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检查点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非ATP竞争型抑制剂,抗肿瘤协同作用
检查点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李远新,韩子飞,田超,张志丽,刘俊义[1](2016)在《新型非ATP竞争型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已报道的非ATP竞争型CHK1抑制剂,设计并合成了分别具有吡咯并嘧啶和嘌呤结构的两类脲类化合物作为新型非ATP竞争型CHK1抑制剂,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尤其是嘌呤系列化合物17f不仅对CHK1的抑制活性高于先导化合物,而且展现出一定的抗肿瘤增强作用。(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6年10期)
张丽萍[2](2014)在《丙型肝炎聚合酶和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是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领域尤为突出。QSAR的研究主要是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入手,结合计算机、数学及化学计量学等手段来研究结构与各种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本论文中,我们从不同骨架衍生物的丙型肝炎聚合酶和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分子结构着手,用偏最小二乘法、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和比较分子力场分析等方法建立了QSAR模型,并用该模型来研究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该模型,我们希望能够对未知化合物的活性进行准确预测,并找出影响抑制剂生物活性的主要结构因子,从而为更积极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提供新思路。本论文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定量构效关系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基本的研究步骤及所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概括了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学计量学、生物及其材料等学科中的应用。第二章主要是对丙型肝炎病毒NS5B聚合酶抑制剂的哒嗪酮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半抑制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无用信息变量消除-偏最小二乘法对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变量选择,分别用偏最小二乘(PLS)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方法建立QSAR模型来研究哒嗪酮类衍生物与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准确可靠的QSAR模型来预测哒嗪酮衍生物的抑制活性,并对影响化合物抑制活性的主要结构因素进行探索。通过与PLS方法建立的QSAR模型作比较可知,PSO-SVM方法建立的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其中衍生物分子的电负性、原子质量、原子极化率、范德华体积及分子结构的叁维信息与哒嗪酮衍生物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密切相关。第叁章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了36个检查点激酶1的吡唑并[1,5-a]嘧啶衍生物抑制剂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半抑制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Kennard–Stone(KS)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划分,最终将36个化合物划分为训练集(24个化合物)和测试集(12个化合物)。采用SVM和PSO-SVM方法分别建立QSAR模型来研究吡唑并[1,5-a]嘧啶衍生物抑制剂分子结构与其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种方法建立的QSAR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SO-SVM方法构建的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因此,QSAR研究中PSO-SVM方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建模方法。在第四章内容中,一系列的叁唑酮检测点激酶1抑制剂为研究目标,通过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叁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来考察分子力场(静电场、立体场)对衍生物的抑制活性的影响,并找出影响其抑制活性的关键结构因素,从而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活性的新型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孙琦,杨晓虹,董雷,刘安,王文娜[3](2013)在《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近年来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ell cycle checkpoint kinase 1,Chk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归纳和总结,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现状。结果与讨论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与DNA损伤试剂联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随着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癌症的治疗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3年22期)
廖琪[4](2013)在《干扰检查点激酶1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G2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抑制检查点激酶1(CHK1)表达对卵巢癌Skov3细胞G2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CHK1 shRNA的构建,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细胞的G2期表达情况。结果转染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4 h后,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为15.84%±2.19%,显着低于转染shNC的照射组(t=2.469,P=0.033),与CHK1 shRNA转染的假照射组比较有差异(t=3.812,P=0.003);28 h时进入G2期的Skov3细胞比例为5.72%±1.60%,也明显低于转染shNC的照射组(t=7.163,P<0.001),与CHK1 shRNA转染的假照射组比较有差异(t=2.516,P=0.031)。结论抑制CHK1的表达可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G2期对辐射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3年11期)
廖琪[5](2013)在《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和检查点激酶1对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DNA-PK和CHK1对卵巢癌Skov3的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通过对DNA-PK shRNA和CHK1 shRNA的构建及有效干扰载体的筛选,流式细胞仪检测G2期。结果:转染DNA-PK shRNA的Skov3细胞和Hela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无差异;转染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4h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显着高于Hela细胞(t=2.618,P=0.026),28h时明显低于Hela细胞(t=2.705,P=0.022);转染DNA-PK shRNA和CHK1 shRNA的Skov3细胞经2Gy X射线照射后4h进入G2期的细胞比率显着高于Hela细胞(t=2.965,P=0.014),28h时明显低于Hela细胞(t=2.302,P=0.044)。结论:干扰DNA-PK和CHK1的表达可增强卵巢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李晓陀[6](2013)在《检查点激酶Rad3和Rad17在重组修复中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损伤修复常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酵母作为单细胞的真核生物,是基因损伤修复机制研究的良好材料。在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中,Rad3是监控DNA能否正常复制,决定细胞能否进入M期的S/G2期检查点激酶蛋白。基因损伤可激活该蛋白,并阻止细胞停留在S/G2期,直至基因组修复完成。Rad17同样为细胞周期S/G2检查点蛋白,在基因损伤时,该蛋白具有募集并引导9-1-1(RAD1-RAD9-HUS1)复合物在染色质上形成环型夹钳,同样阻止DNA错误复制并促使DNA进行修复。研究Rad3和Rad17在基因损伤后修复机制中的作用对于探究癌症发生与癌症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在酵母的mat1位点旁侧,存在着一个影响DNA复制的特殊序列RTS1(replication termination sequence1),该序列与Rtf1(replication termination factor1)蛋白结合后,可阻止朝向中心粒的DNA单向复制,从而引起DNA链的断裂和随后的同源重组,参与酵母的交配型转变。在同源重组的建立过程中,Exo1、Rad22、RPA和Rhp51四种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利用RTS1和Rft1的复制单向通过机制可以用于同源重组修复机理的研究。因此,本论文采用了一个uraR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复制终止序列RTS1,一个检测基因ura4,和一个添加有受硫胺素调控启动子nmt41的rf1基因所组成。通过硫胺素调节,对上述两检测点蛋白Rad3和Rad17在复制受阻条件下,对同源重组蛋白Rad22,RPA,Rhp51和Exol在基因ura4两侧的募集水平进行了检测,以阐明检测点蛋白在酵母同源重组修复中的作用与功能。本论文首先以rad3、radl7和exol单缺失突变体、含有蛋白标签的rad22、rpa、rhp51、exol和含有uraR系统的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菌株为材料,通过减数分裂重组(genetic cross)方法构建本研究所需的所有菌株,继而,采用含硫胺素培养基培养,随后去除硫胺素,激活rft1基因表达并继续培养,以启动依赖RTS1序列的复制叉阻滞。菌体经离心收集后,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Rft1表达(复制停止)与不表达(复制正常进行)两种状态下,Rad22,RPA和Rhp51分别在rad3.d,rad17.d单缺失与rad3.d、rad17.d双缺失情况下,在uraR区域的募集情况。结果表明,在Rtf1表达条件下,rad3.d缺失菌的Rad22,RPA,Rhp51相对野生型募集均显着升高;radl7.d缺失菌的3个蛋白募集量相比野生型却严重减少;双缺失rad3.d, rad17.d菌蛋白募集情况与radl7.d菌结果相同。显示出Rad3和Rad17在激发同源重组中的功能差异。由于Exo1为核酸外切酶,参与损伤DNA的单链剪切,以启动Rad22等后续蛋白的结合,因此,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DNA上的聚集水平进行检测的结果极不理想,那么是否可以以Rad22为检测对象,通过研究Exol缺失状态下的募集水平来反证Exol的活性?为此,依照上述设想,采用上述方法,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Rtf1表达条件下,exol.d缺失菌中的Rad22募集量比野生型明显减少,该类似结果同样发生在ad3.d、exo1和rad17.d、exo1.d两种菌株,因而证实Exol的确参与了同源重组,其功能发挥切实与Rad3和Rad17的调控相关。为进一步探究Rad3和Rad17对RTS1所引起的基因重组类型的影响,本论文采用了一个含有两个ade6点突变、一个完整his+基因和存在于中间的RTSl序列的腺嘌呤缺陷型(.xde6-L469-his+-RTS1-ade6-M3759)重组菌株进行检测。波动实验(fluctuation test)结果显示,在重组菌株中,Rtfl表达比不表达所产生的ade6+回复突变率高出6.9倍;rad3.d缺失后,重组率进一步增加至12.5倍,而radl7.d突变仅为基础水平的3.7倍。依照突变子中his+基因的存在与否,发现所产生的重组类型主要为his+基因缺失的重组突变。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Rtf1所引起的复制停滞,检查点激酶Rad3抑制重组蛋白Rad22, Rhp51, RPA募集到RTS1序列,抑制同源重组修复。与之相反,Rad17促进重组蛋白的募集,促进同源重组的进行。2、Exol在同源重组中起到重要作用,Rad3对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需要Exo1的存在,可能是通过调控Exol从而调节重组蛋白结合的单链DNA长度来起作用。3、通过重组实验证明,Rad3抑制同源重组,Rad17促进同源重组。(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3-10-01)
杨洋,郑荣生[7](2011)在《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在相关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在生长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保证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通常被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细胞周期检查点调节出现异常时,则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细胞周期检查点主要有2个激酶:细胞周(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姜春风,张华,陈杨,于宏伟,许佑君[8](2010)在《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方法。方法将2-羟基苯乙酸转化成苄基保护的酰氯,再与丙二腈缩合得化合物5,经硫酸二甲酯对5的烯醇式甲基化得化合物6,6与叔丁基肼反应完成了吡唑环的构筑以形成化合物7,7与甲酰胺作用构筑并嘧啶环,最后将所得的化合物8脱苄,即得目标物2OH-BNPP1(1)。结果与结论以苄基保护起始原料的2-位酚羟基,使路线中的各步中间体稳定、极性小而易于硅胶柱色谱分离,最后催化脱苄几乎定量完成,保证了终产物的化学纯度。目标物经HPLC检测纯度为98.8%,其结构经ESI-MS和1H-NMR确证。(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凌晖,吉晓霞,文玲,陆丽峰,王莉[9](2009)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G_2/M期检查点激酶Chk1/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l)和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MGC803细胞的Chk1和Chk2激酶在mRNA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Chk1、Chk2的表达和Chk1、Chk2的磷酸化程度,免疫共沉淀检测Chk1、Chk2与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C(Cdc25C)结合情况。结果:RT-PCR检测显示,Chkl和Chk2 mRNA水平在处理组与未处理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MGC803细胞分别受30 mg.L-1DADS刺激1 h和2 h后,与未处理组相比,总Chk1和Chk2蛋白表达在细胞处理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但处理组细胞Chk1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性(P<0.01),而Chk2在处理组与未处理组间磷酸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MGC803细胞中DADS能促进Chk1与Cdc25C结合,而对Chk2与Cdc25C结合无影响。结论:DADS可能是通过激活Chk1引起人胃癌MGC803细胞G2/M期阻滞。(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王继德,徐迪辉,张亚历,姜泊,张振书[10](2007)在《XAF1通过调控G2/M检查点及与检查点激酶1(Chk1)相互作用诱导胃肠癌细胞有丝分裂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XAF1最早是被确定为 XIAP 抑制 caspase 的提起拮抗蛋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细胞,且可增加癌细胞对鬼臼乙叉甙和 TRAIL 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但其对肿瘤细胞生长与作用与机制尚无研究。方法克隆了 XAF1基因,在胃肠癌细胞系 AGS,Lovo 和 SW1116构建稳定表达 XAF 基因的细胞克隆,评价其细胞生长、形态、有丝分裂及细胞周期分布。蛋白表达与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印迹、激酶技术及免疫共沉淀进行评价。有丝分裂障碍(Mitotic catastrophe)依据异常细胞核及中心体扩增来判(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期刊2007-05-01)
检查点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是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领域尤为突出。QSAR的研究主要是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入手,结合计算机、数学及化学计量学等手段来研究结构与各种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本论文中,我们从不同骨架衍生物的丙型肝炎聚合酶和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分子结构着手,用偏最小二乘法、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和比较分子力场分析等方法建立了QSAR模型,并用该模型来研究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该模型,我们希望能够对未知化合物的活性进行准确预测,并找出影响抑制剂生物活性的主要结构因子,从而为更积极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提供新思路。本论文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定量构效关系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基本的研究步骤及所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概括了定量构效关系在化学计量学、生物及其材料等学科中的应用。第二章主要是对丙型肝炎病毒NS5B聚合酶抑制剂的哒嗪酮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及其半抑制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无用信息变量消除-偏最小二乘法对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参数进行变量选择,分别用偏最小二乘(PLS)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方法建立QSAR模型来研究哒嗪酮类衍生物与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准确可靠的QSAR模型来预测哒嗪酮衍生物的抑制活性,并对影响化合物抑制活性的主要结构因素进行探索。通过与PLS方法建立的QSAR模型作比较可知,PSO-SVM方法建立的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其中衍生物分子的电负性、原子质量、原子极化率、范德华体积及分子结构的叁维信息与哒嗪酮衍生物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密切相关。第叁章用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了36个检查点激酶1的吡唑并[1,5-a]嘧啶衍生物抑制剂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半抑制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Kennard–Stone(KS)方法对数据集进行划分,最终将36个化合物划分为训练集(24个化合物)和测试集(12个化合物)。采用SVM和PSO-SVM方法分别建立QSAR模型来研究吡唑并[1,5-a]嘧啶衍生物抑制剂分子结构与其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种方法建立的QSAR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SO-SVM方法构建的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因此,QSAR研究中PSO-SVM方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建模方法。在第四章内容中,一系列的叁唑酮检测点激酶1抑制剂为研究目标,通过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叁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来考察分子力场(静电场、立体场)对衍生物的抑制活性的影响,并找出影响其抑制活性的关键结构因素,从而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活性的新型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检查点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远新,韩子飞,田超,张志丽,刘俊义.新型非ATP竞争型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估(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6
[2].张丽萍.丙型肝炎聚合酶和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孙琦,杨晓虹,董雷,刘安,王文娜.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
[4].廖琪.干扰检查点激酶1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G2期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3
[5].廖琪.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和检查点激酶1对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3
[6].李晓陀.检查点激酶Rad3和Rad17在重组修复中作用机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3
[7].杨洋,郑荣生.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在相关肿瘤中的研究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
[8].姜春风,张华,陈杨,于宏伟,许佑君.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
[9].凌晖,吉晓霞,文玲,陆丽峰,王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G_2/M期检查点激酶Chk1/2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
[10].王继德,徐迪辉,张亚历,姜泊,张振书.XAF1通过调控G2/M检查点及与检查点激酶1(Chk1)相互作用诱导胃肠癌细胞有丝分裂障碍[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2007
标签: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 非ATP竞争型抑制剂; 抗肿瘤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