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别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性创业者,家庭关系,家庭决策,性别角色
性别化论文文献综述
裴谕新,陈思媚[1](2019)在《电商时代女性创业的性别化历程与家庭决策变革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究15名不同行业的女性在电子商务浪潮中性别化的创业与创富历程及其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决策的变革,尤其是家庭经济决策与家居安排等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女性财富的增长带来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冲击着夫妻和代际原有的权力关系,但并不一定增加她们在家庭事务中的决策权,这需要一个协商的过程。女性创业者通过切割家庭事务,维持自己对"有核心价值"的家庭生活的贡献,比如亲子、情感工作与家居安排等,来获得"事业和家庭双赢"的掌控感;夫妻与代际关系的调整,与家庭财富的使用和分配有关,更与家庭成员对彼此性别角色的认知调整有关。(本文来源于《妇女研究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吴欣桐,陈劲[2](2019)在《创新管理范式的解构与重塑——性别化的视角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需要随着现实情境和理论演进而不断拓展。对创新管理范式进行性别化的解构和重塑,是在创新管理研究成果之中加入性别维度、进行理论的性别化再建构和反思,有助于提升创新成果的质量、承担对两性的责任、实现社会普惠。性别化的创新管理,融合了女性主义科学史、性别与科学技术、性别与管理实践、性别与创新实践、创新管理的理论成果,是以创新全过程模型为基础,通过"修正制度、修正知识和修正数量"叁种性别化创新策略,对创新战略制定、创新计划制定、创新项目组合、创意发展、研发和设计、生产制造、商业化和阶段性调整八个阶段实现性别化解构和重塑,从而解决原有创新管理过程的性别盲视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创新管理的性别价值倾向性,实现创新管理中多元融合的可行性、提升人文关怀和道德可接受性。(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刘建军,张兰[3](2019)在《社区社会资本的性别化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细胞,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有其特有的运行逻辑和实现路径。社区作为小政治、弱政治、低政治的凝结,情感政治、生活政治成为它的基本面向。基于此,提出"社区乃是女性化治理空间"这一命题是有意义的甚至是创造性的。女性化有两重含义:一是从社会属性视之,社区是一个扁平化、抗拒等级制和科层制的治理场域,社区治理对过程导向、情感导向、参与导向的依赖,直接导致了它的温暖面向;二是从自然属性视之,女性的性格优势与交往优势使得社区的治理主体以女性为主导。社区治理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直接促成了社会资本在社区中沿着性别化的轨道进行持续性积累。围绕"社区治理为何以女性为主导"这一问题的研究表明,社区是典型的女性化空间。在此空间中,社会资本沿着体制化、公益化和社会化的路线获得了持续性的积累。然而房权社会中利益政治的出现,使这一积累机制面临着弱化甚至中断的挑战。如何将社区治理中的情感政治与利益政治结合起来,探索可持续性的社区发展动力,是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承载的重要使命。(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文祥,翟宁[4](2019)在《照顾性别化视角下的女性公民身份完整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性别分工以及由此导致的性别角色差异在实践上将女性限制在私领域,而在私领域照顾的价值不被认可成为女性获得完整公民身份的障碍。照顾作为一种活动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经济认可和政治认可,拥有被包括在公民身份之内的合法性依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私领域的二元对立和传统性别秩序相结合将女性的公民身份限制在私领域,社会保险体制不承认私领域内照顾的价值而将女性排除在公民身份之外。通过构建与认同照顾价值相关的经济、时间和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为女性创建一种包容性的、去性别化的公民身份,从而使作为照顾者的女性公民与作为养家糊口者一样得到普遍认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4期)
林恬怡,陆卫群[5](2019)在《儿童照料的性别化机制研究:一个场域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育政策与社会发展的转型中,儿童照料局面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矛盾局面。本文引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框架,研究父亲在儿童照料中的参与,发现了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转变,为当代男性在儿童照料中的父职参与提供了角色转换的可能,在这背后也有一整套关于这样性别转变的逻辑。在儿童照料"场域"中,从传统的"密集母职"照料到父职参与过程中,行动者作为主体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从观念到行动,再到具体的选择,并最终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再生产进而形成了新的惯习。(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米尼克·斯希珀,夏露[6](2019)在《全球语境内的性别化谚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如某些人所相信的那样,我们作为人类家庭成员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全球化,而且在于古老的人类普遍性。作为人类,我们拥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我们的祖先和当代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基本的驱动力和需求,如食物、住所、安全和生殖,这些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谚语——世界上最短小的文学样式——以精炼、易记的方式,揭示了人们看待生活的(本文来源于《天涯》期刊2019年04期)
张芊芊,张晶[7](2019)在《论拐卖妇女犯罪去性别化及其刑法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尊重性别差异,我国刑法中不少条款存在着性别化现象,其中有些条款中的性别化现象属于合理的差别对待,有利于实现性别的实质平等,而在拐卖类犯罪的规定中,性别化现象的存在却带来了很多危害。当前我国刑法关于拐卖类犯罪的规定将其保护对象局限于妇女和儿童,不仅违背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无法有效保护非女性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从刑事立法去性别化角度思考,为了适应当前打击拐卖类犯罪行为的新形势,恢复并重构已被废除的拐卖人口罪已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雅静[8](2019)在《我国刑法去性别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是法律体系中最严厉的法律,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最重要的体现。而我国刑法在对权利的保护上却存在着性别差异,具体表现在生命权、性自由权、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叁个方面。对怀孕妇女从宽处罚是尊重男女生理结构差异、弥补妇女在怀孕时的弱势地位的体现,符合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因此,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到对怀孕妇女应当宣告缓刑,是在尊重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合理差别保护。而刑法对犯罪主体和犯罪对象的限制,其实是对男女权利的选择性保护,这恰恰违反了平等适用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强奸罪、强制侮辱罪、引诱幼女卖淫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等规定上所体现的性别差异保护是不平等的,不具有合理性。我国刑法所体现出的这种性别差异性保护,不仅是现实案发情况的缩影,更是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基于我国刑法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性别区分条款,我们很有必要实现刑法去性别化。刑法中的性别区分条款,明显与我国宪法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冲突,不利于维护我国宪法根本大法的地位。同时,其他法律法规并未对性别做出区分规定,只有刑法如此,这将会破坏我国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另外,刑法区别性别保护,不仅会忽视对对非女性人群的保护,还会造成对女性的变相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刑法保护的不平等性。因此,为了更好地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体系的协调性,我们必须及时对现行刑法进行修整,以便于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对整个社会的规范作用。刑法去性别化的立法完善,要从罪名的基本罪状和量刑情节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于强奸罪、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引诱幼女卖淫罪,我们要修改其基本罪状,取消各罪对犯罪主体和犯罪对象的性别限制,对男女权利进行平等保护,实现基本罪状的去性别化。另一方面,基于基本罪状的完善,量刑情节也要做出相应地修改,实现量刑情节的去性别化。而且要特别注意对儿童的特殊保护,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从各国刑法的发展形势来看,承认性别合理差异、平等保护男女权利成为共同趋势。因此,我国刑法去性别化有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平等,符合平等适用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有利于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保证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郡巍[9](2019)在《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语言有着其独特的更新与变化能力,特别是在新词汇的产生方面,展现出更短的周期性以及更快的语义流变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汉语称谓系统作为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其中的许多称代形式,由于受到外界社会因素及群体文化心理的影响,其所指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存在着一种对指称对象在性别指向方面变化的问题需要我们来研究,即除了对于某些弱势话语群体,特别是对女性群体的性别歧视以外,还存在着某种性别上的弱化及转换现象。这种称谓系统中称代形式的变化有着其独特的规律及价值,并映射出了言语社团在称谓语的选择过程中的文化与心理认知,这种语言现象也成为了本文所研究的焦点。对这种学界尚未清楚命名的称谓模糊及泛化现象,笔者在本文中将其命名为汉语称谓系统的泛性别化现象。并结合以往的汉语称谓系统共时的性别研究,以及这种称谓系统受指称对象性别因素影响的称谓语的历时发展变化情况,对这种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类探讨,并分析在这种动态的泛性别化现象中所反映出的丰富内涵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汉语称谓系统中称谓语受指称对象的性别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泛性别化现象的存在、命名、研究意义、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至第五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正文的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章为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的界定及相关问题,在汉语称谓系统的泛化问题的研究基础上为汉语称谓系统的泛性别化现象进行界定及命名,同时对进行研究分析所涉及的主要理论进行阐释与描述,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与第叁章为全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以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的类型与划分依据为表述重点,认为汉语系统泛性别化现象主要分为叁类,即准泛性别化现象、全性别泛性别化现象及单性别泛性别化现象;第叁章为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的特点,并从静态描写与动态分析两个大的角度归纳总结出了这种语言现象所具有的特征,即区别对待性、双向选择性、组合派生性与动态阶段性,其中动态阶段性也为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的嬗变规律,这种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的归纳分析方法,也将汉语称谓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与总结,揭示了这种语言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第四章为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的文化与认知心理阐释,从客观的外因与主观的动因两个层面进行深刻分析,以达到对语言现象的深层次的理解。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阐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屾[10](2019)在《去性别化的新女性影视形象塑造手段——以日本电视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国内以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即使在某些以"大女主"为噱头的作品中,女性角色依然不能摆脱男性角色而独立存在。在脱离男性角色牵绊的尝试中,日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例,以去性别化的塑造手段设定角色。(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性别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需要随着现实情境和理论演进而不断拓展。对创新管理范式进行性别化的解构和重塑,是在创新管理研究成果之中加入性别维度、进行理论的性别化再建构和反思,有助于提升创新成果的质量、承担对两性的责任、实现社会普惠。性别化的创新管理,融合了女性主义科学史、性别与科学技术、性别与管理实践、性别与创新实践、创新管理的理论成果,是以创新全过程模型为基础,通过"修正制度、修正知识和修正数量"叁种性别化创新策略,对创新战略制定、创新计划制定、创新项目组合、创意发展、研发和设计、生产制造、商业化和阶段性调整八个阶段实现性别化解构和重塑,从而解决原有创新管理过程的性别盲视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创新管理的性别价值倾向性,实现创新管理中多元融合的可行性、提升人文关怀和道德可接受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别化论文参考文献
[1].裴谕新,陈思媚.电商时代女性创业的性别化历程与家庭决策变革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9
[2].吴欣桐,陈劲.创新管理范式的解构与重塑——性别化的视角解析[J].科学学研究.2019
[3].刘建军,张兰.社区社会资本的性别化积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李文祥,翟宁.照顾性别化视角下的女性公民身份完整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
[5].林恬怡,陆卫群.儿童照料的性别化机制研究:一个场域理论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19
[6].米尼克·斯希珀,夏露.全球语境内的性别化谚语[J].天涯.2019
[7].张芊芊,张晶.论拐卖妇女犯罪去性别化及其刑法重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刘雅静.我国刑法去性别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9
[9].王郡巍.汉语称谓系统泛性别化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10].张屾.去性别化的新女性影视形象塑造手段——以日本电视剧《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