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救部重庆401120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治的7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临床急救和治疗措施。结果:本组75例患者通过救治后,44例治愈出院,30例好转,1例院内死亡。结论:对于AMI进行积极急救和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死亡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临床治疗
AM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血氧不足导致心肌坏死[1]。通常发病急,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则可能引起心衰、心律失常等严重病症,甚至死亡,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及时、得当、有效的救治是预防和减少AMI死亡,改善患者的预后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我院近期诊治的75例AMI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均通过24h心电图、心动图等检查确诊,符合《新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相关标准[2],均发病后2h入院诊治。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心衰、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其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4例;41~78岁,平均(56.5±2.8)岁;梗死位:前壁28例,前间壁14例,下壁11例。临床表现主要是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合并心律失常。
1.2方法
1.2.1临床急救
在急救上,为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可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10mg吗啡+5%葡萄糖溶液,或者肌注50~100mg盐酸哌替啶。并用氧气瓶进行吸氧治疗,缓解患者呼吸。救护人员须尽快妥善搬运患者送入医院接受专科治疗,同时要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说明病情和运送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得到他们的支持,更好的配合救治。把患者平稳置于担架上,尽量不搬动,让患者行平卧位放松,进行心电监测,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注意病情变化,快速建立并静脉通道,如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必须当即行心肺复苏。在入院后当即开展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律、SpO2,观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同时,给予持续鼻管或面罩吸氧,以便改善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1.2.2院内治疗
(1)镇静止痛:对出现口渴、烦躁不安、出汗等患者,警惕出现休克,可应硝酸甘油10~20mg+0.9%生理盐水100~250mL治疗,行静滴;对于疼痛难忍患者,可皮下注射适量吗啡或者杜冷丁。
(2)溶栓、介入治疗:对无法实施急诊PCI治疗的,或90min内无法达成第1次球囊扩张ST段提升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主要应用尿激酶、链激酶、低分子肝素、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可静滴250万U尿激酶或者链激酶,30min内滴完,在静滴尿激酶12h后再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2次/d,连续用药用5~7d。如条件允许,在患者入院的90min内达成第1次球囊扩张,在必要情况下可置入支架,以免冠动脉再一次狭窄。对发病12h内急性ST段提升患者,可以直接实施直接PCI治疗;对合并心源性休克者,不需考虑发病时间,可以直接实施PCI治疗。
(3)抗心律失常治疗:对于心率>70bmp,并伴有室性早搏患者可肌注射50~100mg多卡因;如果心率<50bmp或者伴有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静滴0.5~1.0mg阿托品,倘若用药后效果不理想的,可给予异丙肾上腺素1.0mg+0.9%生理盐水250ml,行静滴,根据心率实际情况调节滴速。对于室颤者须及行电除颤治疗;对于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不全、休克等患者,应当即行直流电复律治疗。
(4)其他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口服,分别为300mg,防治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对于心衰合并低血压者应静滴40mg多巴胺+5%葡萄糖溶液250mL,控制在20滴/min。
2.结果
本组75例AMI患者通过及时急救和有效治疗后,44例得以治愈出院,占比58.7%;30例病情好转,占比40.0%;1例院内死亡,因合并心衰救治无效死亡,发生率1.3%。
1.讨论
AMI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型心血管疾病,通常发病交急骤,病情位置,往往以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休克、猝死等情况,有较高的病死率[3]。所以,为提高AMI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必须给予积极全面的急救和治疗。
在AMI的临床救治中,胸痛、心绞痛的是最为明显的症状,伴随病情发展,疼痛严重度会增加,如此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大,而使得梗死面扩大,易发生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4-5]。为此,临床医生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进行针对行药物干预,主要是静滴适量的硝酸甘油,应用吗啡、杜冷丁等进行镇痛。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进行吸氧、抗血小板、抗心衰、溶栓等治疗。对于意识清醒的,通常面对此种突发重病,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心理,使得病情加重,不利于治疗和预后[6]。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心理干预,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不良心理,并要和家属积极沟通,准确、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本研究中,75例患者通过积极救治后,44例出院,30例得以好转,1例病情加重死亡。总之,对AMI患者必须尽快明确病情,进行积极救治,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死亡。
参考文献:
[1]赵慧珍.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和治疗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3,06:909-910.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疾病杂志,2013,7:667-669.
[3]王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急救及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5,08:105+107.
[4]徐之斌,陈亚想.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23:132.
[5]唐孝文,李再轩,胡强.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01:133-136.
[6]何华锋.院前急救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60-16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