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点布局论文-张英杰,雷国平

居民点布局论文-张英杰,雷国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居民点布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居民点布局论文文献综述

张英杰,雷国平[1](2019)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浙江洞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洞头为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选取森林覆盖率、高程、地质岩组、坡度、降雨量、现状地质灾害点密度、人口密度和公路密度8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得到研究区不同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区的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占研究区陆地面积的42.46%,包含了研究区91.36%的历史地质灾害点;居民点位于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面积占各居民点总面积比例超过50%的有豆岩村、西浪村和潭头村等45个行政村和居民区,占比超过70%的有潭头村、桐岙村和正岙村等27个行政村和居民区。基于研究区各行政村地质灾害易发性情况和居民点空间分布现状,提出相应的布局优化方向,为优化地质灾害威胁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兆林,杨庆媛,李计,王轶,鄂施璇[2](2019)在《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以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因受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而深刻转型,探索特殊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及其优化策略,有利于推进特殊区域的国土空间治理与缓解用地矛盾,并为特殊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文章以山地都市边缘区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采用地类转移矩阵、ArcGIS空间统计、理想点逼近(TOPSIS)、核密度法和多因素迭加分析等方法集成分析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单项动态度为55.72%,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以耕地占用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亟待通过居民点空间治理,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缓解用地矛盾。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总体分布零乱,但其内部空间布局在某种程度上仍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整体呈现出以河水村为中心,密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的规律。③研究区居民点布局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亟待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09期)

张正峰,华逸龙[3](2019)在《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评价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规模小、布局散、集约度低等问题,在系统识别农村居民点功能的基础上,界定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的标准,并建立合理性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设计不同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式,可以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承担了聚居、生产、景观以及生态服务的功能,其合理布局的标准包括了安全、便利、紧凑、生态化、多样化及适度混合、良好的发展基础。以这6项合理布局标准为准则,构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限制条件类指标"一票否决"式的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同时选择沈阳市沈北新区清水台镇进行案例研究,经评价将清水台镇的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不合理、低度合理、中度合理和高度合理4个级别,并将案例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迁弃归并、自然衰退、重点发展以及城镇化改造4种优化设计类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由农村居民点功能视角出发的居民点用地布局合理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发展》期刊2019年04期)

邢美玲,梁彦庆,黄志英,蔡兴冉,王松涛[4](2019)在《基于乡(镇、区)尺度的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深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剖析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向,可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平原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应用分形理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以典型平原区河北省深州市为例,通过测算2009、2015年农村居民点集聚维数、Zipf维数、边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分析乡镇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的分形特征并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全市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集聚效应显着,集聚维数达1.165 5。(2)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集中、分散几近各半,其中9个乡镇农村居民点Zipf维数下降,分布趋于集中;7个乡镇农村居民点Zipf维数上升,分布趋于分散;2乡镇Zipf维数基本不变,分布趋于均衡。(3)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形态呈现复杂且不稳定趋势的占多数,其中11个乡镇农村居民点边界维数上升,稳定性指数下降,空间形态更复杂且呈扩张不稳定趋势;6个乡镇农村居民点与其相反;1个乡边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未发生变化,空间形态相对稳定。(4)基于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提出了稳步城镇化型、快速城镇化型、加速集约化型和特色产业化型4种模式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陈大凯[5](2019)在《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而坚守18亿亩耕地是必须遵循的一条铁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刻不容缓,为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化、空心化和无序扩张等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本文以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统计分析法、Voronoi图Cv值法和景观指数等方法研究赣江新区1995~2015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并选取了高程、坡度、道路、河流和城镇化等影响因素对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利用熵值法对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进行整治适宜性评价,提出四种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化类型,并结合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原则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对策。本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从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整体规模和数量的演变分析中,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斑块总数从1995年到2015年呈现增长的趋势,表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有较大的扩张趋势。(2)从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分析中,发现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正趋于规模化、集聚发展。1995~2005年赣江新区各乡(镇、场、企业集团)Voronoi图Cv值均大于64%,空间分布都呈现出集聚状态;2005年较1995年各乡(镇、场、企业集团)农村居民点斑块密度值均减少了,说明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斑块密集程度提高。主要原因在于赣江新区是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的密集程度和演变趋势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城镇发展和道路交通等影响,所以各乡(镇、场、企业集团)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情况和演变趋势受所在区域影响不尽相同。(3)从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演变分析中,研究选取了高程、坡度、道路、河流和城镇化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新区有近7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20~40]高程范围内;坡度等级位于2°~25°的农村居民点正趋于规模化、集聚发展;34.58%的农村居民点在1000 m河流缓冲区外,距离河流较远的居民点不利于人类生活、生产,应通过居民点整治使其迁移到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或者新建水利设施来改善居民点用水的需求;1995~2015年在距离道路缓冲区2000 m内的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数量、面积均增加,越近越具规模地、团聚地分布;1995~2015年,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上扩展较快,其用地呈现紧缩,趋于紧凑发展。(4)在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中,通过选取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作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成“适合优化”“较适合优化”“较不适合优化”“不适合优化”这四种类型,其中,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较适合优化整治的占27.23%。在此基础上,结合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利用特点与发展需要,确定出最适宜的优化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土地利用对策。(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孙丽娜[6](2019)在《县域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评价及其空间布局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进行评价并优化其空间布局,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序发展。选取黑龙江省明水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空心化程度评价指数对研究区空心化现状进行评价,并揭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最后提出整理方案。结果表明,明水县空心村状况显着,在不同的规划期限,各乡镇表现出的空心化趋势不尽相同,整理比重较大的乡镇有通泉乡、永兴镇等。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依据规划期限,给出迁移农村居民点及迁移方向。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未来将结合各农村居民点的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土地开发利用等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6期)

史志方[7](2019)在《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我国的城市建设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压力。同时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我国的农村地区建设用地依然占用很大的比例。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用地和农村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农村地区成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来源。由于我国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散乱没有经过统一的科学规划,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科学的规划,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可以在城市化进行的同时保护我国的耕地的底线不被打破。本文以景泰县正路镇为研究区域,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运用,为规划分析农村居民点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运用GIS技术的空间数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迭加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景泰县正路镇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建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本文通过对正路镇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进行分析,通过ArcGIS的空间分析,可以得出正路镇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现状及其特点。然后建立正路镇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正路镇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GIS技术对正路镇农村居民点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同时进行指标的量化和权重量化,以此作为确定中心村及迁并村的依据。对正路镇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本文基于正路镇农村居民点的评价结果作为中心村选取的依据,分析需要迁并村的搬迁方向,以此实现正路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本研究使用GIS技术作为工具,研究了正路镇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特征;建立正路镇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对正路镇农村居民点进行布局优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郭鹏飞[8](2019)在《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是郑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然而,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农村出现了农村建设用地空废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认清郑州市当前农村居民点布局状况,并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提高郑州市农村土地利用效益,推动农村发展。文章从郑州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布局特征、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郑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从当前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当前,研究农村居民点布局已经有了理论基础,主要有农村聚落理论、新农村建设理念和乡村重构理论等。研究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主要利用数学模型和GIS技术相结合、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势、水系等自然因素和交通、技术进步和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主要是等级/类型优化、功能主导优化、政策主导和农户主导优化等。其次,对郑州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常规Voronoi图、核密度估计、景观格局指数、分布指数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在空间聚集、规模大小、形状特征等。并选取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六个因素对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受地形、交通、城镇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郑州市整体及各市、县、区农村居民点Cv值均大于64%,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模式,;(2)郑州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由于受地形影响,核密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的新密市、巩义市东部、荥阳市南部、新郑市西南部;(3)区域内农村居民点呈现卫星式布局、带状延伸式布局、集团式布局、自由分散式布局四种布局模式;(4)郑州市整体平均斑块形状指数为1.6553,农村居民点整体呈不规则形状,边界形状较为复杂,不利于实现区域内居民点集约化程度的建设;(5)郑州市农村居民点多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坡向朝南、距离道路与城镇较近区域。第叁,开展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研究。利用当前郑州市的农村居民点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地形、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做出评价,从而判断郑州市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适宜程度。采用最小阻力模型(MCR)计算最小累计阻力值,按照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应性程度,将郑州市划分为高度适宜区(145672.85hm2)、较适宜区(208112.43hm2)、一般适宜区(148423.69hm2)、不适宜区(100336.44hm2)和极不适宜区(154516.58hm2)5种适宜性分区。最后,对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进行相关研究。在确定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原则和优化类型的基础上,提出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具体优化类型划分策略。并利用加权Voronoi图的方法确定郑州市农村居民点撤并范围,根据郑州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优化策略及影响范围划分方法,将郑州市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类、重点发展类、控制发展类、迁移合并类共四类,最终提出各个类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方案。(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隋虹均[9](2019)在《黑龙江垦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影响机制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聚集的定居场所,也被称为聚落。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主要表现为松散的聚居形式,但在黑龙江省垦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区域内已陆续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田间散居住宅,住宅较为简易,并且农户居住时间较短。目前多数农户在拥有大规模聚居态农村居民点的同时仍拥有田间散居住宅,导致垦区用地效率低下,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探究垦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影响机制,合理调控影响因子,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对在满足农户生产与生活双重需求的同时,实现土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垦区于1947年建立,目前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垦区建设之初各连队(作业站)设有一个聚居居民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内部用地结构和住宅建筑模式依据统一制式规划。黑龙江农垦总局建叁江管理分局所辖八五九农场具有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等特点,是现代农业典型示范区,农场内部同时拥有聚居居民点与田间散居住宅,并且田间散居住宅的数量较为庞大,农场居住用地侵占耕地的现象较为严重。鉴于此本研究以八五九农场所辖的十一个管理区23个连队(作业站)为研究区,以聚居居民点与田间散居住宅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抚远市、饶河县土地利用变更矢量数据库与遥感影像,通过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特征,探明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判定农村居民点适宜耕作半径,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该研究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业地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特征:八五九农场呈现出以少量大规模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与大量田间小规模散居住宅相互耦合的状态,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规模呈反比,并且聚居居民点表现出均匀的空间分布模式,田间散居住宅于研究区中部集聚的农村居民点格局特征。农场部分农户在拥有大规模聚居态的农村居民点的同时仍拥有田间散居住宅,并且田间散居住宅的数量为大规模聚居态主要居民点的15倍;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远超出国家标准167.9%,致使农场内部土地粗放利用,降低了有效耕地面积,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2)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影响机制:八五九农场早期开展的农村居民点系统性规划是聚居态农村居民点呈均匀空间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耕地结构、耕地面积、田块破碎度、耕作半径和聚居居民点与行政区几何中心偏差距离为农场田块间存在散居住宅的五个影响因子,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耕地结构、耕地面积、田块破碎度、耕作半径是农场田块间存在散居住宅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四类主要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作为主要作用因子的耕地结构与耕作半径,二者之间相互驱动相互作用,同时再由于耕地面积与田块破碎度两个次要作用因子的诱导,致使研究区田间产生大量的小规模散居住宅。(3)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适宜耕作半径:八五九农场各管理区农村居民点适宜耕作半径的均值为5055 m,最大与最小值分别为7438 m与3265 m,平均适宜耕作半径对应的农机与摩托车的出行时间依次为20 min与10 min,适宜耕作半径更加符合当前农场的农业生产模式。适宜耕作半径与耕地结构、耕地面积、田块破碎度的多元回归结果表明适宜耕作半径与水田的比例呈反比关系,与耕地面积呈正比关系,与田块破碎度呈反比关系。(4)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八五九农场应建立高耕作压力区即农村居民点拆旧区与低耕作压力区即农村居民点建新区的增减挂钩,积极的进行拆旧区农村居民点的拆除与耕地的复垦,并依据各管理区的农村居民点适宜耕作半径推进建新区农村居民点的建立,平衡耕作压力系数,实现八五九农场全区域均为农村居民点适宜区的布局目标。农场应建立农村居民点22个,平均每个管理区拥有农村居民点2个,拥有农村居民点数量最多与最少的分别为第二管理区与第叁管理区依次为3个与1个;农村居民点的总规模应为324 hm~2,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点的规模为14.7 hm~2,农村居民点规模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第二管理区2.77 hm~2与第十一管理区21.60 hm~2;农村居民点可承载人口共21591人,平均每个农村居民点可承载981人,承载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农村居民点依次为第二管理区平均承载185人与第十一管理区平均承载1440人,共计可腾退农场居住用地544 hm~2。(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史晓磊[10](2019)在《基于引力模型的青冈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民生产与生活的聚集地,其合理布局不但能够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化程度,同时可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处于自发形成的状态,居民点布局散乱,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情况较为普遍~([1,2])。近年来,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住宅大量闲置,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因此,本文以黑龙江省典型农业县——青冈县为研究区,依据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区位特征和自身发展潜力,确定城镇化导向型农村居民点和非城镇化导向型农村居民点;又将非城镇化导向型农村居民点细化为积极发展型农村居民点、控制保留型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型农村居民点,作为城乡体系重构的依据。本文以青冈县16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从影响农村居民点城镇化潜力与发展潜力影响因素两个角度,选取人口数量、交通规模、建设面积构建农村居民点城镇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镇化潜力进行评价分析。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与最近中心城镇之间的引力强度来识别其城镇化导向与非城镇化导向。再选取发展基础、自然资源、公共设施、居住条件、农业生产5项指标16个影响因子构建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自身发展潜力值进行测算,识别其整治类型。最后,结合加权Voronoi图识别积极发展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影响范围,得到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的方案以提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的有效、合理方法。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青冈县农村居民点城镇化潜力分析根据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城镇化潜力评价分析的结果,研究区域内城镇化导向型农村居民点有7个,低度适宜和不适宜城镇化导向的农村居民点分别为59个和99个。农村居民点城镇化潜力归一化处理后的平均值为0.43,最高值为1,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城镇化潜力水平总体较低,少数具有高城镇化潜力。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165个农村居民点距其通行时间成本最短的中心城镇之间引力值大小,用以进行城镇化与非城镇化农村居民点的划分,划分结果为高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叁类,其数量比为7:59:99。其中高度适宜类别的农村居民点被识别为城镇化导向,空间适宜性为低度适宜与不适宜的居民点被识别为非城镇化导向,共计158个。(2)青冈县非城镇化导向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分析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青冈县积极发展型、控制保留型、迁村并点型农村居民点数量分别为59个、65个和34个。青冈县非城镇化导向下的158个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潜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可以看出,青冈县非城镇化导向下的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值表现为正态分布,发展潜力综合分值在(0.5,0.85]之间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占总数的79%。依据几何间隔的方法将农村居民点斑块发展潜力划分为积极发展型、控制保留型、迁村并点型3个等级。积极发展型农村居民点斑块潜力值处于(0.36,0.49]之间,共计59个。控制保留型的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值处于(0.29,0.36]之间,共计65个。迁村并点型农村居民点其发展潜力最低,处于(0.00098,0.29]之间,共计34个。(3)青冈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方向分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得到青冈县4大类农村居民点及其空间整合方向,包括就地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积极发展型农村居民点、控制保留型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型农村居民点。选取积极发展型的农村居民点作为加权Voronoi图发生元,以其发展潜力值的平方根为权重,生成了59个积极发展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影响范围。其中,就地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建议就地城镇化,未来与中心城镇相融合。积极发展型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心村强化自身发展,引导支持其周边的控制保留型居民点的发展,并将其控制范围内的迁移合并型农村居民点向其逐渐靠拢归并。控制保留型农村居民点严格控制其继续扩张,挖掘其内部潜力,加强与周边中心城镇或中心村的沟通与联系。迁村并点型农村居民点应选择迁移合并,其迁村并点的方向即其所在的加权Voronoi图发生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居民点布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因受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而深刻转型,探索特殊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及其优化策略,有利于推进特殊区域的国土空间治理与缓解用地矛盾,并为特殊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文章以山地都市边缘区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采用地类转移矩阵、ArcGIS空间统计、理想点逼近(TOPSIS)、核密度法和多因素迭加分析等方法集成分析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2010—2016年城镇建设用地单项动态度为55.72%,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以耕地占用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亟待通过居民点空间治理,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缓解用地矛盾。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总体分布零乱,但其内部空间布局在某种程度上仍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整体呈现出以河水村为中心,密度由内到外依次降低的规律。③研究区居民点布局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亟待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居民点布局论文参考文献

[1].张英杰,雷国平.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浙江洞头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2].王兆林,杨庆媛,李计,王轶,鄂施璇.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以重庆渝北区石船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9

[3].张正峰,华逸龙.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评价与优化研究[J].中国发展.2019

[4].邢美玲,梁彦庆,黄志英,蔡兴冉,王松涛.基于乡(镇、区)尺度的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深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陈大凯.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6].孙丽娜.县域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评价及其空间布局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9

[7].史志方.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8].郭鹏飞.郑州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9

[9].隋虹均.黑龙江垦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影响机制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10].史晓磊.基于引力模型的青冈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D].东北农业大学.2019

标签:;  ;  ;  ;  

居民点布局论文-张英杰,雷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