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
[摘要]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模式。诗歌创作过程中隐喻的应用是丰富诗歌的语言结构形式,深化诗歌主旨,充分表现诗歌“言此意彼”弹性化空间能力的修饰手段,由此,运用语用学的方法探究诗歌隐喻功能,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诗歌中的抽象化语言,多角度、多侧面加强对诗歌隐喻结构背后时代和主题的了解,深入研究诗歌的本质和属性,挖掘诗学的潜在美学价值,同时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在综合情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摄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用学诗歌隐喻隐喻关联理论
诗歌隐喻是作者创造力、想象力和个性化的体现,更是与语言实质紧密相联,借此表达人心目中安居世界的信息代码。在语用学的视野下,诗歌隐喻的表达是用来交流思想、形成社会互动的语言应用工具,是关注读者与作者之间现实需要和跨时空交际的媒介,更是揭示语言行为中心理成因和社会成因的隐性条件。本文拟通过斯泊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模型从语用学视野下解构诗歌隐喻功能及对教学的启示。
一、解构诗歌隐喻功能的理论模型:关联理论模型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动态化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诗歌的隐喻同样离不开人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大背景,鉴于诗歌隐喻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如果我们要对诗歌隐喻语言的实质、结构、应用充分了解,在不确定因素下取得特定的语用功能,从而取得认知效果、交际效果和社会效果,我们就必须付出大的努力去推理和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各种所需信息的关联,将读者和作者的心理因素和语言现象、社会文化因素放入动态互动的相互制约的关联理论框架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构诗歌的隐喻功能。话语与语境的关联度越大,读者就更容易理解诗歌隐喻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特定语用目的,反之,如果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联度过低,那么读者就只能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领悟诗歌隐喻中所特有的表达内涵和语言应用目的。此外,关联理论以关联性为唯一准则,以演绎推理为途径,进行会话含义的探讨,所以受两个因素和两个原则的制约:话语提供的信息的表达形式即语境效应(contextualeffect)和对语境理解的难度即加工力(processingeffect),由因素产生了两个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所以要对诗歌隐喻功能真正理解,就必须在语境效应中,充分考虑诗歌创作背景的人物心理、社会文化和时代特征与隐喻功能的关联。
二、关联理论模型下的诗歌隐喻
诗歌隐喻的应用是与诗歌创作的背景紧密相联系的,诗歌隐喻本身所带有的时代印记是研究诗歌隐喻功能必不可少的线索,在作者的一度创作和读者的二度消费之间,读者和作者的心理因素、认知能力、社会文化环境是诗歌动态化语境中促进说者与听者互动的关联因素。因此,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以隐喻语言结构、诗歌所处社会背景以及不同人对语境效应的信息加工能力、认知程度来分析诗歌隐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诗歌隐喻的全面客观的理解。
(一)魏晋南北朝诗歌隐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诗歌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当时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士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这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各民族的交流加强,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空间,除此之外,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思想界异常活跃,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这些社会特征也为诗歌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文化氛围。这些文化和社会特性,都是与诗歌隐喻功能的开展相关联的因素。以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为例: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要了解这首诗中隐喻的表达技巧,就必须了解与这首诗创作相关联的历史背景、人物当时的心理世界、以及读者的认知程度和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曹植是曹操宠爱的儿子,才华横溢,于是遭到曹丕的嫉妒,处处想将其陷害,于是中有一日,在大殿之上让其作诗,不然就处以死刑,于是曹植做了这首面对亲兄逼迫,本身又无可奈何的催人泪下的诗作。这都是和当时混乱的社会局面,不安的政治环境,以及曹植本人所处的身份和地位密切相关,这就是其中煮豆燃豆萁的亲情之痛,也是同根相生的手足情深面对权力博弈所做出的坚强控诉。
(二)唐诗、宋词的诗歌隐喻
唐代之后,我国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同时这也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宋词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既有其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词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新形式,其独有的节拍和韵律体现了诗歌形式的创新,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适合当时节奏生活和人民喜好的诗歌体裁。此间,经济的繁荣为诗歌创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对社会环境,所处历史阶段的考察,是考察诗歌隐喻的重要关联维度。因此,我们在理解诗歌隐喻功能时,要将诗歌放进与诗歌创作相关联的语境中,一切与阐释诗歌隐喻功能的关联都是获得隐喻认知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结合当时的动态化的语言环境,在二度创作中,领会作者的心理世界,作品的物理世界以及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的交际世界。在此,以苏轼的一首词为例,解析特定语境下以关联为基础的的特定隐喻功能: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某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和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苏轼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然而,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呢?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这是诗歌隐喻发生的特定语境。“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当时,苏轼被贬黄州,人们的看法就像和世俗评论就像雨点一样,叩打苏轼的心扉,这就是雨点的深刻隐喻,然而我们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最后却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同时面对“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生活状态,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是面对生活达观的态度。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写天转晴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酒醒与微冷和相迎的前后转折,说出了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这其中的微冷都是生活不得意的隐喻,下面拟人化的隐喻则表明了生活的转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当你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生命的真谛了。
苏轼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在朝为官明知与当权者相左,但仍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趋炎附势、看风使舵。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云。他是自然之子,其高风亮节能与日月争辉,其品行高洁与当世不容,其绝世才华招致众小人的诋毁。但苏轼面对生活中的遭遇坦然处之,“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遭受诟辱折磨,几致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结案出狱。诗人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通过以上对诗词的解析,充分了解诗词创作的文化背景,人物面对当时的被贬遭遇所做出的心理反应以及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都是诗歌隐喻功能分析所必不可少的关联事项。读者只有具有对语境效应中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结构具备足够的信息加工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诗歌隐喻功能。
(三)当代诗歌隐喻
从五四运动开始到新中国建立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当代阶段。新中国以后至今,我国的诗歌进入了全面繁荣、百家争鸣的现代化时代。诗歌的内容、样式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这就为诗歌隐喻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也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它要求人们更加熟悉诗歌隐喻创作机制的语言结构、背景知识和时代特征,还有对诗歌认知过程中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以便更好理解作者意图,理解隐喻的能动性。下面以现代诗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探析现代诗歌中隐喻的功能产生机制: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该诗作于19世纪70年代,这是它的创作时代背景。余光中于22岁随家人到达台湾,在1971年,20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乡愁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心理特征,这些都与了解诗歌隐喻提供了相关联的认知路径。诗歌结构上,寓变化为统一,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这些是了解诗歌隐喻的语言结构特征。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诗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因此,只有了解诗歌隐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的诗性特质,读者才能从语境效应中,在认知过程中,以认知和交际原则,取得具体语境中隐喻内涵的最佳突破。
三、在教学中的启示
(一)关联理论模型的运用有助于师生增加对诗歌理解的认知程度
关联理论是以关联为基础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联,是外部环境和作者、读者内部心理活动的关联,也是特定语境和特定语用目的的关联。运用关联理论浅析诗歌隐喻的功能,有助于促成读者的理解认知和作者创作背景的统一,以此取得最佳认知效果,形成读者与作者的跨时空、非现场交际。因此,关联理论的应用可以使师生在充分了解诗歌隐喻背景构造的同时,以自身的独特素质和经历来加强诗歌的认知。
(二)运用关联理论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训练多元化思维
对诗歌隐喻功能的全方位解读,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之上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人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创造力和理解力。关联是一种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没有可穷尽的巨著,只有思维的僵化与读解的死亡,所以当学生将自身投入到多元化的思维框架之中后,才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刻领会语言和世界的关系。
(三)关联理论对诗歌隐喻的解构可以促进中外语言交流,改进教学质量
关联理论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译英和英译汉的翻译水平和理论水平,对于传播文化的老师来说,则可以以此方法,减轻学生对诗歌理解上的晦涩难懂,从而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教学绩效,使对诗歌的研究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最终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语用学以语言的应用为根本属性的,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是孤立的,它是和整个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及个人心理特质、思维模式休戚相关联的。所以语用学视角下运用关联理论模型对诗歌隐喻功能的研究,便于诗歌作品的创作和解读形成互动性的交际过程,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达到语用目的的动态和多维。
注:
[1]Black.M.Modelsandmetaphors[M].CornellUniversityPress,1962.
[2]Gibbs,R.Thepoeticsofmind:Figurativethought,language
Andunderstand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94.
[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4]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1996(2).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严世清.隐喻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7]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1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