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结构论文-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

木质素结构论文-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木质素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粉土质砂,SEM,微观结构

木质素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1](2019)在《木质素改良土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工业副产品木质素作为改良剂对粉土质砂进行改良,采用SEM试验并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后所得的图像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通过不同木质素掺量下粉土质砂粒径、孔隙直径、丰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微观结构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3期)

王帅,徐俊平,陈厚孚,YIN,Xin-Hua,王楠[2](2019)在《金属(氢)氧化物参与木质素微生物转化形成类胡敏酸的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质素为碳源,并添加针铁矿、叁羟铝石及δ-MnO_2,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培养混合菌株,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CPMAS ~(13)C-NMR)对110 d培养期间矿物-菌体残留物提取的类胡敏酸(HLA)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针铁矿、叁羟铝石和δ-MnO_2参与木质素转化形成HLA的微观结构各不相同,形态分别为大小不一的片状、不规则且带有皱状边缘的球状以及表面凹凸不平、多褶皱的木耳状,由δ-MnO_2参与形成的HLA颗粒间有聚集趋势;与木质素相比,3种(氢)氧化物参与形成的HLA品质均有所改善,脂族化和亲水化程度加强;与国际腐殖质协会(IHSS)推荐的胡敏酸(HA)相比,针铁矿更易促进HLA的疏水化程度,增强木质素的保护机制,使脂族化程度相对稳定,而δ-MnO_2在提高HLA品质及亲水化程度方面更有优势;金属(氢)氧化物参与形成HLA的峰位及归属与秸秆还田土壤HA相似,但保留了木质素残余成分,部分芳香碳结构被O、N所取代,羧酸含量远低于IHSS推荐的HA。其中,由δ-MnO_2参与形成的HLA分子中出现了醌基,表明δ-MnO_2在促进木质素腐殖化作用方面优于针铁矿和叁羟铝石,能够为腐殖质形成提供前体物质。(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侯琳,董伟智,葛世平,杨添元[3](2019)在《冻融循环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对木质素改良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土体(粉土和粉土质砂)的冻融循环试验.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粉土和粉土质砂等两种素土及木质素改良土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改良土的抗冻性优于素土.(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程芳,朱瀛奎,钟超,贾红华,曹飞[4](2019)在《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提取小麦秸秆木质素及其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素是植物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黏合剂、水泥减水剂、沥青乳化添加剂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提取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MAH质量浓度250 g/L、时间14 h、温度50℃,固液比1∶14 g/mL,木质素的提取率达到79.9%。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以及核磁氢谱(~1H NMR)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木质素含有H-G-S型木质素的结构特征,最大紫外吸收峰位于280 nm处,分离再生过程中木质素功能结构保持较为完整。(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9年04期)

刘竞,朱妤婷,吕微,王晨光[5](2019)在《氧化生物质制备甲酸过程中木质素结构变化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表征生物质酸性氧化制备甲酸过程中木质素结构变化是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关键之一。以O_2为氧化剂,对松木粉在NaVO_3-DMSO-H_2SO_4体系中氧化生成甲酸迚行研究,考察反应时间、催化剂和固液比对木质素结构变化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GC)和二维异核单量子相干核磁光谱(2D-HSQC)对固体残渣和已溶解的木质素碎片迚行分析。结果显示,在H_2SO_4浓度为0.7wt.%的NaVO_3-DMSO-H_2SO_4体系中,当固液比为1∶50时,甲酸的碳摩尔收率为75.1%。在氧化解聚过程中,木质素通过断裂C—O键被降解形成125~900 g/mol之间的碎片,而且木质素碎片中的芳环结构被氧化成醌类结构。(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毕志豪[6](2019)在《木质纤维素结构的绿色解聚和木质素、纤维素的提取与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和最有前途的资源之一,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叁种主要聚合物组成。其中木质素是一种由一系列碳氧键和碳碳键形成的具有叁维网状结构的天然无定形有机聚合物,并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一起构成植物细胞壁,在生物质资源中普遍存在。为了实现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直接地提取木质素及相关单糖,并对木质素和纤维素进行选择性的溶解,制备相应的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研究者设计了无机盐水合物和一系列低共熔溶剂(DESs)用于选择性的溶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实现木质纤维素的绿色解聚。无机盐水合物,如LiCl·5H2O、LiBr3H2O和LiClO4·3H2O等,主要是通过控制无机盐的酸度、水分的含量和阳离子种类等来实现对纤维素的溶解。氯化锌水合盐是常见的纤维素水合盐溶剂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却对木质素的溶解能力有限,这为测定木质纤维素中的木质素含量提供了一个机会。低共熔溶剂(DESs)体系是一种离子液体状体系,是由至少一个氢键供体(HBD)和对应的一个氢键受体(HBA)组成的具有异常低冰点的透明混合物。这类物质的特点是价格低廉,易于制备,具有不燃性、不挥发性和可回收性,使它们对环境是友好的。对于DESs来说,其提取木质素的选择性比提取纤维素高。因此,本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使用氯化锌水合物和以胆碱类物质为氢键供体(HBD)的一系列的DES溶剂对草木和软木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选择性的溶解,以方便对木质素和纤维素进行高价值利用。在本论文第二章中,我们首先在实验室以前师兄的工作基础上,以氯化锌四水合物熔盐为溶剂快速、彻底地溶解和水解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并提取木质素。为了证明该条件下分离木质纤维素得到的固体残渣为高纯度木质素,我们采用了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凝胶渗透色谱(GPC)和二维核磁共振(HSQC)等方法对固体残渣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生物质水解滤液中仅检测到微量的单糖,说明酸性氯化锌水合物熔盐法几乎可以完全去除生物质中的碳水化合物。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木质纤维素,均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木质素和高产量的葡萄糖、木糖,这为木质纤维素的分解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以第二章的方法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我们在第叁章的工作中,首先,我们合成了CuFeS2纳米晶体,在CuFeS2/H202反应体系中,木质素的转化率可达85%以上,草酸的选择性达到30%。天然木质素作为一种可再生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成功地被降解为羧酸。在第四章的工作中,为了完全避免锌离子污染,采用了DES选择性溶解木质素而保留木纤维素骨架的方式,使用与纤维素折射率接近的聚丙烯酸(PAA)为填充高分子材料,制备了透明木材。并根据文献的报道,使用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合成了多色的碳点,按照1:3:2的质量比,得到365 nm下发射白光的碳点。将碳点引入到透明木材中,得到了适用于制备白光LED的封装薄膜。受第四章工作的启发,我们接着探究了制备可以选择溶解纤维素的绿色溶剂,即胆碱/L-赖氨酸盐酸盐溶液体系,麦秸秆纤维素在其中可以很好地溶解,形成一种均匀的溶液,具有较长的稳定性。将高分子量麦秸秆纤维素(DP>3000)在其中成功溶解,使纤维素的溶解度达到3%~5%。在第六章中,在第叁章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 DESs对木质素的溶解过程,发现叁组分的DES可以更加充分的溶解木质素,并可以实现在绿色溶剂中的以DMF为共溶剂的木质素弗里德尔-克拉夫(F-C)反应。二甲氧基甲烷(FDA)可作为交联剂,连接木质素中的苯环结构,通过F-C反应得到多孔聚合物。进一步对产物进行碳化处理,以提高孔隙率,用作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总之,在本文中,我们以绿色溶剂为出发点,对农业废弃物和软木中木质素、纤维素进行溶解、提取和降解,并制备了几种以生物质为基底的高分子材料和对溶剂的回收再利用,旨在实现对生物质资源的绿色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浩楠,赵瑾,徐栋梁,任浩[7](2018)在《二维核磁谱对木质素酚与磨木木质素结构的对照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维核磁(2D-HSQC NMR)比较针叶材马尾松和阔叶材杨木制成的磨木木质素(MWL)及相分离法制备的木质素对甲酚(LPS)的基本结构单元的组成及连接方式。MWL和LPS相对其Klason木质素的得率分别为Ca.10%和Ca.100%,通过红外光谱(FT-IR)、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氢谱(1H-NMR)分别比较了其羟基、甲氧基等特征官能团、分子量、导入对甲酚的量。结果表明,LPS由于在木质素的苄基位置高频度(Ca.0.7 mol/C9)地导入了对甲酚,其羟基含量明显高于碱木素等其他类型的分离木质素。通过2D-HSQC NMR谱图的半定量(无内标)计算方法,计算了马尾松和杨木的MWL和LPS中GSH单元以及β-O-4、β-5、β-β连接方式所占的相对比例。结果表明,相分离法虽然在木质素的苄基位置选择性地有规律地导入了对甲酚,但与MWL木质素的骨架结构及主要连接方式的相对比例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乔先良[8](2018)在《H-AFEX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及酶水解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和环境的逐渐恶化,寻找清洁能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生物质燃料乙醇作为被认为最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再生能源之一,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在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制备过程中,木质素被认为是主要的障碍。因为木质素的存在导致木质纤维原料存在天然的“顽抗性”,大大的降低了生物质燃料乙醇的转化效率。因此在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制备时,原材料需经过预处理工艺,有效的预处理能够大大降低木质素在燃料乙醇转化过程中的抑制作用。因而,研究木质素在预处理中的结构变化,能够推动预处理工艺的研究发展。本文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氢预处理(H_2O_2 pertreatment)、氨纤维爆破预处理(Ammonia Fiber Expansion Pretreatment,AFEX)以及过氧化氢—氨纤维爆破联合预处理(Hydrogen Peroxide Presoaking Prior to Ammonia Fiber Expansion Pretreatment,H-AFEX)为研究方法,提取不同预处理工艺下的磨木木质素,探究木质素在预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木质素对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从而为预处理研究工艺的优化以及木质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H-AFEX预处理后木质素的C、H含量降低,N、O含量则有所升高;H-AFEX预处理过程能够使木质素侧链断裂,降低木质素的分子量;木质素中的酯键、烷基醚建、芳基醚键会发生明显的断裂,4种木质素都为G(愈创木基)H(对羟苯基)S(紫丁香基)型木质素,G型木质素在预处理过程中最容易发生降解,木质素中阿魏酸酯和对香豆酸酯发生降解,降解程度随着实验条件的加剧而程度加大。然而预处理过程中,树脂醇、对香豆满和苯环结构较稳定,不易被破坏。(2)预处理过程中的木质素的N、O含量变化分别取决于AFEX预处理和H_2O_2预处理过程;在采用H-AFEX预处理时,能够明显的降低木质素的分子量,其结构相对于未经预处理和单一过氧化氢及AFEX预处理木质素更加的均一;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中羰基以及酯键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FEX预处理;H-AFEX预处理过程中烷基醚键的断裂程度以及G型木质素结构的降解程度都要弱于单一的H_2O_2预处理和AFEX预处理。(3)木质素对单一的微晶纤维素酶水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未经预处理玉米秸秆作为酶解底物时,木质素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木质素添加量,对酶水解的过程的影响较小;当采用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作为酶水解底物时,H-AFEX对玉米秸秆的酶解效率有巨大的提升,相对于未经预处理秸秆,葡聚糖、木聚糖转化率提升110.61%和134.78%,总糖产量提升2.19倍。分子量较低的木质素对酶水解的影响相对要弱即经过高温预处理的木质素对酶水解过程的影响要弱;同时,来自于木质素中高浓度的脂肪族羟基会导致酶水解效率随着木质素添加量的升高而降低;并且木质素对经过预处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影响更强。(4)酶解残渣木质素具有相对较高的C、N含量,但是O含量偏低,分子量有大幅的降低,多分散性系数较大,分子量分布较广;酶解木质素中烷基醚键会发生断裂;酶解残渣木质素为HGS型木质素,由于在预处理过程中,主要G型木质素发生降解,S/G的比率增大,S型结构相对含量增多,导致酶解残渣木质素以S型单体为主。酶解残渣木质素中含有相对较低的阿魏酸酯类和对香豆酸酯类结构;酶解残渣木质素热解需要较高的活化能,热稳定性较高,且热解过后焦炭的得率比原材料木质素有所提升,该类木质素在制备生物质炭过程中能有较高的得率,且在制备耐热性环氧树脂和新型阻燃材料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12-15)

王帅,徐俊平,陈殿元,姜帅,李兴吉[9](2018)在《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粘土矿物在催化木质素形成腐殖质方面具有重要贡献。为有效阐明微生物-木质素-粘土矿物叁者间的关系,探明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木质素为碳源,通过添加高岭石和蒙脱石,在接种复合菌剂后启动110d液体培养,期间动态收集矿物-菌体残留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颗粒边缘多由管状体卷曲而成,在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后,连片状细小颗粒结构进一步团聚,结合更加紧凑,短管状结构增多,但整体仍保持多水高岭石的结构特征;在初始富营养条件下,高岭石能够促进微生物繁衍,使大量菌体聚集于高岭石表面,掩蔽了Si—O和Si—O—Al键,且矿物-菌体残留物中脂族碳结构比例增加;菌体中多糖物质通过含氧官能团与高岭石表面的水化层在多个部位形成氢键,氢键的形成对于高岭石稳定木质素及其降解产物具有重要作用,芳香碳结构比例和多糖类物质含量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而后复合菌株对掩蔽在矿物表面的菌体进行二次利用,使高岭石Si—O—Al键重现;蒙脱石多由浑圆的颗粒结构组成,接种微生物可使其表面产生溶蚀,团粒结构遭到破碎;与10d相比,历经30d培养所得矿物-菌体残留物中的多糖类物质增多,使原本归属蒙脱石Si—O—Si及Si—O结构的1 034~1 038cm-1处吸收峰强度增加,而后因多糖类物质与蒙脱石表面羟基发生缔合,又使该处吸收峰强度减弱,同时发生了氢键键合,该作用是蒙脱石-微生物-木质素间相互作用、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主要机制;高岭石在稳定有机碳方面的能力要高于蒙脱石,更易促进HS前体物质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9期)

杨升,王钧,李改云,范东斌[10](2018)在《镁离子催化合成木质素-酚醛树脂的结构与固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氧化镁(MgO)为催化剂,通过在酶解木质素(EHL)、苯酚、甲醛和NaO H反应的初期添加纳米MgO合成MgO催化的木质素-酚醛(MLPF)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 NM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手段表征MLPF树脂的分子结构与固化反应热行为,并与未添加MgO的对照样木质素-酚醛(LPF)树脂及酚醛(PF)树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Mg~(2+)对MLPF树脂结构与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2+)有效促进了MLPF树脂中羟甲基基团形成,增加了分子结构中亚甲基连接结构数量,抑制了亚甲基醚键生成,使MLPF树脂结构的缩合程度高于LPF树脂;Mg~(2+)可以实现MLPF树脂快速固化,降低树脂的固化反应温度。(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8年04期)

木质素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木质素为碳源,并添加针铁矿、叁羟铝石及δ-MnO_2,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培养混合菌株,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CPMAS ~(13)C-NMR)对110 d培养期间矿物-菌体残留物提取的类胡敏酸(HLA)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针铁矿、叁羟铝石和δ-MnO_2参与木质素转化形成HLA的微观结构各不相同,形态分别为大小不一的片状、不规则且带有皱状边缘的球状以及表面凹凸不平、多褶皱的木耳状,由δ-MnO_2参与形成的HLA颗粒间有聚集趋势;与木质素相比,3种(氢)氧化物参与形成的HLA品质均有所改善,脂族化和亲水化程度加强;与国际腐殖质协会(IHSS)推荐的胡敏酸(HA)相比,针铁矿更易促进HLA的疏水化程度,增强木质素的保护机制,使脂族化程度相对稳定,而δ-MnO_2在提高HLA品质及亲水化程度方面更有优势;金属(氢)氧化物参与形成HLA的峰位及归属与秸秆还田土壤HA相似,但保留了木质素残余成分,部分芳香碳结构被O、N所取代,羧酸含量远低于IHSS推荐的HA。其中,由δ-MnO_2参与形成的HLA分子中出现了醌基,表明δ-MnO_2在促进木质素腐殖化作用方面优于针铁矿和叁羟铝石,能够为腐殖质形成提供前体物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质素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木质素改良土微观结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王帅,徐俊平,陈厚孚,YIN,Xin-Hua,王楠.金属(氢)氧化物参与木质素微生物转化形成类胡敏酸的结构特征分析[J].分析化学.2019

[3].侯琳,董伟智,葛世平,杨添元.冻融循环下木质素改良土的微观结构分析[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

[4].程芳,朱瀛奎,钟超,贾红华,曹飞.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提取小麦秸秆木质素及其结构表征[J].生物加工过程.2019

[5].刘竞,朱妤婷,吕微,王晨光.氧化生物质制备甲酸过程中木质素结构变化的表征[J].新能源进展.2019

[6].毕志豪.木质纤维素结构的绿色解聚和木质素、纤维素的提取与转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7].张浩楠,赵瑾,徐栋梁,任浩.二维核磁谱对木质素酚与磨木木质素结构的对照解析[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8

[8].乔先良.H-AFEX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结构及酶水解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9].王帅,徐俊平,陈殿元,姜帅,李兴吉.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10].杨升,王钧,李改云,范东斌.镁离子催化合成木质素-酚醛树脂的结构与固化特性[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8

标签:;  ;  ;  

木质素结构论文-尹博坦,付星,阿不都拉·木沙,李方舟,徐金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