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线布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邮轮总布置,功能分区,流线设计
流线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何宁,王高帅,丁炜杰,于莉,张顺东[1](2019)在《基于功能与流线分析的豪华邮轮总布置设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与流线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对豪华邮轮游客活动区域的总布置设计技术进行研究,总结邮轮功能分区一般性与差异性的设置方法,以及邮轮客舱层与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流线设计方法,发现对邮轮功能分区的布置影响最大因素是吨位,如大中型邮轮多采用垂直分区布置,小型邮轮则多采用水平分区布置;而流线设计则多呈现出一条主干线连接主要空间,辅助支线连接小型舱室的设计方式。(本文来源于《船舶标准化工程师》期刊2019年05期)
盛应平,何彬,顾保南[2](2018)在《基于行人流线网络的上海轨道交通长江南路站行人设施布置方案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既有行人流线网络法中实结点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模型,并将改进方法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长江南路站行人设施布置优化方案。利用流线饱和度、设施最大拥堵面积等指标分析了原方案及3个优化方案在多种客流工况下的客流适应性,并给出了推荐方案。对推荐方案的客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行人流线网络法能够有效评价行人设施布置方案,且在车站行人设施布置方案的局部及整体调整时,行人流线网络法较行人流微观仿真法简便。(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胡方凡,秦江涛,周丽兰[3](2016)在《基于极限流线数值结果的舭龙骨布置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舭龙骨被广泛用作各型海船的减摇装置,其安装位置对船舶阻力与减摇性能均有一定影响。通过CFD技术获得船体极限流线,通过回归模型建立船舶横摇阻尼关于舭龙骨位置参数的目标函数,并以横摇阻尼最大为目标进行舭龙骨布置的优化,最后以实际船型为例进行了舭龙骨安装位置的确定。(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孙宝凤,高晶鑫,贾洪飞[4](2009)在《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设施布置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行人流线分析与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一体化设计问题,将流线分析方法和系统布置方法(SLP)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在满足客运枢纽行人流线顺畅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设施布置的安全、结构及功能效用,建立设施布置优化模型;提出枢纽内部设施布置的最优策略及其优化方案,使设施布置方案与相应的流线组织方案发挥最大效用,依此提出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系统布置改进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改进方法可降低现有SLP方法的求解难度,实现设施布置方案的动态参数选择与仿真优化,部分解决了客运枢纽设施布置与优化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仿真实验技术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高晶鑫[5](2009)在《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客运枢纽内部行人流线顺畅有序的空间设计对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现行人流线顺畅有序的同时,进行设施布置优化控制,是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建设和运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研究了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控制问题。首先,论文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客运枢纽流线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流线分析的目标对客运枢纽进行区域划分,分区域统计各类流线的数量,分析流线的静态分布规律。根据枢纽内不同功能区域存在的各种不同去向的客流,研究不同功能区域内的流线占用情况。根据客运枢纽内部流线的分类,在既定综合枢纽布局方案下生成枢纽内部的行人流线,识别客运枢纽中的瓶颈区域,并分析产生瓶颈区域的原因。根据产生的原因,按照消除流线瓶颈区域的两种方法对由流线分析识别出的瓶颈区域进行局部优化。然后,以流线分析的理论方法为前提,结合系统布置设计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基于流线分析的改进的设施布置方法,该方法从参数转换、步骤转换和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叁个方面改进了原SLP方法;进而,建立设施布置的优化模型,即统筹考虑设施布置安全效用、功能效用、结构效用叁参数的设施布置总效用模型;给出了分别针对设施布置设计阶段和设施布置改进阶段的设施布置优化控制策略。最后,通过西直门地铁换乘枢纽的案例分析,验证了基于流线分析的设施布置优化模型的正确性,以及设施布置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客运枢纽的设施布置优化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5-01)
朱小娟[6](2008)在《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流线布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铁路出行,使用铁路客运站的频率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又希望在车站的停留等待时间最短、办理各项手续最方便、车站环境最舒适,因此车站旅客流线布置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旅客在车站内能够安全、快速、舒适、便捷的完成进站-上车、下车-出站过程。本文围绕大型铁路客运站的旅客流线布置展开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客运站旅客流线的构成要素、分类方法、特点及流线布置的基本要求。(2)客运站流线布置是随着车站建筑格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由此展开国内外铁路客运站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讨论各个阶段旅客流线布置的优缺点,并对国内各发展阶段的典型客运站的旅客流线布置展开阐述,为新型客运站旅客流线布置提供借鉴。(3)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旅客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在车站的心理特点和不同需要;探讨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对铁路车站旅客流线布置的借鉴意义;阐述旅客流线构成要素中标识、自动售检票机的布置要点,对旅客流线布置进行分析。(4)按照旅客在速度、舒适、方便、安全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建立基于广义费用的旅客流线布置评价模型,并将各指标进行量化;从车站方面考虑,建立基于车站服务成本的旅客流线布置评价模型;进而建立基于旅客广义费用和车站旅客服务成本合理的双目标规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将车站旅客流线布置量化,为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布置评价提供依据。(5)以C市A客运站为例,评价该站旅客流线布置方案,为理论研究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和有效的补充。本文对车站旅客流线布置方案,分别从旅客和车站两个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为新建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流线布置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8-12-01)
流线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既有行人流线网络法中实结点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模型,并将改进方法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长江南路站行人设施布置优化方案。利用流线饱和度、设施最大拥堵面积等指标分析了原方案及3个优化方案在多种客流工况下的客流适应性,并给出了推荐方案。对推荐方案的客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行人流线网络法能够有效评价行人设施布置方案,且在车站行人设施布置方案的局部及整体调整时,行人流线网络法较行人流微观仿真法简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线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1].何宁,王高帅,丁炜杰,于莉,张顺东.基于功能与流线分析的豪华邮轮总布置设计技术[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9
[2].盛应平,何彬,顾保南.基于行人流线网络的上海轨道交通长江南路站行人设施布置方案优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3].胡方凡,秦江涛,周丽兰.基于极限流线数值结果的舭龙骨布置优化[J].船舶工程.2016
[4].孙宝凤,高晶鑫,贾洪飞.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设施布置改进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
[5].高晶鑫.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6].朱小娟.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流线布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