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根肿病论文-陈丽丽

小白菜根肿病论文-陈丽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白菜根肿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菜根肿病,十字花科,土壤酸碱度,浇水追肥,吸肥能力,喷施,抗病品种,撒施,药剂,病菌

小白菜根肿病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丽[1](2019)在《小白菜根肿病如何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植小白菜最好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5年的轮作,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残留度。选择抗病品种,用消毒剂进行处理后再种植,以减少田间根肿病病菌浸染。二、加强小白菜生长期管理,适时浇水追肥,喷施蔬菜壮茎灵以提高植株吸水、吸肥能力,促使值株叶片肥厚(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报》期刊2019-10-15)

索欢,陈龙正,徐海,宋波,樊小雪[2](2016)在《小白菜根肿病接种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十字花科根肿病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为小白菜根肿病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注射法、菌土法和蘸根法进行小白菜根肿菌接种,并使用最佳接种方法在小白菜不同生长期对其接种,进行了小白菜根肿病发病调查时期比较以及小白菜不同浓度根肿菌接种比较等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法以69.44%的发病率、高达60.71%的病情指数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更适合大量材料的接种鉴定;小白菜的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且受侵染越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小白菜接种根肿菌30 d时根部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根肿,且接种时间越久,病情指数越高;根肿菌接种浓度在1×106个/g(干土)时能够引起小白菜76.67%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为55.71%。(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索欢[3](2016)在《小白菜根肿病抗性遗传学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白菜(Brassica rapa chinensi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绿叶蔬菜,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栽培。作为一种土传病害,根肿病对包括小白菜在内的十字花科蔬菜危害呈现加重的趋势。土壤一旦被根肿菌污染很难进行彻底的治理,不再适宜十字花科蔬菜生长。十字花科根肿病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在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例如大白菜、甘蓝、花菜和油菜等,而小白菜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这可能是因为十字花科蔬菜从受侵染到感染根肿菌再到发病大约需要10-16天,小白菜的生长周期短,即使感病但因及时采收而未表现出发病迹象或者发病迹象不明显。国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研究主要在发病机理、发病条件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本试验是对小白菜根肿病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小白菜根肿病接种鉴定通过对注射法、菌土法和蘸根法这叁种典型接种方法比较,发现注射法引起的病情指数最高,蘸根法虽然引起的发病率最高,但同时也会引起很高的死苗率,综合考虑,注射法更适合大量材料的接种鉴定。通过接种时间试验,发现小白菜整个生育期都能感病,且受侵染越早发病越重,成株后感染对其生长影响轻微。通过不同浓度接种比较,发现1*106个/g(干土)是比较理想的接种浓度。接种30天时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根肿,接种45天是调查准确性最高的时间。2.小白菜根肿病遗传学分析通过对F2代群体的接种鉴定,根据抗感病情况分析此根肿病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其他微效基因辅助。3.小白菜抗根肿病ISSR分子标记从21份引物中筛选出能在父本、母本、F1代和F2代群体中稳定扩增出特异条带的一个引物,并通过F2代群体各单株DNA检测发现抗病基因在F2代群体中发生重组交换,交换率约为9.73%,通过ISSR标记筛选获得与其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CR标记,遗传距离为9.86cM。(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黄蓉,黄瑞荣,华菊玲,梁玉勇,邵见阳[4](2012)在《小白菜根肿病的接种方法及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植物土传病害,该病引起的损失占世界十字花科作物总量的10%以上。探索病害的最佳接种方法是开展相关或同类研究的重要基础。试验比较了5种根肿病的人工接种方法,并探索了种子预浸、病原菌浓度和土壤pH等接种条件对接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菌土法优于菌土法,而浸种加密封菌土法的接种效果最为显着。对比不同接种条件的试验结果得知,无菌水预浸种1天破胸后再进行接种处理会降低接种效果;用于接种处理的根肿病菌浓度越高,发病的效果越明显;而土壤条件为酸性时更利于根肿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31期)

岳海梅,巩文峰,张新军,旺姆,何建清[5](2011)在《林芝地区普通白菜(小白菜)根肿病的药剂防治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灌根、拌种、拌种+灌根的方法,研究了化学农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40%多菌灵·福美双(烂根愈)WP及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根肿灭)水乳剂(EW)对西藏林芝地区普通白菜(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拌种+灌根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效果好,其中,75%百菌清WP拌种+灌根的防治效果最为显着,防效高达95.6%;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EW拌种+灌根的防治效果为89.5%,与同样处理的40%多菌灵·福美双WP防效(90.1%)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1年18期)

刘勇,杨文强,黄小琴,柯绍英[6](2009)在《影响小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主要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的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侵染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尽管该病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市很早就有分布和危害,但由于发生和危害较轻而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随着西南地区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和土壤酸化的加重,该病在四川、云南等地的蔬菜和油菜产区呈现加速蔓延趋势,部分地区植株发病率达到50%以上,严重威胁到该地区十字花科植物的种植和正常生产。根肿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进行越冬越夏,休眠孢子囊一般可在土壤中存活6-8年。由于根肿病菌不能离体进行培养,因此病菌休眠孢子的萌发情况就直接影响病菌侵染十字花科植物的难易,也只有充分了解影响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制约因子,才能明确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并有效控制该病的危害。为此,本文以四川主栽蔬菜小白菜为试验材料,以小白菜根肿病病根为病原菌提取材料,采用培养皿液体培养法从环境培养温度、培养液pH值、不同的萌发液营养条件、光照和不同腐烂程度的寄主组织渗出液测定了不同条件对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对根肿病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探明小白菜根肿病菌的萌发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休眠孢子的差异,为根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08-24)

杨文强[7](2009)在《小白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随着蔬菜栽培面积的扩大,十字花科根肿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四川蔬菜的生产。本研究以成都市小白菜根肿病菌为试验材料,提取休眠孢子,对病原物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田间调查小白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在室内,对小白菜根肿病的发病条件和药剂杀菌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果如下:1小白菜属于感病品种,在苗期和成株均可感病,以苗期感病为主。该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病菌侵染寄主后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一般主根上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少,须根上肿瘤体积小而数量多,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典型症状。2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寄主来源根肿病休眠孢子,结果显示不同寄主来源根肿病休眠孢子形态相似,大小有差异。小白菜根肿病休眠孢子为圆形或近圆形,孢壁不光滑,有乳状突起,孢子直径为1.8~4.2μm,平均直径为2.8μm。3小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4℃,致死温度48℃,适宜萌发pH为6.3,病根组织腐烂后显着促进休眠孢子的萌发,光照抑制休眠孢子的萌发,寄主组织的根分泌物能够有效促进休眠孢子的萌发,在过滤根分泌物溶液中萌发率最高,达71.07%。与已报道的甘蓝、油菜根肿病的生物学特性相似。4成都市根肿病菌常年侵染小白菜造成病害的发生,5~9月是根肿病的适宜发病时期。5月至6月中旬和7月下旬至9月初是根肿病的发病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因高温对小白菜生长有影响,病害下降。9月中旬至11月初病害进入缓慢期,11月中旬至2月进入休眠期,次年3月又开始发病。不同时期病菌侵染作物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高低,夏季田间播种小白菜后第16d根部出现病症,比秋季播种植株出现病症早5d;同一时期,无菌土育苗后移栽的植株病害严重度比直播植株明显下降。5比较菌土接种、蘸根接种、病株组织接种、灌根接种法对小白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灌根接种法植株病情指数达48.23,发病率达75.92%,均为最高,是室内理想的接种的方法。土壤类型对根肿病的发生影响明显,供试土壤使植株根肿病发生严重度依次为:水稻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种植植株病情指数为68.28,发病率88.89%。在紫色土中加入营养土或河沙后,病情指数和发病率略有增加。用不同pH营养液浇灌接种后的小白菜,在营养液pH4~9范围内,以pH5发病最严重,病情指数为58.73,发病率为81.48%。6油菜、小白菜、白菜3种不同寄主来源的根肿病菌接种小白菜,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无显着差异,对小白菜致病性相似;而小白菜根肿病菌分别接种油菜、小白菜、白菜时,对小白菜致病性最强。7生石灰和庄伯伯药剂杀菌效果明显,庄伯伯药剂平均抑菌率为30.44%、生石灰平均抑菌率为29.73%,两者无显着差异,但其抑菌效果菌极显着高于科佳、福帅德药剂和芽孢杆菌粉剂。(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小白菜根肿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十字花科根肿病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为小白菜根肿病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注射法、菌土法和蘸根法进行小白菜根肿菌接种,并使用最佳接种方法在小白菜不同生长期对其接种,进行了小白菜根肿病发病调查时期比较以及小白菜不同浓度根肿菌接种比较等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法以69.44%的发病率、高达60.71%的病情指数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更适合大量材料的接种鉴定;小白菜的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且受侵染越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小白菜接种根肿菌30 d时根部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根肿,且接种时间越久,病情指数越高;根肿菌接种浓度在1×106个/g(干土)时能够引起小白菜76.67%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为55.7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白菜根肿病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丽丽.小白菜根肿病如何防治[N].河南科技报.2019

[2].索欢,陈龙正,徐海,宋波,樊小雪.小白菜根肿病接种鉴定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

[3].索欢.小白菜根肿病抗性遗传学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

[4].黄蓉,黄瑞荣,华菊玲,梁玉勇,邵见阳.小白菜根肿病的接种方法及条件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

[5].岳海梅,巩文峰,张新军,旺姆,何建清.林芝地区普通白菜(小白菜)根肿病的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蔬菜.2011

[6].刘勇,杨文强,黄小琴,柯绍英.影响小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主要因子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9

[7].杨文强.小白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及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  ;  ;  ;  ;  ;  

小白菜根肿病论文-陈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