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龙保护区农民“退耕还竹”(论文文献综述)
蓝心戴[1](2020)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研究 ——以卧龙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大背景下,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体制试点之一备受关注,社区参与作为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作用日益重要。“共生”、“社区参与”成为研究国家公园社区问题的重点,这意味着社区正在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撰写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对卧龙社区的参与情况进行了观察、了解。在了解后发现,该社区对于参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参与意愿不足、参与者数量有限、参与内容受限、参与方式和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问题,本文将从传统习俗、生态观念、当地政策等多个层面对社区参与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力图通过研究共生与社区参与理论,结合卧龙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社会环境,构建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在社区层面挖掘乡土知识发挥村规民约、宗教信仰对于生态保护的制约作用,加强社区参与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在政府层面通过政府职能、角色转变,扩大社区居民主体在全过程参与;社会层面实现基层治理与传统社区精英相结合,借助资本力量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收入。
于博洋,李明川,高岚,何廷美,倪兴怀,格桑格玛[2](2020)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的最优选择——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户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而选择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是缓解该冲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卧龙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利用参与式情境的研究方法,进而总结出利益相关者选择的最优林业资源利用方式,并系统阐述了引入行为偏好的多属性决策理论,通过该理论丰富了选择结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林业资源利用最优方式表明,利益相关者更偏向于经济主导式的林业资源利用方式,即通过合理利用保护区林业资源、提供相关政府扶持政策、发展林业产业和带动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这四个方面,作为当地农户林业资源利用未来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并由此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方式。
杨凌瀚,周超,柳凤英,杨强[3](2019)在《卧龙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文中研究指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四川省,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代表。若在管理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发展局面。本文对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项目进行概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后所取得的成果。
吴世磊,陈德朝,胡炫,李文君,金国名,韩标[4](2017)在《川西高原藏区林业扶贫模式效益分析——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转经楼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卧龙镇转经楼村探索林业扶贫新模式"生态扶贫+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为基础,生态保护促产业发展、调动人们生态保护积极性,秉着"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前进,向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目标前进。
殷晓章[5](2009)在《震后一年,卧龙大熊猫还好吗》文中认为毗邻"震中映秀"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5·12"地震发生后,保护区遭受重创,两只圈养的大熊猫死亡,两只怀孕的大熊猫受到惊吓流产,143只野生大熊猫至今情况不明。一年多来,这里的大熊猫生活情况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目光。现在,再造一个新卧龙的规划已经出台,与大熊猫有关的灾后重建项目也将启动。按照规划,这个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将在3至5年后迎来"新生"。
杨菲[6](2009)在《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震后重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毗邻震中映秀的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卧龙保护区),素以"大熊猫之乡"闻名于世,政府赠给香港和台湾同胞的3对大熊猫均选自这里。5·12地震发生后,卧龙保护区遭到重创。如今,再造一个新卧龙的规划已经出台,与大熊猫有关的灾后重建项目也将启动。按照规划,这个中国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将在未来3到5年后迎来新生。
李青松[7](2008)在《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文中提出成都待命我受命赶赴卧龙,为了采访大地震后那里的人与大熊猫。5月26日抵达成都时已是深夜,成都街头灯光昏暗,气象萧条,少见了以往的喧嚣。路边、河边、广场、绿地以及楼与楼之间空地上,到处都搭着帐篷。5月27日晨,我被告知,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均已封锁,灾区实行
杨春花[8](2007)在《放归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预选栖息地评估 ——以卧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迁地保护的真正目的是在圈养种群达到一定规模后,经过野化训练,将其逐步放归野外,以减少圈养压力、增加遗传多样性和复壮野生种群,补充、支持和促进就地保护,达到长期保存该物种的目的。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结构的优劣影响野生动物的种群发展。对预选的大熊猫潜在放归栖息地进行评估,是整个放归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放归目的,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04年冬——2006年春对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多的预选放归栖息地——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历时近2年的3次野外调查,得到了如下成果和结论:(1)总结、回顾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的研究进展,为确定栖息地评估标准提供了参考。(2)在整个保护区有代表性地选设了5个地点、17条样线,对各种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生境因子进行了规模不等的三次全面调查(三次调查的样方数分别为189、239、94),基本摸清了影响大熊猫生存的生境因子的时空动态规律。(3)首次基于较大规模的调查(239个大样方)计算出了大熊猫及其各种伴生动物在不同生境因子上的生态位宽度指数及各种伴生动物与大熊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首次同时计算出了大熊猫及其各种伴生动物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指数。(4)通过对2个地点18个取样点1350株冷箭竹、2个地点13个取样点174株拐棍竹、1个地点5个取样点75株华西箭竹标准竹的每株检尺,推导出了三种竹的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单株竹地上部分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及单株竹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关于竹基径和高度的一元、二元、三元回归模型。其中,二元幂函数回归模型由于综合了准确性高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因而相对来说是最优的模型。(5)运用上述二元幂函数回归模型,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卧龙冷箭竹、拐棍竹、华西箭竹的单位面积生物量(生物量密度),并据此估算出了整个卧龙保护区冷箭竹和拐棍竹的现存量。分析了三种竹的时空动态:空间分布具有异质性;时间上处于动态平衡。(6)基于本研究调查的冷箭竹生物量,结合胡锦矗等(1985)报道的卧龙大熊猫的个体食物需要量,卧龙地区就食物供应而言对大熊猫的容纳量为911.205 - 1162.217只,合3.037 - 3.874只/km2,较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的数量高出数倍,因而得出“食物不构成对大熊猫生存的威胁和限制”的结论。(7)鉴于相对于核桃坪和牛头山来说,五一棚和英雄沟的竹子长势粗壮,杨春花博士论文:放归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预选栖息地评估——以卧龙为例幼竹(一年生和二年生)比例大、竹密度适中、单位面积的一年生竹生物量较高、各种地理及植被因子基本符合大熊猫的选择特点、大熊猫对各生境因子的生境选择指数较高,因此,相比较而言,五一棚-英雄沟是更优的大熊猫栖息地。邓生的竹子种类(华西箭竹)不为大熊猫选择、干扰(放牧)距离较近、有些地段乔木密度过大(最大的一个样方达357株乔木)、竞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距离工作地点(大熊猫研究中心)较远(约40公里),因此,本文认为,该地点暂不适合放归(宜待到将来放归技术成熟后,大规模放归的时候再考虑)。
王永跃,冯娟,王建平,吴显远[9](2006)在《万山红遍 誉满九州》文中研究表明林业建设促进了珍稀野生动物保护 卧龙自然保护区和卧龙特别行政区建立以来,加强了保护区林业建设,扩大了森林资源,先后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每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村民,进行荒山造林,四旁植树造林。造林以四川红杉为主,其次栽植有麦吊云杉、冷杉、华山松?
沈茂英[10](2005)在《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立足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全面构建山区和谐社会、推进山区全面小康建设所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探索性、实用性研究。本文运用传统聚落研究法与社会调查法为基本研究手段,结合国际流行的参与式(PRA,RRA)方法、现代生态学的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法,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典型聚落为分析单元,构建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提出岷江上游聚落发展思路与管理对策。全文共分6大部分由14章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框架,包括第一章-绪论,提出立题依据与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聚落概念、结构与功能。梳理不同学科对聚落及聚落结构的理解与解释,讨论聚落体系及特征、聚落功能;第三章-聚落发展回顾、模式与管理手段。第二部分讨论山区聚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评价,包括第四章-山区聚落特征研究,从山区聚落分布入手,分析山区聚落资源、社会、经济和民族人口属性特征,提出山区聚落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五章-山区聚落持续发展管理的内涵与评价。在回顾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方法基础上,界定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内涵,初步提出山区聚落发展评价指标及运用。第三部分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聚落发展的区域背景、聚落演化机制及聚落分类,包括第六章-岷江上游聚落发展区域背景分析,第七章-岷江上游聚落空间演变机制和第八章-岷江上游聚落分类及基本特征。第四部分为微观案例研究,讨论不同区域聚落发展管理模式及聚落贫困问题,包括第九章-岷江上游湿润气候区聚落发展管理研究,第十章-干旱河谷气候区聚落发展研究,第十一章-北部高原气候区聚落发展研究,第十二章-聚落贫困及成因研究。第五部分提出聚落发展思路与管理对策,包括第十三章-聚落持续发展思路与管理政策,从聚落发展思路出发,提出聚落发展的经济对策、社会响应对策以及生态保护对策,并首次提出特殊聚落的保护与发展举措最后一部分是总结与展望,对全文的讨论作简要总结,指出研究不足。主要结论:(1)界定乡村聚落的概念及组成要素。乡村聚落是乡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设置单元,由6大要素构成,即城市以外的农村社会、有清楚的地域界限、地域范围内的居住人口、有一定的认同感并为此设立相应的社会组织、适应人口生存发展的建筑物及各类附属设施、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2)提出乡村聚落体系由“县城镇-中心镇(建制镇)-集镇-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散居村”6个层次组成。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聚落发展功能。(3)山区聚落普遍贫困,并对自然资源及环境高度依赖,“靠山吃山”,形成山区聚落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属性。(4)聚落持续发展是农村聚落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和过程,可以通过调控管理聚落资源来实现。评价聚落持续发展的指标有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支撑指标和管理指标。(5)岷江上游属于典型山地生态系统,通过对岷江上游典型聚落发展管理的系列案例研究发现:一是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农业在农户家庭经营中的地位逐步下降,非农业收入比重逐步上升。二是聚落劳动力非农化比例逐渐提高,农村劳动力开始“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并进一步加剧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河谷聚落、马路聚落等增多。三是不同海拔高度下,聚落集中程度及人口民族构成差异大,低海拔地区,聚落多分散、人口多汉族。四是聚落管理模式差异大,这与聚落组织结构及领导班子有关。五是聚落基础设施供给与社会福利,主要受聚落管理水平控制。六是庭园资源开发利用是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越低、非农产业越发达,庭园贡献越大。七岷江上游乡村聚落贫困十分普遍,有32%的行政村为省级重点贫困村。(6)在聚落发展思路上要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自然村到中心村、劣势村到优势村的转变;二是从空间距离到时间距离的转变;三是从农产品生产自给自救向商品生产转变;四是从生存为主到生态为主的转变;五是从分散到聚集的发展转变。(7)岷江上游聚落发展对策,应以特色产业为支柱,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工、特色旅游、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工作。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聚落出行条件,让聚落居民走得出、看得见、听得到,以分享社会进步。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完善相关补助政策和补偿机制。对特殊聚落(古羌寨、藏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库区、旅游区聚落)实施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措施。
二、卧龙保护区农民“退耕还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卧龙保护区农民“退耕还竹”(论文提纲范文)
(1)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研究 ——以卧龙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国家公园 |
2.1.1 国家公园定义 |
2.1.2 大熊猫国家公园 |
2.2 社区参与理论 |
2.2.1 社区参与定义 |
2.2.2 社区参与生态保护 |
2.3 共生理论 |
2.3.1 共生理论概念及其运用 |
2.3.2 共生行为模式 |
2.3.3 共生进化的动力分析 |
3 卧龙社区参与现状 |
3.1 参与形式、内容 |
3.2 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现状 |
4 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社区参与的问题 |
4.1.1 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
4.1.2 生态战略与社区参与衔接不足 |
4.1.3 传统生态自然观削弱 |
4.2 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 |
4.2.1 社区角色意识难转变 |
4.2.2 外部影响 |
4.2.3 机会成本决定行为决策 |
5 社区参与政策建议 |
5.1 增强社区居民责任感和归属感 |
5.2 建立对话机制 |
5.3 融合传统生态自然观 |
5.4 资本助力社区发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的最优选择——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
1.1 研究方法 |
1.1.1 参与式情境方法 |
1.1.2 基于行为偏好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
1.2 研究区域概况 |
2 林业资源利用最优方式选择 |
2.1 林业资源利用的参与式情境构建 |
2.2 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的多属性决策分析 |
3 结果与启示 |
(3)卧龙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述 |
2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途径 |
2.1 组织科学研究 |
2.2 加强保护区建设 |
2.3 推进法治管理 |
2.4 经济结构调整 |
2.5 落实综合治理 |
3 建设成效 |
3.1 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 |
3.2 推动了物种保护研究 |
3.3 创造了全民参与格局 |
4 结语 |
(4)川西高原藏区林业扶贫模式效益分析——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转经楼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点情况 |
1.1 卧龙特区概况 |
1.2 转经楼村概况 |
1.3 存在问题 |
2 扶贫模式设计 |
2.1 设计思路 |
2.2 生态扶贫设计 |
2.2.1 生态扶贫内涵 |
2.2.2 生态扶贫模式设计 |
(1) 政策性补助 |
(2) 巡山护林 |
2.3 产业发展设计 |
2.3.1 经济林产业发展 |
2.3.2 养蜂产业发展 |
3 扶贫效益分析 |
3.1 生态效益 |
3.1.1 促环境改善 |
3.1.2 促和谐发展 |
3.2 经济效益 |
3.2.1 促经济增长 |
3.2.2 整村推进 |
4 对策建议 |
4.1 培养生态文明理念 |
4.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4.3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4.4 处理好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关系 |
(5)震后一年,卧龙大熊猫还好吗(论文提纲范文)
六只入选“国庆熊猫” |
野生熊猫情况不明 |
再造一个新卧龙 |
(6)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震后重生(论文提纲范文)
卧龙保护区至今险情不断 |
6只入选“国庆熊猫” |
野生熊猫情况不明 |
盼熊猫早日回家 |
再造一个新卧龙 |
(8)放归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预选栖息地评估 ——以卧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
1 研究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调查方法 |
2.1.1 分类体系 |
2.1.2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野外调查方法 |
2.1.3 分析、评价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2.2.1 统计分析方法种类 |
2.2.2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统计分析方法 |
2.2.3 分析、评价 |
3 考察因子 |
4 主要结论 |
4.1 大熊猫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情况 |
4.1.1 对食物因子的选择 |
4.1.2 对环境因子的选择 |
4.1.3 对植被因子的选择 |
4.1.4 对干扰因子的选择 |
4.2 大熊猫生境选择机制 |
4.2.1 觅食条件 |
4.2.2 隐蔽条件 |
4.2.3 气候条件 |
4.3 大熊猫生境选择的灵活性 |
4.3.1 因不同地区而异 |
4.3.2 因不同时间而异 |
4.3.3 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异 |
4.4 大熊猫和与其同域分布的动物种的共存机制 |
5 讨论 |
第二章 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生境因子评估 |
1 研究方法 |
1.1 野外调查方法 |
1.1.1 第一次调查 |
1.1.2 第二次调查 |
1.1.3 第三次调查 |
1.2 计算、统计、分析方法 |
1.2.1 大样方内各生境因子值的确定 |
1.2.2 因子水平等级划分方法 |
1.2.3 有关指标的计算 |
2 研究结果 |
2.1 地理因子 |
2.2 植被因子 |
2.2.1 森林起源和森林类型 |
2.2.2 植被盖度 |
2.2.3 乔灌木因子 |
2.3 动物痕迹 |
2.3.1 动物种类及痕迹数量 |
2.3.2 动物分布 |
2.3.3 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及与大熊猫的生态位重叠情况 |
2.3.4 生境选择 |
3 讨论 |
第三章 卧龙大熊猫主食竹的地上生物量及其对大熊猫的容纳量 |
1 卧龙大熊猫主食竹的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 |
1.1 冷箭竹 |
1.1.1 研究方法 |
1.1.2 研究结果 |
1.1.3 讨论 |
1.2 拐棍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结果 |
1.2.3 讨论 |
1.3 华西箭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结果 |
1.3.3 讨论 |
2 卧龙大熊猫主食竹的地上生物量 |
2.1 冷箭竹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结果 |
2.1.3 讨论 |
2.2 拐棍竹 |
2.2.1 研究方法 |
2.2.2 研究结果 |
2.2.3 讨论 |
2.3 华西箭竹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结果 |
2.3.3 讨论 |
3 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对大熊猫的食物容纳量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山区聚落发展与管理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外乡村聚落发展研究 |
2.2 国内聚落发展管理研究 |
2.3 小结 |
3. 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
3.1 社会学理论 |
3.2 区域经济理论 |
3.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3.4 生态经济理论 |
3.5 社区发展理论 |
4. 研究方法 |
5. 论文基本框架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乡村聚落概念、结构与功能 |
1. 乡村聚落概念 |
1.1 乡村聚落概念演变与发展 |
1.2 殊途同归的乡村聚落解释 |
1.3 小结 |
2. 乡村聚落结构 |
2.1 人文地理视野下的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结构 |
2.2 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的乡村聚落结构 |
3. 乡村聚落体系及特征 |
4. 乡村聚落功能 |
第三章 乡村聚落发展回顾、发展模式与管理方法 |
1. 聚落发展演变 |
2. 现代乡村聚落发展模式 |
3. 现代聚落持续发展调控方法 |
3.1 聚落发展的制度管理 |
3.2 聚落发展的规划管理 |
3.3 参与式项目管理 |
3.4 社区林业、社会林业 |
3.5 聚落信贷资源供给管理 |
4. 管理分析工具—参与式农村评估 |
第四章 山区聚落发展特征研究 |
1. 山区聚落分布概况 |
2. 山区聚落基本特征 |
2.1 山区聚落资源特点 |
2.2 山区聚落经济特征 |
2.3 社会组织特征 |
2.4 聚落文化特征 |
2.5 山区聚落人口民族特性 |
3. 山区聚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内涵与评价 |
1. 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 |
1.1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
1.2 可持续发展特征 |
2.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2.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
2.2 生态足迹评价方法 |
3. 山区聚落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3.1 对山区聚落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
3.2 聚落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3.3 山区聚落总体发展现状评价 |
4. 山区聚落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指标设置及评价 |
4.1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
4.2 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
4.3 支撑能力评价指标 |
4.4 管理能力评价指标 |
4.5 对一个典型聚落的持续发展与管理能力评价 |
5. 影响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的主要因素 |
第六章 岷江上游聚落发展背景 |
1. 地理位置 |
2. 自然条件 |
2.1 地形复杂、地貌差异显着 |
2.2 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严重 |
2.3 气候差异变幅大 |
2.4 土壤分布地带性特征明显 |
2.5 水资源丰富,但季节性、区域性分布不均 |
2.6 生物资源丰富 珍稀动植物品种多 |
2.7 旅游资源分布广、品味高 |
2.8 土地利用结构复杂、耕地质量低 |
3. 岷江上游社会经济现状 |
3.1 人口、劳动力构成与分布 |
3.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 |
3.3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4 研究岷江上游聚落发展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七章 岷江上游聚落发展及演化 |
1. 岷江上游人口变化回顾 |
2. 聚落空间分布现状与特点 |
3. 聚落空间演化影响因素 |
第八章 岷江上游聚落分类与特征 |
1. 聚落分类回顾 |
2.岷江上游聚落分类及特征 |
2.1 基于人口民族属性进行的聚落分类 |
2.2 基于等级、组织结构和优势经济活动进行聚落分类 |
2.3 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进行的聚落类型 |
第九章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聚落发展 |
1. 亚热带气候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黄家坪村案例 |
3.1 村概况 |
3.2 聚落形态及发展变化 |
3.3 聚落组织及功能 |
3.4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比较 |
3.5 持续发展项目建设 |
3.6 发展约束 |
4. 照壁村案例 |
4.1 村概况 |
4.2 组织结构及功能 |
4.3 聚落退耕还林活动 |
4.4 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4.5 发展约束 |
5. 庭院资源及开发 |
5.1 庭院概念 |
5.2 庭院选址 |
5.3 庭院资源利用 |
6. 结论与建议 |
第十章 干旱河谷气候区聚落研究 |
1. 干旱河谷气候区概况 |
1.1 区域范围及自然特征 |
1.2 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特征 |
1.3 聚落特征 |
2. 高山聚落—萝卜寨案例 |
2.1 萝卜寨概况 |
2.2 萝卜寨传说 |
2.3 组织结构及权能 |
2.4 生计产业:雨养农作+畜禽饲养+森林生态 |
2.5 劳动力资源利用 |
2.6 未来萝卜寨:民俗旅游 |
2.7 发展约束讨论 |
3. 河谷聚落:桃坪羌寨与羌锋寨 |
3.1 羌寨形态特征比较 |
3.2 自然资源与社会特征比较 |
3.3 资源利用特征比较 |
3.4 农户社会经济分层 |
3.5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历程比较 |
第十一章 高寒气候区聚落研究 |
1. 高寒气候区概况 |
1.1 区域范围 |
1.2 农业资源 |
1.3 区域农村经济特征 |
1.4 聚落特征描述 |
2. 典型聚落资源利用比较 |
2.1 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 |
2.2 聚落特征及发展现状 |
2.3 资源构成与利用比较 |
3. 影响聚落资源利用与管理的驱动因子分析 |
4. 聚落发展管理讨论 |
第十二章 聚落贫困与成因研究 |
1. 乡村贫困概况 |
2. 乡村贫困成因解释 |
2.1 不合理的政策及制度设计 |
2.2 自然环境恶劣 |
2.3 知识文化相对贫乏 |
2.4 农业生产条件差抗风险能力弱 |
3. 聚落贫困成因分析 |
3.1 对聚落贫困的理解 |
3.2 聚落发展类型 |
3.3 聚落贫困类型及成因 |
第十三章 聚落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 |
1. 聚落发展思路 |
2. 聚落经济发展对策选择 |
2.1 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
2.2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聚落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 |
2.3 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3. 聚落社会发展措施与建议 |
3.1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队伍建设 |
3.2 大力发展县城和重点小城镇,构建合理的聚落体系 |
4. 聚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
4.1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完善相关补助政策 |
4.2 完善天然林工程相关补助政策 |
4.3 推进流域补偿制度的建设试点工作 |
5. 特殊聚落发展政策 |
5.1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 |
5.2 生态环境脆弱区、地质灾害高发区聚落发展对策 |
5.3 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聚落发展对策 |
5.4 水库库区及准库区聚落发展对策 |
第十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前景展望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或主持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后记 |
四、卧龙保护区农民“退耕还竹”(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研究 ——以卧龙保护区为例[D]. 蓝心戴.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方式的最优选择——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于博洋,李明川,高岚,何廷美,倪兴怀,格桑格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02)
- [3]卧龙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 杨凌瀚,周超,柳凤英,杨强. 乡村科技, 2019(20)
- [4]川西高原藏区林业扶贫模式效益分析——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镇转经楼村为例[J]. 吴世磊,陈德朝,胡炫,李文君,金国名,韩标. 四川林业科技, 2017(06)
- [5]震后一年,卧龙大熊猫还好吗[J]. 殷晓章. 绿色视野, 2009(07)
- [6]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震后重生[J]. 杨菲. 记者观察(上半月), 2009(06)
- [7]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J]. 李青松. 报告文学, 2008(07)
- [8]放归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预选栖息地评估 ——以卧龙为例[D]. 杨春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6)
- [9]万山红遍 誉满九州[N]. 王永跃,冯娟,王建平,吴显远. 阿坝日报, 2006
- [10]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D]. 沈茂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5(01)
标签:大熊猫论文;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