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史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沈从文,悖论,传统,定位
文学史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高旭东[1](2019)在《论沈从文的文学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沈从文身上充满悖论。作为将门之后,他却不断强调自己是一个乡下人,而自身又属于自由绅士派的文化圈子。他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罕见的赤贫无产者,却没有成为无产阶级作家,而且其文学主张还相当贵族化,即在文学独立的旗帜下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及文学被政治派别侵蚀。从现代文学传统的角度看,沈从文的小说就是沿着鲁迅怀恋乡土的文学路线发展的,然而他过于推崇乡间的素朴美德与自然野性的生命力,又是对鲁迅凝视乡土愚昧、改造国民性文学路线的背离。当大多数中国作家以启蒙开路走向现代文明时,沈从文却以反文明的姿态力图复活原始的人性之美,给弱化的文明输入野性的力量。这就是沈从文的小说在中国社会真正进入现代后为什么更受欢迎的原因。沈从文那些描绘乡土人情与人世沧桑的作品确实魅力无穷,使得一些偏爱其明丽文字的批评家对他做出了过高的评价,应该超越从精致的供奉人性的小庙与明溪疏柳的角度,给沈从文以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孙少华[2](2017)在《“拟作传统”与“文学缺席”——郤正《释讥》的文体考察与文学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郤正是叁国时期蜀国着名文人。《叁国志》称其曾着诗、论、赋百篇,《隋书》、《旧唐书》有《郤正集》一卷,但后世大多亡佚。《叁国志》郤正本传录其《释讥》一篇,此赋拟自崔骃《达旨》,在形制、主旨上有汉赋传统,但从体式、音韵上看,又有后世骈文的某些元素。文学思想上,《释讥》既与《答客难》、《解嘲》、《达旨》、《答宾戏》等有着类似的"赋体"思想渊源,又与《释诲》具有相同的"释体"思想渊源,其中蕴含的大量四六韵文句式,使其具有"赋"与"文""双重文体"特征,但总体上属于"赋"体作品。文学史之所以对其很少留意,原因较为复杂,而郤正的"贰臣"身份,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王金城[3](2016)在《陈映真对台湾文学史历史定位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台湾文化界的一面精神旗帜,陈映真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始终坚持"中国文学论"的文学史观,认为台湾现代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在台湾的延伸和发展,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质上是他"中国观"的"台湾史观"在文学上的具体体现。在全球化语境中,陈映真将台湾文学纳入"第叁世界文学"框架中加以论述,这一思想开辟了台湾文学写作与研究的新维度和新视野,是他对台湾文学的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6年09期)
张思辰[4](2016)在《对《堂吉诃德》文学价值系统的另一种探寻——《堂吉诃德》在文学史定位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堂吉诃德》诞生于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受到多种文学形态和文学风格的影响,表现了人文主义小说和骑士小说的典型形态,反映了巴洛克小说、流浪汉小说的典型特点,拥有丰富而复杂的文学价值系统。本篇论文针对长期以来《堂吉诃德》在文学史上定位的种种问题,通过分析黄金时代影响《堂吉诃德》创作和接受的各种文学现象及其与《堂吉诃德》的关系,深入研究《堂吉诃德》的主题内涵和价值意义,讨论对《堂吉诃德》从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更合理的文学史定位方式,并藉此对《堂吉诃德》的文学价值系统进行另一种角度的探寻。(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6年10期)
许总,汪钰[5](2016)在《曹睿的文学史定位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睿作为"曹魏叁祖"之一,其文学史定位学界一直莫衷一是。然而从建安文学的分期与其创作实践来看,应将其定位于建安文学后期的"黄初体",属于沈德潜所谓的"魏响"这一理论范畴。同时,曹睿的政治文化举措与其创作都有"启后"迹象,正始文学一些主要作家在曹睿生前已有作品问世,应将其看作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的过渡人物。(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伊吾[6](2015)在《华文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与理论定位“语言的共同体——当代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对文化软实力要求的提高,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论坛"(CASS Forum),主题即为世界华文文学。这次"语言的共同体——当代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北方论丛》杂志社协办,于2015年8月7—9日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黑龙江大学校长何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5年05期)
高媛[7](2015)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文学史地位的定位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的成名作,但是作品发表之后由于其异于当时的时代语法而毁誉不一,并开始了长时期的被认领和文学史定位的过程。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长时期被不断重评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享有话语主导权的意识形态在不断收编异质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文本意想不到的命运和失落。(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19期)
李俊[8](2015)在《早期中国文学史寻找世界定位的焦虑与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史撰着井喷的年代,郑振铎以一己之力,编撰出世界文学史性质的《文学大纲》,试图以"世界的意识"重新讲述一个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故事,并借中国文学的"在场"确立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5年08期)
陈俐[9](2014)在《诗的“写”与“做”与郭沫若的文学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年,郭沫若在和宗白华相互通信时,提出了"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观点,在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郭沫若这一见解产生了"放大"效应,因为这一文艺观点,郭沫若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进而成为后人解读郭沫若诗歌的依据和出发点,并成为他在文学史中定位的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郭沫若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06-01)
叶淑钦[10](2014)在《师陀文学史定位的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通常按照流派来纳入到文学史的整体叙述和阐释框架中,师陀的文学史定位一直引发研究者的争议和关注,左翼评论家与京派评论家都拒绝将其纳为本流派作家。通过对师陀在文学创作中的主题、风格、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师陀的作品具有主动疏离文坛文学流派地倾向,并细读师陀乡土小说主题等相似的文学作品,发现师陀的文学作品具有与他人完全不一样地艺术特色和内在意蕴,具有"奇特的风格",从而呈现其文学史定位的异质性。(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文学史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郤正是叁国时期蜀国着名文人。《叁国志》称其曾着诗、论、赋百篇,《隋书》、《旧唐书》有《郤正集》一卷,但后世大多亡佚。《叁国志》郤正本传录其《释讥》一篇,此赋拟自崔骃《达旨》,在形制、主旨上有汉赋传统,但从体式、音韵上看,又有后世骈文的某些元素。文学思想上,《释讥》既与《答客难》、《解嘲》、《达旨》、《答宾戏》等有着类似的"赋体"思想渊源,又与《释诲》具有相同的"释体"思想渊源,其中蕴含的大量四六韵文句式,使其具有"赋"与"文""双重文体"特征,但总体上属于"赋"体作品。文学史之所以对其很少留意,原因较为复杂,而郤正的"贰臣"身份,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史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高旭东.论沈从文的文学史定位[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孙少华.“拟作传统”与“文学缺席”——郤正《释讥》的文体考察与文学史定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王金城.陈映真对台湾文学史历史定位的阐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
[4].张思辰.对《堂吉诃德》文学价值系统的另一种探寻——《堂吉诃德》在文学史定位问题[J].才智.2016
[5].许总,汪钰.曹睿的文学史定位再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伊吾.华文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与理论定位“语言的共同体——当代世界华文文学高层论坛”综述[J].文学评论.2015
[7].高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文学史地位的定位过程[J].名作欣赏.2015
[8].李俊.早期中国文学史寻找世界定位的焦虑与尝试[J].文教资料.2015
[9].陈俐.诗的“写”与“做”与郭沫若的文学史定位[C].“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10].叶淑钦.师陀文学史定位的异质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