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域论文-于莹

法律语域论文-于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语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共享经济,用工关系,类型化,法律规制

法律语域论文文献综述

于莹[1](2018)在《共享经济用工关系的认定及其法律规制——以认识当前“共享经济”的语域为起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共享经济的用工关系给既有劳动关系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认识和规制共享经济的用工关系需要以认识当前"共享经济"的语域为起点。当前"共享经济"的语境中其实包含着典型共享经济和非典型共享经济两个类型,据此探究,共享经济应存在叁种用工形态,对其进行劳动关系的认定时需有紧有松,分别认定为劳务关系、零工关系和劳动关系。以此从劳动和社会保障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相适合的法律规制当是兼顾共享经济发展与防止新类型经济规避法律,实现社会进步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协调的合适路径。(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妤[2](2014)在《语域理论视角下的法律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礼德的语域(Register)学说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阐述了文化背景、语境、语篇意义、词汇及语法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语境对语义和语言构成的决定作用:不同语场、语旨和语式可组成不同语域,进而形成不同的语义和文体特征。自诞生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翻译方面,语域理论对解决翻译领域内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法律法规英译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中国司法界对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今中国法律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当时,为适应有关进入WT0在透明度方面所作的承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在实施前要出台至少一种WT0语言译本(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迄今为止,中国已经颁布的法律中,除部分外事、商务法律有翻译文本外(如外贸法、知识产权法和海商法等)其他官方法律译本很少。近十年来,法律翻译研究的范畴更加宽泛,如在法律翻译的理论、原则、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涉猎。然而,迄今为止,法律翻译研究仍缺乏方法论作为引导方向,缺乏深入研究的明确目标。因此,为了提高法律英译的质量,加快法律英译步伐,有关法律翻译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其中,经济方面的法律由于在很大程度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更应得到格外关注。本文尝试在语域理论指导下进行法律英译研究,分析语域理论对法律英译的具体影响,从语域角度分析法律英译的特点与难点,并对《公司法》(2005修订)源于全国人大网站及北大法宝网站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这既是对语域理论知识的继承和延续,又是对法律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进行的补充与发展。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探讨法律英译的相关研究,并为相同或类似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比分析《公司法》(2005修订)的两个英译版本,找出错译、漏译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让汉译英的译者能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一极其重要的法律文本的表述方式,并对今后的法律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及启发。经对比研究发现,目标译本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语法错误、错误使用情态动词及对原文理解有偏差等。译者必须重视法律英译,并进一步改善译本,提高法律英译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曹颖然[3](2013)在《语域视角下法律语篇的人际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语场角度分析法律语篇中的人际隐喻现象,从语旨和语式角度分析其原因,提出话语者社会地位、语篇正式程度等语旨和语式因素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说明在法律语篇中合理使用人际隐喻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法制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3年07期)

苗淼,范通英[4](2011)在《法律英语的语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域概念指我们所说的和所写的随情景类型不同而改变的情况;这些因素归纳为叁个组成部分,即语场、语旨和语式。本文就法律英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叁因素来讨论、分析其语域特点。(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周玲[5](2011)在《语域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后半叶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诞生以来,影响广大,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如外语教学,现代文体学,语用学。并且自运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也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中,但迄今为止语域理论仅用到外贸函电英语翻译,新闻英语翻译,旅游英语翻译,文学翻译等,很少运用到法律翻译。所以本文作者试图将语域理论研究应用于法律翻译实践,并用该理论进一步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用实例来阐明语域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外商投资的增加使法律翻译在外商和中国商业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立法现状和政策。因此法律翻译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中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尽管中国的法律翻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理论研究投入不足。法律翻译理论仅限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等其他翻译研究领域相对落后的理论。法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语域特征。由语场,语旨和语式决定的语域特征可通过词汇,句法等方面表现出来。所以本论文尝试着从语域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法律翻译以期更好地了解法律翻译。另外,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如术语使用不当,没有完全理解原文,不忠于原文风格等,都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两个英译本中。该法律文献能宣传中国政策,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探讨两个译本各自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了法律翻译的重要性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提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框架。首先简要介绍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然后重点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的语域理论,包括语域理论的发展,并且详细阐述了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语式叁要素以及与纯理功能的关系。语域理论自创立以来应用广泛,曾被广泛运用到语言教学,文体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域理论被引入到翻译领域,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语域对等在翻译过程中是客观可行的。第叁部分总结了由语场,语旨,语式决定的法律英语的语域特征表现在词汇,句法二个方面并举例说明。词汇特征包括法律术语,外来词,古语词,常用词汇转化为的专业词汇,近义词及模糊词汇的使用。长句,被动句,陈述句,完整句,平行句式,情态动词及动词名词化结构的使用是法律英语典型的句法特征。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该章首先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劳动合同法》颁布的背景及意义。然后以语域理论为指导,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叁个方面仔细对比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及国际着名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Baker&McKenzie)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两个英译本来阐明哪个版本更好地实现了语场,语旨,语式对等。探讨两个英译本各自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之处。语场对等主要通过词汇选择来实现,作者提出了法律翻译用词的叁个标准:正式,准确和简洁。语旨对等在法律翻译中主要通过情态动词的适当使用来实现。语式对等则通过衔接和名词化结构的使用来实现。第五部分为全文的总结,通过对比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两个英译本,作者发现虽然这两个译本在语场,语旨,语式对等方面各有优劣,但总体而言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的译文更好地实现了语域对等。但是本文没有考虑到不同法系和文化对法律语言的影响,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希望以后的研究在这些方面能有所成就。(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4-01)

罗亮[6](2010)在《系统功能语域理论关照下的国际商务规范法律文书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规范的国际商务法律文书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权益主体义务的规定;二是对权利的确认。这两方面的内容使法律文书的行文逻辑和论证方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与其他文体相比,法律文书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其语域理论对国际商务法律文书语篇进行分析,目的有叁:通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入手,指出将该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和指导作用,以帮助译者从新的角度审视翻译问题;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描述国际商务法律文书及其译文,可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得出国际商务法律文书的严谨、规范、统一的翻译标准。(本文来源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胡龙秀[7](2009)在《语域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学的支持。近年来,中外不少语言学家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从话语分析的新视角来研究翻译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语域理论,是韩礼德等语言学家在把语言同社会和人放在一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理论,它揭示了不同情景下语言变体的总体原则。语域理论将具体的语言变体放在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进行研究,将语言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语篇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和解释,实际上就是同时兼顾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意义与语言的社会意义与功能。根据语域理论,韩礼德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使译文再现原文的语域特征,恰当表现原文赖以产生的语场、语式、语旨,使译文与原文的语域特征达成一致。因此本文分别从语域的叁个变项一语场、语式、语旨分析了如何再现原文的语域特征,从而达到语域对等。本文讨论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在英汉法律翻译的领域中的运用。根据韩礼德的定义,语域是某一文化的成员所选择的通常与某个情景语境相联系的语义组合,它是社会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一个接口。具体的语域都体现在真实的语篇之中,并且由话语范围、话语体式和话语方式决定。这叁个话语参数有具体的词汇、语法、句法和其他语言层面上的特征。认识和把握它们,辨别出源语语篇的语域,并在目的语语篇中建立起语域对等,才能生成同原文相近的语篇。法律语言作为一个特殊语域,具有区别于普通日常语言的独特的表达手段系统,并具有一套专业化的词语体系和独具的法律专业的风格特色。它的各个成分实现的是社会意义,而其本身是由语言形式体现的。在法律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会遇到语言上的问题,更会遇到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问题。本文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作为评判翻译的参考标准,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和大量的法律翻译实例,依次分析叁个变量在原文与译文中的对等现象,然后对一些不对等现象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语域理论对法律翻译中原文的分析有重要参照作用;法律翻译必须注意原文与译文的语域对等;将语域理论引入法律翻译领域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09-05-06)

李辉[8](2007)在《WTO法律文本翻译中语域的正确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语域理论,翻译中的原文和译文的对等关系是语域系统的叁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对等,即原语和目的语的语篇在功能上的对等。翻译家严复曾对翻译提出“信”、“达”、“雅”的要求,而WTO文本为法律类文本,具有专门的语体。笔者认为,由于“信”是对WTO文本翻译的基本要求,而WTO文献主要是规约性语言,严格规定义务、权利、行为准则的含义和范围。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对WTO文本进行认真研读,分析其内容特点、语言形式和行文格式,以便熟悉它的话语范围、话语意旨和话语方式。WTO法律文本的译文应力求反映国际范围内的规则、章程的语体特征,实现语域的正确转移。(本文来源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法律语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韩礼德的语域(Register)学说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它阐述了文化背景、语境、语篇意义、词汇及语法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语境对语义和语言构成的决定作用:不同语场、语旨和语式可组成不同语域,进而形成不同的语义和文体特征。自诞生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翻译方面,语域理论对解决翻译领域内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法律法规英译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中国司法界对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今中国法律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当时,为适应有关进入WT0在透明度方面所作的承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在实施前要出台至少一种WT0语言译本(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迄今为止,中国已经颁布的法律中,除部分外事、商务法律有翻译文本外(如外贸法、知识产权法和海商法等)其他官方法律译本很少。近十年来,法律翻译研究的范畴更加宽泛,如在法律翻译的理论、原则、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涉猎。然而,迄今为止,法律翻译研究仍缺乏方法论作为引导方向,缺乏深入研究的明确目标。因此,为了提高法律英译的质量,加快法律英译步伐,有关法律翻译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其中,经济方面的法律由于在很大程度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更应得到格外关注。本文尝试在语域理论指导下进行法律英译研究,分析语域理论对法律英译的具体影响,从语域角度分析法律英译的特点与难点,并对《公司法》(2005修订)源于全国人大网站及北大法宝网站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这既是对语域理论知识的继承和延续,又是对法律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进行的补充与发展。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探讨法律英译的相关研究,并为相同或类似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其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比分析《公司法》(2005修订)的两个英译版本,找出错译、漏译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让汉译英的译者能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一极其重要的法律文本的表述方式,并对今后的法律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及启发。经对比研究发现,目标译本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语法错误、错误使用情态动词及对原文理解有偏差等。译者必须重视法律英译,并进一步改善译本,提高法律英译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语域论文参考文献

[1].于莹.共享经济用工关系的认定及其法律规制——以认识当前“共享经济”的语域为起点[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

[2].王妤.语域理论视角下的法律英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3].曹颖然.语域视角下法律语篇的人际隐喻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

[4].苗淼,范通英.法律英语的语域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5].周玲.语域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

[6].罗亮.系统功能语域理论关照下的国际商务规范法律文书翻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7].胡龙秀.语域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9

[8].李辉.WTO法律文本翻译中语域的正确转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法律语域论文-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