。真菌学检验的两种方法沙氏培养与直接镜检之间差异性的比较,同样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各组之间治愈率的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1.通过固体培养基的体外抑菌试验,记录各标准及临床分离皮肤致病真菌菌株在叁种溶剂提取物的作用下菌落形成个数,经统计可知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各皮肤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强度顺序为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2.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常量稀释法方案(M38-P)及改良的MTT法,检测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各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的原浓度为2.50g/mL,按倍比连续稀释,各浓度分别为1250.00mg/mL、625.00mg/mL、312.50mg/mL、156.25 mg/mL、78.13mg/mL、39.06mg/mL、19.53mg/mL、9.77mg/mL、4.88mg/mL,常量稀释法测得各菌株MICs的范围分别为:红色毛癣菌9.77~39.06mg/mL,须毛癣菌39.06~78.13mg/mL,石膏样小孢子癣菌39.06~78.13mg/mL,改良MTT法测得各菌株MICs的范围分别为:红色毛癣菌39.06~156.25mg/mL,须毛癣菌156.25mg/mL,石膏样小孢子癣菌78.13~156.25mg/mL,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s)的比较可知,红色毛癣菌对小油桐叶的甲醇提取物最为敏感。3.豚鼠体癣模型造模成功后,豚鼠皮损评分与阳性对照酮康唑组无显着性差异;经沙氏培养及直接镜检两种方法进行真菌学检验,2周后,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高中低叁个剂量组均有转阴,且随着剂量增加转阴数增多,其中高剂量组与酮康唑组无显着性差异;治疗2周后,各组的豚鼠皮肤病理切片经显微镜镜下观察发现,高中低剂量组与酮康唑组中转阴的与健康组比较,上皮结构完整,真皮细胞核染色清晰,阴性对照组及甲醇溶剂组,上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真皮细胞核肿大甚至看不到染色的细胞核,组织间质水肿严重。结论1.小油桐叶叁种溶剂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2.在常见的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对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最为敏感;3.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小油桐叶甲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徐永豪,李春阳[6](2006)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23年临床分离致病真菌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致病真菌菌种分布和变迁情况,对我院皮肤科1982-2004年临床分离的1811株致病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主要来自我院门诊,少数来自病房,男1084例,女727例,年龄46 d至84岁。1811例患者的年龄构成见表1。临床诊断包括头癣、须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真菌病、(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张宏光,赵桂琴[7](2004)在《谷糠油对皮肤致病真菌抑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应用谷糠油对皮肤致病真菌抑制试验的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制作及试验方法1 1 制作方法 民间用土法———将谷糠皮堆成丹锥型 ,从顶端用燃烧法取其棕黄色油样液体。为了研究目的 ,我们将谷糠皮洗净用一般干馏法提取油 ,简称“谷糠油”。1 2(本文来源于《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张雅洁,张桂梅,熊峰,李放娟,郭棱棱[8](2002)在《深圳地区五年皮肤真菌病及致病真菌种类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是新兴的移民城市,1997年才开始医学真菌的研究工作。为了掌握深圳地区病原真菌菌种的分布情况,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相比较,我们总结我科真菌实验室1997-2001年真菌培养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标本主要来源于我科皮肤真菌病(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2年05期)

张莉,王永,张风琴[9](2000)在《门诊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分离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的西宁地区皮肤浅部致病真菌分布情况,我们对 8年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989年 7月至 1997年 7月,凡在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者共 1 9(本文来源于《中华皮肤科杂志》期刊2000年06期)

徐春东,陆钢[10](2000)在《去甲斑蝥素对皮肤致病真菌的药敏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斑蝥系鞘翅目芫青科昆虫 ,《名医别录》中记有主治“血积 ,伤人肌 ,治疥癣 ,堕胎”[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1992年版 ,二部 )指出“主治瘰疠 ,顽癣 ,狂犬咬伤 ;外治恶疮 ,疔毒 ,慢性关节及筋腱肿痛”[2 ] 。现代多用于发泡、抗(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00年03期)

皮肤致病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解浅部致病真菌菌种分布和变迁情况,总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2004年-2013年真菌培养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皮肤科真菌实验室2004年-2013年浅部真菌培养结果及相关资料,分析致病菌种及10年间浅部真菌病病种发病的变化趋势,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回顾分析临床分离的521株致病真菌及其患者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等内容。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频数分析。结果:根据真菌培养资料,共纳入浅部真菌病患者521例,包括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头癣、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浅部真菌感染20-59岁的患者较多,占全部患者的86.56%;发病居前二位的浅部真菌病为股癣、足癣;居前二位的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股癣、足癣、体癣、甲癣的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结论:521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以足癣、股癣为主,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肤致病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金银姬,张雁,张弼,郭俊林,周桂兰.PCR法检测犬常见皮肤致病真菌的试验研究[J].当代畜牧.2018

[2].冯镜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10年间临床分离浅部致病真菌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4

[3].戚喜萍,吴海明.170例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

[4].郑毅,伍斌,陈有为.曼陀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皮肤致病真菌活性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5].董勤.药用植物小油桐提取物抗浅部皮肤致病真菌活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

[6].徐永豪,李春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23年临床分离致病真菌的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

[7].张宏光,赵桂琴.谷糠油对皮肤致病真菌抑制试验研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

[8].张雅洁,张桂梅,熊峰,李放娟,郭棱棱.深圳地区五年皮肤真菌病及致病真菌种类的分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

[9].张莉,王永,张风琴.门诊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分离培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

[10].徐春东,陆钢.去甲斑蝥素对皮肤致病真菌的药敏实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0

标签:;  ;  ;  

皮肤致病真菌论文-金银姬,张雁,张弼,郭俊林,周桂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