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内支架论文-毕永华,伊梦飞,付培基,吴刚,任建庄

气道内支架论文-毕永华,伊梦飞,付培基,吴刚,任建庄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道内支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道内支架,气道瘘,X线透视引导,支架取出

气道内支架论文文献综述

毕永华,伊梦飞,付培基,吴刚,任建庄[1](2019)在《透视引导下气道瘘封堵覆膜金属内支架取出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在X线透视引导下气道瘘封堵覆膜金属内支架取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85例患者共放置90枚气道覆膜金属内支架用于封堵气道瘘,在X线透视引导下取出支架,其中男72例,女13例,年龄15~81(54. 9±12. 3)岁。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支架取出的适应证。结果:85例患者90枚支架,成功取出89枚,技术成功率98. 9%;仅1枚支架存在金属丝残留,经支气管镜成功取出;支架取出操作时间为(19. 0±8. 6) min。取出原因:常规取出46例,支架移位11例,肉芽组织过度增生10例,气道瘘复发8例,支架不耐受6例,支架断裂4例,留置时间分别为97. 5(76. 5,123. 0)、11. 0(3. 0,26. 0)、119. 5(90. 8,219. 8)、24. 0(10. 0,64. 0)、5. 5(2. 3,10. 3)和89. 5(74. 0,127. 5) d。支架取出术的并发症有支架金属丝残留(1例)、气道黏膜撕裂伴大咯血(2例)、因气道再狭窄需再次置入支架(1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困难(1例)、吸氧可缓解的呼吸困难(1例)。结论:在X线透视引导下取出用于封堵气道瘘的覆膜金属内支架安全、有效;推荐支架取出的时间窗为置入后第31~90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2](2018)在《《气道内支架介入放射学》研究专着英文版全球发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韩新巍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共同主编的《Airway Stenting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气道内支架介入放射学)》于全球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Springer(斯普林格)出版社在线发表出版。作为首部气道内支架介入放射学研究专着,来自意大利Madonna delle Grazie医院的Riccardo Inchingolo教授自荐为本书作序。全书共十叁章,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了气管支气管的解剖学组织学和(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张艳华[3](2017)在《1例艾滋病合并声门下狭窄行气道内支架术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报道艾滋病合并声门下狭窄行气道内支架术1例,旨在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总结经验。(本文来源于《心电图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1期)

申楠,季洪健,冯建聪[4](2016)在《气道内支架在良性气道狭窄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气道内支架置入术可有效缓解良性气道狭窄,但其在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等方面仍见解不一。临床应用的支架主要包括硅酮支架、暂时性覆膜金属支架以及生物可降解支架等。由于可能引起肉芽组织增生、支架断裂、支架移位以及气道感染等并发症,对于良性气道狭窄患者,只有在不宜手术或对其他腔内介入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或疗效难以维持时,才考虑气道内支架置入。支架置入是一种临时性治疗手段或最后的解决方案。合理掌握支架置入的时机,正确处理并发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梅波,张齐武[5](2016)在《气道内支架在良性气道病变中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对气道内支架在良性气道病变中应用的探讨,方法:利用气道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气道狭窄的主要手段,它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等特点,但其术后也存在相关并发症。结果:本文针对气道内支架在良性气道病变中应用的适应症、内支架的选择及术后,具有微创、操作简单,但存在肉芽组织增生、支架移位、机械性损伤及影响患者黏液清除功能等并发症。(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6年01期)

芦美荣[6](2015)在《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介入手术配合与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方法对采用气道支架置入治疗的28例气道狭窄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28例气道狭窄的患者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5年26期)

谢志杰[7](2015)在《气道内支架置入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20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球囊扩张术和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2年到2014年不同病因导致的良性气道狭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9-71岁。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球囊扩张组和支架置入组,每组各10例患者。球囊扩张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6例,结核性3例,气道烧伤后1例。支架置入组: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7例,结核性2例,气道烧伤后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术前气道直径、狭窄部位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气道管腔狭窄段直径、气促评分、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球囊扩张组10例患者,经球囊扩张治疗后,9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球囊扩张组未出现球囊滑动移位阻塞气道、纵隔炎、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行球囊扩张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胸痛,发生率10%(1/10),该例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有胸痛症状出现,但胸痛程度较轻,无需处理,术后1-2天疼痛自行消失。2例患者出现创面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20%(2/10),术中采用1:10000的肾上腺素局部灌注治疗,术后表现为痰中带血,量较少,给予口服止血药物治疗2-3天后,痰中带血症状消失。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可能有球囊扩张造成组织轻度撕裂,支气管痉挛等。扩张中发现患者只能坚持15-30秒的屏气时间。球囊扩张术因患者不能坚持到充足的扩张时间,使手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阻碍了其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金属覆膜支架置入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其中1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及时取出后重新置入支架。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和肺部感染,我们给予冷冻及氩等离子体凝固清除肉芽组织以及抗感染、化痰等对症治疗。但患者病情稳定,均未影响治疗效果。随访观察支架置入组患者均未出现气道壁穿孔、支架折断压扁损坏等严重并发症。2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成功将支架取出。两组患者气道管腔狭窄段直径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后气促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置入组与球囊扩张组比较,气道狭窄段管腔直径增大更明显,气促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支架置入组再狭窄率低于球囊扩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囊扩张组即刻疗效为术后患者呼吸道症状和肺通气功能改善,气道原狭窄段扩大,气促评分降低,即刻疗效较好,但由于扩张后管腔壁具有一定的弹性,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缩,根据需要必须反复扩张才能维持气道开放,患者需要多次承受治疗过程中痛苦,且远期疗效可能与即刻疗效存在一定差异,效果难以维持。支架置入组即刻疗效显着,能快速的重塑气道,畅通气道梗阻,对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和肺通气功能改善效果理想。在本研究中,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评价,支架置入组治疗效果更加显着,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低于球囊扩张组。金属覆膜支架比球囊扩张可能具有以下优势:较强的支撑力及扩张力,在狭窄段容易塑形,扩张时间久。对于混合狭窄型病变和气道狭窄过长,支架置入技术更快捷方便,患者痛苦小,无窒息感,更易耐受。气胸、纵隔炎、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临时性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疗效优于球囊扩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李宗明[8](2013)在《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支气管胸膜瘘(也称支气管残端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 BPF)是指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肺泡或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相互沟通而形成的瘘道。是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外科术后BPF的发生率为0.2%-20%,一旦发生BPF,死亡率高达15%~71.2%。患侧胸膜腔内大量脓性液体通过瘘口溢入气道,进入健侧肺内引起顽固性吸入性肺炎,继而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患者确诊为BPF时,因为临床技术条件的限制而迫切要求保守治疗。很多学者试图通过气管镜治疗(纤维蛋白、组织胶以及硬化剂等)封堵瘘口,但是当支气管胸膜瘘口大小超过3mm时,这些方法的疗效有限。还有一些学者使用气道支架(硅酮支架和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BPF,并取得了一些疗效,但是气管内径的巨大变异,硅酮支架往往不能很好的贴附于气道内膜上导致瘘口封堵不全。而在准确测量气道数据的情况下,个体化设计的全覆膜自膨式金属内支架可以完全封堵瘘口,但是内支架移位的发生率很高,导致瘘口复发。对于支气管胸膜瘘瘘口较小者,经保守治疗,部分瘘口可以愈合。对于瘘口较大、或感染严重者,通过单纯的保守治疗很难治愈,并且由于病程较长,病人健侧肺的炎症和肺损伤不断加重,多数病人或因长期消耗或因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尤其是右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由于右主支气管周围没有重要结构遮挡,且周围组织疏松,外科手术较容易游离,所以右侧全肺切除后,右主支气管的残段往往很短,目前没有专门用于这种残段较短的支气管胸膜瘘的气道内支架。本研究根据肺切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解剖特点和病变特征,设计专用的Y型单子弹头覆膜气道内支架(简称Y型支架),观察个体化支气管胸膜瘘封堵内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诊治54例主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2例,年龄23-75岁(中位年龄54.00±8.73)。外科手术原因为肺癌48例(88.9%)、肺结核4例(7.4%)、毁损肺2例(3.7%)。右肺全切51例(94.4%),左肺全切3例(5.6%)。外科手术后确诊支气管胸膜瘘的时间为5-217d,平均29.3d。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脓胸、胸闷、发热和乏力,外科行胸膜腔引流管置入,负压引流瓶内大量脓性或脓血性引流物、大量气泡溢出。传统治疗无效。每个病人接受胸部多排螺旋CT (MSCT)扫描并气道重建以及气管镜检查,评估肺部及气道情况,准确测量气道直径和长度,测量并计算支气管残端的长度和直径,个体化设计Y型支架。观察应用个体化Y型支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瘘口愈合情况,脓腔缩小情况,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结果1.54例患者55枚Y型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支架置入过程顺利,支架置入后复查气道造影显示瘘口封堵完全。操作时间为3-10min。2.支架置入后发生胸部疼痛不适42例,异物感46例,痰液储留12例,肉芽组织增生9例,声音嘶哑2例,大咯血1例,支架移位1例。3.随访1-34个周,2例支架置入后瘘口虽然完全封堵,但分别于术后1、2周内死于顽固性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患侧胸膜残腔完全消失,瘘口愈合,支架置入2~4月后顺利取出;14例支架置入3个月后患侧胸膜残腔明显缩小,胸腔引流管无脓液流出,给予拔出引流管并取出支架;27例胸膜残腔较术前明显缩小,引流液明显减少,支架置入3个月后顺利取出支架,继续带胸膜腔引流管生存至今。除两例死亡病人外,其他患者肺功能均得以明显改善。结论1.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置入操作简单,支架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低。2.个体化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置入可有效封堵肺切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加快瘘口愈合,脓腔的缩小或消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4-01)

张志丽,王洪武,张楠,李冬妹[9](2013)在《气道内支架在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气道内支架治疗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累及气道的RP患者6例(男1例,女5例),6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据气道狭窄部位、程度不同,在手术室全麻下,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术后第3 d、7 d、30 d、60 d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支架的释放、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患者共放置7个气道支架,其中I形支架4个,L形支架1个,Y形支架2个;7个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置入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结论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气道受累RP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林锐,吴刚,韩新巍[10](2013)在《大气道良性严重狭窄的内支架暂时性置入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支架暂时性置入治疗大气道良性严重狭窄的疗效。方法根据胸部CT测量狭窄段的位置、长度和程度,选择支架的类型和大小。气管狭窄选择管状部分覆膜支架;支气管狭窄选择气管-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透视监视下,对12例大气道良性狭窄患者置入内支架,并在术后25~30 d取出。结果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在支架置入后即刻明显改善。术后顺利取出支架,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2年,11例患者呼吸道通畅,1例再狭窄。结论内支架暂时性置入治疗大气道良性狭窄既能达到解剖学治愈,又能防止支架长期置入内膜过度增生、再狭窄等并发症,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气道内支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韩新巍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王辰院士共同主编的《Airway Stenting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气道内支架介入放射学)》于全球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Springer(斯普林格)出版社在线发表出版。作为首部气道内支架介入放射学研究专着,来自意大利Madonna delle Grazie医院的Riccardo Inchingolo教授自荐为本书作序。全书共十叁章,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了气管支气管的解剖学组织学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道内支架论文参考文献

[1].毕永华,伊梦飞,付培基,吴刚,任建庄.透视引导下气道瘘封堵覆膜金属内支架取出术的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气道内支架介入放射学》研究专着英文版全球发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

[3].张艳华.1例艾滋病合并声门下狭窄行气道内支架术的护理[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

[4].申楠,季洪健,冯建聪.气道内支架在良性气道狭窄中的应用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

[5].梅波,张齐武.气道内支架在良性气道病变中应用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6

[6].芦美荣.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介入手术配合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

[7].谢志杰.气道内支架置入术与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20例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

[8].李宗明.气道Y型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观察[D].郑州大学.2013

[9].张志丽,王洪武,张楠,李冬妹.气道内支架在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

[10].林锐,吴刚,韩新巍.大气道良性严重狭窄的内支架暂时性置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

标签:;  ;  ;  ;  

气道内支架论文-毕永华,伊梦飞,付培基,吴刚,任建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