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越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学,越南古代文学,儒士情怀,文化建构
古代越南论文文献综述
彭翠,韦永恒[1](2018)在《论儒学对越南古代文学的影响与文化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儒学与越南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民间知识分子身上所表现出的儒士情怀,还是越南宫廷文学的志趣表达,很大程度上都是深受中国儒学浸润的结果。而这种文化的渊源,在越南古代文学中的传播与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忠君意识、忧患意识、积极进取、修己安人等儒学思想的精神内核,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贺圣达[2](2018)在《越南古代的科学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古代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认识古代东南亚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与东南亚各地各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宗教文化上的特点以及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上述这些方面的不同,古代东南亚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科学技术很明显地也各有其不同特点,大致上可以从古代越南、中南半岛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以及海岛东南亚国家叁个方面进行考察。本文探讨的是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越南古代科学技术,界定的地理范围是现在的越南地域范围发生和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时间上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初。(本文来源于《南亚东南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源[3](2018)在《原型批评视阈下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的意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型批评理论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中含有丰富的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这些意象都可以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找到相应的原型。在原型批评的方法论意义上,运用原型意象理论对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的山水意象、建筑意象、城市意象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的文化关联及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钦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左荣全[4](2018)在《中越古代兵制比较研究——以越南为主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越南曾在不同时期借鉴和模仿中国的兵制,同时又根据越南的国情做了调适。由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兵制内容在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本文拟以越南古代兵制为主线,就两国古代的统兵机构、禁军、地方军、兵役制度等内容做一比较。(本文来源于《亚非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刘源[5](2018)在《论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的广西文化景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是越南古代使者出使燕京途径广西所创作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汉语诗歌都是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人文和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其中的广西文化景观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增强广西作为中国沟通越南乃至东盟十国的重要门户的文化辐射作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17期)
刘源[6](2018)在《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指的是元明清时期越南使节进京朝拜路过广西,在广西境内用汉语所写的诗或日记文章。本文立足于越南文献资料,对元明清时期越南使节燕行途经广西所做的诗文进行研读,分析旅桂诗文中蕴含的广西文化,将从历史文化,景观文化和交往文化等方面去阐释诗文中呈现出的广西文化因素,再结合中国古典文献和广西地方志的记载,对其文化因素进行挖掘,分析广西历史文化渊源与越南使节眼中的广西文化,考察他们各自关注的视角。越南使节旅桂诗文中之所以蕴涵深厚的广西文化,从客观上看,是由于广西很多地方是越南使节往返的必经路线,抑或是广西自然美景及人文气息极具审美蕴藉的缘故,在文化上,则体现在越南对其本国古代汉文诗的传承,也是历史上中越文化交流的结果,而根源上则表现在越南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越南使节诗文中不仅有大量描写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也有关注中国社会状况和民生的诗作。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研究,有利于在挖掘广西文化内涵的同时,扩展其外延,在世界文学的思维方式下追溯诗文中体现的中越古代政治文化交往,与元明清时期使节亲自到中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之史实,有利于从“跨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中越文化交流,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中越现代文化交流提供历史支撑,从而促进越南华文现代诗的创作与研究,不断开发广西在未来面向东南亚的交流中应具备的文化软实力,深化“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综上,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将正文内容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蕴含的广西文化,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蕴含广西文化之缘由,第叁部分主要分析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研究的现代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8-06-01)
郑旭雯[7](2018)在《古代中国出兵越南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历史上,古代中国与古代越南有着长达两千余年的交往史,两国受地缘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先后经历了分封关系、郡县关系和宗藩关系时期。古代中国与古代越南的战争主要发生在郡县关系和宗藩关系时期。根据原因,古代中国与古代越南的战争可分为设置和维护郡县制度的战争、履行宗主国出兵义务的战争、反击越南王朝对中国侵略的战争以及特殊的蒙古少数民族政权主动出兵越南的战争。从原因来看,古代中国出兵越南并不带有侵略性质,主要表现为注重防御和内部治理、追求有限战争、正义战争。这些正是中国古代传统战略的特征,而中国古代传统战略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它深深地植根于古代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特征、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和具有天下情怀的儒家思想文化。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新时期的对外战略,具体体现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应运而生。这是当代对外战略和政策的新内容,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明在新时期的延续。历史对于当前中越关系的启示是,要积极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国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8-05-23)
赵丽[8](2018)在《古代越南与占婆关系研究(979-1471)》一文中研究指出越南与占婆的关系是古代越南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979年至1471年之间的越占关系更是两国关系史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研究这段时间内越南与占婆的交往。越南独立之前,占婆与中国南境接壤。占婆立国后不断侵扰交趾、九真地区,中国各朝政府也进行相应的反击,因此两国征战频繁,同时,两国也有和平交往的时期。越南独立之后,不仅继承了中国与占婆相邻的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中国与占婆两国关系的模式。两国既有武力对抗,又有和平交往,但战争对两国关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以占婆国王制蓬峩的战死为界点,越占对抗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自越南独立至制蓬峩死亡之前,越占两国力量相对平衡,两国在交战中互有胜负,尽管在李陈两朝的兴盛时期存在领土扩大的事实,但在王朝衰弱之时,又都被占婆夺回。自制蓬峩死亡后,越占两国力量平衡体系逐渐崩坏,越南确立了对占婆的绝对优势,“南进”终于成为不可逆转的过程。战争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越南“南进”过程中,并没有将占婆人赶尽杀绝,而将大部分占婆人同化为越南人,不断吸收和转化占婆文化,占婆成为越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越占关系经近五百年的发展,面对日益强大的越南封建王朝,占婆开始由衰落走向灭亡。而越南在“征占”过程中对占婆文化的吸收,促进了东亚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融合,丰富了越南文化。同时,越南疆域大幅度扩充,国力极大增强,地方势力团结在“征占”旗帜下,客观上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也为越南民族文化增加了新的因素。(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成思佳[9](2017)在《现存最早的越南古代史籍——《大越史略》若干问题的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越史略》(简称《史略》)是现存最早的越南人所作通史性着述,历来为治越南史学者所关注。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史略》均是经《四库全书》编者改订的题为《越史略》的诸版本,而未注意更为原始的题为《大越史略》的版本。笔者将近期查阅到的《大越史略》抄本与四库本《史略》比对,发现该本当是已知的现存唯一未经《四库》编者修订的《史略》版本。本文结合此新发现抄本,对《史略》的版本与流传、成书时间与作者、《大越史记》和《大越史记全书》的关系等若干问题进行再探讨,以期得到一些新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7年03期)
于向东[10](2016)在《古代海洋史与南海合作——以中国与越南的比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是历史上人类活动和交往不应忽视的途径与场所,海洋史研究是历史研究颇受重视的领域之一。地中海堪称"伟大的海",地中海、大西洋曾是人类文明史上海洋活动的重要区域。欧洲人所进行的海洋活动对于顺应世界历史变革曾产生了重大影响;亚洲人在印度洋、太平洋西岸特别是南海的海洋活动也丰富多彩,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以南海为中心、以华人为主导的"水疆"(Water Frontier)贸易网络,沟通了东西方和东亚地区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6年12期)
古代越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了解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古代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认识古代东南亚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与东南亚各地各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宗教文化上的特点以及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上述这些方面的不同,古代东南亚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科学技术很明显地也各有其不同特点,大致上可以从古代越南、中南半岛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以及海岛东南亚国家叁个方面进行考察。本文探讨的是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越南古代科学技术,界定的地理范围是现在的越南地域范围发生和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时间上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越南论文参考文献
[1].彭翠,韦永恒.论儒学对越南古代文学的影响与文化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2018
[2].贺圣达.越南古代的科学技术[J].南亚东南亚研究.2018
[3].刘源.原型批评视阈下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的意象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8
[4].左荣全.中越古代兵制比较研究——以越南为主线[J].亚非研究.2018
[5].刘源.论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的广西文化景观[J].名作欣赏.2018
[6].刘源.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7].郑旭雯.古代中国出兵越南原因探析[D].外交学院.2018
[8].赵丽.古代越南与占婆关系研究(979-1471)[D].郑州大学.2018
[9].成思佳.现存最早的越南古代史籍——《大越史略》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
[10].于向东.古代海洋史与南海合作——以中国与越南的比较为例[J].史学月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