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主义观论文-李彩华

亚洲主义观论文-李彩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洲主义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头山满,玄洋社,民权,国权

亚洲主义观论文文献综述

李彩华[1](2018)在《头山满的亚洲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山满是近代日本右翼的知名人物,是日本亚洲主义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本文着重从思想层面对头山满的亚洲主义进行探讨,特别是将其思想转变置于影响当时日本国家方向的主流思潮中加以考察,力争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人物形象。头山早期参与自由民权运动,在以其为主导的玄洋社活动过程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完成了由民权向国权的立场转变。甲午战争后,他倡导以亚洲复兴和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兴亚论"。但支撑其"兴亚论"的思想基础却是他提出的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天皇道"。本文深层次剖析了头山满的思想与行动,探寻到其亚洲主义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认清其具有重大缺陷的同时也要看到他思想行动中值得肯定的一面。(本文来源于《日本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于鸿泽[2](2013)在《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和安重根东亚和平论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斗争中,随着国内外斗争形势变化,而逐步形成了亚洲主义观。安重根在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长期奋斗,最终于1909年哈尔滨火车站将首任日本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击毙,并在旅顺监狱临刑前写下了《东亚和平论》。孙中山和安重根二人为了中韩两国近代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奋斗一生,二位杰出人物对东亚近代民族独立运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和安重根东亚和平论反映了近代东亚各国追求独立与和平的思想潮流。首先,孙中山亚洲主义观与安重根东亚和平论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相同点。二者政治上主张倡导亚洲民族团结奋斗,批判日本的对东亚其他国家侵略,共同维护亚洲的和平与稳定。思想上,继承和发扬亚洲传统文化,提倡为道义而奋斗献身的精神。二者作为近代东亚和平思想,提出了对未来东亚和平思想的理论,对今日的东亚社会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其次,孙中山亚洲主义观与安重根东亚和平论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不同点。政治思想上,二者在人种观念、实现东亚和平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在文化思想上,二者在维护和平的思想基础、儒家和平思想上观点不同。认识二者在历史影响上时间和范围的差异。探究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和安重根东亚和平论相同原因和不同原因。二者各自都形成出于本国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二者在文化思想上都是受到了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结果。但是在具体形成过程,以及对西方文化学习上的不同之处,也正是二者思想不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3-05-24)

董波[3](2010)在《略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体制。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不仅向我们昭示了其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和非凡抱负,更为后世留下了伟大而丰富的政治财富。"大亚洲主义"即为其中内容之一,体现了孙中山致力于人类和平事业的杰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团结》期刊2010年04期)

李广志[4](2009)在《论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观及其对亚洲区域主义未来发展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观”在孙中山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本文对孙中山亚洲主义观的形成过程、思想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展示了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孙中山亚洲主义观的丰富思想内涵。我认为其亚洲主义观的思想核心一是对中国国家复兴和亚洲复兴的深刻思考,二是主张联日抗美来维持亚洲均势的思想。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观体现了其对国际局势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把握。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形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日本大亚洲主义的附和阶段,第二阶段是孙中山亚洲主义观的定型阶段。此外,我还对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形成后,其思想被异化的历史过程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在本文中,作者结合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区域主义理论,研究了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对未来亚洲区域主义发展的有益启迪,同时,对中国在当代亚洲区域主义发展中应采取何种态度和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最后我认为,亚洲各国求同存异,发展能被各国相互认可的亚洲价值观是增进亚洲认同,推动亚洲区域主义最终实现的现实可行路径,这也是我从研究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观得出的一个结论。总之,在推动亚洲区域主义未来发展中中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而且也注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要有积极参与亚洲区域主义的热情和自己的战略构想。(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09-06-30)

亚洲主义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斗争中,随着国内外斗争形势变化,而逐步形成了亚洲主义观。安重根在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而长期奋斗,最终于1909年哈尔滨火车站将首任日本驻韩国统监伊藤博文击毙,并在旅顺监狱临刑前写下了《东亚和平论》。孙中山和安重根二人为了中韩两国近代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奋斗一生,二位杰出人物对东亚近代民族独立运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和安重根东亚和平论反映了近代东亚各国追求独立与和平的思想潮流。首先,孙中山亚洲主义观与安重根东亚和平论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相同点。二者政治上主张倡导亚洲民族团结奋斗,批判日本的对东亚其他国家侵略,共同维护亚洲的和平与稳定。思想上,继承和发扬亚洲传统文化,提倡为道义而奋斗献身的精神。二者作为近代东亚和平思想,提出了对未来东亚和平思想的理论,对今日的东亚社会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其次,孙中山亚洲主义观与安重根东亚和平论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不同点。政治思想上,二者在人种观念、实现东亚和平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在文化思想上,二者在维护和平的思想基础、儒家和平思想上观点不同。认识二者在历史影响上时间和范围的差异。探究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和安重根东亚和平论相同原因和不同原因。二者各自都形成出于本国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二者在文化思想上都是受到了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结果。但是在具体形成过程,以及对西方文化学习上的不同之处,也正是二者思想不同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洲主义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彩华.头山满的亚洲主义观[J].日本研究.2018

[2].于鸿泽.孙中山亚洲主义观和安重根东亚和平论比较[D].延边大学.2013

[3].董波.略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观[J].团结.2010

[4].李广志.论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观及其对亚洲区域主义未来发展的启示[D].燕山大学.2009

标签:;  ;  ;  ;  

亚洲主义观论文-李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