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段多级AO生物膜,低温,城市污水
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艾胜书,张莉,王帆,田曦,聂泽兵[1](2018)在《多段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段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城市污水进行实验研究。反应器A/O池容比为3:4,填充体积比30%耦合流离生化球作为生物填料,温度(10±0.5)℃,污泥停留时间为42 d,控制进水流量比为5:4:4条件下连续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出水COD和NH3-N、TN、TP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25.7 mg/L和1.0、10.7、0.48mg/L,水质达到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系统内悬浮污泥含量和生物膜量分布规律与进水流量分配比、污泥回流比具有相关性,且一级好氧池、缺氧池悬浮污泥含量差异明显。微生物镜检过程中观察到的独缩虫属、轮虫、菌胶团等预示了该工艺低温下良好的运行状态。(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杜振忠,王永磊,张克峰,刘宝震,王宁[2](2017)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脱氮效果并减少剩余污泥产量,构建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在多级AO反应器内投加球形多孔微生物载体,缺氧段与好氧段体积比为1:2,填料装填体积比为50%,实验进水为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中,系统出水TN的质量浓度为5~13 mg/L,与常规多级AO工艺相比,对TN的去除率提高了12%;污泥表观产率为24 mg/g,污泥产量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降低了90%。系统出水COD≤29.8 mg/L,NH_3-N、TN的质量浓度分别≤4.3、≤13.2 mg/L,去除率分别为93.2%、84.1%、75.4%,出水水质达到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并实现了污泥减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钟友兵[3](2017)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我国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现状、特点及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属于一种高效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接触氧化的基本原理,即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的目的;阐述了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净化原理、优点、应用领域以及对它的前景展望。(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7年15期)
郑彭生,陆小泉,周如禄,郭中权[4](2017)在《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对煤气化废水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级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处理煤气化废水,分析了反应器的启动过程、污染物去除能力及沿程水质特征,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污染物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在16 d的培养时间内可快速完成微生物的驯化及固定化;在连续进水、持续曝气的运行方式下,各反应器均具备对NH_4~+-N、COD、TN及SS的同步去除能力,在HRT=55.6 h、ρ(NH_4~+-N)=245~363 mg·L~(-1)、ρ(COD)=761~1 764 mg·L~(-1)、ρ(TN)=262~377 mg·L~(-1)、ρ(SS)=121~143 mg·L~(-1)的进水条件下,反应器出水NH_4~+-N、COD、TN及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3~1.37、16.3~26.1、91.6~139和12.3~18.5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8%、98.1%、65.8%和88.2%,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为70.1%;在HRT≥39.2 h、进水NH_4~+-N负荷≤0.203 kg·(m~3·d)~(-1)、进水COD负荷≤1.357 kg·(m~3·d)~(-1)的条件下,出水NH_4~+-N、COD浓度均能满足GB 31571-2015排放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杜振忠[5](2017)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污泥减量与脱氮效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对于水环境的现状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考虑到此工艺剩余污泥产量大以及脱氮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新的工艺来解决传统污水厂存在的问题。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是由生物膜法工艺与多级A/O工艺耦合而来,兼顾了生物膜法污泥产量小以及多级A/O工艺脱氮效率高的特点,相比于现在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更好的水处理效率。本文以单因素试验来分别确定对污泥产量和生物脱氮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不同条件下降低污泥产率和提高脱氮效率的机理。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污泥减量单因素试验中,反应器随着DO浓度的升高,污泥产量逐渐降低。DO从1mg/L升高至5mg/L时,反应器中的污泥产率降低了22.3%,这是由于DO浓度越高对污泥颗粒进行好氧分解效率越高;随着反应器在HRT的升高,污泥产率逐渐降低。HRT从8h升高至16h反应器中的污泥产率降低了33.3%,这是由于HRT越长污水与微生物接触的时间越长,污泥颗粒被分解的越彻底;随着反应器在污泥回流比升高,污泥产率逐渐降低。污泥回流比从0.5:1升高至2:1反应器中的污泥产率降低了81.5%,这是由于生物膜法本就污泥产量小,再进行污泥回流会明显降低污泥产率;当反应器在温度由25℃逐渐降低到10℃时,反应器中的污泥产率升高了223%,这是由于温度降低一方面使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处理效果变低,另一方面,温度降低使大量微生物死亡,造成污泥产率升高。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脱氮单因素试验中,反应器在DO浓度由2mg/L升高至4 mg/L时,氨氮平均去除率升高13.7%,TN的平均去除率升高5.9%,这是由于DO浓度升高主要提升硝化反应效率,而过高会影响缺氧环境的形成进而降低反硝化效率;反应器在进水流量比由2:1到1:1时,氨氮平均去除率升高1%,TN平均去除率升高10.6%,进水流量主要影响的是有机碳源的分布,去除氨氮的硝化反应不需要有机碳源,有机碳源越充足反硝化脱氮效果越好;反应器在内回流比从1:1到2:1时,氨氮平均去除率降低12.1%,TN平均去除率升高12.9%,这是由于硝化液回流主要进行反硝化脱氮,但硝化液回流浓度过高,会抑制硝化反应的进行,造成出水氨氮较高。通过以上单因素试验可以确定当反应器在3mg/L、HRT 12h、温度25℃、污泥回流比1.5:1时、进水流量比1:1、内回流比1.5:1的条件下运行时,剩余污泥产率最低以及脱氮效率最好。通过对对水中有机物的检测辅以反应器内ORP值沿程变化、污泥参数MLVSS/MLSS的变化、生物膜的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可以对反应器进行污泥减量的机理进行研究分析;而对沿程COD/TN/NH_4~+-N/NO_3~--N的变化,观察氨氮、硝态氮以及COD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反应器内进行硝化反硝化的过程以及SND的过程,对反应器生物脱氮机理进行探究。生物载体填料的多氧化还原环境,有利于原位污泥消解,同时消解后的污泥能够释放有机碳源,促进后续的生物脱氮;同时,工艺空间上,缺氧-好氧反复耦合,进一步提高了污泥原位消减和生物脱氮效率,有效实现了反应器污泥减量与生物脱氮的耦合。(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7-04-01)
王永磊,李军,张雪松,王昌稳,王朝朝[6](2013)在《多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及污泥减量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存在碳源不足和剩余污泥量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区低ρ(C)/ρ(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考察了反应器脱氮、污泥减量效果及运行工况.试验表明反应器最优运行工况:流量分配比为3∶4∶3,HRT为11 h,ρ(DO)为4.0 mg/L,温度为25℃,回流比R=1.0.在上述工况下,当进水ρ(TN)、ρ(NH4+-N)、ρ(COD)分别为80~130、75~100、260~400 mg/L时,ρ(TN)出水约20 mg/L,ρ(NH4+-N)、ρ(COD)出水分别降至5.0、30 mg/L以下,TN、NH4+-N、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95%、91%.多级好氧缺氧试验同时表明:反应器中的污泥产率仅为0.10,优于其他生物膜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金可[7](2013)在《移动床生物膜多级A/O反应器脱氮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现象日益严峻,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均出现过藻类大规模爆发的现象,叁峡水库成库以后,流速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整个库区也面临着富营养化问题的风险。而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水体中过量的氮元素的积累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效的去除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现阶段,污水处理厂中广泛使用的脱氮工艺主要有:A/O工艺、A2/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工艺等。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上工艺在去除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实践也证明这些工艺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必须同时进行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运行管理复杂。多级A/O工艺是由一个缺氧段与一个好氧段组成一个A/O单元,若干个A/O单元再串联成一个系统,进水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入各级缺氧区,在缺氧区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然后进入好氧区进行硝化作用,好氧区中产生的硝化混合液再进入下一级缺氧区发生反硝化脱氮,如此反复最终实现脱氮的目的。整个系统只有污泥回流无硝化液内回流。在多级A/O工艺的基础上向好氧区投加一定比例的悬浮填料,引入生物膜法的特点,形成移动床生物膜多级A/O工艺这样一个组合工艺。论文以移动床生物膜多级A/O反应器的脱氮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析因试验,研究了流量比、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以及填料投加比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器脱氮的最佳工况,同时为了进一步开发该反应器的脱氮潜能,开展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研究得出以下主要成果:①通过析因试验,确定了反应器脱氮的最佳工况为:流量比5:3:2;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2:3;填料投加比40%。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对于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如下:填料投加比>流量比>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流量比和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的交互作用。②最佳工况下,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COD、NH_4~+-N、NO_3~--N、TN出水浓度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特别是,出水TN浓度平均为10.7mg/L,TN平均去除率达到76.4%。③最佳工况下,发挥了该工艺由于采用分段进水策略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水碳源的优势,使得在反应器内部通过生物作用去除的COD有81.3%都是在缺氧区中作为反硝化作用的电子供体被去除,同时,缺氧区中去除的TN量占整个反应器生物脱氮量的91.9%。④DO浓度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影响显着,随DO浓度的升高,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逐步减弱,对于叁级好氧区污泥的小试试验,最佳的DO浓度均为0.5mg/L。另外,投加填料均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各级污泥之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别,第一级好氧区污泥脱氮效果最好,第二级次之,第叁级最差。⑤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反应器好氧区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最佳DO浓度搭配为:第一级0.5mg/L,第二级1.0mg/L,第叁级1.5mg/L。在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浓度为23mg/L,出水TN浓度为6.9mg/L,出水NH4+-N浓度为1.5mg/L。与无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时相比,反应器曝气量降低了36%,脱氮量提高了21%。(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3-05-01)
周健,张欣宇,干丽莎,韩懿[8](2012)在《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氮低碳小城镇污水,考察负荷、溶解氧和温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荷、溶解氧和温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有显着影响。在水温为20~25℃,DO为5 mg/L,负荷为1 kgCOD/(m3.d),挂膜密度为30%,第1、3、6级分段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2∶1的条件下,在反应器中可成功构建出高效同时硝化反硝化系统,出水COD、NH4+-N和TN浓度分别为33 mg/L、2.6 mg/L和29.4 mg/L,去除率分别为90.1%、96.0%和63.9%。当水温≤15℃时,硝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周健,窦艳艳,何强,栗静静,陈垚[9](2010)在《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分段进水方式对脱氮效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考察了分段进水方式对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生物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进水点的数量、流量分配及容积分配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显着,分段进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碳源利用率以及反应器脱氮效能。在水温为25℃左右,溶解氧为5 mg.L-1,挂膜密度为30%,COD负荷为1.2 kg.m-3.d-1,总氮负荷为0.22 kg.m-.3d-1的条件下,反应器分段进水方式采用第1级、第3级、第6级分段进水,容积分配比为2:3:4,流量分配比为2:2:1时,可使出水COD为38 mg.L-1,出水NH4+-N和T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1和11.1 mg.L-1,去除率分别为80.8%、95.3%和69.2%,与单点进水方式相比TN去除率提高了8.4%。(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0年01期)
钟于涛[10](2008)在《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与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氮比较低,反硝化碳源不足和碳源有效利用率低,脱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研发城镇污水高效脱氮工艺为目标,开发出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分点进水数量、容积分配和流量分配等进水方式对脱氮效能的影响研究,确定了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较佳的分段进水方式,提高了碳源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关键因素:溶解氧(DO)、负荷、碱度及温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系统高效脱氮的关键参数。同时,建立了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同时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并采用Java软件进行了编程仿真。应用该模型的计算机仿真,可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处理目标,确定反应器级数,分段进水流量分配比及关键设计参数,为反应器的科学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①反应器填料筛选试验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采用悬浮填料和半软性组合填料的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0%和69.4%,填料种类对反应器脱氮效果无显着影响,工程中建议采用防堵性能较好的半软性组合填料。②分段进水方式研究表明:分点进水数量、容积分配和流量分配对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显着。在水温为25℃、溶解氧为5mg/L、挂膜密度为30%、有机负荷为1.2kgCOD/m~3.d和氮负荷为0.22kgTN/m~3.d的条件下,采用第1、3、6级分段进水和2:2:1的流量分配方式时,可使COD、NH_4~+-N和TN分别为205mg/L、32.5mg/L和36.8mg/L的城镇污水,出水COD、NH_4~+-N和TN分别为38mg/L、1.5mg/L和11.1mg/L,去除率分别为80%、95.3%和69.2%,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排放标准。③脱氮效能影响因素研究表明:DO、负荷、碱度及温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显着。当水温为15~20℃时,负荷由0.5kgCOD/m~3.d和0.14kgTN/m~3.d增加至1.5kgCOD/m~3.d和0.38kgTN/m~3.d时,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由4.7gN/m~3.h和3.9gN/m~3.h,增加至11.8gN/m~3.h和8.8gN/m~3.h;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使系统碱度得到及时补充,使反应器中碱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反应器脱氮。水温≥15℃时,温度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影响较小;当水温≤15℃时,硝化速率受温度的影响较显着,温度由15℃降低至5℃时,硝化速率由10.8gN/m~3.h下降至6.2gN/m~3.h,下降43%,反硝化速率由7.3gN/m~3.h下降至4.4gN/m~3.h,下降40%。④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同时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⑤同时硝化反硝化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表明:为了使COD、NH_4~+-N和TN分别为300mg/L、50mg/L和60mg/L的城镇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排放标准,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最佳的反应器级数应为8级,各级的进水流量分配百分比分别为35%、15%、10%、15%、10%、10%、10%和0%,所需的水力停留时间≥7h。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城镇污水处理提供了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4-01)
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确保脱氮效果并减少剩余污泥产量,构建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在多级AO反应器内投加球形多孔微生物载体,缺氧段与好氧段体积比为1:2,填料装填体积比为50%,实验进水为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中,系统出水TN的质量浓度为5~13 mg/L,与常规多级AO工艺相比,对TN的去除率提高了12%;污泥表观产率为24 mg/g,污泥产量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降低了90%。系统出水COD≤29.8 mg/L,NH_3-N、TN的质量浓度分别≤4.3、≤13.2 mg/L,去除率分别为93.2%、84.1%、75.4%,出水水质达到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并实现了污泥减量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艾胜书,张莉,王帆,田曦,聂泽兵.多段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8
[2].杜振忠,王永磊,张克峰,刘宝震,王宁.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7
[3].钟友兵.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
[4].郑彭生,陆小泉,周如禄,郭中权.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对煤气化废水的处理[J].环境工程学报.2017
[5].杜振忠.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污泥减量与脱氮效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6].王永磊,李军,张雪松,王昌稳,王朝朝.多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及污泥减量特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
[7].金可.移动床生物膜多级A/O反应器脱氮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3
[8].周健,张欣宇,干丽莎,韩懿.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
[9].周健,窦艳艳,何强,栗静静,陈垚.多级生物膜反应器分段进水方式对脱氮效能影响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0
[10].钟于涛.分段进水多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与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