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辙叉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定辙叉,轮轨接触关系,结构不平顺,等效锥度
辙叉区论文文献综述
赵卫华[1](2015)在《固定辙叉区轮轨静态接触几何关系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定辙叉特殊的轨线布置及复杂的轮轨接触关系,建立固定辙叉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算法,分析固定辙叉区沿辙叉走行方向主要接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关键断面轮轨接触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辙叉轮载过渡段轮轨接触参数变化规律复杂,结构不平顺变化幅值最大且波长较短;轮对横移量增加,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增大,轮轨动力作用增强;辙叉咽喉区和轮载过渡段辙叉侧轮轨接触点变化存在突变。提出应合理设计辙叉区轮载过渡段结构参数,优化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而改善列车通过时辙叉的受力性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蔡小培,李成辉[2](2008)在《高速道岔辙叉区轮轨接触不平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高速道岔辙叉区不平顺特性,通过分析心轨、翼轨的结构特点,采用最小距离搜索法,建立了辙叉区轮轨接触计算模型,并以350 km/h客运专线42号高速道岔为例,分析了不同藏尖结构和车轮踏面的轮轨接触不平顺规律.结果表明:不平顺最大值出现在轨距测量点由翼轨向心轨转移处和轮轨接触点由翼轨向心轨转移处;同一种藏尖结构和车轮踏面,横向不平顺远大于竖向不平顺;采用水平藏尖结构并分别在心轨顶宽10.0,15.0,35.0 mm处降低10.0,3.0,0.0 mm,能有效控制不平顺;随着列车运行和车轮磨耗,不平顺会出现横向增大、竖向减小的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谭晓春,罗雁云[3](2007)在《高速道岔辙叉区动力响应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列车过岔有限元模型,运用动力学原理,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不同轨下刚度和列车速度在道岔辙叉区对轨道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心轨尖端、心轨根端及辙叉区共用垫板中心等特殊部位处的轨道振动特性。计算表明列车速度的变化对钢轨最大竖向加速度和岔枕最大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大,而辙叉区轨下刚度的变化对钢轨最大竖向加速度、岔枕最大竖向位移及岔枕最大竖向加速度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7年23期)
赵曦,顾培雄[4](1991)在《固定式辙叉区轮轨动力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辙叉区轨道构造特点,提出了辙叉区非均匀弹性点支承变截面连续梁轮轨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系统运动方程,并用无条件稳定、精度最佳的平均加速度方法直接积分求解。计算得出轮轨接触点、辙叉区咽喉、理论尖端、心轨宽20、50、70mm断面处等位置的钢轨件,最大冲击力作用处的轨枕以及簧上、簧下质量的各项动力效应;分析了轨下垫板刚度、列车速度、辙叉磨耗量等各种因素对辙叉区轮轨竖向动力效应的影响,特别是轨下弹性垫层的影响;提出了最佳轨下弹性垫层刚度值范围。并就减小辙叉区动力效应,延长辙叉使用寿命问题提出某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1991年02期)
辙叉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高速道岔辙叉区不平顺特性,通过分析心轨、翼轨的结构特点,采用最小距离搜索法,建立了辙叉区轮轨接触计算模型,并以350 km/h客运专线42号高速道岔为例,分析了不同藏尖结构和车轮踏面的轮轨接触不平顺规律.结果表明:不平顺最大值出现在轨距测量点由翼轨向心轨转移处和轮轨接触点由翼轨向心轨转移处;同一种藏尖结构和车轮踏面,横向不平顺远大于竖向不平顺;采用水平藏尖结构并分别在心轨顶宽10.0,15.0,35.0 mm处降低10.0,3.0,0.0 mm,能有效控制不平顺;随着列车运行和车轮磨耗,不平顺会出现横向增大、竖向减小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辙叉区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卫华.固定辙叉区轮轨静态接触几何关系计算[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5
[2].蔡小培,李成辉.高速道岔辙叉区轮轨接触不平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
[3].谭晓春,罗雁云.高速道岔辙叉区动力响应仿真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4].赵曦,顾培雄.固定式辙叉区轮轨动力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