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过程论文-吴少峰,赵琴,郝笑,傅佩玲

闪电过程论文-吴少峰,赵琴,郝笑,傅佩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闪电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气学,闪电,双偏振雷达,差分反射率

闪电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峰,赵琴,郝笑,傅佩玲[1](2019)在《一次雷暴过程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广州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和粤港澳闪电定位网数据,分析了2017年7月27日发生在广东深圳的一次雷暴个例中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平反射率Z_H、差分反射率Z_(DR)和差分相移率K_(DP)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雷暴发展变化的特征。零滞后相关系数ρ_(HV)主要用于雷达回波降水类型以及非降水(非气象回波)的判断,与闪电频次的相关性不高。(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孙凌,陈志雄,徐燕,孙竹玲,袁善锋[2](2019)在《北京一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辐射源演变特征及其与对流区域和地面热力条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5年夏季北京闪电综合探测(BLNET)总闪辐射源定位、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探空资料等多种协同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年8月7日北京一次强飑线过程不同阶段的闪电特征,并探讨了闪电与对流区域和地面热力条件之间的关系。飑线过程整体上以云闪为主,根据雷达回波和闪电频数可以将飑线过程分为发展、增强及减弱叁个阶段。发展阶段表现为多个孤立的γ中尺度对流降水单体,随着北京城区降水单体的迅速发展,强回波顶高延伸到-20℃温度层高度,闪电辐射源高度也逐步增加,闪电明显增多,但总闪电频数整体低于80次/min。增强阶段单体合并,闪电频数快速增长,0℃层以上及以下的强回波(>40 d BZ)体积明显增大,飑线形成后,总闪和地闪均达到峰值,分别约248次/min和18次/min,负地闪占总地闪比例为90%,辐射源主要分布在线状对流降水区内,辐射源数量峰值出现在5~9 km高度层。减弱阶段飑线主体下降到0℃以下并迅速衰减,辐射源分布明显向后部层云降水区倾斜。95%的闪电发生在对流线附近10 km范围内,即对流云区和过渡区。在系统发展和增强阶段,对流云区与层云区辐射源的活跃时段基本一致;系统减弱阶段,对流降水云区辐射源数量迅速减少。在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闪电活跃区域对应于冷池出流同平原暖湿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相当位温强梯度带内。(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宋强,王基鑫,傅朝,李红,卢国阳[3](2019)在《甘肃一次冰雹过程降水及闪电活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的测雨雷达(PR)、微波辐射计(TMI)和闪电成像仪(LIS)资料分析2012年8月25日甘肃省一次较强冰雹过程。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受3个分散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对流云像素点约为层云的1/2,对流云平均降水率是层云的8.2倍。冰雹云回波顶高度近13 km,回波强度大于55 dBZ的最大高度为7.5 km左右,降水率大于45 mm·h~(-1)的云层厚度约7 km。降水廓线反映出降水率垂直分布不均匀,对流降水中50、10 mm·h~(-1)的降水率随着高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9 km左右减小明显。此次冰雹过程的闪电发生临近处6 km雷达反射率高于40 dBZ,85 GHz极化修正亮温低于210 K。(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蔡然,罗欣,高彦,杜其江,庄红波[4](2019)在《闪电回击过程中高层建筑物顶部感应电流电荷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深圳气象局石岩观测基地的梯度塔雷电观测影像,以深圳市地标性建筑物、建筑物群为例,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接近自然闪电的模拟通道,对建筑物周围环境和观测到的实际闪电通道进行建模,研究闪电下行先导接近地面时,与地面凸起的物体(例如高塔和高建筑物)激发上行先导的连接过程。分析得出:在自然闪电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物对其顶部产生的感应电荷和感应电流的影响,研究得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建筑物对闪电所引起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荷的扩大系数在2.0~4.5,同时发现有无相邻建筑物对建筑物顶部感应电荷的扩大系数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郭润霞,张文龙[5](2019)在《北京一次大雹天气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受闪电监测系统限制,已有研究多局限于强对流天气的地闪(cloud-to-ground lightning,CG)活动特征。本文利用VLF/LF叁维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结合雷达观测等资料对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雹天气过程的全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发生前,闪电活动主要分布在对流系统的后部,闪电数较少,且以负地闪活动为主;降雹期间,闪电频数显着增加,云闪(intracloud lightning,IC)及正地闪活动明显加强,该阶段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对流系统强回波中心及其前部雷达反射率因子梯度较大的区域;降雹结束之后,强回波中心基本移出北京,北京范围内的闪电频数明显减少。正闪比例在降雹发生前逐渐增大,在降雹期间稳定维持在较大值,降雹结束后迅速减小;云闪比(云闪频数/总闪频数)表现为降雹发生前和降雹结束后逐渐增大趋势,在降雹期间基本维持稳定少变。闪电的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5—50 kA之间,20 kA以下的低雷电流强度的云闪和地闪多发生在降雹期间及降雹结束后,而20 kA以上的高雷电流强度的云闪和地闪在降雹发生前占有很大比例,小于5kA的云闪在大雹发生期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地闪。降雹发生前及降雹结束后云闪发生高度在2—6 km,降雹期间有所抬升,约为2—8 km。闪电频数峰值超前于降水峰值5—20 min。(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贾佳明,刘昆[6](2019)在《基于人工触发闪电对击间过程近区磁场的测量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关研究文献中,基于天线理论建立闪电回击天线模型得到回击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场计算结果已与传输线模型(TL)等其他回击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验证,并得到较好的结果。然而基于该模型,针对相关击间过程,计算在闪电通道附近磁场的有效性并未进行实验验证。文中基于2014年夏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基地获取的观测数据,利用回击天线模型对由上行正先导(UPL)始发阶段的电流脉冲簇、UPL发展导致的初始连续电流(ICC)和回击后连续电流上迭加的M分量产生的磁场进行计算,并将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由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可见,虽然在距离闪电通道78 m和970 m处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但应该注意的是天线模型只能针对雷电流流经整个闪电通道的闪电过程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计算,对于云内闪电过程所辐射的电磁场,则无法利用天线模型进行有效模拟。(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何清芳,钟春华[7](2018)在《一次双雨带暴雨过程的闪电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区域自动站、闪电定位、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8年5月7日福建中南部由锋面暴雨带到和锋前暖区暴雨带共同作用造成的暴雨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闪电先于降水出现峰值或同时达到峰值,低降水率雷暴系统产生的正地闪的比例较高;(2)地闪主要分布在云顶亮温小于-40℃的区域内,云顶亮温越低、负地闪越密集,正地闪主要出现雷暴系统减弱、消散阶段;(3)负地闪主要密集地分布在强回波区到层状云回波的过度区域中,正地闪主要分布在层状云回波区。(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杨美荣,刘超,曹冬杰,李鹏,程丽丹[8](2018)在《利用FY-4A LMI与ADTD闪电数据对河南省一次雷暴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风云四号卫星A星(FY-4A)上携带的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为我国自主研发,可以对对流天气的闪电活动进行实时连续观测。本文使用的TMI闪电数据为L2级,包括闪电"事件"(event)发生的时间、经纬度以及所属"组"(group)等数据。选取的雷暴过程为河南省2018年5月15号伴随短时强降水的一次雷暴过程,该雷暴11:30在许昌生成,此后在大环境风场作用下东移,经鄢陵、扶沟、太康、睢县、宁陵、商丘等地16:30在河南省边界减弱消散。此次过程TMI共观测到闪电348次,ADTD观测到地闪74次,TMI闪电比ADTD地闪提前38分钟;相比ADTD数据,TMI闪电数据对雷暴过程的发生、发展、运动过程有更好的指示作用。利用聚类算法将LMI"事件"聚类成"组"、并将"组"聚类成闪电(flash),发现TMI闪电平均含2.5次闪击,最多含有8次闪击,高于五次闪击的闪电多出现在云团初始闪电阶段或者与之前一次闪击的时间间隔较大的时候。将两种闪电数据与雨量分布图迭加发现,闪电高值区与强降水区并不重合,在小时降水量超过30mm的叁个雨量站点附近闪电数据较少。(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期刊2018-10-24)

王基鑫,魏栋,周伶俐,王宝鉴[9](2018)在《基于TRMM卫星资料对河东地区一次冰雹过程降水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TRMM卫星资料已广泛的用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尺度对流降水的叁维特征及闪电活动特征研究。地处高原东坡的甘肃陇东南~陕西西部位于高原大地形和中东部低海拔的过渡区,目前利用TRMM卫星对这一区域降水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针对冰雹过程中闪电活动特征研究更为稀少;与此同时,地基天气雷达的探测受地形分布的影响和制约,在高原东坡的复杂山地地形条件下,地基雷达存在很多探测盲区,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TRMM观测资料研究该地区强降水的叁维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地基雷达的缺陷,对其闪电活动特征的研究也可以弥补在该区域这方面研究的空白。2.数据分析和结论本文利用TRMM卫星的降水雷达(PR)、微波成像仪(TMI)和闪电成像仪(LIS)的观测资料,通过对2013年9月12日发生在冰雹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北部的一次影响范围较大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此了解高原东坡冰雹天气过程的降水系统的叁维结构及闪电活动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冰雹降水过程,主要以对流降水为主,对流样本数量远大于层云,平均降水率是层云的12.1倍。其对流发展旺盛,上冲结构特征明显,回波顶高度近12.5km,大于45d BZ强度回波的回波高度为9km。(2)对流云团表现出了比较典型的冰雹云特征,出现了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雨顶最大高度可达到12km。对流云降水平均云顶高度约高于层云降水云顶高度2 km。(3)利用腐蚀识别算法识别后得到的雷暴单体的总闪电频次与冰相粒子含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09,并得到本次过程的单体闪电频次与冰相粒子含量拟合公式。(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黄钰,曾勇,周苑,李丽丽[10](2018)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贵州省叁维闪电定位资料、C波段Doppler天气雷达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17年贵州一次强天气过程中闪电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顶高与闪电频数的相关性优于回波强度与闪电频次的相关性;不同温度层上,≥30 dBz的回波面积与总闪频次和负地闪频次相关性都比较好,其中零度层高度上≥30 dBz的回波面积与总闪频次相关性最好,且多项式拟合效果优于线性拟合;最大回波强度、回波顶高以及30 dBz强度回波发展高度对闪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低纬山地气象》期刊2018年04期)

闪电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2015年夏季北京闪电综合探测(BLNET)总闪辐射源定位、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探空资料等多种协同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年8月7日北京一次强飑线过程不同阶段的闪电特征,并探讨了闪电与对流区域和地面热力条件之间的关系。飑线过程整体上以云闪为主,根据雷达回波和闪电频数可以将飑线过程分为发展、增强及减弱叁个阶段。发展阶段表现为多个孤立的γ中尺度对流降水单体,随着北京城区降水单体的迅速发展,强回波顶高延伸到-20℃温度层高度,闪电辐射源高度也逐步增加,闪电明显增多,但总闪电频数整体低于80次/min。增强阶段单体合并,闪电频数快速增长,0℃层以上及以下的强回波(>40 d BZ)体积明显增大,飑线形成后,总闪和地闪均达到峰值,分别约248次/min和18次/min,负地闪占总地闪比例为90%,辐射源主要分布在线状对流降水区内,辐射源数量峰值出现在5~9 km高度层。减弱阶段飑线主体下降到0℃以下并迅速衰减,辐射源分布明显向后部层云降水区倾斜。95%的闪电发生在对流线附近10 km范围内,即对流云区和过渡区。在系统发展和增强阶段,对流云区与层云区辐射源的活跃时段基本一致;系统减弱阶段,对流降水云区辐射源数量迅速减少。在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闪电活跃区域对应于冷池出流同平原暖湿气流在近地面形成的相当位温强梯度带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闪电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少峰,赵琴,郝笑,傅佩玲.一次雷暴过程的双偏振雷达观测量与闪电频次的关系分析[J].广东气象.2019

[2].孙凌,陈志雄,徐燕,孙竹玲,袁善锋.北京一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辐射源演变特征及其与对流区域和地面热力条件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9

[3].宋强,王基鑫,傅朝,李红,卢国阳.甘肃一次冰雹过程降水及闪电活动特征[J].干旱气象.2019

[4].蔡然,罗欣,高彦,杜其江,庄红波.闪电回击过程中高层建筑物顶部感应电流电荷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9

[5].郭润霞,张文龙.北京一次大雹天气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6].贾佳明,刘昆.基于人工触发闪电对击间过程近区磁场的测量与仿真[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7].何清芳,钟春华.一次双雨带暴雨过程的闪电特征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8].杨美荣,刘超,曹冬杰,李鹏,程丽丹.利用FY-4ALMI与ADTD闪电数据对河南省一次雷暴过程的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9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2018

[9].王基鑫,魏栋,周伶俐,王宝鉴.基于TRMM卫星资料对河东地区一次冰雹过程降水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10].黄钰,曾勇,周苑,李丽丽.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18

标签:;  ;  ;  ;  

闪电过程论文-吴少峰,赵琴,郝笑,傅佩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