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淡水经济贝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蚬,环棱螺,圆田螺,营养成分
淡水经济贝类论文文献综述
郑汉丰,李家乐[1](2012)在《浙江地区3种淡水经济贝类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国标方法对浙江地区的河蚬、环棱螺和圆田螺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进行评价,以期为贝类的营养研究、饲料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环棱螺和圆田螺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较为接近,而糖类的含量有较大差异;河蚬与环棱螺和圆田螺在主要营养成分组成方面差异较大。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3种淡水经济贝类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此外,谷氨酸含量远高于其他氨基酸,环棱螺中高达115.88mg/g,圆田螺中也高达98.68mg/g,2种螺肉的呈味氨基酸接近,含量均达40%以上。环棱螺和圆田螺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53.28mg/g和561.67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在35%左右,与WHO/FAO模式推荐的模式(35.38%)接近。因此,3种淡水经济贝类软体部分的营养组成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02期)
彭扣,郭红军,谢凯,王军花,洪一江[2](2010)在《开发免疫增强剂用于淡水经济贝类病害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淡水贝类是指软体动物门中瓣鳃纲(Lanellibranchia)和腹足纲(Gastropoda)的一些生活于淡水中的贝类。由于一些贝类可作为育珠蚌、食用、药用、制作工艺品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淡水经济贝类的人工养殖也越来越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随着淡水经济贝类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病害成了制约贝类养殖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对海水贝类的病害防治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关于淡水贝类自身免疫系统抗病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目前,有关贝类免疫机制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贝类机体防御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由于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它们只能通过血细胞的吞噬作用、血清的凝聚作用以及由血细胞释放到血清中的各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因子(水解酶、调理素、凝聚素、抗菌肽等)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等非特异性免疫来抵抗病原微生物。已有的研究表明,合适的免疫刺激剂可以增强贝类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牟海津等用海藻多糖免疫注射滞孔扇贝发现血清中的酸性磷酸水解酶(ACP)、碱性磷酸水解酶(ALP)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0-10-28)
路吉坤[3](2009)在《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的种质资源研究连云港海州湾水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连云港掀起“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的热潮,海洋和港口资源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力度的加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大海,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农业和水产养殖污水也不断排入海中,导致连云港近海海水重金属离子超标、富营养化程度扩大,致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病原体大量滋生,给海水养殖、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海洋污染成为阻碍连云港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查清该海域水体水质状况,研究污染物的分布、迁移规律,对保护该海域的生态环境以及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级政府也逐渐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开始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的研究,特别是加强海州湾近岸河流入海口的污染研究。本文以2006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参照海水水质标准,详细分析海州湾海域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状况、临洪河与灌河口附近海域的水质状况。通过对Pb、Zn、Cu、 Cd、水温、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叶绿素以及油类等项目的监测分析表明:海州湾海域水体已经受到了重金属轻度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特征表现各异,铅在靠近临洪河口的位置含量明显偏高,镉的含量比较均匀,底层水的镉、铜、铅含量高于表层,锌与之相反,在底层水的含量略低于表层;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已经超过Ⅲ、Ⅳ类水质标准,如果光照充足,藻类生长的环境适宜,则很有可能会发生赤潮;油类含量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受沿岸流影响较大;PH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DO、COD符合国家Ⅰ、Ⅱ类水质标准。本文的分析数据将为以后海州湾水环境污染提供比对依据,同时从分析结果看,海州湾水域已经开始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加强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强化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也要认真制定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2-01)
闻海波[4](2009)在《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的种质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丰富,已有报道的经济贝类有100多种。然而,我国系统的淡水贝类种质资源研究较少。关于淡水贝类的种质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宗养殖品种上,这给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生物资源带来极大的障碍。本文选择了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和整理。通过形态学再描述和可量性状的测定、繁殖、生态特性初步调查、染色体核型及线粒体16S rRNA序列分析,分别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层次开展种质资源研究,以此探讨了我国蚌科物种分类与系统发育问题。本文将为我国淡水贝类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为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淡水贝类资源奠定基础。1形态学、生长测定及繁殖、生态特性初步调查12种贝类的贝壳外形、内部绞合齿、可量性状比例及生长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物种分类和判别的参考依据。根据12种淡水贝类的繁殖与生态特性初步调查结果初步认为:叁角帆蚌、褶纹冠蚌、圆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为需要关注的物种;河蚬、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为目前稳定物种;中国尖嵴蚌、圆头楔蚌、背瘤丽蚌为正受威胁的物种;橄榄蛏蚌、扭蚌对生态要求较高,资源分布狭窄,为濒危品种。2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氯化钴和秋水仙素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0种淡水经济贝类的染色体核型。研究表明:褶纹冠蚌、圆背角无齿蚌、背瘤丽蚌、橄榄蛏蚌、扭蚌、中国尖嵴蚌、圆头楔蚌7种蚌染色体均为38,是蚌科物种典型的染色体数目;隶属于蚬科的河蚬染色体数目为36,比蚌科少1对染色体;而隶属于腹足类田螺科的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的染色体数目为18,与田螺科其他种类相同。所有物种中未发现性染色体。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将10种淡水双壳类大致分成3大类群:圆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叁角帆蚌、褶纹冠蚌、背瘤丽蚌、中国尖嵴蚌具有0~2对st/t着丝粒染色体,遗传变异可能性较小,为第1类稳定类群;扭蚌、圆头楔蚌、橄榄蛏蚌有5~9对st/t着丝粒染色体,为第2类群;河蚬具有超过染色体总数2/3以上的st/t着丝粒染色体,遗传变异的机率最大,属于第3类最不稳定的类群。从染色体细胞学特征来看,与基于形态学的淡水贝类分类系统基本相符。3线粒体16S rRNA序列分析测定了叁角帆蚌、褶纹冠蚌、背瘤丽蚌、圆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圆头楔蚌、中国尖嵴蚌等8种蚌的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实验表明:基于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在8个淡水双壳类的物种中以背瘤丽蚌的种内变异较大,相对遗传距离为0.0234,其余种类的遗传较为稳定;除圆背角无齿蚌与背角无齿蚌之外,8种蚌的种间遗传距离远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再次证明线粒体16S rRNA序列可以用于我国淡水双壳类的物种鉴定。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圆背角无齿蚌与背角无齿蚌种间相对遗传距离小于种内遗传距离,在NJ和UPMG法聚类过程中,两种不同个体混为一群,推测可能两种为同一有效物种,但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明。9种淡水双壳类可以分为3个大的类群:珠蚌亚科、无齿蚌亚科和小方蚌亚科,但叁亚科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我国12种淡水经济贝类的资源状况作了初步评估,为我国淡水贝类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水平的种质测定与分析,提出一些不同于我国现行淡水贝类分类系统的结论与问题,这将对我国淡水贝类的基础研究和保护开发利用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2-01)
陈元晓,陈英杰,张闻,田明,周轶平[5](2009)在《云南省4种淡水贝类的营养成分和经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瓶螺(Ampullaria gigas)、绘环棱螺(Bellamya limnophila)、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阳宗海螺蛳(Margarya yangtusnghaiensis)的营养成分。方法标准营养成分测定法。结果报道了大瓶螺、绘环棱螺、螺蛳、阳宗海螺蛳的营养成分。结论与猪肉、牛肉、鸡肉的营养成分相比较,这4种淡水贝类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元素,可作为优质保健食品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四川解剖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淡水经济贝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淡水贝类是指软体动物门中瓣鳃纲(Lanellibranchia)和腹足纲(Gastropoda)的一些生活于淡水中的贝类。由于一些贝类可作为育珠蚌、食用、药用、制作工艺品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淡水经济贝类的人工养殖也越来越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随着淡水经济贝类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病害成了制约贝类养殖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对海水贝类的病害防治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关于淡水贝类自身免疫系统抗病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目前,有关贝类免疫机制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贝类机体防御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由于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它们只能通过血细胞的吞噬作用、血清的凝聚作用以及由血细胞释放到血清中的各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因子(水解酶、调理素、凝聚素、抗菌肽等)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等非特异性免疫来抵抗病原微生物。已有的研究表明,合适的免疫刺激剂可以增强贝类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如牟海津等用海藻多糖免疫注射滞孔扇贝发现血清中的酸性磷酸水解酶(ACP)、碱性磷酸水解酶(ALP)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有显着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淡水经济贝类论文参考文献
[1].郑汉丰,李家乐.浙江地区3种淡水经济贝类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
[2].彭扣,郭红军,谢凯,王军花,洪一江.开发免疫增强剂用于淡水经济贝类病害防控[C].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下册).2010
[3].路吉坤.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的种质资源研究连云港海州湾水环境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
[4].闻海波.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贝类的种质资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5].陈元晓,陈英杰,张闻,田明,周轶平.云南省4种淡水贝类的营养成分和经济价值[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