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潍坊市白浪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色彩,文化,形象系统
潍坊市白浪河论文文献综述
张坛柳[1](2019)在《城市区域色彩形象系统解析——以潍坊市白浪河区域鸢都湖段的色彩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文中模拟为南开大学色彩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色彩形象系统,简称NCP色彩形象系统。并以潍坊市白浪河区域鸢都湖段的色彩规划为实例,阐述了NCP色彩形象系统的应用方法。(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9年10期)
姜旭[2](2017)在《潍坊市白浪河滨河景观设计地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命都离不开水。河流在人类文明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滨河区域已经逐渐失去了其生产价值,转而成为人们亲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也促使他们开始追求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市民对公共生活空间的需求,全国各地城市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滨河区域进行景观建设。尽管国内城市滨河景观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设计的同质化。在设计过程中一味求新,机械复刻优秀的设计,使得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同样,对于城市滨河景观的设计,应该融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地域特征元素,者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理解地域文化,寻找一种塑造地域特色的新思路。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域性及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别从这两个方面了解它们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并归纳和总结了地域性滨河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表现手法。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个层面探讨了潍坊市的地域文化,并对目前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地域性的体现及其它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将白浪河城区段分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生态湿地段、鸢都湖水景公园段、香榭丽舍街至民生东街景观绿廊段、民生东街至北宫东街商业文化段、北宫东街至民主街景观绿廊段以及北辰绿洲湿地公园生态湿地段六大段。从设计概况、建筑、铺装、植物等多个景观要素分析了每一段滨河景观的地域性设计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整体分析了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设计中的可取之处以及不足。最后就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叁个层面提出了设计提升策略。笔者希望本工作能够为未来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与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李霄柏[3](2016)在《回用中水绿化抗旱 恢复河道生态景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严格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山东潍坊市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废水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16-05-24)
鞠华龙[4](2015)在《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来看,自古以来人类就选择临水而居,并依托江河之力而繁荣。滨水带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场所,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而现代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高密度地带,良好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的环境气候、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强化城市景观的地域特色、促进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增加城市魅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城市滨水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滨水带的开发建设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亮点。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带经过改造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彰显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仍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同样,作为横穿潍坊市中心的白浪河在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潍坊市自身的特点,发挥历史文化和白浪河的优势形成自己城市的鲜明特色;本文以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当今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潍坊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域经济等要素,以白浪河城区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有关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性观点。由此探索出符合潍坊地域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充分发挥白浪河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潍坊的景观、文化和城市的整体风貌。(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5-06-01)
陈曦[5](2014)在《潍坊市滨海区白浪河景观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浪河是潍坊的母亲河,蕴含着潍坊的文化,孕育着勤劳善良的潍坊人民,将要拔地而起的滨海新区是潍坊的城市副中心,是集科技、未来、生态为一体的城市CBD,白浪河在这里涌入大海,带来了潍坊的历史文化,也迎来了潍坊美好的明天。本文以白浪河景观提升为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历史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搜集大量资料并整理归纳,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项目在“一城四园”规划布局的指导下,针对白浪河地理现状,以国内其他滨海新区建设为参照,以潍坊地域文化为设计元素,通过对白浪河海洋文化、湿地文化、海盐文化及民俗文化的提取,体现景观设计的本土化,建立了城市滨水区规划目标方法,即: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应依据水体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作用,并结合规划功能需求、当地文化内涵,提出规划目标。并提出景观设计中应对地方民俗、历史及其他特色进行深入调查,通过特定文化要素符号的提炼,将当地文化内涵融入景观设计中。项目依托白浪河现有水域特征,对沿岸自然景观及人文元素进行“再设计”,使自然个体要素、人工个体要素相融合,并根据周围场地的条件及不同立意需求,以水脉、人脉、文脉不同空间环境需求,设计相应的景观,从而达到人文与自然相间,历史和现代相融的多层次景观,并从自然生态观、社会生态观和经济生态观叁个方面进行生态规划设计,以适应潍坊当地环境条件,为景观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对白浪河文化元素进行了艺术处理,并以设计实例对白浪河空间形态规划、建筑风貌设计、景观节点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等景观规划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完成了白浪河的景观设计表达。论文针对白浪河土壤条件,提出小面积绿化种植及短期内即要形成景观效果的绿化工程,土壤中设置无纺布包裹碎石、卵石的隔离层,配合盲沟或盲管系统的设计,一次隔断地下水的反渗;对于大面积的绿化种植工程,采用在土壤边侧开挖深沟,配合盲沟系统的模式,通过雨水对土壤淋洗后排水逐渐带走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来改善土壤性状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项目还对耐寒耐盐碱植物进行了筛选,提出采用乡土树种、脱盐植物、分期实施的方法提升滨海地区景观水平的方法,对白浪河水系和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及类似项目的开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4-28)
李勇,葛荣,周正,段俊原,钟淑君[6](2014)在《潍坊市白浪河上游湿地景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浪河上游湿地景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地块南起潍胶路,北至宝通街,长约6km,总面积约6.27km~2。设计以白浪河作为潍坊市水源保护地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地,通过恢复湿地的土地特征和原有自然特色为指导思想,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群落和良好的生境为主要目的,有效改善白浪河目前不良状况,根据对现状条件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本次生境多样性修复的基本目标和相(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4年S1期)
邢峰杰,郑振魁,田立平,张健,郭芳涛[7](2014)在《潍坊市峡山水库、白浪河水库藻类种群变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潍坊市峡山水库、白浪河水库中的藻类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这两个水源地的藻含量随季节变化特征比较明显。在水温较低的春季和冬季,藻类数量较少,峡山水库藻类种类以裸藻、绿藻、硅藻占优势,白浪河水库藻类种类以金藻、绿藻、硅藻占优势;在水温高的夏季和秋初,藻类大量繁殖,蓝藻成为两个水库的优势种群,白浪河水库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峡山水库出现水华。(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刘娟[8](2012)在《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设计——以潍坊市白浪河通济门段滨水地块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把城市滨水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潍坊市白浪河通济门段滨水地块设计为例,在其空间形态设计策略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整治建设的城市滨水区域工作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知识》期刊2012年06期)
张蕾[9](2012)在《城市水利风景区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与城市建设、环境、交通、能源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06年以来,潍坊市先后启动了城市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了以白浪河、虞河、浞河为重点的城市河道、水系综合治理,赋予中心城市河道防洪、排涝、景观的多重功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加快,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是不断的提高。也对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满足防洪安全的工程功能要求外,还提出了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生态保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已经成为现代化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1、潍坊市城区的防洪规划及白浪河在防洪规划中的突出作用。结合白浪河历史及其在潍坊市区所处特殊地理环境的研究,阐述了白浪河在潍坊市防洪规划中的突出作用。2、白浪河防洪治理上体现的人文与水利景观,以及对生态的积极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阐述了白浪河整治工程中在满足防洪、排涝、截污的前提下,结合生态、景观、美学等要求,将河道整治、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统一起来。3、白浪河防洪景观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白浪河水利工程整治后对潍坊的知名度、居民生活舒适度、环境及商业价值的提升来进行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5-22)
杜雅琳[10](2012)在《潍坊市白浪河环境综合治理及治理前后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白浪河已经实施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评述并对工程治理前后环境变化开展对比研究,为同类河流水质的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变,城市品位的提高提供参考。山东省潍坊白浪河为季节性河流,无径流,供水来源为白浪河水库放水和雨水补给。工程治理前,由于多年来大量的沿岸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初期降雨流入白浪河,使得白浪河城区段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并且多年以来,河道一直没有进行清淤,污泥较多,不仅堵塞河道,更使得河水散发臭味。河岸的堤防设施老化、落后,达不到规划要求。在暴雨期,两岸居民深受雨水泛滥之害。工程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在白浪河两岸敷设截污箱涵,对流入白浪河的绝大部分雨污水进行截留,将其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经预处理站处理后回排到白浪河或结合规划进行综合利用;结合环境和规划要求,进行堤防加固、拦蓄水工程和沿岸绿化。工程治理后,白浪河底泥中相当一部分的氮、磷及重金属得到有效地去除;同时,截流箱涵工程实施后,基本没有外源性污染物进入白浪河水体。经过清淤后,河底的表层底质结构较为稳定,使水体中溶解氧量增加,营养盐的释放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水底层界面氧化还原条件发生改变,白浪河的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3-13)
潍坊市白浪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命都离不开水。河流在人类文明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滨河区域已经逐渐失去了其生产价值,转而成为人们亲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也促使他们开始追求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市民对公共生活空间的需求,全国各地城市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滨河区域进行景观建设。尽管国内城市滨河景观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设计的同质化。在设计过程中一味求新,机械复刻优秀的设计,使得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同样,对于城市滨河景观的设计,应该融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地域特征元素,者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理解地域文化,寻找一种塑造地域特色的新思路。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域性及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别从这两个方面了解它们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并归纳和总结了地域性滨河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表现手法。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个层面探讨了潍坊市的地域文化,并对目前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地域性的体现及其它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将白浪河城区段分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生态湿地段、鸢都湖水景公园段、香榭丽舍街至民生东街景观绿廊段、民生东街至北宫东街商业文化段、北宫东街至民主街景观绿廊段以及北辰绿洲湿地公园生态湿地段六大段。从设计概况、建筑、铺装、植物等多个景观要素分析了每一段滨河景观的地域性设计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整体分析了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设计中的可取之处以及不足。最后就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叁个层面提出了设计提升策略。笔者希望本工作能够为未来潍坊白浪河滨河景观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与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潍坊市白浪河论文参考文献
[1].张坛柳.城市区域色彩形象系统解析——以潍坊市白浪河区域鸢都湖段的色彩规划为例[J].居业.2019
[2].姜旭.潍坊市白浪河滨河景观设计地域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
[3].李霄柏.回用中水绿化抗旱恢复河道生态景观[N].中国建设报.2016
[4].鞠华龙.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D].山东艺术学院.2015
[5].陈曦.潍坊市滨海区白浪河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4
[6].李勇,葛荣,周正,段俊原,钟淑君.潍坊市白浪河上游湿地景区设计[J].风景园林.2014
[7].邢峰杰,郑振魁,田立平,张健,郭芳涛.潍坊市峡山水库、白浪河水库藻类种群变迁特征研究[J].供水技术.2014
[8].刘娟.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设计——以潍坊市白浪河通济门段滨水地块设计为例[J].建筑知识.2012
[9].张蕾.城市水利风景区设计探讨[D].山东大学.2012
[10].杜雅琳.潍坊市白浪河环境综合治理及治理前后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