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孙延利

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孙延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社区,机动车,交通特性,交通组织

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延利[1](2019)在《城市社区机动车交通特性与交通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通机动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受到了严重冲击:停车混乱、消防通道空间无法保障、居民活动空间被停车侵占、人身安全受到机动车的威胁、公共空间功能呈现出单一化趋势——停车。面对社区面临的困境,本文对以小汽车为代表的社区机动车交通进行了现状总结与特性分析,提出了社区道路交通的设计方案,对于社区的改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济南市回民小区东区、乐山小区等社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交叉口与路段上的车辆运行与停车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社区机动车运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车辆在交叉口的转弯空间需求特性、小尺寸交叉口通行能力特性、路段车辆对向会车需求特性。本文以减少车辆运行与停车对社区影响为目标,根据对机动车交通特性的分析,对社区道路交通组织和空间设计提供了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车辆在交叉口转弯的空间需求特性。对于不同相交道路宽度、不同相交角度的交叉口,提出了满足不同尺寸车辆转弯的交叉口最小转弯半径计算方法,发现目前的社区交叉口可以满足小汽车转弯,但无法满足消防车等大型车辆转弯。(2)社区内的小尺寸交叉口通行能力特性。以社区内的十字型与T型交叉口为例,分析了仅允许一辆车通过的交叉口通行能力,发现尽管小尺寸交叉口通行能力很低,但基本可以满足车辆通行需求。(3)路段上车辆的对向会车需求。分析了路段上的车辆对向会车过程,推导出与路段长度、流量和速度相关的路段对向会车需求的计算方法,发现在社区内部的路段上,车辆会车次数很低。(4)交叉口与路段的交通组织设计。针对交叉口,提出了基于交叉口通行能力与对向冲突车辆比例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针对路段,提出了单双向通行与错车位相结合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5)交叉口与路段的空间设计。针对交叉口,提出了能够同时满足小汽车与消防车转弯,又能避免停车的空间设计方案;针对路段,提出了能够满足不乱停车的机动车道宽度建议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了满足不同尺寸车辆转弯的交叉口最小转弯半径计算方法:(2)分析了仅允许一辆车通过的交叉口通行能力;(3)分析了路段上的车辆对向会车需求;(4)提出了针对社区道路的交通组织与空间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6)

李锁平[2](2018)在《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特性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分析交通流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确定两相邻机动车道车流的变化规律,文章选取西安市科技四路路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调查与视频采集组合方法,采集两相邻车道的流量、行驶速度、车道利用率等样本数据,对比分析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并选取偏离程度作为衡量特征差异性指标,借助聚类分析手段,对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性进行聚类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总体断面流量不断增加,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存在叁个明显的特征阶段,同时这叁个阶段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交通状态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西安市科技四路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特性,不仅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城市道路交通流的运行状态(畅通或者拥挤),同时分析结果也可用于完善交通流领域的知识架构和基础理论。(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8年12期)

顾月,官伯然[3](2018)在《用于交通监测的机动车轮毂散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动车轮毂正交极化散射实现交通流量监测方案,研究分析了机动车轮毂极化电磁散射特性,得出了优化参数。通过建立汽车和轮毂模型,仿真得到主模谐振频率为255 MHz,比较了入射波激励为线极化平面波时,汽车和轮毂主极化、正交极化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大小,并得到了单个轮毂正交极化雷达散射截面达到最大值时的入射角。仿真比较了入射波极化角度改变时,RCS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表明:轮毂目标VH极化散射最显着;将雷达天线放置于与机动车轮毂中心相对地面同等高度处,可有效减小机动车框架对轮毂散射场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构建经济有效的机动车交通管制系统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闫星臣[4](2017)在《混合非机动车交通运行特性及自行车道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自行车近年来的推广和共享自行车的兴起,自行车在中国城市出行中复兴,大量电动自行车、传统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运行于中国的城市道路上。新动力车型和新使用方式使得自行车流特性更加复杂,造成大量的交通运行和安全问题,给交通规划、设施设计和交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针对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的交通运行和安全问题和交通规划、设施设计和交通管理对混合自行车交通特性研究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演变中的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集成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基金号:512380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信控交叉口混合非机动车群体过街行为机理及通行效率研究》(基金号:51408145),以揭示混合非机动车的运行机理和解析其运行特性为目标,以机非隔离自行车道基本路段和有公交站台接入路段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调查和分析路段非机动车交通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混合非机动车流运行仿真模型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混合非机动车流的特性和现实中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机非隔离自行车道基本路段设计方法和方案。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和结论:(1)自行车基本路段数据调查与提取方法以自行车道基本路段和公交站台接入区为对象,研究了调查方法和数据提取方法。针对两类设施,分别提出了调查目的、设计了调查内容与方法、实地流程并提出了视频数据提取方法。(2)自行车骑行和车群特性研究通过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和实地观测的手段研究了自行车的骑行特性,对于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之间运动特性进行了重点比较;对自行车车群的规模、密度和速度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对车群规模和车道流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的手段研究了自行车并列骑行发生的流量阈值和自行车超车操作时舒适度和自行车间隙的关系,取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包括:1)传统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骑行特性(包括尺寸和质量、领属空间与速度关系和领属空间计算方程、骑行视距与速度关系和目标视距计算公式、加速度特性、速度特性和转向特性),2)自行车车群规模、密度和速度特征以及叁者之间的关系,3)自行车发生并列骑行的流量阈值(1075bics/h/m)和4)自行车舒适超车的85%侧向间隙值(0.48 m(被超车距离最近路缘)、1.48m(超越车和被超车中心)和0.56m(超越车距离最近路缘))。(3)自行车自由速度聚类与统计描述首先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筛选出骑行者的性别、年龄,自行车车型、车道宽度和横向骑行位置5个显着影响自由速度的因素;其次定性定量比较了5个因素对自由速度的影响大小以及使用多重比较的方法对每个因素下的多个群组或者水平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运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5个因素不同群组和水平组合形成的自然类进行了聚类分析,拟合聚类形成的3大类自由速度的分布,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包括:1)性别、年龄、车型、车道宽度、骑行横向位置对基本路段自行车自由速度具有显着性影响;2)上述因素对自由速度影响排序为车型>横向位置>性别>年龄>车道宽度;3)聚类得到的3类自行车自由流速度服从的分布分别为:N(4.17,0.90)、N(5.60,0.87)、N(6.62,1.53)。(4)基于速度障碍算法的自行车基本路段运动仿真模型基于速度障碍算法并针对自行车骑行的叁类情形提出了新的自行车路段仿真模型,详细讨论了模型的线性规划约束条件建立过程和快捷求解方法,最后根据仿真模型目标在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评价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论述了模型与以往自行车流模型的不同以及对于原有速度障碍模型的改进。(5)自行车道饱和流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利用速度障碍模型研究了自行车道饱和流率的显着性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实验设计计算得到了超车骑行者和电动自行车相对于传统自行车的换算系数,通过换算系数比较了饱和流量显着性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回归得到了标准自行车流和典型自行车流的饱和流率计算公式。通过以上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自行车道饱和流率的显着性影响因素为车流的骑行策略结构和车型结构;2)超车骑行者和电动自行车相对于传统自行车骑行者的换算系数均值分别为0.918和0.641;3)相比于超车骑行者,电动自行车比例对于自行车流的影响更大。二者每变化10%对饱和流量的影响大小分别为99bics/h/m和21bics/h/m。(6)非机动车道公交站台接入区运行特性研究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自行车道公交站台接入区自行车流、公交乘客运行特性和二者冲突特性;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公交站台设施参数对自行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使用基于事故预测的自行车-乘客冲突分析模型分析了接入区对冲突数影响关键参数,取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包括:1)直线式公交站台比港湾式对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影响更大;2)站台出口数量越少,设置位置越靠近站台的两侧,对于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影响越小;3)出口宽比越小,公交站台区的自行车道通行能力越大;4)与自行车-乘客冲突数正相关参数:乘客流量、自行车到达量、车道宽度、乘客过街时间、出口密度、是否直线式站台;与冲突负相关因素:出口宽比、是否港湾式站台、自行车速度和站台长度。(7)机非隔离自行车道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设置在街区的机非隔离自行车道的运行场景进行了分类,提出了自行车道优化设计方法、所需原始资料与搜集方法和总体设计流程。运用所提出的自行车道优化设计方法,对自行车道基本路段、公交站台接入区和自行车道出入口段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用自行车速度障碍模型仿真得到的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数据拟合得到了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分布域,并提出了考虑自行车道服务流量和自行车流车型结构的宽度计算公式;基于自行车并列骑行和超车骑行研究结果,给出了考虑自行车并列骑行和超车的宽度设计;基于公交站台接入区研究结论,提出了接入区系统设计原则和参数优化设计方案;基于自行车道入口处和出口处存在的通行和安全问题,提出了自行车道出入口的拓宽和“bend-out”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9-04)

郑斌斌[5](2017)在《逆行影响下的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作为城市运转、社会发展的命脉,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民的日常出行,乃至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居民的日常出行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非机动车因其转向灵活,经济环保等优点而深受欢迎,特别是电动自行车。随着非机动车数量的剧增,现有的部分非机动车道条件、交通设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其交通需求,非机动车占道行驶、逆行等现象大大降低了机动车的运行效率。此外,以往的部分城市道路设计受“车本位”思想的影响未考虑非机车道的设计,导致非机动车道连续性差,加之缺乏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极易产生逆行,因逆行产生的交通事故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严重威胁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且对道路的交通运行效率也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研究逆行影响下的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及其交通设施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以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西安市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总结了不同隔离方式下的逆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逆行的相关措施及其交通设施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规范的阅读,总结了非机动车的物理特性及交通特性,同时通过调查采集了西安市多条道路的非机动车运行数据,并运用相关的检测和分析软件总结分析不考虑逆行的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及逆行非机动车避让行为特性,在上述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物理隔离和划线隔离方式下考虑逆行的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的数据得出了逆行比例对非机动车交通流的影响,最后以西安市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混合非机动车道宽度进行了优化,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考虑逆行影响下的双向非机动车道设计并对其设置参数条件进行了界定。(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14)

周旦[6](2016)在《城市基本路段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自行车在我国城市居民出行比例中的逐年增长以及传统自行车出行比例的逐年减少,许多城市的电动自行车出行量已经超过了传统自行车出行量。在非机动车道内电动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的混合行驶形成了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它的出现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变得更为复杂,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新的难题。电动自行车运行速度普遍超标,与传统自行车的速度差异大,是相关交通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和非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对非机动车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和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城市非机动道路基本路段为对象,系统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1)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的统计特征以实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中两类车辆(电动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的静态特征与动态特征以及骑行者特征。研究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运行速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电动自行车与传统自行车的静态特征差异较大,主要体现为车辆横向宽度的差异。电动自行车是城市居民非机动出行中的主要方式,从性别上看,男性骑行者是非机动出行的主体: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骑行者为非机动出行的主体。车辆类型的差异以及骑行者性别、年龄的差异会对运行速度产生显着影响,而车辆是否载人或载物对车速影响不大。(2)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速度特性以基本路段中个体车速为研究对象,建立传统自行车速度、电动自行车速度以及二者混合运行速度的混合高斯分布模型;研究混合交通流的车速离散性,分析车速归一化离散度与变异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各路段车辆超车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车辆超车次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叁元混合高斯分布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路段车速的实测数据;车速归一化离散度、车速变异系数二者都分别与车道宽度、两类车辆速度均值等影响因素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此外,各调查路段的总超车次率主要与电动自行车平均车速、15%位传统自行车车速成线性回归关系;电动自行车超车次率与电动自行车平均车速以及车辆速度方差成线性回归关系。(3)混行非机动道路通行能力使用8个宏观交通流速度-密度关系模型估算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并提出一种新的电动自行车对传统自行车换算当量值(BEU)的计算模型与验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模型估算通行能力得到的结果与误差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采样时间间隔、电动自行车比例以及车辆搭载人(或物)的比例对通行能力的估算有较大影响。电动自行车的BEU估算值为0.66,纯传统自行车流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估算值为1800 bikes·(h·m)-1,而纯电动自行车流条件下的通行能力估算值为2727 bikes·(h·m)-1。(4)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模型宏观角度,本研究借鉴经典Logistic模型思想建立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流量-密度关系模型,并研究电动自行车的比例对关系模型的影响。微观角度,本文采用两类CA模型(NS CA模型与M-CA模型)对交通流速度-密度及流量-密度关系进行建模,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模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宏观流量-密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而在微观模型中,M-CA模型更适用于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基本参数关系的建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4-01)

于姗姗[7](2015)在《城市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路段交通运行特性及分隔设施设置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机动化水平的提升,城市把出行资源和出行权过多地向机动车方式倾斜,致使以“人”为主体的道路空间逐渐被现代化交通工具所挤占,慢行通行环境日益恶化。因此,行人、非机动车共同使用同一幅道路资源的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车道车道作为交通管理模式逐渐被尝试。本文以城市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路段为研究对象,探讨混合慢行流对路段通行效率及通行安全的影响。通过调查多条城市共享路段分析其交通运行特性及通行能力大小:其次分析路段交通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交通冲突事件数模型;最后提出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设置条件及其设置策略。首先,选择城市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路段设计调查方案进行调查,通过静态交通设施特征、动态交通运行特性描述其交通基本参数、道路位置分布特性及通行能力特性等,得到路段上各方式运行速度均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其中行人平均速度基本与纯步行交通流的平均速度相吻合,非机动车因受路段行人交通影响,速度与纯非机动车交通流相比显着降低。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路段上非机动车密度与路段总通过量、交通方式构成比例及路段宽度显着相关等结论,并发现随路段通过量的增加,行人会尽量靠近最右侧区域行走,自行车则多集中在次右侧区域,而电动自行车则主要占据最左侧区域通行。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还得出共享道上自行车与电动车的实际通行能力分别落在[500-550]、[700-750]区间内,单位:units/h·m 。其次,从共享道舒适度的定义出发,引入交通冲突事件数对共享道上各交通方式间的相互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化表述,探求慢行混合流条件下路段运行质量好坏,并结合实际路段上的冲突事件发生机理,提炼不同交通方式间各事件类型的发生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给出双车道路段的冲突事件数模型。结合车道占用特性分析结果确定多车道的冲突事件数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路段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模型进行。发现对共享路段事件数的显着影响因素有路段长度、宽度、路段总交通流率、各方式构成比例、产生冲突的交通实体间流率比、平均速度及不同方式间速度差,这为共享路段舒适性的定量化描述奠定了基础。再次,将事件数模型与路段服务水平评价建立联系,考虑路段车道占用及调查样本特性,选取自行车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对事件数的调查样本模糊聚类分析建立了各类事件数与服务水平的相关关系,并结合路段实际交通状况,对各级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及其对应的事件数范围进行了探讨和调整。最后,选取自行车服务水平等级作为判定依据,对人非分隔带的适用性及设置条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给出行人、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设置判定流程以及相关设置建议,并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5-05-01)

王丹[8](2014)在《路段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机动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个别城市,不同规模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非机动车交通出行占有较大的比重。非机动车具有体积小、方便灵活、环保低碳等优点受到出行者的喜爱,但是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非机动车道路行驶空间受到挤压,加上电动自行车的不断增加,导致机非混行现象严重,由非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加,交通环境和安全日益严峻。因此,研究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尤为重要。本文以大量路段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功能对路段非机动车速度特性、交通冲突特性及速度-流量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路段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本文首先对非机动车交通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包括非机动车交通的运动特性、使用者的骑行心理及骑行行为、时空分布特性、速度及横向分布特性。其中重点分析非机动车速度特性,包括不同机非分隔类型、性别对非机动车速度的影响,并验证速度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在对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机动车的交通冲突特性及安全特性,对不同机非隔离类型下,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冲突类型及冲突特性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公交站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冲突;从交通特性和交通事故方面对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安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并提出非机动车安全治理对策。论文第四章研究了机非物理隔离路段非机动车混合交通流速度-流量特性,分析了电动自行车不同混入比例下,非机动车各车型速度-流量相关关系,并对速度-流量关系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出结论:自行车速度离散性较大,与流量相关性很低,主要受骑行者体力和性别影响;自由流状态下,速度分布在某一期望车速附近,流量大于临界流量时,速度-流量均符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最后分别建立不同比例下,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速度-流量关系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际,即作为道路新建或改造时非机动车道宽度设置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6-08)

曹燕[9](2013)在《机动车驾驶人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引发的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根据统计分析,因驾驶人特性因素造成事故的比例高达90%以上。因此,研究驾驶人特性,分析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基于驾驶人特性的交通安全对策,避免或控制因驾驶人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改善我国道路安全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成果的基础上,收集湖南省事故资料,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我省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从生理、心理、行为和技能等方面,研究了驾驶人特性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不同因素对驾驶人不同特性的作用机理。根据驾驶人特性的研究结果,分析了驾驶人不同特性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基于驾驶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技能等特性的对策;从驾驶人培训、驾驶人管理和政策法规的角度提出了改善驾驶人特性的对策。落实以上两方面措施,对于改善驾驶人特性、驾考培训、交通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11-01)

薛超[10](2013)在《机非混合交通特性分析及非机动车仿真平台搭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混合行驶已逐渐成为一些城市非机动车流的主要特征。近些年来,在城市快速路的辅路、立交桥下等区域机非混行现象十分普遍,而这些机非混合交通现象目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系统研究。本文以加入电动自行车后的机非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以分析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交通特性为切入点,研究机非混合交通流条件下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自的行为特点,并建立此种条件下符合各自交通行为特点的数学模型,以期达到对非机动车流交通特性的了解,并完成对非机动车微观仿真的初步探索,从而为日后进一步研究非机动车微观仿真提供一个参考平台。论文首先从分析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特性入手,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与整理,利用相关概率论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对电动自行车在较常见密度范围内的到达分布规律和速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到达特性与速度特性随非机动车流密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场调研,研究含有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流的交通特性,总结出了非机动车流中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各自的交通叁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同车道中的机非混合交通流研究了非机动车在受到机动车干扰和不受机动车干扰两种不同情况下的摇摆性特点,包括其摆动幅度和非机动车与道路右边界之间不同距离下的非机动车偏移角度问题,也研究了机动车在受到非机动车干扰和不受非机动车干扰时的位置规律以及机动车穿行率与前方非机动车流密度的关系的规律。最后,针对含有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流,基于VC++6.0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仿真编程,仿真出非机动车流最基本的几种微观行为:自由行驶行为、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以便达到对非机动车微观仿真初步探索的目的。本文研究加入电动自行车后的机非混合交通流的特性,是对机非混合交通研究的一个发展。其研究内容紧扣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机非混合交通交通的研究做进一步的补充,同时也为非机动车的微观仿真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相关平台。(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3-01-01)

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好分析交通流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确定两相邻机动车道车流的变化规律,文章选取西安市科技四路路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调查与视频采集组合方法,采集两相邻车道的流量、行驶速度、车道利用率等样本数据,对比分析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并选取偏离程度作为衡量特征差异性指标,借助聚类分析手段,对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性进行聚类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总体断面流量不断增加,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存在叁个明显的特征阶段,同时这叁个阶段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交通状态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西安市科技四路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特性,不仅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城市道路交通流的运行状态(畅通或者拥挤),同时分析结果也可用于完善交通流领域的知识架构和基础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孙延利.城市社区机动车交通特性与交通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李锁平.同方向相邻机动车道交通流空间分布特性对比分析[J].综合运输.2018

[3].顾月,官伯然.用于交通监测的机动车轮毂散射特性[J].微波学报.2018

[4].闫星臣.混合非机动车交通运行特性及自行车道优化设计方法[D].东南大学.2017

[5].郑斌斌.逆行影响下的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7

[6].周旦.城市基本路段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于姗姗.城市行人—非机动车共享路段交通运行特性及分隔设施设置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

[8].王丹.路段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

[9].曹燕.机动车驾驶人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10].薛超.机非混合交通特性分析及非机动车仿真平台搭建[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标签:;  ;  ;  ;  

机动车交通特性论文-孙延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