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体的方法

探索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体的方法

王保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9团中学834607

对知识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对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能力、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探究未知的本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把中学物理教学从片面地传授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经历过程与方法,把动手动脑的科学活动作为物理教育的基本形式。为此,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为摆在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拟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教学中却经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课前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因为紧张语无论次、答非所问,甚至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因害羞,闭口不答,教师因此而感到束手无策。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体现学生主体、实现“三维目标”也成了一句空话。换位思考,毕竟在课堂上,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一位教师,学生在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能畅所欲言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吗?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是十分微妙的,它需要师生之间长时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加深了解。只有这样,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建立。

二、创设问题情境,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在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识问题驱动着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直理。教师可以通过自然现象、物理故事、实验课件、实例或复习、讨论等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契机,适时引导,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一节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演示“牛顿管”实验。将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小玻璃球等放到“牛顿管”里,将“牛顿管”迅速倒立过来,让学生仔细观察管内物体的下落情况;然后把“牛顿管”里的空气抽出去,再将“牛顿管”迅速倒立起来,再次让学生观察管内物体的下落情况。对比两次所观察的现象,金属片、小软木塞和玻璃球比小羽毛在有空气的“牛顿管”中下落得快,因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似乎是不用解释,理所当然。但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和玻璃球在“没有空气”的“牛顿管”中下落一样快,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惊讶之后就有问题提出:这是为什么?这一情境所引发的好奇心,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并积极参与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总结,知道了金属片、小软木塞和玻璃球比小羽毛在有空气的“牛顿管”中下落得快,是因空气的阻力对轻重不同的下落物体影响不同所致,并总结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进一步的引导推广,使学生知道,所有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与物体自身的轻重、形状和体积大小没有关系。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体验到了知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尝试探究教学,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材料、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而且这些材料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安排,而不是杂乱无章。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大胆地作出种种设想,并自由寻找所需要的信息,以自己的方式检验自己的设想。二是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探究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种指导和帮助主要是一些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例如,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学时,由于直接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的速度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复杂,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可能就会迷失方向,无法完成探究。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探究方案,将复杂的定量关系进行简化,并考虑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等,同时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拔,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操作不规范甚至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对学生在实验中有价值的大胆创新应给予鼓励;对数据误差较大的实验小组,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拟定改进方案。只有这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高考束缚,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认可、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家长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大胆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使学生真正回归主体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

标签:;  ;  ;  

探索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体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