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量论文-胡凯,陈志栋

海洋能量论文-胡凯,陈志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能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量收集,电池,振动能,无线传感

海洋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胡凯,陈志栋[1](2019)在《基于能量收集的海洋浮标无线传感节点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海洋信息的监测大多通过海面上漂浮的浮标完成,而电池是海洋无线浮标传感节点的主要供电来源,但是传统电池仍具有一些无法改变的缺点,如供能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等。振动能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特别是在海洋浮标上。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并向电池充电可大幅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使得海洋浮标信息传感节点得以更长时间地工作,大幅度增加节点使用寿命,降低电池更换成本。经实验测试可知,振动能量的收集功率为0.61 mW,测试中无线传感节点的静态电流为34μA,工作电流为27.2 mA,平均功耗为0.99 mW,通过能量收集,电池的使用时间提升了1.6倍。(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吴开明,陈长安,杨博,钟杰[2](2019)在《海洋声场能量分布及与业界两个观念的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凡是能对海洋要素进行观测的手段,均能呈现该手段能力所及的"透明海洋"空间。对于水下探测应用最广的声学探测手段,"透明海洋"则是指在观测海域的特定海洋动力学背景下,一束或多束声波所能探照到的海洋空间和该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关注目标。本次研究以"海洋声场能量分布"实现了观测海域的"海洋透明",并以实际案例仔细探讨了水声业界的"收发同深探测距离最远"和"稳定跟踪"两个观念的水声物理内涵。(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贺靓[3](2019)在《我国北极海冰短期预报技术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国际地学研究领域权威杂志《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在线发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梁曦博士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海冰海洋数据同化文章《北极海冰—海洋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8-17)

张颖,朱爱美,张迎秋,徐磊,张辉[4](2019)在《波长与能量色散复合式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测定海洋沉积物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波长与能量色散复合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WD-EDXRF)是一种先进的双核X射线分析技术,可对样品进行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同时测定。本研究优化了各元素波谱和能谱的条件,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使用α经验系数法及Rh靶Kα线的康普顿散射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部分元素用多元回归进行谱线重迭干扰校正,建立了WD-EDXRF对海洋沉积物进行多元素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方法对稀土元素La、Ce、Nd、Y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均小于18μg/g,轻元素Na、Mg的检出限小于15μg/g,适用于绝大多数海洋地质样品的分析;对沉积物标样GBW07309进行精密度考察,除Cl和含量接近检出限的Mo元素外,其它元素的精密度(RSD,n=10)都低于9.4%;利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比较了标准样品的分析数据的扩展不确定度,大部分元素|E_n|≤1。对不同类型深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与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充分发挥波谱与能谱各自的优势,快速、准确分析海洋沉积物中多种元素,可满足大批量海洋沉积物样品测试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周琳子[5](2019)在《林东:向海洋要绿色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牛肉干大王”转型到“中国潮流能发电第一人”,林东用了8年时间。他的转型,很像是他潜心研究了多年的潮流能——平静的表面下,是百转千回的涌动和暗流。向蓝色海洋要绿色能量,在潮流能发电规模化应用这一领域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林东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力(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9-07-15)

许昂[6](2019)在《基于点吸收式海洋能量收集装置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寻找一种新型能源变得至关重要。波浪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循环,无污染等特点,成为人们所研究的焦点。波浪能收集装置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点吸收式能量收集装置具有转化海洋能的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易于建造、受波浪方向影响程度低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通过调查发现,现有的波浪能收集装置大多体积较大,适用于给大功率器件供电。而对于海上浮标等耗电量较小的器件,现有的收集装置不再适用,一方面是因为会造成能量的溢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装置体积较大,与小型器件不能良好的契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吸收式结构小型化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并从原理和仿真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采用COMSOL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线性波浪理论下,利用COMSOL软件对振荡浮子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研究其运动状态,发现其运动是一种低频高振幅的运动;综合各种能量采集技术,最终使用电磁式作为能量收集的基础;为了提高输出功率,结合振荡浮子低频高振幅的特点,采用频率转换技术,使用无磁性小球周期性撞击弹簧上的磁铁,从而把振荡浮子的低频运动转换成磁铁的高频运动;通过对磁铁、弹簧和线圈的设计和优化,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输出功率的损失。通过对原理以及仿真的研究,证明了装置的可行性。而后按照优化的设计参数,设计加工出了简易的样机。在外界振动模拟波浪的条件下,对样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在外界振动频率为1Hz,振幅为0.5m的条件下,该种能量收集装置的输出电压的峰峰值约为760mV,瞬时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1.95mW,其输出电压经整流后为电容充电,证明其可以为蓄电装置提供电能。这种点吸收式能量收集装置在小型浮子当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在波浪能收集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郑欣昊[7](2019)在《海洋浮标能量收集器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检测技术的发展,海洋浮标已经成为海洋探测和海上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如何为海洋浮标搭载的系统供电以及达到有限能源的高效利用,是海洋浮标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海洋浮标的能量收集与电源管理系统。首先研究了光伏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输出特性,建立了基于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和锂离子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的Simulink模型,仿真模型体现了光伏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输出特性;根据仿真得到的结果,开展了能量管理的技术研究,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的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方案。根据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了包括太阳能收集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V/I检测模块、锂电池保护模块和海浪振动能量收集模块的硬件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对光伏充电进行优化;设计了基于二阶Thevenin模型的EKF-SOC算法,根据电池端电压对电池荷电状态进行估计;设计了负载电源管理策略,根据外界能量的输入功率和电池剩余电量,对负载工作模式进行调整,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系统各模块可以与设计的算法相互配合,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收集、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以及负载工作模式的调整;同时根据系统需求,实现了锂电池端电压到3.3V、±5V、±7V的电压转换,海浪振动能量收集器输出能量的收集以及硬件上的锂电池保护。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正常、稳定的工作,满足设计需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茜,叶芃[8](2019)在《海洋“吞下”一亿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二战期间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的原子弹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但少有人知道,1960年到2015年间,地球上的海洋已经默默吸纳了超过1亿颗广岛原子弹爆发的能量。近期海平面上升新闻频出,海洋再次聚集了人类的目光。“刊媒惠”科技沙龙请来中(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5-27)

潘孟琦,董理君,李晖,范慧丽,应文[9](2019)在《面向海洋传感器供能的船载能量网络参数配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海面传感器的耗能点分散、负荷波动幅度较大且节能降耗的需求迫切,为了优化能量供给模式,提出面向海面传感器的船载能量网络(SEN)。[方法]首先,基于车载能量网络、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及电动船舶技术,分析SEN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基于海面传感器的特点,建立SEN模型,提出能量传输最大化和能量损失最小化这2个问题,并定义问题模型和约束函数;最后,通过开源模型MaritimeSim选取基础实验数据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参数,SEN能够将海上可再生能量传输至海面传感器节点,从而补充电力网络并增强其电能传输能力。[结论]研究成果可为优化海面传感器的能量供给提供新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自堃,朱彧[10](2019)在《释放能量,向着国家海洋科技智库的目标进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幅字,上写“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智库,海洋领军人才的成长摇篮,全所干部职工的精神家园”。李家彪说这叁句话是他上任时提出的施政理念,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此信心满满。这信心来自海洋二所半个世纪的坚实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4-19)

海洋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引言凡是能对海洋要素进行观测的手段,均能呈现该手段能力所及的"透明海洋"空间。对于水下探测应用最广的声学探测手段,"透明海洋"则是指在观测海域的特定海洋动力学背景下,一束或多束声波所能探照到的海洋空间和该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关注目标。本次研究以"海洋声场能量分布"实现了观测海域的"海洋透明",并以实际案例仔细探讨了水声业界的"收发同深探测距离最远"和"稳定跟踪"两个观念的水声物理内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1].胡凯,陈志栋.基于能量收集的海洋浮标无线传感节点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9

[2].吴开明,陈长安,杨博,钟杰.海洋声场能量分布及与业界两个观念的商榷[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3].贺靓.我国北极海冰短期预报技术取得新进展[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4].张颖,朱爱美,张迎秋,徐磊,张辉.波长与能量色散复合式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测定海洋沉积物元素[J].分析化学.2019

[5].周琳子.林东:向海洋要绿色能量[N].浙江日报.2019

[6].许昂.基于点吸收式海洋能量收集装置的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7].郑欣昊.海洋浮标能量收集器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张茜,叶芃.海洋“吞下”一亿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N].中国青年报.2019

[9].潘孟琦,董理君,李晖,范慧丽,应文.面向海洋传感器供能的船载能量网络参数配置技术[J].中国舰船研究.2019

[10].王自堃,朱彧.释放能量,向着国家海洋科技智库的目标进发[N].中国海洋报.2019

标签:;  ;  ;  ;  

海洋能量论文-胡凯,陈志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