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员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舆论事件,情感动员,图像符号,公众同情
动员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何飞[1](2019)在《网络舆论事件的同情动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员"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发动人们参与某项活动。在传统社会抗争中,动员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它聚集大量社会成员参与到抗争行动中来。其中,情感动员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传统而被学界所重视。笔者以同情情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同情情感在网络舆论事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往往能打通不同个体的情感体验,实现公众的情感共通。同情情感是同人们行为的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一种情(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30期)
罗佳[2](2019)在《话语权力与情感密码:网络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审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网络政治动员中的功能日益凸显,成为网络政治动员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发展图景和格局限定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性质及其发展空间;中观上的群体心理嬗变孕育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情感动能;微观上网民的个体价值取向表明网络政治动员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定,同时又具有重新阐释、整合乃至创造意识形态的可能。(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9年05期)
刘小龙[3](2019)在《微观政治视域下网络社会动员的策略及其限度*——基于Z市环境抗争QQ群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微观政治的视角来看,网络社会动员功能主要有信息交流、危机渲染、情绪激励、方案商议和行动动员。通过诉诸于感性的、与个体经验相契合的"话语构建"策略和"情感动员"策略,网络社会动员实现了危机话语建构,赢得了参与者的情感支持和行动支持,构建起了组织者在"后台"策划组织、参与者在"前台"响应的弱关系链条。然而,网络社会动员对现实生活中的组织资源和动力能力高度依赖,也无法从根本上克服交易成本过高的集体行动困境。(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恒山,钟瑛[4](2019)在《网络事件动员的多重机制与管理路径——以政府舆情类网络事件为研究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网络动员主要有叁种作用机制,即情感动员机制、资源动员机制、共意动员机制。在集体行动理论中,网络事件的大量涌现并非源于社会矛盾的加剧和社会怨恨的增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集体行动发起者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日渐丰富。从群体认同塑造视角来研究网络事件,其动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叁个环节:突出议题而引发关注、赋予意义而能动解读、共享意义而达成共识。针对网络动员多重机制的具体环节,可以规划与之关联的管理路径。(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郭燕[5](2019)在《网络安全检查动员部署暨网络安全工作培训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加强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包头市委网信办举办了2019年全市网络安全检查动员部署暨网络安全工作培训会议。全市131家单位参加培训。会议分析了目前的网络安全形势,确定由(本文来源于《包头日报》期刊2019-06-24)
席亚洁[6](2019)在《社区网络动员:突破“中心-边缘”结构的尝试——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心-边缘"结构在国际关系、区域发展、复杂系统和网络、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众多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社区中,区政府、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元行动者也存在着"中心-边缘"结构。南京市栖霞区运用网络动员的方法,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为平台,给予社区中的多元行动者以平等的话语权,是一种能够突破社区"中心-边缘"结构的尝试。一、行政动员下的"中心-边缘"(本文来源于《江南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艾明江[7](2019)在《科技赋权与协作参与:科技网络社群在社会运动中的动员过程——以台湾地区g0v网络社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社交媒体在社会运动中的动员机制,传统研究主要考察社交媒体在组织结构、信息分享、情感话语等方面对社会运动施加的影响。本文以台湾地区g0v科技网络社群为分析样本,研究发现近年来台湾地区的社会运动中,g0v科技网络社群积极利用技术能力与网络资源,搭建了高度专业化、自主性的协作参与系统,从而为社会运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构建了相互联系、沟通的社交网络平台,由科技赋权带来的协作化参与最终促成了大量民众成为社会运动的参与者与支持者。通过对台湾地区科技网络社群在组织结构与实际运作中的分析,本文在两个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一,增进对台湾地区科技网络社群内部特征的了解;第二,进一步丰富对科技网络社群在台湾地区社会运动中的动员机制的认知。(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集刊》期刊2019年03期)
刘丽萍[8](2019)在《微公益的网络动员机制及优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事业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微公益,具有独特地位与主体价值,既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推动着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与公益的思维。中国公益事业的未来发展,不能以单个项目为最终目标,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动员激发民间活力,增强公众的责任意识,培育全社会的公益文化,推动和促成社会公益氛围的形成。2017年一款发起于微信平台的微公益项目“小朋友画廊”将微公益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公益发起方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依托网络虚拟空间发动动员,对受众进行信息传递、联系沟通、认知建构,让受众积极、广泛地参与其中最终达成公益目的。作为研究者,我们不得不深思:公益活动的动员要素是什么、动员过程是什么,最终机制如何形成。为何网络动员在微公益传播中始终面临着信任质疑和动员难的问题,作为公益的传播者,该如何进行有效地动员,以达到激发全民公益,形成积极传播环境的最终目的。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微公益的网络动员机制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对目前公益传播及网络动员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微公益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并对微公益传播与网络动员的关系做出阐述,为第二章的写作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明确微公益的网络动员是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的产物,对微公益传播活动中的网络动员要素从动员主体、动员渠道、动员内容、动员对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叁章结合《网络微公益参与行为与态度调查问卷》以定量研究方法对微公益参与者的行为及态度做出合理分析,在对动员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议题动员、情感动员、信任动员、线上线下联动等方面对微公益的网络动员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明确微公益传播中的网络动员要素如何在网络动员过程中相互联系并发挥作用,最终形成微公益的网络动员机制。同时,以“小朋友画廊”项目为例,分析该活动是如何运用网络动员要素和过程进行传播和动员。第四章在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目前微公益网络动员机制的优点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现有微公益网络动员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打造互联网+公益组织+传统媒体的动员模式、建立诚信+众筹的评估体系、培养理性公益动员基础等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全民公益事业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可靠借鉴。当线上的“微公益”向全社会发出动员,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公益精神和公益事业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公众的参与环境则会越来越健康。(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魏煦然[9](2019)在《网络事件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在互联网上访问信息,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了信息的集散中心,也成为了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平台。在转型期的中国,基于社会资源的不公平配置而衍生出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一旦在普及化的互联网上得以呈现时,网民基于道德的判断和情感的共鸣,纷纷参与其中。各种诉求交织传播,信源无从考证,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之后,谣言就会大肆传播。网络事件中的谣言具有很强的传播力,也极易迷惑网民进行互动,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可以发现,情感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心理情绪的累积是谣言产生发展的基础,而谣言的强大力量也容易进一步激发群众情绪,纵观网络事件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发现谣言与情感的互动。因此,对于谣言如何通过情感进行社会动员进行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选取了2016年发生的“上海女生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案例,以新浪微博“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话题中的微博内容和评论作为研究文本,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通过探究这些谣言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分析出这则网络事件中情感是如何对谣言的传播进行动员的。研究发现,该事件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倾向可以划分为同情与愤怒、恶搞与戏谑、威胁与恐惧叁种,它们具有着形成共意和话语支持、积聚情感能量、产生共鸣、激化事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情绪的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后,通过建构符合既定情感结构的场景引爆情绪,将事件中的个人情绪放大为整个社会之殇。接着通过对集体身份的建构,划分利益对立群体,逐渐形成弱势群体的集体认同。而一旦事件的背景和身份被建立起来,认同感确立,这种利益双方的对立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向社会抗争方向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建构起网络公共话语,并经过情感的反复动员,最终引发集体行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璟[10](2019)在《情感动员视角下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来网络民族主义事件频发,本文所关注的“瑞典事件”即是一例。“自发”是该类抗争性行为发生的重要方式,“情感”是其主要动因。目前,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者对该类事件的动员机制和具有重要动员作用的“情感”因素关注较少。本论文在该角度展开研究和探讨,将对现有研究实现良好补充。文章基于框架理论和情感动员的相关理论,对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中的动员机制展开探讨,采用虚拟民族志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对近年来典型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回顾,对事件中主流媒体、其他意见领袖和网民等主体的参与、动员情况作出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在事件中的框架建构与情感动员,对网民之间的情感互动与自主动员过程进行分析。在具体操作上,本文对2018年“瑞典事件”展开着重探讨。从最初网民对国内主流媒体新闻的质疑,到瑞典辱华节目上线后,媒体与网民对瑞方的一致批判,“瑞典事件”中的媒介框架动员与网民自主动员呈现了清晰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笔者对媒体的话语和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并通过Python爬取@环球时报评论区数据,对网民的互动话语进行分词,通过关键词对网民的情感逻辑展开研究。最终,文章呈现了以@环球时报为代表的媒体在事件过程中的报道框架、情感表达与动员策略,以及网民在一定的理性认知基础上,以归因逻辑、身份认同和效用追求为主要环节的自主情感动员机制。媒体与网民之间通过框架整合过程实现了情感的激发、极化或弱化,并实现对动员的接受或驳斥、推进或瓦解。在事件过程中可以看出,“情感”并不一定是“非理性”的,网民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激发出现交叉,共同对事件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目前,这种参与特点在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中已较为常见。笔者认为,如能对网民实现良好的引导与行动规范,网络民族主义事件同样有望对中国外交实现贡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4-30)
动员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话语、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网络政治动员中的功能日益凸显,成为网络政治动员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看,宏观上的意识形态发展图景和格局限定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性质及其发展空间;中观上的群体心理嬗变孕育了网络政治动员的情感动能;微观上网民的个体价值取向表明网络政治动员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定,同时又具有重新阐释、整合乃至创造意识形态的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员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何飞.网络舆论事件的同情动员机制[J].青年.2019
[2].罗佳.话语权力与情感密码:网络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审思[J].理论与改革.2019
[3].刘小龙.微观政治视域下网络社会动员的策略及其限度*——基于Z市环境抗争QQ群的实证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4].张恒山,钟瑛.网络事件动员的多重机制与管理路径——以政府舆情类网络事件为研究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19
[5].郭燕.网络安全检查动员部署暨网络安全工作培训会召开[N].包头日报.2019
[6].席亚洁.社区网络动员:突破“中心-边缘”结构的尝试——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J].江南论坛.2019
[7].艾明江.科技赋权与协作参与:科技网络社群在社会运动中的动员过程——以台湾地区g0v网络社群为例[J].台湾研究集刊.2019
[8].刘丽萍.微公益的网络动员机制及优化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9
[9].魏煦然.网络事件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0].王璟.情感动员视角下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