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斌张孝云(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37)
【摘要】目的观察脐周加穴位按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预防便秘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脐周加穴位按摩。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周加穴位按摩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脐周按摩穴位按摩胃肠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05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椎间盘变性后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便秘严重影响患者手术的效果和康复时间[2],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根据中西医理论知识,应用穴位按摩结合脐周按摩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项目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全麻下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①具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0周岁。③符合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手术指征。④自愿加入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腰椎结核、肿瘤患者。④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2组患者入院前大便正常,无习惯性便秘史。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术后镇痛泵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术后给予预防便秘的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调护、收腹提肛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情志调护等。
1.2.2观察组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脐周加穴位按摩。穴位选择:取腹部气海(脐中下1.5寸)、中脘(脐中上4寸)、天枢(脐中旁开2寸)、大巨(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归来(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穴位按摩方法: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松驰腹部肌肉,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力用在中指指腹,有节奏地进行穴位按摩。依次按摩中脘→左天抠→左大巨→左归来→气海→右归来→右大巨→右天抠→中脘,每穴按摩30~60s,按摩时慢慢加力,以患者耐受为度,直至整个腹部发热。一般餐后2h实施,频率2次/d。脐周按摩方法:按摩前排空膀胱,协助患者双腿屈曲,先逆时针方向绕脐环行按摩。1圈比1圈大1寸,共按5圈,第5圈应绕行全结肠部位。第5圈结束时双掌应停止于耻骨联合上缘。再由此顺时针方向环行按摩,1圈比1圈小1寸,第5圈结束时.双掌应停止于脐心。每日睡前1h按摩1次,每次60s,用力宜先轻后重,动作应舒缓,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腹胀评估法:以患者主诉有腹胀感为主要评价标准[3]。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见表l
表1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比较(h,x-±s)
组别例数肛门排气时间(h)肛门排便时间(h)
对照组4039.05±9.6278.68±17.80
观察组4028.35±12.2046.25±14.96
t值4.3568.822
P值P<0.05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腹胀无腹胀
对照组40634
观察组401426
注:X2=4.27,P<0.05
3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危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术后卧床缺乏活动,肠蠕动减弱,术后情绪焦虑等易致便秘。腹胀、便秘严重影响患者手术的效果和康复时间[4]。一旦发生便秘,导致体内毒素排除不畅,胃肠功能紊乱,可直接影响术后愈合和康复。
3.2脐周和穴位按摩作用原理和效果分析中医认为:手术可损伤人体元气,破坏气机的正常运行,气机不畅,腑气壅滞,使升降功能失调,腑气下行不畅,血液流失,血液溢出脉道,导致血淤气滞,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肠腑淤滞内结,气机失利,通降失常出现排气、排便停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5-6]。临床实践证明,脐周按摩加穴位按摩,按照结肠的走行方向进行按摩,有效地刺激肠蠕动的恢复及排出肠道内多余气体,手掌的直接作用力局部挤压肠管,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从而加快胃肠内容物的运动排泄过程。同时通过穴位刺激进一步调理了胃肠及脏腑功能。天枢穴是大肠募穴,具有宣通三焦气机、通腑泻浊之功,气海穴具有温补下元调整三焦气机的功能中脘是胃募穴具有理气和胃功能,大巨归来穴具有推动肠腑气血运行顺畅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3.3脐周和穴位按摩注意事项本操作由经过系统中医理论及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士实施。按摩时操作者需剪除指甲,防止损伤腹部皮肤。按压时要求取穴正确,手指略震动,手法由轻至重,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整个操作过程中用力要均匀、柔和,随时询问患者对按摩手法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按摩力度和手法,操作时调节好室温,注意防止患者受凉。
综上所述,脐周和穴位按摩有效地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此方法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患者出院后可自行在家按摩。因此是很值得推广的自然疗法。
参考文献
[1]王雪文.外科学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61
[2]陈敏玲,廖惠莲,伍慧群.四子散热奄包腹部穴位外敷对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3):48-50
[3]刘咸璋.健康评诂[M].上海: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43
[4]蒋俊梅.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7-8.
[5]马刚,姜锡斌,亓荣华.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减弱的中医药防治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3):186-188.
[6]蒋芝英.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2):2635-2637.
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专项基金项目(2012HL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