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粒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粒度分析,土壤侵蚀,水库沉积物,云南
土壤粒度论文文献综述
温志明,蒙红卫,孙启发,秦鼎[1](2019)在《基于云南水库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侵蚀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云南文山州水库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合其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文山州各区域水库粒度变化特征及周边的土壤侵蚀状况。33个水库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粉砂(2~63μm)占优势,含量在80%~90%,黏土(<2μm)平均含量为10%,粗砂(250~2 000μm)平均含量为3. 96%,细砂(63~250μm)的含量极少,仅个别达到1%~2%。各水库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为3. 8~22μm不等,约有一半的水库沉积物平均粒径在6~8μm;分选系数绝大多数都在1. 0~2. 0,分选较差;偏度SK大部分在-0. 1~0. 1,峰态除红舍克水库外均在0. 9~1. 11。分析结果表明,库区的土壤侵蚀程度与降雨量相关性不明显,而与水库距大型居民点的距离关系密切,即人类活动越强烈的区域水库周边土壤侵蚀越严重,可见文山州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本文来源于《环境生态学》期刊2019年07期)
陈林栋[2](2019)在《河北省承德市西龙头—半截塔土壤层位、粒度试验成果及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土壤层位粒度地球化学特征,属西龙头—半截塔1∶5万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一部分。区内土壤一般A、B、C层一般比较发育,且分层清楚,少量阳坡分层不清楚。多数成矿及伴生元素异常从矿化蚀变岩→土壤→水系沉积物异常元素组合、强度等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土壤多数异常元素含量由A→B→C,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A层明显下降,但Hg、As、Mo、Au等在B层含量最高,即呈倒"C"字型上、下低中间高的特点。多数土壤异常元素在中、细粒级含量高,在-100目细粒级明显下降,粗粒级中含量较低,但远程指示元素(如Hg、As、Sb)等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区内土壤测量采集B或B+C层土壤,截取-10~+60中、细粒级物质,可以很好的查证、追踪水系沉积物异常,缩小找矿靶区,甚至发现矿化蚀变体,找矿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3期)
云景铎,崔向新,蒙仲举,石涛[3](2019)在《库布齐沙漠200MWp太阳能基地内光伏板下表层土壤粒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光伏板下表层土壤粒径分布的规律,在库布齐沙漠200 MWp太阳能基地进行了研究,试验选择表层0~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分析土壤粒度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粒级分布以中沙和细沙为主;由北向南,土壤粒度值"Ф_(84)-Ф_(16)"和"Ф_(75)-Ф_(25)"的变化趋势相同;因光伏基地建设带来的土壤扰动对粒径分布影响不明显;板下中点最易成为沙尘暴沙源,板前沿中点最难成为沙尘暴沙源;平均值、极值分布在主风向迎风区域沿风向方向有规律变化,在非主风向迎风区域沿光伏板倾斜朝向方向有规律变化;迎风区土壤粒度特征受主风向影响较大,因此风蚀沙埋防治重点区域应放在光伏阵列主风向迎风边缘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继彦,周玲,刘益,张倩,蔡莹莹[4](2019)在《晋西北地区表层土壤粒度与地球化学元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晋西北地区表层土壤的物质组成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其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化学风化特征。选择区内表层土壤(深度0、10、20 cm)及其附近的河流沉积物,进行粒度和化学元素组成测试。结果表明:(1)晋西北地区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以黏土和粉沙为主,且有自地表向下粗颗粒组分含量增加的趋势。(2)常量化学元素组成以SiO_2、Al_2O_3、CaO、Fe_2O_3为主,其余元素含量均较低。化学元素组成模式表明研究区内表层土壤物质与黄土高原腹地黄土有相同的物质源区,黄河河流沉积物对其贡献不大。(3)晋西北表层土壤的CIA值为52.70~57.89,平均54.06,说明它们的化学风化程度较低,处于早期的脱Na、Ca阶段。这是由于研究区地理位置比洛川更靠北,气温和降水量均低于洛川,降水量与兰州相差不大,但是年平均气温和年温差比兰州低。该研究明确了晋西北地区表层土壤的物质组成特征,为区域潜在沙漠化危害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5期)
袁杰,曹生奎,曹广超,赵青林,刁二龙[5](2019)在《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进行标准化土壤样品采集,利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75件样品,通过福克和沃德公式计算粒度参数,最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高寒草甸为粉砂—黏粒级(<63μm),混合灌丛和高山草地为砂粒级(>63μm),粒级组成上林地质地最细,高寒草甸次之,混合灌丛和高山草地土壤质地粗颗粒成分较多,有退化趋势;②平均粒径(M_z)表现为:青海云杉(6.15Ф)>祁连圆柏(5.81Ф)>高寒草甸(5.22Ф)>混合灌丛(5.07Ф)>高山草地(5.04Ф);分选系数(σ)表现为:高山草地(2.65)>高寒草甸(2.45)>混合灌丛(2.33)>青海云杉(2.17)>祁连圆柏(2.11);偏度(SK)高寒草甸(0.19)>高山草地(0.12)>混合灌丛(0.035)>青海云杉(0.032)>祁连圆柏(-0.05);峰度(K_G)表现为:青海云杉(0.968)>混合灌丛(0.966)>祁连圆柏(0.929)>高寒草甸(0.887)>高山草地(0.867);③各植被类型频率曲线存在异同,其中林地和灌丛为近对称单峰态,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地粒度频率曲线呈多峰态,说明草地类型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物源混杂。[结论]在自然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地粒径将进一步粗化,荒漠化风险程度最大,是该区相对来说亟需保育的植被类型。(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毛丽,苏志珠,王国玲,马义娟,李想[6](2019)在《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粒度及有机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毛乌素沙地选择半固定沙丘地、留茬地、翻耕地及草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壤表层(0~5 cm)和亚表层(5~10 cm)实验样品,测试并分析粒度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留茬地、翻耕地和草地的优势粒级为粉粒(0. 002~0. 05 mm)。表层土壤粉粒含量草地(61. 06%)>留茬地(53. 09%)>翻耕地(48. 28%);亚表层为草地(61. 25%)>翻耕地(49. 43%)>留茬地(48. 42%)。半固定沙丘地的优势粒级为细砂(0. 1~0. 25 mm)。其表层含量52. 69%,亚表层含量54. 53%。(2)土壤有机质含量,表层草地(18. 75 g·kg~(-1))>翻耕地(12. 53 g·kg~(-1))>留茬地(11. 25 g·kg~(-1))>半固定沙丘地(8. 13 g·kg~(-1));亚表层草地(13. 36g·kg~(-1))>留茬地(13. 05 g·kg~(-1))>翻耕地(12. 67 g·kg~(-1))>半固定沙丘地(7. 73 g·kg~(-1))。(3)土壤粒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表现为留茬地、半固定沙丘地的有机质与粉粒呈显着正相关,翻耕地有机质与中砂、细砂呈正相关,反映了翻耕地土壤有机质不稳定且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国玲,苏志珠,毛丽,张秋华,马义娟[7](2019)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粒度是描述土壤性质的重要参数,研究农牧交错带土壤表层粒度对土壤质量和沙化程度评价具有科学意义。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表层(0~5 cm深度)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沙黄土、覆沙黄土残积物、风化残积物中粉粒最多,其次为极细砂和细砂,这3个粒级含量之和表现为沙黄土(96.51%)>覆沙黄土残积物(88.29%)>风化残积物(77.58%);风成沙土壤表层以细砂(53.85%)和中砂(26.13%)为主。(2)平均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沙黄土(4.78Φ)、覆沙黄土残积物(4.62Φ)、风化残积物(3.80Φ)、风成沙(2.46Φ);分选性由差到好依次为风化残积物、覆沙黄土残积物、沙黄土、风成沙;偏度呈现为正偏或极正偏;峰值表明风成沙(2.30)粒径分布最为集中。(3)同一地表沉积物中,砾石和极粗砂等粗颗粒在农田较多,粉粒在草地较多,极细砂在林地较多;风成沙中,粉粒在固定沙丘略多,细砂在半固定沙丘较多,砾石、极粗砂等粗颗粒仅在流动沙丘地中分布。(4)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表现为沙黄土(2.5242)>覆沙黄土残积物(2.4373)>风化残积物(2.3554)>风成沙(2.2815);地表沉积物类型不同,表层土壤分形维数与粒级含量相关性有着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9年03期)
杨异婷[8](2019)在《坡度及旅游干扰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马山土壤粒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坡度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以及受旅游干扰后土壤粒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粒度组成以黏粒为主,粉粒次之,砂粒最低;粒度特征受旅游干扰影响后呈现出分选性变差,偏度多为极负偏,峰态值普遍偏高。不同坡度的平均粒径不存在显着差异;分选系数、偏度、峰度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相关分析证明分选系数与偏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峰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表明土壤粒度分选性越差,偏度值越小,峰度值越趋向窄峰态。受旅游干扰后土壤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均发生明显变化,由对称的单峰曲线向复杂的多峰曲线转移。说明在旅游干扰下粒度特征存在多成因组分,且平坡较陡坡更易受到旅游干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熊泳,王海方,张渊,文星跃[9](2018)在《南充市西河流域土壤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充市西河流域沿岸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粒度组成和磁化率特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粉砂含量较高,平均值为66.84%;黏粒和砂粒含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5.17%和17.74%,说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度组成存在差异。土壤样品的低频磁化率平均值为14.16×10-8 m3/kg,频率磁化率平均值为2.5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磁化率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较低的磁化率表明研究区土壤未受污染。土壤磁化率与土壤粉砂含量成正相关,与砂粒含量成负相关,揭示出研究区土壤磁化率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特征,表明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土壤是否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指标。(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张卫华[10](2018)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土壤质地的两种分散单元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衍射法是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重要方法,但这种方法测定所得到的结果往往受到设备种类、型号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使用马尔文Mastersizer 2000的Hydro G和Hydro MU两种不同的散射单元,对激光粒度仪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差异进行评估,分析不同散射单元的测定特征。结果表明,Hydro MU测定的黏粒含量均高于Hydro G的测定值,平均高出1.80个百分点。该研究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土壤质地测定结果,为土地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土壤粒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土壤层位粒度地球化学特征,属西龙头—半截塔1∶5万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一部分。区内土壤一般A、B、C层一般比较发育,且分层清楚,少量阳坡分层不清楚。多数成矿及伴生元素异常从矿化蚀变岩→土壤→水系沉积物异常元素组合、强度等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土壤多数异常元素含量由A→B→C,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A层明显下降,但Hg、As、Mo、Au等在B层含量最高,即呈倒"C"字型上、下低中间高的特点。多数土壤异常元素在中、细粒级含量高,在-100目细粒级明显下降,粗粒级中含量较低,但远程指示元素(如Hg、As、Sb)等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区内土壤测量采集B或B+C层土壤,截取-10~+60中、细粒级物质,可以很好的查证、追踪水系沉积物异常,缩小找矿靶区,甚至发现矿化蚀变体,找矿效果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粒度论文参考文献
[1].温志明,蒙红卫,孙启发,秦鼎.基于云南水库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J].环境生态学.2019
[2].陈林栋.河北省承德市西龙头—半截塔土壤层位、粒度试验成果及应用效果[J].新疆有色金属.2019
[3].云景铎,崔向新,蒙仲举,石涛.库布齐沙漠200MWp太阳能基地内光伏板下表层土壤粒度特征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9
[4].李继彦,周玲,刘益,张倩,蔡莹莹.晋西北地区表层土壤粒度与地球化学元素组成[J].中国沙漠.2019
[5].袁杰,曹生奎,曹广超,赵青林,刁二龙.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9
[6].毛丽,苏志珠,王国玲,马义娟,李想.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粒度及有机质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9
[7].王国玲,苏志珠,毛丽,张秋华,马义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鄂尔多斯高原段土壤表层粒度特征[J].中国沙漠.2019
[8].杨异婷.坡度及旅游干扰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9
[9].熊泳,王海方,张渊,文星跃.南充市西河流域土壤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及影响因素[J].现代农业科技.2018
[10].张卫华.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土壤质地的两种分散单元对比分析[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