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变化与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变化与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吴礼美

(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1402)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变化,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诊的9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HAM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护理之后,实验组两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变化;有效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19-02

本文笔者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一共90例,全部是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入组时间2017年1月—2018年6月。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既往精神病史、失语、昏迷、耳聋患者排除。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对照组:45例患者,27例男性,18例女性,最小2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1.3±5.84)岁。实验组:45例患者,29例男性,16例女性,最小24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2.7±6.41)岁。上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如监测病情、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健康教育等。实验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护理:(1)震惊期: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患者来不及接受与整合时期。脑卒中,起病急,常伴有肢体、语言功能障碍,精神麻木甚至休克,朦胧意识状态下,觉得大难临头,表现出惊吓呆、迷惑、不知所措。该阶段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住院卒中患者较少见。该阶段,心理护理时,护士需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为后期康复治疗奠定基础。(2)否认期:脑卒中,发病突然,超出患者心理承受范围,自然采取心理防卫机制,此时,患者求生欲望十分强烈,常常庆幸自己“死里逃生”,但是,缺乏对自己疾病以及可能引起终身残疾这一现实的认识,心理准备不足,对康复抱着过高的期望,不愿意承认遗留残疾,认为自己可完全康复,患者以意志力减退、惰性强为显著表现,一般可持续数周。此阶段,护士应叮嘱家属不宜过早将不良预后告知患者,全面分析患者病情,重点介绍有利的一面,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不过多设想今后的前途,不利的病情仅仅告知家属,以免造成患者情绪大幅波动。另外,让患者看看周围与自己病情类似的患者预后情况,慢慢了解到自己可能残疾这一事实,尽快结束否认阶段。(3)抑郁或者焦虑反应期:随着治疗及康复工作的有序进行,患者慢慢意识到了脑卒中的危害,如感知觉障碍、言语障碍及运动障碍等,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除了身体残疾,患者的家庭角色及社会地位随之变化,经济状况逐渐恶化,患者认为自己成为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心灰意冷,失去希望,表现出消沉、心情沮丧、压抑、忧伤、孤独无助、焦躁不安等,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一般可持续数周或者数月。患者意识到自己残疾时,情绪极其低落,对康复治疗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此时,护士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配合心理支持疗法,促使患者全面认识疾病过程,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缓解焦虑情绪,指导患者掌握放松技巧,缓解负面情绪。(4)对独立期:患者清楚自己病情后,心理及行为出现倒退,对康复不抱希望,或者期望值与现实一致,表现出主动性差、意志力减退、精神不振、惰性强等,过多依赖他人,不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与治疗,不愿意出院,因为患者没有足够的勇气重新面对社会,即使出院,也过多依赖家人,独立谋取生活的心理及行为逐渐消失。此阶段,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目的及意义,综合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制定护理计划,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康复锻炼有成绩时,适当给予患者鼓励,增加患者自信心。锻炼时,护士陪同,给予适当指导,消除患者后顾之忧。(5)适应期:经历以上几个阶段后,患者慢慢了解到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及训练,可改善诸多症状,心理及行为也慢慢适应,抑郁、悲观等情绪得到缓解,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努力争取回归社会,重新参与工作。此阶段,护士协助患者尽力挖掘自己内在潜力,重新回归社会,走向社区,从事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配合康复训练,巩固疗效,争取达到最佳状态。

1.3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在SPSS20.00软件中录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如表所示。

3.讨论

脑卒中(cerebralstroke),也称“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3]。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由于血管阻塞致使血液无法流入至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4]。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患病后,患者常常伴有复杂的心理变化,心理负担重,容易降低治疗依从性,不利于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主动配合治疗,确保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霁.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情欲顺势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王军辉.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

[3]孙晓莉,胡晓玲.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心理护理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818-1820.

[4]黄永新,吴霖浦,李燕玲.8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08):800-801.

标签:;  ;  ;  

脑卒中后患者心理变化与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