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形象论文-姚祺,何款怡,黄真真

同性恋形象论文-姚祺,何款怡,黄真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性恋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性恋,西方同性恋电影,银幕形象,同性恋亚文化

同性恋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姚祺,何款怡,黄真真[1](2019)在《西方社会同性恋亚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探究西方同性恋银幕形象演变为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作为性取向之一,同时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上跨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近百年来随着西方社会观念的发展,人们对于同性恋的看法也历经多次转变,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电影是一门综合的现代艺术,西方电影中同性恋形象的展示几乎遍及各个年代,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该群体的态度。本文选择多部代表性影片中的同性恋形象进行分析,梳理其演变特征与当时西方社会观念之间的关系,探究其背后所呈现出的西方社会同性恋亚文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马榕那[2](2018)在《当代同性恋电影中的同妻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打破社会大众对同妻群体的刻板化印象,丰富对中外同妻群体的认知,切实改善同妻的现实困境,本文立足于中外同性恋电影中的同妻形象展开了研究,并进一步探究电影中同妻形象的社会建构。本研究主要采用影视文本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选取了中外涉及同妻角色的经典同性恋电影来具体分析同妻形象,不仅丰富了以往主要以虚拟田野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还丰富了关于同妻群体的研究内容。同时本文在身体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视角下,深入剖析了同性恋电影中同妻形象的身体表征与文化形塑之间的关联,指出同妻形象折射出的同妻境况,其根源在于性别文化机制的规训作用。研究发现,中外同性恋电影中的同妻形象并非是单一性的。结合电影文本,对同性恋电影中同妻形象的论述由身体形象、角色扮演及行为表现叁个维度展开:第一,同妻的身体形象是以女性身体魅力来挽救婚姻的貌美同妻、因丈夫性情冷淡而另觅新欢的性感同妻,或是为达一定目的而生育孩子的可怜同妻;第二,同妻在婚姻生活中往往扮演着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功能残缺的婚姻使同妻无法满足角色规范而导致角色扮演失败;第叁,同妻的行为选择表现出稳定并类型化的特征,她们或努力捍卫婚姻、或乐观接受现实、或面对社会或家庭的压力做出无奈的选择。为了使研究更好地关照现实,因此对同妻形象的形塑进行了文化溯源,探究作用于形象塑造的背后文化机制,经过案例分析发现剧中同妻的形象是性别话语规训的结果,是适应性别秩序的需要而塑造的。由此,提升同妻的身体主体性意识,建立女性话语,帮助同妻改善女性身体社会建构的现状,从而构建一种性别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性别文化是改变同妻现实生活困境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莺[3](2018)在《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在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性恋电影也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华语男同性恋电影的发展比女同性恋电影的发展更加夺人眼球,这和电影的创作人员的构成有关,也和女同性恋被无视的现状有关。华语同性恋电影因华语世界地地域广阔性以及历史的悠久性,呈现不同的地域及时间特点。本文将通过地区因素将华语女同性恋电影划分为叁个板块:中国香港女同性恋电影,中国台湾女同性恋电影,中国内地以及海外华语女同性恋电影。最后一个板块的划分的缘由是中国内地及海外华语电影的数目较少,特点不如前两者的明确,所以放在一起讨论。香港的女同性恋因香港对同性恋接受程度较高,同性恋电影的数量较多,类型也丰富,由早期少时电影中的妓女形象到中期的偏激防抗角色到后期的优秀城市独立女性形象角色,香港女同性恋电影的发展也见证着香港受众及创作人员对同性恋认识的改变。而台湾女同性恋电影有受日本殖民的影响有着悲剧色彩,青春校园中的文艺角色也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华语女同性恋电影的梳理可以得出电影受历史环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点,随着国际同性恋运动的开展,同性恋电影与人们对同性恋的认知互相影响。总体来说华语女同性恋电影的发展还稍显稚嫩,但是随着人们对同性恋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创作人员也由同性恋电影有最初作为猎奇元素吸引观众而转向对同性恋自身的描写。(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赵宇[4](2018)在《《中国青年报》(1997-2017)话语中的同性恋形象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青年报》1997年至2017年关于同性恋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及文本分析,考察其在上述时间段里建构的同性恋媒介形象。主要发现有:总体报道数量较少;报道时间上持续关注同性恋群体;报道侧重于传播观点、告知信息;总体以中立的报道倾向为主;主要采用单一的外视角叙述,多采用高危人群、身份认同以及污名化的报道策略;同性恋者在报道中总体呈现被艾滋病裹挟的形象。(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8年05期)

葛婕[5](2018)在《我国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形象呈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剧,是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产物,是利用网络传播、运用影像、声音记录社会生活的新的形式。我国网络剧不断繁荣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同质化、创新力不足的现象。此时,涉及同性恋题材的网络剧作为一种小众题材的网络剧开始被国内的主流网站推广,被更多的受众了解和接受,走向大众的面前。事实上,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社会少数群体与主流话语权力之间的矛盾,会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性恋群体一直是这类话题不可回避的对象。对于同性恋群体来说,社会环境和大众认知与其生存状体的好坏休戚相关。一方面,基于社会现实,同性群体的话语表达一直需要一定的渠道。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同性恋话题、同性恋社会人物更加经常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甚至原用来称呼男同志的“基友”一词变成了一个大众化的词汇。涉及同性恋题材的网络剧,从2014年的《类似爱情》开始,网络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给予主流社会和同性亚文化接触的平台,有利于主流群体和同性群体直接的交流和理解。本文希望通过对同性恋题材网络剧进行研究,阐述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形象呈现的特点、局限、影响因素,比如网络剧同性恋群体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呈现,这种呈现又有怎样的原因和影响等等。本研究主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观察我国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的形象。本文的主要部分包括:第一部分主要为我国涉及同性恋群体的网络剧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第二部分对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的形象进行梳理,包括其特点、常用暗语、符号等,以及分析存在的局限性;第叁部分则结合前文特点,分析了造成我国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形象呈现局限性的因素;第四部分则是对我国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形象呈现现状的思考。本文从辨析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的形象入手,梳理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的形象与话语的变化及其影响。笔者认为,网络剧中的同性恋群体形象会越来越丰富。就目前来说,由于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同性恋群体害怕身份公开,大众媒介呈现的同志亚文化仍是零散片面的,WEB2.0时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增强了少数群体与主流群体的沟通。但是,沟通机制是否有效、距离真正健康、积极的交流还有多远,仍值得思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4)

林冰洁[6](2017)在《福斯特笔下同性恋形象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英国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尤其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颇有建树。在他所处的时代,英国社会、基督教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导致人们心目中男同性恋都是“娘娘腔”的形象,是基督徒眼中的“罪人”。文学作品中的同性恋者也大都是负面形象。有别于以往的阴柔形象,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充满阳刚之美。此外,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前人对他塑造的同性恋形象的特点研究并不深入。因此,本论文运用归纳、文本细读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以《莫瑞斯》、《来生》中不同阶级的同性恋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福斯特的人文思想以及影响同性恋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他笔下同性恋形象的特征。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首先对福斯特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国内外关于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同性恋形象特征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阐述了福斯特关于同性恋的人文思想。共分为叁个方面,第一是作家对“他者”的同情;第二是他对异性恋权力机制的质疑;第叁是他对建立男人之间、不同阶级之间以及异性恋和同性恋之间“联结”的渴望。第叁章探讨了福斯特主要的同性恋题材的小说《莫瑞斯》和《来生》中不同阶级的同性恋形象。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形象主要分为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两类,本文以中产阶级的莫瑞斯和克莱夫;下层阶级的阿列克和维瑟柏为研究对象。受宗教和阶级的束缚,莫瑞斯长期处于身份困惑之中,几经波折,他内在的同性恋身份才得以释放;克莱夫自小便认同和接受了柏拉图关于同性恋的观点,莫瑞斯也深受他的影响,但最终克莱夫却通过与异性结婚的方式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猎场看守阿列克属于社会底层,他身上自由、阳刚的气息深深吸引着莫瑞斯,他的大胆和主动使两人最终能携手归隐山林,实现了他的同性恋身份;部落首领维瑟柏受牧师保罗的欺骗,保罗利用他的爱达到基督教传教目的后,却抛弃了他,这不仅导致了两人走向死亡的悲惨结局,也导致了维瑟柏同性恋身份的挫败。第四章论述了福斯特笔下同性恋人物形象的特点,其中包括他们对自己身份的困惑和逃避、对基督教的摒弃和对男性阳刚之美的崇拜。作家塑造具有这些特点的同性恋形象正是为了抨击当时的阶级地位对同性恋者的束缚、宗教对同性恋的迫害和社会对同性恋形象的歪曲。第五章是对福斯特笔下同性恋形成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探讨父亲角色的缺失、有利于滋生同性恋的环境以及异国文化的陶染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第六章得出结论,福斯特笔下同性恋形象的特征不仅与他的同性恋身份、苦闷的个人经历和他的人文思想关系密切,也与影响其笔下同性恋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还与他的创作动机有关。作家试图改变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推翻被模式化了的同性恋形象。福斯特的人文思想在同性恋层面表现的十分细腻而深入,他表达的不仅是同性恋者内心深处无法得到社会认可和接受的郁闷,更是他们对自由自在、生机勃勃的生命的渴望。研究福斯特小说中的同性恋形象及其特点,既有助于对福斯特本人及其作品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也有助于人们增进对同性恋的认识、消解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呼吁人们构建一个异性恋和同性恋和谐共处的社会。(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蓝芳梅[7](2017)在《香港女同性恋电影的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性恋现象与人类生活相生相伴,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种亚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坎坷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理解和包容度的提升,以同性恋为题材的电影开始在艺术领域初露端倪。香港女同性恋电影自1972年楚原的《爱奴》开始了新纪元,此后以女同性恋为主角的电影进入香港电影人的制作范畴。从现有香港女同性恋电影来看,它们多数借助影像呈现女同性恋者在父权和异性恋霸权的双重压制下的生活样态,由此引申出社会各界对女同性恋者性别认同、身份认同、边缘化等问题的思考。就本论文而言,主要以香港女同性恋电影中的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和父母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呈现“生活在别处”与被套上异性恋模式的状态,男性形象固守父权制和男权制,父母形象则是女同性恋者自我建构的肯定者和参照物。这一系列形象的构塑,向我们展示了女同性恋者的生活空间和心理世界,籍此挖掘不公平待遇背后的权力机制。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中国女同性恋的发展历史和香港女同性恋电影发展的概况,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特色和创新之处。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为香港女同性恋电影概述,论述了香港文化的特点,女同性恋的概念、成因以及香港女同性恋电影的发展状貌。第二章论述了香港女同性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该章把女性形象分为叁类:男权社会下的传统女性形象,异性恋模式中生成的理想型女性形象和“男性化”女性形象,以及唯美懵懂的少女形象。叁类女性形象共同折射出女同性恋在传统和现实中的生存状态。第叁章探讨了香港女同性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将之分为正面型和负面型两类,继而通过拉康叁角模式对男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揭示形象背后的深层意蕴。第四章则论述了社会结构中的女同性恋形象建构,通过对家庭关系中父母形象和恋人形象的塑造来进一步诠释女同性恋现象,其中父亲是一种缺席的状态,母亲为镜中之“我”,恋人则是自我的一种投射。结语部分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总结。女同性恋电影不仅向人们呈现了同性恋的存在,更向人们展示了同性恋者的生活空间和心理世界。指出有的女同性恋电影通过透视女同性恋者的艰难处境,促使人们去反思这些不公平待遇背后的权力机制,思索未来可能的出路。(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7-04-01)

王镜茹[8](2017)在《他者的再现-《人民日报》的同性恋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他者再现理论,综合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法和定性的文本分析法,深入研究了1949-2016年《人民日报》的同性恋报道。探讨了《人民日报》是如何对同性恋进行他者化再现的。本论文通过《人民日报》同性恋报道中的叁个重要转折点,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1949-1980年,1981-1992年,1993-2000年以及2001-2016年,并从这四个时期入手,分别研究每个时期同性恋报道的主题内容、版面分布、数量增减、再现的同性恋者形象。为了研究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同性恋报道的流变,本论文又从历时性的角度,横向比较了各个时期同性恋报道的主题内容、版面分布、数量分布以及同性恋者形象之间的不同,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等。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上的同性恋形象,由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较少,报道主题偏向政策类新闻,导致同性恋在《人民日报》上一直处于缺席和边缘状态。并且又由于《人民日报》多采用第叁视角、别人之口再现同性恋者,同性恋多处于失声状态,形象单一。结合社会背景又可以看到,《人民日报》同性恋报道在每个时期都受到了国家政策法规、主流话语等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这种被意识形态裹挟而存在的状态,也同样体现了同性恋群体在《人民日报》中的他者化。(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3-01)

胥琳佳,李海力[9](2016)在《华语电影中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研究——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视角出发,以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银幕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其演化历程进行探讨。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线,借鉴时间脉络的划分方法,对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银幕形象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进行总结,追溯其从诞生发展至今的变革与演化的历程。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理念与社会价值的日趋多元与包容,电影中的同性恋银幕形象也呈现出由银幕角色单一化向丰富多样化的转变,人物命运由悲剧向喜剧或开放式的结局转化,而影片的风格基调也由压抑苦闷转向轻松愉快。(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钟文慧[10](2016)在《新闻框架下网媒的同性恋报道与形象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媒体的突飞猛进,弱势的同性恋群体也开始为本社群争取自主发声与表达的权利,其共同的目标在于寻求媒体能给予本社群公正、多样的面貌。因此,在思考媒体多样性与社会正义问题的同时,便不能忽略如何促成同性恋弱势群体自主发声,以“常人”的形象重返公众舆论场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选取凤凰网(代表主流网媒)与淡蓝网(代表同性恋网媒)作为研究对象,对媒体报道的同性恋新闻进行文本分析,阐释两类网媒在同性恋报道与形象呈现中的现状,探讨同性恋网媒在传播实践中的问题及提出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在第二、叁章分别对凤凰网、淡蓝网进行同性恋报道概况与形象呈现具体数据分析,也阐述了他们较有代表性的同性恋报道框架。然后,在第四章对比凤凰网与淡蓝网在同性恋报道与形象呈现上的异同,并配合相应的媒体报道素材进行质化分析。最后,第五章总结了我国网络媒体的同性恋报道现状,并针对同性恋网媒现存的问题给出策略建议。研究发现,主流网媒对同性恋报道较中立,同性恋者获得一定表达声音的机会,与同性恋网媒报道与形象呈现上有较多的统一面,但主流网媒并没有消除对同性恋污名化的问题,仍潜藏着对同性恋群体不公正的传播对待。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同性恋网媒为同性恋者赋权的尝试,在传播践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未能兑现为自己赋权的目标。并由此提出,同性恋网媒在日后传播中需在生产内容和传播技巧上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5-28)

同性恋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打破社会大众对同妻群体的刻板化印象,丰富对中外同妻群体的认知,切实改善同妻的现实困境,本文立足于中外同性恋电影中的同妻形象展开了研究,并进一步探究电影中同妻形象的社会建构。本研究主要采用影视文本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选取了中外涉及同妻角色的经典同性恋电影来具体分析同妻形象,不仅丰富了以往主要以虚拟田野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还丰富了关于同妻群体的研究内容。同时本文在身体社会学及女性主义的视角下,深入剖析了同性恋电影中同妻形象的身体表征与文化形塑之间的关联,指出同妻形象折射出的同妻境况,其根源在于性别文化机制的规训作用。研究发现,中外同性恋电影中的同妻形象并非是单一性的。结合电影文本,对同性恋电影中同妻形象的论述由身体形象、角色扮演及行为表现叁个维度展开:第一,同妻的身体形象是以女性身体魅力来挽救婚姻的貌美同妻、因丈夫性情冷淡而另觅新欢的性感同妻,或是为达一定目的而生育孩子的可怜同妻;第二,同妻在婚姻生活中往往扮演着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功能残缺的婚姻使同妻无法满足角色规范而导致角色扮演失败;第叁,同妻的行为选择表现出稳定并类型化的特征,她们或努力捍卫婚姻、或乐观接受现实、或面对社会或家庭的压力做出无奈的选择。为了使研究更好地关照现实,因此对同妻形象的形塑进行了文化溯源,探究作用于形象塑造的背后文化机制,经过案例分析发现剧中同妻的形象是性别话语规训的结果,是适应性别秩序的需要而塑造的。由此,提升同妻的身体主体性意识,建立女性话语,帮助同妻改善女性身体社会建构的现状,从而构建一种性别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性别文化是改变同妻现实生活困境的关键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性恋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姚祺,何款怡,黄真真.西方社会同性恋亚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探究西方同性恋银幕形象演变为背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2].马榕那.当代同性恋电影中的同妻形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张莺.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D].江西财经大学.2018

[4].赵宇.《中国青年报》(1997-2017)话语中的同性恋形象建构[J].东南传播.2018

[5].葛婕.我国网络剧中同性恋群体形象呈现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林冰洁.福斯特笔下同性恋形象特征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

[7].蓝芳梅.香港女同性恋电影的形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8].王镜茹.他者的再现-《人民日报》的同性恋形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7

[9].胥琳佳,李海力.华语电影中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研究——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视角[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

[10].钟文慧.新闻框架下网媒的同性恋报道与形象呈现[D].暨南大学.2016

标签:;  ;  ;  ;  

同性恋形象论文-姚祺,何款怡,黄真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