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粳系列品种论文-王爱华,周耘,方书亮,张军,刘忠红

辽粳系列品种论文-王爱华,周耘,方书亮,张军,刘忠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辽粳系列品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粳系列,优质食味,试验示范

辽粳系列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王爱华,周耘,方书亮,张军,刘忠红[1](2019)在《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种植试验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8个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宁9008、南粳3818、宁9036品种(系)生育期长,在淮安毯苗机插秧不能够正常成熟,其他5个品种能够正常成熟。综合各品种展示结果,考虑品种(系)熟期、分蘖性、产量、适应性及品质等因素,淮安及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种植优质食味粳米品种以南粳2728、南粳505、宁5718和宁5711为主,其中南粳2728、南粳505全生育期适中,适合作为毯苗机插秧品种种植,宁5718和宁5711生育期偏长,如采用常规毯苗机插秧,后期成熟存在一定风险,建议采用钵苗机插秧种植。(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刘立超,谢树鹏,门龙楠,符强[2](2019)在《绥粳系列水稻品种系谱及衍生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1992-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共引种、选育绥粳系列水稻品种29个。为更好地利用水稻重要种质资源,本文采用系谱图法对绥粳系列水稻品种系谱来源及衍生的一系列水稻品种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飞,郑育幸,李鹏绯[3](2019)在《龙粳系列品种比武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7个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等与对照空育131进行综合比较,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11片叶的龙粳39和12片叶的龙粳42,这几个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及品质良好,为本试验推荐品种。近几年,水稻连年增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栽培的品种单一,病虫害发生加重等问题,难以确保水稻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对(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07期)

赵春芳,岳红亮,黄双杰,周丽慧,赵凌[4](2019)在《南粳系列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与稻米理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3个优良食味南粳品种的主要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特点及与亲本间的差异,为水稻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055及其父本关东194、母本武粳13和武香粳14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稻米理化特性、支链淀粉分支结构、RVA谱黏滞性、热力学特性、米饭食味特性等25个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差异,分析稻米理化性状与米饭食味特征值间的关系、化学成分和支链淀粉分支结构与理化特性间的关系。【结果】3个南粳品种在大多数性状上具有一致性,与常规粳稻亲本武粳13和武香粳14相比,3个南粳品种均具有更小的直链淀粉含量、峰值时间、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消减值、回生焓、回生率和米饭硬度值,更大的胶稠度、崩解值、米饭黏度值和综合食味值。在支链淀粉分支结构上,3个南粳品种的A链(DP6-12)比例更大,而B1链(DP13-24)更小。3个南粳品种大多数性状均与关东194相似,说明南粳系列品种的食味品质特性遗传自关东194。3个南粳品种中亦存在差异性状,南粳46的蛋白质含量和热力学参数更低,南粳9108的脂肪含量更高,而南粳5055的成糊温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蛋白质含量、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外,米饭综合食味值与稻米大多数理化性状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理化特性主要受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结论】3个南粳品种食味品质的优异特性是具有更低的糊化和回生特性,更高的胶稠度和米饭黏性,更短的糊化时间和更大的崩解性能。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其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蛋白质含量和支链淀粉分支链比例主要对糊化和回生特性起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管俊娇,杨晓洪,王江民,张鹏,黄清梅[5](2018)在《云粳系列水稻品种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云南省163个粳稻品种指纹图谱,针对云粳系列水稻品种进行二次引物筛选,筛选出最佳引物组合,构建35个云粳系列水稻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利用30对SSR多态性引物,对35个云粳系列水稻品种进行等位基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33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9个之间,平均为4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 74,平均为0. 40;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变异范围为0~0. 72,平均为0. 36。根据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PIC)指数,从1对引物开始逐步增加引物数量筛选可将供试材料全部区分的引物组合,最终确定5对核心引物可以区分全部供试品种。基于供试品种5个SSR位点指纹图谱的编码和品种商品信息,构建云粳系列水稻品种分子身份证,使每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达到了利用最少引物区分云粳系列水稻品种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曾生元[6](2017)在《镇稻晚粳系列品种的特性分析及育种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近期审定的4个镇稻晚粳品种,总结出镇稻系列晚粳品种具有遗传背景丰富、穗粒结构协调、品质指标协同优化、综合抗性突出、株叶形态良好等特征特性。探讨了商业化育种策略,提出利用核心种质丰富遗传背景、拓展理想株型内涵协调"丰""优""抗"以及综合应用多种育种方法实现多基因聚合的设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1期)

徐玉峰,徐晓杰,于雷,杨新宇,徐洁[7](2016)在《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品种分小区种植、系统调查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武运粳系列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度有差异,武运粳21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属感病品种;武运粳29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纹枯病发生较轻,属抗病品种;其余品种为中感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6年03期)

马士鑫,许丽丽[8](2016)在《龙粳系列品种对比研究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小区对比法试验,选择10个品种,以空育131为对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表现较好的是11叶品种有龙粳26、龙粳36。12片叶的品种龙粳33、龙粳26比对照空育131成熟晚2天,龙粳33晚1天,龙粳36与空育131同期成熟。龙粳36比空育131增产6.7%,龙粳33增产5.0%,龙粳26产量与空育131相同。(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6年08期)

沈雪林,赵品恒,邱枫,周建明,朱正斌[9](2015)在《“常农粳”系列粳稻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常农粳"系列粳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常农粳"系列品种的特征特性,并详细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移栽密度、提高群体质量,科学肥水运筹以及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5年06期)

潘长虹,陶小祥,樊宁声,查日扬,马永周[10](2015)在《不同的氮素水平对连粳系列品种稻瘟病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不同的氮素水平对连粳系列品种稻瘟病发生影响试验,探讨了氮肥施用水平与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稻瘟病的发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加重,合理施肥不仅可提高水稻的产量,而且可有效地提高水稻抵抗稻瘟病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5年09期)

辽粳系列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92-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共引种、选育绥粳系列水稻品种29个。为更好地利用水稻重要种质资源,本文采用系谱图法对绥粳系列水稻品种系谱来源及衍生的一系列水稻品种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辽粳系列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1].王爱华,周耘,方书亮,张军,刘忠红.南粳系列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系)种植试验示范[J].农业科技通讯.2019

[2].刘立超,谢树鹏,门龙楠,符强.绥粳系列水稻品种系谱及衍生品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王志飞,郑育幸,李鹏绯.龙粳系列品种比武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9

[4].赵春芳,岳红亮,黄双杰,周丽慧,赵凌.南粳系列水稻品种的食味品质与稻米理化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9

[5].管俊娇,杨晓洪,王江民,张鹏,黄清梅.云粳系列水稻品种分子身份证的构建[J].江苏农业学报.2018

[6].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曾生元.镇稻晚粳系列品种的特性分析及育种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7

[7].徐玉峰,徐晓杰,于雷,杨新宇,徐洁.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差异研究[J].中国稻米.2016

[8].马士鑫,许丽丽.龙粳系列品种对比研究试验[J].农民致富之友.2016

[9].沈雪林,赵品恒,邱枫,周建明,朱正斌.“常农粳”系列粳稻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5

[10].潘长虹,陶小祥,樊宁声,查日扬,马永周.不同的氮素水平对连粳系列品种稻瘟病发生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5

标签:;  ;  ;  

辽粳系列品种论文-王爱华,周耘,方书亮,张军,刘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