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呼吸链酶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瘀祛痰方,动脉粥样硬化,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脂质沉积
呼吸链酶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陈宁,宋囡,贾连群,陈丝,王健[1](2018)在《化瘀祛痰方对AS家兔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PF级雄性新西兰白兔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4,8,16 g·kg-1),辛伐他汀组(1.4 mg·kg-1),每组15只。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他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8周后,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给予相应药物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叁酯(triglyceride,TC),胆固醇(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家兔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Blue-Native-Page技术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中TC,TG,LDL-C显着升高,HDL-C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中、低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家兔血清中TC,TG,LDL-C显着降低,HDL-C显着升高(P<0.05,P<0.01),其中化瘀祛痰方中以高剂量效果最为显着。HE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比较家兔肝组织肿胀明显、脂肪空泡清晰可见,胞浆内脂滴蓄积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高、中、低剂量组及辛伐他丁组脂肪空泡明显减少或消失,肝组织形态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其中化瘀祛痰方中以高剂量效果最为显着。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及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和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活性及含量减少脂质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翟艺宗,黄昌林,常祺,王久清,张佳[2](2015)在《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80只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疲劳对照组(B组)、疲劳前刺激组(C组)、疲劳后刺激组(D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在1、3、5周末分批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3、5周各组动物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大鼠肝脏线粒体蛋白定量用Bradfood蛋白定量法测定。结果:第3、5周末D组和B组、C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及D组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B组(P<0.05)。D组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C组(P<0.05)。结论: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运动性疲劳大鼠肝区可以提高其氧化呼吸链酶复合物(I~IV)的活性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5年17期)
余敏,王勤鹰,顾勤,王星,邓冰[3](2014)在《左归丸对大鼠慢性脑缺血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归丸对慢性脑缺血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组和左归丸治疗组,各8例。后两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左归丸治疗组于术后3周开始每天予以左归丸液灌胃,剂量为4.0 g/kg/d。术后6周,测试各组大鼠脑皮质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慢性脑缺血组大鼠的脑的线粒体ROS水平明显增高(P<0.01),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P<0.01);接受左归丸治疗组的大鼠的脑的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呼吸链酶复合物Ⅳ(COX)活性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修复线粒体COX的活性水平,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的生成,从而起到对慢性缺血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李溪远,杨艳玲[4](2013)在《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V缺陷与线粒体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V,也称为ATP合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大蛋白复合体,由2个功能性蛋白复合物F0及F1构成。复合物V是线粒体呼吸链的最后一个复合物,在线粒体中通过电化学梯度传递质子,以ADP、Pi及Mg2+为原料合成ATP,为细胞供能。大多数患者新生儿期发病,导致严重脑损害或多脏器损害,病死率很高。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肌肉病、心肌病、高乳酸血症及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等,因受累器官的不同导致显着的临床异质性。复合物V由16个亚基组成,由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共同编码。迄今,国内外已报道了MT-ATP6、MT-ATP8、ATPAF2、TMEM70、ATP5E基因突变导致的复合物V缺陷。本文总结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V的结构及功能,并对复合物V缺陷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马艳艳,吴桐菲,刘玉鹏,王峤,李溪远[5](2012)在《Leigh综合征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和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线粒体病是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相对常见的一类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Leigh综合征是儿童线粒体病的常见表型。本研究从酶学和基因学角度对Leigh综合征的病因学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我国儿童Leigh综合征的疾病特点。方法分析17例Leigh综合征患儿临床特点。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患儿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Ⅴ活性。提取外周血DNA进行线粒体全序列分析。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核心家系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期刊2012-09-13)
王世超[6](2012)在《高住高练低训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在HiHiLo刺激作用下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运动与低氧适应的研究提供参考。实验方法以健康雄性2月龄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筛选出的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对照组(C)、HiHiLo1周训练组(H1)、 HiHiLo2周训练组(H2)、HiHiLo3周训练组(H3)、HiHiLo4周训练组(H4)、HiHiLo5周训练组(H5)。采用自制低压氧舱造成低压低氧环境(氧分压为15.4%,相当于海拔2500m高度),常氧训练海拔高度为1500m(以兰州市海拔高度为基点),训练日隔天加一次低氧环境训练;大鼠每天12h生活在低氧环境,12h生活在常氧环境(包括非训练日)。常氧对照组喂养一周后取材,训练组按分组时间均在每周1进行取材,分别检测大鼠体重、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I、III、IV活性指标变化。实验结果1.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在第2周达到最高值,其中前叁周与C组比较显着提高(P<0.01、P<0.05),分别提高了35.23%(H1组)、61.93%(H2组)、32.39%(H3组);H2组CK活力值达到最高;H3、4、5组呈明显下降趋势,与H2组比较显着下降,分别降低18.25%(H3组)、32.98%(H4组)、34.74%(H5组)。2. H1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I、III、IV活性与C组相比均显着下降,分别为30.03%、35.56%、14.54%.、35.08%(P<0.01、P<0.05);H2组除酶复合物III无显着差异(下降2.10%)以外,其他叁种酶复合物活性均显着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P<0.05),分别下降16.49%、13.73%、24.97%;H3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较C组显着提高15.63%。而酶复合物II、III、IV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4组骨骼肌线粒体酶复合物I、II、IV活性显着性提高(P<0.05),分别提高17.36%、17.61%、37.13%、21.44%;H5组骨骼肌线粒体酶复合物活性I、II、III、IV活性显着提高(P<0.01),分别提高42.10%、39.08%、49.74%、35.83%。3.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到趋于平稳态势。与C组比较发现,H1组线粒体ATP酶活性显着下降(P<0.01),下降39.27%;H2组下降21.30%(P<0.05);H3组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提高8.91%;H4组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提高40.21%(P<0.01);H5组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提高38.39%(P<0.01)。结论1.第1周、2周肌酸激酶活性升高,第3周开始下降,第4周、5周继续下降,说明在HiHiLo过程中骨骼肌适应从第叁周开始。2.5周HiHiLo可显着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CⅠ~Ⅳ活性,在HiHiLo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酶Ⅰ~Ⅳ活性均在第1周下降,从第2周开始一直到第5周持续升高,其中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CⅠ、CⅢ在第3周已经高于安静时酶活性,说明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需3-4周可适应HiHiLo。3.HiHiLo不但可以提高安静时骨骼肌线粒体ATP酶的活性,而且可增强其活性的储备力,从而提高骨骼肌收缩能力。骨骼肌线粒体ATP酶活性在第3周高于安静时,说明骨骼肌线粒体ATP酶3周内就已经完成了HiHiLo习服(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吴刚[7](2012)在《高住高练低训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摸拟高原训练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中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本实验利用低压氧舱设备模拟不同的低氧训练方法,建立动物训练模型,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变化,以寻求低氧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的最佳训练方法。试验方法实验以雄性健康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筛选出的60只大鼠雄性健康2月龄Wister大鼠60只(由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30±10g。分笼饲养,每笼10只。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喂养,自由饮食饮水,室温23±2℃左右,相对湿度40%~60%,自然采光,饲养室、用具等定期消毒灭菌。(1)环境适应:大鼠购入后在动物房饲养2天,使大鼠适应动物房环境。(2)跑台适应:所有大鼠在常氧条件下进行1次/d共2天的水平跑台适应性训练,每次运动强度从12m/min开始递增到18m/min,运动时间15min。使大鼠熟悉跑台。(3)强度适应性训练:大鼠适应跑台后进行1次/d共2天的强度适应性训练,运动强度从20m/min开始,每天递增3m/min,最终达到25m/min,运动时间15min。使大鼠逐渐适应正式耐力训练的强度。(4)海拔适应性训练:大鼠进行2天强度训练后,所有大鼠在实验室底氧中生活(居住高度为2500米)。(5)动物筛选:根据体重、适应性训练情况,淘汰体重过轻或过重、不适应低氧环境和跑台运动的大鼠,保留48只大鼠进行正式实验。(6)动物分组:将保留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组(A,n=8);一周训练组(B,n=8),两周训练组(C,n=8);叁周训练组(D,n=8);四周训练组(E,n=8);五周训练组(F n=8)。(7)训练方案[49-50]:依据A.X.Bigard跑台训练方案,低压氧舱模拟海拔2500m高原环境,采用水平动物跑台负荷训练,大鼠训练五周,每周训练六次,采用HHL训练方式。即低氧训练.低氧居住.常氧训练。每次训练30分钟,其中周1到周6为常氧训练,而每周2.4.6加一次低氧训练低氧训练,在常氧训练结束一小时后开始。低氧居住时间为12个小时.其余12小时为常氧居住,低氧训练和低氧睡眠时氧分压为15.4%,相当于海拔高度2500,大气压为常压,常氧训练在高度1500米(兰州高度)。实验结果1与安静组A对比,运动组BCDEF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呈显着上升趋势<0.01。2与安静组A对比,运动组BCDEF大鼠的活性链酶活性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酶I的活性变化最为活跃<0.05。3与安静组A对比,运动组BCDEF大鼠的ATP酶活性呈上升趋势<0.01。4与安静组A对比,运动组BCDEF大鼠白细胞数目呈上升趋势<0.01。结论1HiHiLo训练对于提高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第1周到第4周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氧能力增强,对于大鼠红细胞数目在前叁周的变化明显上升。可以根据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的变化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时间,可见运动训练是维持血红蛋白含量的有效手段。2HiHiLo训练可显着提高大鼠心脏线粒体呼吸链CⅠ~CⅣ活性,其中在二叁周酶的活性变化最为明显,就是说在前叁周达到了最好的效果。3HiHiLo训练可以增强大鼠ATP酶的活性变化,在第1周不是很明显,而是到了2.3.4.周后变化呈显着性的变化,上升比较明显,说明他需要叁周的时间久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王玉侠,李洁[8](2012)在《补充辅酶Q_(10)与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充辅酶Q10与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对力竭运动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e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CoQ10补充组(QC)、训练组(NE)、训练+CoQ10补充组(QE);QC组和QE组大鼠每天灌胃CoQ10一次,并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结束时所有大鼠进行一次力竭性跑台运动即刻处死;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结果:(1)QC、NE及QE组CⅠ活性均显着高于NC组(P<0.01或P<0.001),QE组CⅠ活性显着高于NE组(P<0.05);(2)NE组、QE组CⅡ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1或P<0.001),且QE组高于NE组(P<0.05);(3)NE组、QE组CⅢ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NE、QE组无明显差异(P>0.05);(4)NE组、QE组CⅥ活性明显均高于NC组(P<0.001),NE、QE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及运动训练结合CoQ10补充均可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即刻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改善线粒体完整功能。(2)递增负荷运动训练与补充CoQ10在改善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肝脏线粒体完整功能方面无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体育科技》期刊2012年02期)
马艳艳,谷为岳,张尧,宋金青,王玉洁[9](2010)在《64例中国线粒体疾病患儿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缺陷是线粒体病的一组主要病因,导致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既往由于缺乏可行的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测定方法,我国患者很难获得酶学诊断。本研究首次为64例临床诊断线粒体病的患者进行了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期刊2010-09-23)
张军[10](2010)在《补充硫酸亚铁对运动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在长期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下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缺铁性贫血的运动大鼠补充硫酸亚铁,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理论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和自由基含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补铁对大鼠心脏代谢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能机制,以至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实验方法:健康雄性Whistar大鼠60只,体重在100g左右,所有大鼠在建模成功后按要求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10),小剂量补铁+运动组(S,n=10),中剂量补铁+运动组(M,n=10)。大剂量补铁+运动组(L,n=10),运动组(T,n=10),补铁组每天采用灌胃方式补充硫酸亚铁溶液,补铁的剂量为:小剂量补铁组每鼠每天28.85mg/kg大鼠体重,中剂量补铁组每鼠每天57.7mg/kg大鼠体重,大剂量补铁组每鼠每天115.4mg/kg大鼠体重。运动组和补铁+运动组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8周,每周训练6天,周日休息,动物跑台坡度为0度,跑台速度为30米/分。前4周运动性贫血模型建立时的训练安排计划为:前两周每天1次进行训练,其余时间为每天早晚各1次;第1次训练时间为5min,之后2min/次的加速度进行递增,最后1次的训练时间为75min;后四周铁补充时的训练安排计划为:每天两次(两次的训练时间相同),前2周分别为80min/次和85min/次,之后2周以90min/次为起点、2min/次的加速度进行递增。第8周周六训练后所有动物休息24h后进行一次力竭性跑台运动后即刻麻醉处死,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指标的不同变化。实验结果:1、与安静对照组(C)相比,各组大鼠体重增幅都显着下降(P﹤0.01);与运动组(T)相比,补充硫酸亚铁的S组与M组大鼠体重增幅不明显。2、与运动组(T)相比,其它各组补充硫酸亚铁的大鼠血红蛋白含量均显着上升(P﹤0.01)。3、与安静对照组(C)相比,小剂量补铁+运动组(S)与中剂量补铁+运动组(M)的心肌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均有提高,差异显着(P﹤0.01);而大剂量补铁+运动组(L)无显着差异;运动组(T)则表现出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降低(P﹤0.05)。4、与安静对照组(C)相比,小剂量补铁+运动组(S)与中剂量补铁+运动组(M)心肌组织的MDA含量显着降低(P﹤0.01)、SOD活性显着上升(P﹤0.01)、GSH-PX活性显着上升(P﹤0.01)。大剂量补铁+运动组(L)MDA含量显着降低(P﹤0.01)、GSH-PX活性显着上升(P﹤0.01)、SOD活性无显着差异。运动组(T)SOD活性下降(P﹤0.01)、MDA含量与GSH-PX活性无显着差异。结论:1、大强度、长时间的长期跑台训练会导致大鼠体重增幅显着下降,补充硫酸亚铁对提高运动大鼠体重的作用不明显。2、长期的过度运动训练以及在训练中大剂量补铁甚至会降低心肌呼吸链酶的活性,而在运动训练中小剂量和中剂量补铁则对心肌呼吸链酶活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3、经过四周补充硫酸亚铁,使大强度运动的贫血大鼠MDA含量显着减少,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增强,但是不同的剂量影响的效果不同,小剂量和中剂量补铁效果要优于大剂量补铁。(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呼吸链酶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80只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疲劳对照组(B组)、疲劳前刺激组(C组)、疲劳后刺激组(D组),造模成功后分别在1、3、5周末分批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3、5周各组动物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大鼠肝脏线粒体蛋白定量用Bradfood蛋白定量法测定。结果:第3、5周末D组和B组、C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及D组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B组(P<0.05)。D组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V)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C组(P<0.05)。结论: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运动性疲劳大鼠肝区可以提高其氧化呼吸链酶复合物(I~IV)的活性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呼吸链酶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宁,宋囡,贾连群,陈丝,王健.化瘀祛痰方对AS家兔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2].翟艺宗,黄昌林,常祺,王久清,张佳.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肝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
[3].余敏,王勤鹰,顾勤,王星,邓冰.左归丸对大鼠慢性脑缺血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4
[4].李溪远,杨艳玲.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V缺陷与线粒体病[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
[5].马艳艳,吴桐菲,刘玉鹏,王峤,李溪远.Leigh综合征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和基因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2012
[6].王世超.高住高练低训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2
[7].吴刚.高住高练低训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2
[8].王玉侠,李洁.补充辅酶Q_(10)与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2
[9].马艳艳,谷为岳,张尧,宋金青,王玉洁.64例中国线粒体疾病患儿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2010
[10].张军.补充硫酸亚铁对运动训练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
标签:化瘀祛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 脂质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