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李永毅,石蓉,郎锐,王开艳,贾嵘

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李永毅,石蓉,郎锐,王开艳,贾嵘

导读:本文包含了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居民用电,因素分解,LMDI分解法,十叁五规划

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毅,石蓉,郎锐,王开艳,贾嵘[1](2019)在《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的陕西省居民用电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陕西省西安市新一线城市的确立和人才引进等计划的实施,将会引起居民用电量大幅增长,明确其增长动因及未来增长潜力对电力供应企业把控市场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统计计算2010年至2016年陕西省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以及居民用电量等相关数据,采用LMDI法分析了陕西省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动因,由分解结果可知,用电习惯、居住条件改善、城镇化进程、人口增长4个方面,对陕西省居民用电增长分别贡献了18.39%、52.51%、13.84%、15.26%,可以看出居住条件和用电习惯为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9年06期)

周志刚,郑明亮[2](2015)在《基于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的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分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机理,该文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建立了粮食产量无残差因素分解模型,将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分解为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变化的贡献。基于1996-2012年数据,对该期间影响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播面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增长效应,种植结构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表现为减量效应,其中播面单产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8 592.25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1.03%;复种指数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6 926.97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为率81.45%;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909.1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97%;耕地面积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105.6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6.52%。各影响因子的作用具有阶段性,1996-2003年种植结构效应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2004-2007年,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的贡献相互交替,2004年播面单产的贡献最大,2005年、2007年复种指数的贡献最大,2006年则是种植结构的贡献最大;2008年开始播面单产效应起着主导作用。该研究可为政府有关部门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奇,夏溶矫[3](2012)在《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的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识别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各自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工业二氧化硫削减变化量表征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通过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法,探讨了投资规模、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等3个因素对中国大气污染投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投资规模增加是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而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均逐渐增强,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投资规模的增加是引起东部、中部、西部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但东部地区投资规模增加对投资效果的提升作用在逐渐变小,中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对投资效果存在负效应,而西部地区的污染治理技术效率带来的效应由负转正。(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2年04期)

郑义,徐康宁[4](2012)在《中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驱动因素——基于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MDI)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叁个层面(3个产业、8个主要部门、43个子部门)使用LMDI分解法研究中国1994~2008年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计量结果表明,技术效应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在1994~2004年期间提高了能源强度,但是,在2004~2008年期间却降低了能源强度,主要部门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一直在提升能源强度,子部门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在2002~2008年期间显着弱化了能源强度;能源替代效应一直在降低能源强度,影响作用甚小。此外,我们发现,在2003~2004年期间能源强度的意外反弹是源于产业层面的结构变化效应变动幅度较大而非技术效应变小的缘故。(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2年02期)

刘睿劼,张智慧[5](2011)在《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的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选择2001—2008年中国工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治理效应和结构效应4个部分,并对上述4个部分的影响程度和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减排的现状和趋势,指出了目前工业固体废弃物减排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1年04期)

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分析粮食产量波动变化的机理,该文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建立了粮食产量无残差因素分解模型,将中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分解为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变化的贡献。基于1996-2012年数据,对该期间影响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播面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表现为增长效应,种植结构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表现为减量效应,其中播面单产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8 592.25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1.03%;复种指数变化促进粮食产量增长6 926.97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为率81.45%;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909.1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97%;耕地面积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减少3 105.61万t,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6.52%。各影响因子的作用具有阶段性,1996-2003年种植结构效应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2004-2007年,播面单产、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的贡献相互交替,2004年播面单产的贡献最大,2005年、2007年复种指数的贡献最大,2006年则是种植结构的贡献最大;2008年开始播面单产效应起着主导作用。该研究可为政府有关部门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毅,石蓉,郎锐,王开艳,贾嵘.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的陕西省居民用电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

[2].周志刚,郑明亮.基于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的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解[J].农业工程学报.2015

[3].王奇,夏溶矫.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的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

[4].郑义,徐康宁.中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驱动因素——基于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MDI)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2

[5].刘睿劼,张智慧.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的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

标签:;  ;  ;  ;  

迪氏因素分解法论文-李永毅,石蓉,郎锐,王开艳,贾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