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邵迪迪[1](2021)在《父母婚姻质量和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例》文中指出婚姻价值观指个体在其自身价值观念影响下,对婚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它不仅能够解释“婚姻是什么”,而且能够说明“婚姻应该怎么样”。婚姻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个体自身有关,也与环境密不可分。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个体婚姻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青年群体代表着未来婚育人群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婚姻价值取向是预测未来家庭结构和人口变化的重要指标,大学生群体多是未婚青年,对大学生群体的婚姻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为探究当代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并深入了解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质量和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上海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大学生群体婚姻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父母婚姻质量、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婚姻价值观总体较为开放平等,在性别、年级、成长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水平方面均有显着差异。同时,大学生婚姻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未来婚姻家庭的发展。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父母婚姻质量中情感表达维度、亲子沟通的两个维度均能显着预测婚姻价值观。并且与冲突现象等因素相比,家庭日常沟通状况的好坏,对大学生婚姻观念的形成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最后,针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家庭、大学生自身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者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丰富大学生婚姻价值观在家庭领域的研究,并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茵琪(Ngyanki)[2](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李丹[3](2020)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个体容易产生倦怠感,内在表现为心理上的紧张、疲惫,外在表现为对与工作和生活有关的事情失去兴趣和热情,影响组织和个体绩效的产出,阻碍了组织和个体的良性发展。职场上的工作倦怠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业缺乏动力和兴趣,对学业厌倦、不适应,学业产出效能低。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和学业倦怠关系密切,同时,在学业倦怠与众多前因变量的研究中,存在许多中间变量,如生活满意度、学业支持感、应对方式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研究范围,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以北京市六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的内外向人格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调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所需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对人口统计学因素与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现阶段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基本状况,并且通过采用相关分析对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究,进而借助回归模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并对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方面偏向外向型人格,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但家庭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水平处于整体满意度的底端;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水平在性别、年级、院校类别、专业类别、是否为学生干部、婚恋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均存在差异;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及其六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六个维度与学业倦怠以及学业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和行为不当维度呈负相关,但与学业倦怠中的成就感低维度呈正相关。此外,大学生内外向人格对学业倦怠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也对学业倦怠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且生活满意度的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三个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也具有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基于大学生、家庭、学校三个层面,从关注大学生人格培养和提升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为缓解学业倦怠提出对策建议。
亓官石[4](2020)在《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形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有着相对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他们宿舍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校园安全。因此提出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进程,也有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本研究用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首先总结和评述有关宿舍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以云南省四所独立学院的5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概述,通过对于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指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基于这些理解展开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到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状态,但是在一些变量中存在着显着性差异,据此归纳出四种宿舍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和“小团体”现象造成的排挤或对立。第三部分基于上述问题,应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家庭背景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阐述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首先,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掌握交往原则、培养健康心态、提升沟通能力以及确立宿舍群体约定;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对子女的帮助以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第三,从健全宿舍管理体系、完善校内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以及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倡导高校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
司文超[5](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吕海龙[6](2020)在《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慢性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生命早期建立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我国社会变迁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下,家庭对下一代的健康、教育功能正面临着社会多层面、多维度、不同性质因素的冲击。此情形下,积极、稳定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然而,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幼儿园情境下的幼儿体育活动、体质、体能展开,对家庭这一影响幼儿体育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家庭社会学视角,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概念做出界定,进而修订、编制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及家庭性影响因素问卷并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对2409名城市家庭的幼儿父(母)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现状、特征和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功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继而,通过家庭中介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性作用,以揭示其中的微观家庭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根据研究的逐步推进,得出如下结论:(1)家庭社会学视角下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家庭为满足3-6岁幼儿健康成长、全面教育的需要,在幼儿园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价值观的制导下,以养成运动习惯为主并辅以一定体育消费所建立的幼儿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2)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在家庭、父母普遍重视且积极的行动下呈现出运动习惯的稳定性和家庭幼儿体育消费的敏感性,同时也呈现出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和造成其差异的影响因素多源性;其整体发展水平虽达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要求相比,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中的身体活动量仍然偏低,有待继续提高;根据运动习惯的养成度和体育消费规模的由低至高,可将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形态分为:非习惯化、大众习惯化和结构化三种类型。(3)城市家庭结构-功能在社会变迁引发的城市化进程下,受社会多层面、多维度不同性质因素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成了立体式的影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小型家庭结构更有利于形成结构化、高级形态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明显不利于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此时,家庭如具有部分代际支持则可对大众习惯化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起到保障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抵御父、母外出务工对幼儿健康带来的负面冲击;另外,在我国当前社会的家庭文化、父母角色扮演中,父亲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促进效果表现出明显大于母亲的趋势。(4)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效应表现为:家庭社会资本、工作-家庭冲突在家庭体育环境正向影响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体育环境—家庭社会资本—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说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更有利于保障大众习惯化类型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5)家庭理论模型拟合良好,模型具有正负效应的拮抗性、效应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家庭社会资本效应的核心性等特征;家庭社会资本、工作家庭冲突、家庭体育环境3条外源性路径相互作用传递、形成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影响揭示了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机制,即:在我国社会变迁引发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广大家庭以其社会资本的核心作用并联合家庭体育环境的直接效应,共同抵御来自外部社会风险(工作-家庭冲突)对成员健康(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隐性负面冲击。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学前教育或公共服务机构可从完善幼儿体育政策、充分发掘幼儿公共体育服务的家庭效应以及构建社区、幼儿园、家庭协同共育模式3个方面出发,以促进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
陈飞[7](2020)在《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认为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青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培养的论述为指导,同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调查等工作之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自编的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在编制量表过程中,结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内在结构进行重新探索,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执政党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倾向四个部分组成,将执政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考察,有助于更好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情感和认同情况,更加准确把握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培育规律。在实证调查方面,选取福建省8所高校,发放6000份问卷,采用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力争以大量数据分析真实呈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情况,总结出大学生政治态度主要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执政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二是,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较为薄弱,亟待引导;三是,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差异显着;四是,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因素分析方面,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因素是综合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本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文化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不同影响,为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路径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实证调查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疏通主渠道、实践养成、朋辈教育和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来探讨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具体路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疏通主渠道,发挥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引领作用;突出实践养成,发挥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法治教育等不同载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催生强化作用;挖掘朋辈潜力,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辐射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发挥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感染熏陶作用。推动形成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家庭教育、网络影响、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法治规范等多位一体的政治态度培育体系,为培养政治态度正确,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有效的培育路径,以回应新时代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张柯蓝[8](2020)在《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构成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对大学生而言,人际关系问题也始终是威胁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人际价值观作为较稳定且有动力作用的信念系统,影响着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近二十年来,互联网渗透式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影响着这一代大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看法,同时也带来了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等相关问题。以往人际价值观的研究中较多关注客体属性,忽视关系属性,本研究旨在探索现今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结构和特点,并探究人际价值观在手机依赖和孤独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中,研究一通过对13名大学生访谈、编码以及对共计998名大学生施测完成《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的编制。研究二、三通过对1151名大学生取样并测量人际价值观、手机依赖、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等相关变量,一方面探究他们的人际价值观的特点,另一方面检验各变量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综合考虑了交往客体的属性以及主体关系层面的需要,共包含外在特征、心理品质、个人能力、情感沟通、社会交换和自我呈现6个维度34个题目,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最看重心理品质和情感沟通,专科生、农村成长的大学生以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注重人际交往中的个人能力和资源利用;(3)孤独感在手机依赖和心理健康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4)人际价值观的多个维度可以调节手机依赖与孤独感、抑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张瑞宁[9](2020)在《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一流人才培养是国家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新的历史使命,除了继续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要素,还必须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心理资本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心理要素,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才能拥有未来最无法替代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兰州大学162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3.0和AMOS22.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进而得出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希望维度得分最高,韧性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良好。2.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心理资本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3.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学习态度维度得分最高,环境因素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4.大学生学习适应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5.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呈显着正相关,心理资本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在未来人才培养中,学校应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深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培养与激发,提高学生面对学业发展等困难时的应对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奠定基础。同时高校还应引导和发挥家庭在子女心理资本培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转变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为子女心理资本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任小琴[10](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父母婚姻质量和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大学生婚姻价值观 |
1.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概念 |
2.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测量 |
3.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二)父母婚姻质量 |
1.父母婚姻质量的概念 |
2.父母婚姻质量的测量 |
3.父母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 |
(三)亲子沟通 |
1.亲子沟通的概念 |
2.亲子沟通的测量 |
3.亲子沟通的相关研究 |
(四)父母婚姻质量、亲子沟通与大学生婚姻价值观 |
1.父母婚姻质量与大学生婚姻价值观 |
2.亲子沟通与大学生婚姻价值观 |
(五)以往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1.问卷设计及主要量表 |
2.主要量表的信度检验 |
(四)数据处理 |
四、研究结果 |
(一)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 |
(二)研究变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三)父母婚姻质量、亲子沟通和婚姻价值观的相关矩阵 |
(四)父母婚姻质量、亲子沟通对婚姻价值观的预测作用 |
五、结论、讨论与建议 |
(一)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1.现状:整体开放自由,群体差异明显 |
2.特点:挑战传统价值,兼具时代特征 |
3.问题:婚育态度消极,性观念过度自由 |
(二)父母婚姻质量、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 |
1.高质量的婚姻:提升正向期待 |
2.良性亲子沟通:培育积极态度 |
3.润物细无声:情感表达的关键作用 |
4.沟通是本质:冲突现象是外显特征 |
(三)引导大学生婚姻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可行之策 |
1.父母以身作则,增强家庭教育能力 |
2.子女理性认知,发挥“反哺”作用 |
3.社工依托专业,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建议 |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词 |
个人学习经历 |
致谢 |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3)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相关的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业倦怠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学业倦怠的缘起与发展 |
2.1.2 国内外关于学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
2.1.3 学业倦怠的测量维度与测量工具 |
2.1.4 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2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 |
2.2.1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概念界定 |
2.2.2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测量维度 |
2.2.3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研究进展 |
2.3 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
2.3.1 生活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2.3.2 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维度 |
2.3.3 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
2.4 内外向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4.1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4.2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进展 |
2.4.3 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2.5.1 学业倦怠研究存在的不足 |
2.5.2 内外向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测量工具 |
3.3 统计工具 |
3.4 变量选择 |
3.5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6 数据来源 |
3.7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7.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7.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1.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1.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1.3 大学生学业倦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
4.2 不同人口统计学因素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4.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3 不同院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4 不同专业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5 不同学生干部任职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6 不同婚恋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7 不同独生子女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2.8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
4.3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
4.3.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
4.3.2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
4.3.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 |
4.4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和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4.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4.4.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内外向人格的回归分析 |
4.4.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4.5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4.5.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 |
4.5.2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 |
5 研究结果讨论 |
5.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现状分析 |
5.2 差异性分析 |
5.2.1 不同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2 不同年级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3 不同院校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4 不同专业类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5 是否有学生干部任职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6 不同婚恋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7 不同独生子女状况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2.8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5.3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相关关系分析 |
5.3.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2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分析 |
5.4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回归结果分析 |
5.4.1 大学生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内外向人格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的回归结果分析 |
5.5 生活满意在大学生内外向人格和学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
5.5.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分析 |
5.5.2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在内外向人格与学业倦怠之间的的调节作用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大学生层面 |
6.2.2 家庭层面 |
6.2.3 高校层面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大学生人格、生活满意度与学业倦怠调查问卷 |
(4)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独立学院 |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 |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归因理论 |
二、社会交换理论 |
第一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概述 |
第一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
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计划性有待提升 |
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我意识较强 |
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自我表现能力较强 |
四、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较弱 |
第二节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
一、宿舍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到位 |
二、内部环境舒适优雅,风清气正 |
三、成员交往动机端正,心态积极 |
四、宿舍成员个性融合,求同存异 |
五、成员人格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
六、宿舍内务分工合理,集思广益 |
七、成员积极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
第三节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
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
五、有利于实现和谐良好的校园风气 |
第二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二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
一、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数据分析 |
二、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不同变量中的差异性 |
第三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 |
二、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 |
三、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 |
四、“小团体”现象造成排挤或对立 |
第三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宿舍成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
二、人格差异 |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 |
四、大学生欠缺沟通和交往能力 |
五、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较低 |
第二节 家庭背景因素 |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氛围的差异 |
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
三、大学生和家长互动的针对性不足 |
四、家庭变故的作用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 |
一、宿舍管理制度不到位 |
二、课程或讲座体系有待完善 |
三、教育管理者的作用未能发挥 |
四、宿舍环境有待提升 |
第四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一、掌握交往原则 |
二、培养健康的心态 |
三、提升自身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
四、确立宿舍内部的群体约定 |
第二节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
三、加强对子女的指导和帮助 |
四、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 |
一、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
二、完善校内教育体系 |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
四、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
一、现实需要 |
二、理论诉求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趋势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
一、维护正当权益 |
二、促进德法兼修 |
三、保障全面发展 |
四、推动法治建设 |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二、调查抽样方案 |
三、问卷施测过程 |
四、调查样本分布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
一、法治课堂教学 |
二、法治社会实践 |
三、法治文化涵养 |
四、法治队伍建设 |
五、治理体系建设 |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
一、融入 |
二、引领 |
三、创新 |
四、协调 |
五、联动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
一、内容更加完善 |
二、标准更加健全 |
三、运行更加科学 |
四、保障更加有力 |
五、成效更加显着 |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学科教学体系 |
二、法律武装体系 |
三、日常教育体系 |
四、队伍建设体系 |
五、治理服务体系 |
六、评估督导体系 |
七、实施保障体系 |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
一、顶层设计机制 |
二、协同推进机制 |
三、资源共享机制 |
四、合作交流机制 |
五、监测评价机制 |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
附录 |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问题的缘起 |
2.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1.家庭社会学研究 |
2.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研究 |
3.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
4.幼儿体育研究 |
5.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 |
6.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的技术路线 |
5.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一节 幼儿运动习惯较稳定、体育生活方式整体发展水平良好 |
1.幼儿运动习惯较稳定、家庭幼儿体育消费意识敏感 |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整体平均水平良好 |
3.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幼儿身体活动量偏低 |
第二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水平分布的非均衡性 |
第三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多源性 |
1.人口学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
2.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 |
3.家庭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差异 |
4.幼儿园因素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差异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下的家庭结构-功能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一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二节 家庭结构-功能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形态的影响 |
1.建立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tic模型的学科理论依据 |
2.建立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ctic回归模型的统计学依据 |
3.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Logistic模型的验证 |
4.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效应 |
第一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与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关系 |
第二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一元效应 |
第三节 家庭社会学变量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中介效应 |
1.中介模型假设的提出 |
2.模型的检验 |
3.讨论 |
第四节 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调节中介效应 |
1.模型假设的提出 |
2.模型的检验 |
3.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机制——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家庭理论模型构建 |
1.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的假设提出 |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模型的统计学依据 |
3.初始结构模型验证及修正 |
第二节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微观家庭路径及特征 |
1.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内源性路径 |
2.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外源性路径 |
3.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微观家庭机制的特征——内、外源路径的互动特征 |
第三节 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家庭理论模型的泛化——基于SEM的跨群组分析 |
1.不同群组无参数限制模型的拟合优度检测 |
2.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恒等性检验 |
3.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 |
第一节 与时俱进地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
1.提倡建立良好的幼儿体育生活方式是幼儿体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
2.须考虑社会变迁下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对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冲击 |
3.结合我国社会的家庭文化特征以完善幼儿体育政策 |
4.扶贫政策应对弱势、贫困家庭幼儿体育生活方式的保障有所覆盖 |
第二节 充分发掘幼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家庭效应 |
1.提倡、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 |
2.减少父母工作-家庭冲突的负面影响 |
3.增强家庭社会资本 |
第三节 构建促进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的社区、幼儿园、家庭协同共育模式 |
1.明确家庭在协同共育模式中的特征、作用、地位 |
2.协同共育模式的构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附录1 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
附录2 问卷效度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3 预测试表格汇总 |
参考文献 |
1.英文文献 |
2.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政治态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治态度的内涵与特征 |
一、政治态度的概念界定 |
二、政治态度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培养的论述 |
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理论 |
三、政治社会化理论 |
四、态度形成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的构建 |
一、量表的设计与编制 |
二、量表的施测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的质量分析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
四、信效度分析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基本现状——基于福建省8 所公办高校的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实证调查 |
一、大学生政治认知调查结果 |
二、大学生执政党认知调查结果 |
三、大学生政治情感调查结果 |
四、大学生政治行为倾向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总体情况分析 |
二、大学生政治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执政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
二、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倾向较为薄弱,亟待引导 |
三、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差异显着 |
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学校因素 |
一、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有待改进 |
二、校园文化育人成效有待提升 |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化和参与面有待提高 |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家庭因素 |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
二、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政治态度 |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社会因素 |
一、国际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
二、国内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 |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
二、不良社会思潮造成负面影响 |
三、多元文化碰撞产生思想冲击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目标和原则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目标 |
一、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
二、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灌输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培育路径 |
第一节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引领作用 |
一、优化教学理念,提高认知教育的科学性 |
二、结合社会现实,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认知引导的吸引力 |
四、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人格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发挥不同载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催生强化作用 |
一、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引导大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
三、以法治教育为载体,划定大学生政治行为底线 |
第三节 发挥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辐射作用 |
一、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 |
三、发挥朋辈群体的影响辐射作用 |
第四节 发挥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政治态度的感染熏陶作用 |
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二、注重文化熏陶,孕育正向的政治情感 |
三、加强网络建设,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结语 |
附录1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情况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构成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价值观 |
2.2 人际价值观 |
2.2.1 人际交往理论 |
2.2.2 人际价值观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
2.2.3 国外人际价值观结构和测量的实证研究 |
2.2.4 国内人际价值观结构和测量的实证研究 |
2.3 当代网络社交环境 |
2.3.1 手机通讯的发展 |
2.3.2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
2.4 手机依赖与孤独感 |
2.4.1 手机依赖定义与测量 |
2.4.2 孤独感的定义与测量 |
2.4.3 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
2.5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5.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
2.5.2 人际交往问题日益突出 |
2.5.3 人际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
2.6 研究思路与假设 |
3 研究一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的编制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构想 |
3.3 半结构化访谈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程序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初测量表的确定 |
3.5 初测量表的分析 |
3.5.1 研究对象与工具 |
3.5.2 研究程序 |
3.5.3 结果与分析 |
3.6 正式问卷的确立 |
3.7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7.1 研究对象与工具 |
3.7.2 研究程序 |
3.7.3 结果与分析 |
3.8 小结 |
4 研究二 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特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程序 |
4.4 研究工具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4.5.2 性别的差异分析 |
4.5.3 受教育层次的差异分析 |
4.5.4 家庭所在地的差异分析 |
4.5.5 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4.6 小结 |
4.6.1 当代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品质、情感沟通以及社会交换 |
4.6.2 女生更看重情感沟通和社会交换 |
4.6.3 专科生和本科生群体与研究生群体的差异较明显 |
4.6.4 大城市与农村成长的大学生在个人能力和情感沟通上的反差 |
4.6.5 大学生独生子女与否在个人能力和情感沟通上的反差 |
5 研究三 手机依赖、孤独感、人际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程序 |
5.4 研究工具 |
5.4.1 手机依赖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 Index,MPAI) |
5.4.2 孤独感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 |
5.4.3 人际价值观量表 |
5.4.4 心理健康测量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检验 |
5.5.2 相关分析 |
5.5.3 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中介调节模型检验 |
5.6 小结 |
5.6.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 |
5.6.2 孤独感在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 |
5.6.3 人际价值观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 |
6 综合讨论 |
6.1 理论意义 |
6.2 应用价值 |
6.3 不足与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
1.1.2 心理资本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综述 |
2.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及测量 |
2.1.3 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 |
2.1.4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 |
2.1.5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价 |
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文献综述 |
2.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概念 |
2.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维度 |
2.2.3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现状 |
2.3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积极心理学理论 |
3.1.2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
3.1.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3.1.4 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2.2 样本基本情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和差异分析 |
4.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分析 |
4.1.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差异分析 |
4.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
4.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4.2.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4.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心理资本、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
4.3.2 心理资本总分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
4.3.3 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分析 |
5.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5.2 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分析 |
5.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5.3 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
5.3.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之间呈显着相关 |
5.3.2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各维度发展不平衡 |
6.1.2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水平存在群体间差异 |
6.1.3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
6.2 建议 |
6.2.1 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6.2.2 调整教育管理策略,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6.2.3 优化家庭教育功能,奠定子女心理资本培育的良好基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父母婚姻质量和亲子沟通对大学生婚姻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例[D]. 邵迪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大学生内外向人格、生活满意度、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 李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D]. 亓官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6]家庭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城市幼儿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D]. 吕海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及其培育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陈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8]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构成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研究[D]. 张柯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D]. 张瑞宁.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