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全(周口女子职专河南周口4661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职业中专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习能力差异更大,特别是像数学这种文化基础课差异尤为突出。对此我们尝试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职专学生;职专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层次化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得知:职专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存在不小的差异,其中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差异,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尤其突出,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领悟与掌握的能力参差不齐,这势必对职专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教学中还存在着教材衔接问题,使得职专教材内容与初中内容脱节,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又会忽视这一问题,这样就造成了职专学生在接受新的数学知识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在这样的客观现状下,如果在职专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视同仁”的做法,不顾学生差异,简单地把学生聚集在教室里沿用同一教材,采取统一要求,施行同一方法来授课,必然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根本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职专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职专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大胆尝试教学方法改革,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对如何采用分层次教学来提高职专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数学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数学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使学生适应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近而达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逐渐缩小学生间差距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全面地考虑到各类学生存在的差异,设计的问题应随学生思维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问题设计的起点低一些,问题难度小一点,思维步骤铺垫得细一些,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思维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言,问题设计的起点就可高一些,问题的难度大一点,思维的跨度大一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享受到挑战的快乐。总之“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二、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
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分层次教学中的分层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使每位学生的内心都是平衡的,喜悦的,积极向上的,热爱学习的,让课堂成为职专学生最快乐的地方。
其次,学生层次化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职业中专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划分成:C、B、A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需要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教材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题,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层次分得好坏,所以分层是关键。
最后,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课前预习层次化。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一年级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总之,作为职专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各个学生数学基础及薄弱环节,分析好各个学生这些薄弱点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每隔一段时间,及时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做到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教学、学习方法,真正使得学生数学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覃川.今天怎样做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丁锦辉,刘汉波,樊波.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