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闪蒸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压,喷雾,润湿性,气泡
闪蒸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孔淑贤,米梦龙,崔婧格,徐闯,陈鹏[1](2019)在《低压环境下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低压环境下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实验现象和换热特性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喷雾至亲水表面和光滑铜表面的汽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液膜形成阶段、液膜剧烈汽化阶段、固定液膜接触线的汽化阶段和液膜界面收缩阶段。进而研究了表面润湿性、环境压力、工质温度对两种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温度随时间都呈下降的趋势;亲水表面润湿性较好,喷雾阶段表面温度下降较快;环境压力越低,液体汽化越剧烈,表面的最终平衡温度也越低,但在喷雾阶段存在最佳环境压力使冷却效果最好,本文实验条件下,最佳环境压力为1.9 kPa;工质初始温度对表面最终温度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章学来,贾潇雅,王章飞,郑钦月,甘伟[2](2019)在《多壁碳纳米管作用下乙醇溶液静态闪蒸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用于工业真空制备二元冰的最佳工况,本文基于静态闪蒸理论,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固体吸附条件下乙醇溶液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系统。在同一初始压力下(100 Pa),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环境温度和多壁碳纳米管尺寸对静态闪蒸制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添加在防止重结晶的同时可以降低蒸馏水真空闪蒸制冰的过冷度,较高浓度的乙醇溶液不利于闪蒸制冰,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闪蒸特性稳定,可将蒸馏水过冷度降低60. 62%,较适合静态闪蒸制冰;随着环境温度升高,闪蒸室内溶液闪蒸量增大,随着环境温度从10℃升至20℃,闪蒸率从25. 45%增至44. 04%。较低的环境温度有利于真空闪蒸制冰;随着添加多壁碳纳米管粒径的减小,乙醇溶液过冷度减小,当多壁碳纳米管外径为5~18 nm时,真空闪蒸的含冰率相对于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提高51. 45%,相对于蒸馏水提高38. 22%。过冷度相对于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降低24. 36%,相对于蒸馏水降低70. 21%,对于减小蒸馏水过冷度和提高含冰率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郑钦月,章学来,贾潇雅,王章飞,甘伟[3](2019)在《氯化钙/硼砂改性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可溶性盐氯化钙(CaCl_2)/硼砂对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的影响,在蒸馏水中加入CaCl_2作为添加剂,硼砂作为成核剂,通过引入固体吸附模块,进行了真空制冰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Cl_2可吸收部分闪蒸过程产生的水蒸气,并能缩短液相降温时间;随着CaCl_2浓度的升高,过冷度及含冰率逐渐降低,闪蒸率呈非线性变化;CaCl_2的添加质量分数建议为1%,能降低水的过冷度达2.08℃,含冰率达24.10%,闪蒸率达17%;硼砂的添加对降低CaCl_2溶液在闪蒸制取冰浆系统中几乎没有作用,相较于纯水,随着硼砂浓度的增加,CaCl_2-硼砂复合溶液对过冷度呈小幅降低趋势;随着初始温度的降低,闪蒸过程中的过冷度逐渐降低,含冰率逐渐升高,较低的初始温度有利于冰浆的制备。(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辉辉,张丹,杨庆忠,牛照程[4](2019)在《纯水静态闪蒸中液膜高度演变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搭建了静态闪蒸实验台,利用高速摄影对不同过热度、节流孔板直径和闪蒸速率下纯水静态闪蒸过程中液膜高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过热度为7.0~32.5 K,节流孔板直径为5、10、20 mm,闪蒸速率为0.004~0.073 s-1。通过液膜膨胀率来衡量和比较液膜高度的变化,液膜膨胀率是指闪蒸过程中液膜实时液位与初始液位的比值。结果表明:最大膨胀率随过热度或节流孔板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节流孔板直径一定时,闪蒸速率可通过改变过热度来调节,此时最大膨胀率随闪蒸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当过热度一定时,闪蒸速率可通过改变节流孔板直径来调节,此时最大膨胀率随闪蒸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到过热度、闪蒸速率与最大膨胀率的实验关联式,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本文研究结果对工业闪蒸设备小型化、紧凑化和精细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崔婧格[5](2018)在《降压过程中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实验研究,对于电子芯片冷却、航空器件冷却等有着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手段,利用化学氧化的方式制备了具有亲水性、疏水性的铜基表面。建立可视化试验系统对液滴在不同润湿性表面的降压汽化过程,以及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时的实验现象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本文研究了降压过程中液滴在亲水表面和疏水表面上汽化的实验现象,总结了环境压力、表面初始温度对液滴汽化过程形态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速降压环境下液滴汽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快速汽化阶段、固定接触线阶段和液滴快速收缩阶段。液滴在疏水表面的汽化时间明显长于亲水表面,并且疏水表面上液滴的快速收缩阶段占整个汽化周期的比例小于亲水表面。对于亲水表面,环境压力越低,表面温度越高,液滴汽化时间越短,定接触线汽化阶段所占整个汽化过程的比例越大。本文还研究了喷雾锥角随环境压力的变化,以及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典型现象。结果显示:在喷射过程中,喷雾锥角存在一个最大值,并且随环境压力减小、工质温度升高,最大喷雾锥角有所增加。对低压环境下,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可视化实验研究显示:喷雾至亲水表面和光滑铜表面的汽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液膜形成阶段、液膜剧烈汽化阶段、固定接触线的汽化阶段和液膜界面收缩阶段。喷雾液滴在亲水表面形成液膜的铺展速度大于光滑铜表面,并且在这两种表面上都出现气泡爆裂,气泡爆裂后光滑铜表面会有局部干涸现象。对于润湿性较差的疏水表面,基本不发生液膜铺展现象。继而本文研究了低压环境下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传热特性。喷雾阶段热流密度迅速上升至最大值,继而逐渐下降。相同工况下,喷雾冷却亲水表面的热流密度较大,表面温度下降也更快。在汽化阶段,由于亲水表面温度较低,热流密度下降也更快。而疏水表面主要在喷雾阶段发生冷却,热流密度波动较大,表面温度略有下降。实验分析了环境压力、工质温度、表面初始温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亲水表面和光滑铜表面,随环境压力的降低,喷雾阶段的最大热流密度并非一定增加。这是由于环境压力对传热特性的影响有两方面:1)环境压力降低,工质汽化越剧烈,其温度下降也越快,有助于提高换热性能;2)环境压力越低,雾化效果越好,工质对表面的冲击减弱,使换热性能有所下降。喷雾结束后的汽化阶段,随环境压力降低,汽化越剧烈,表面温度下降也越快。当工质温度降低、表面初始温度升高时,喷雾阶段热流密度越大,但对喷雾结束后汽化阶段的热流密度影响不大。而对于喷雾冷却疏水表面,由于液膜很难铺展,换热仅存在于喷雾阶段,液体冲击对换热性能影响显着,同时工质温度越低、表面初始温度越高时,喷雾阶段的热流密度越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12-01)
孙放[6](2018)在《液态燃料闪蒸雾化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日趋严格,降低污染物排放已成为高性能燃气轮机的必备要求。而燃油雾化质量作为燃气轮机燃烧室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按是否过热可分为液体射流破碎雾化和闪蒸雾化。其中闪蒸雾化过程涉及低挥发分物质气化并在液滴内产生气泡,增加了气液两相作用,强化了液滴破碎,可有效改善发动机燃烧特性。由于目前对于闪蒸雾化机理和各影响控制因素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两种液态燃料的闪蒸雾化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实验研究了水/乙醇溶液闪蒸雾化宏观形态和粒度特性。由于不同种类燃料闪蒸喷雾具有相似性,参照实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柴油闪蒸雾化特性以及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并搭建闪蒸雾化实验台,对比分析闪蒸雾化与普通雾化的喷雾形态。结果发现:闪蒸雾化主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喷雾液滴分布存在清晰的高、低浓度分界,即喷雾近场液滴分布稀疏,距离喷嘴越远液滴越多,并且喷雾束由空心圆锥变为实心锥。(2)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水/乙醇溶液发生闪蒸时的喷雾粒径,对比分析喷射温度、喷射压力、掺混比例等因素对闪蒸雾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大喷射压力、提高燃油温度、增加掺混比例都可以强化闪蒸雾化效果,获得更均匀细化的雾场。(3)通过数值模拟对柴油闪蒸雾化规律和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闪蒸雾化喷雾束前端和边缘分布低浓度的燃油,尾部形成高浓度燃油区。将闪蒸雾化应用到燃烧室中,增大燃油蒸发量,降低了主燃区的最高温度,但由于闪蒸雾化“微爆效应”增大气液扰动,高温区分布不对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1)
梁婷,张丹,杨庆忠,严俊杰[7](2019)在《纯水静态闪蒸起始阶段气泡群时空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搭建了静态闪蒸实验台,利用高速摄像对不同压降速率下纯水静态闪蒸起始阶段气泡群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中液膜初始厚度为0.2 m,压降速率为0.27~0.64 MPa·s-1。实验结果表明:气泡群主要出现在压力陡降段。在时间分布上,压降速率越大,气泡群出现的时间越早,气泡数目增长越快,且气泡群数目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在空间分布上,气泡数量随深度呈现了"缓增-陡增-缓增"的增长趋势;压降速率越小,气泡分布越集中;相同深度范围内,压降速率越大,气泡数量越多;至压力陡降段结束时刻,气泡群相对数量随液膜深度的增大有峰值存在。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拟合了气泡群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实验关系式,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琰,方向青,周亮,魏朝晖,刘璐[8](2018)在《盐水溶液液滴真空闪蒸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盐水(Na Cl)溶液液滴真空环境下的闪蒸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浓度下盐水液滴的形态及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盐水液滴浓度和真空压力的影响,其真空闪蒸过程较纯水液滴更为复杂;盐水液滴在真空环境中会经历五种典型形态:稳态蒸发,气泡生长-蒸发,稳态蒸发-凝固,气泡生长-凝固,析盐。当盐水浓度达到共晶浓度22.4%时,会发生析盐现象;盐水浓度较低(<5%)时,会发生凝固现象。盐水液滴析盐过程较凝固过程持续时间长,且会持续放出热量,将液滴加热至较高温度。多次实验对比发现,最终环境压力较低(pa<1000 Pa)且液滴初始温度较高时,析盐过程明显且迅速。(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章飞,章学来,贾潇雅,甘伟,韩兴超[9](2018)在《MWCNT-H_2O纳米流体对静态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蒸馏水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纳米粒子,选用亲水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NWDIS为分散剂。经过超声波震荡,配制分散均匀稳定的MWCNT-H_2O纳米流体。利用静态真空闪蒸实验台,设定系统压力为100Pa,研究在吸附作用下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粒子浓度、粒径、TNWDIS与MWCNT配比对闪蒸制取冰浆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消除闪蒸制冰的相变蓄冷阶段、缩短液相降温时间使流体更早出现过冷现象;20~40nm粒径的MWCNT纳米粒子使用TNWDIS进行分散,质量分数范围在0.075%~0.15%时多壁碳纳米管纳米流体分散均匀稳定、达到最佳效果,其中质量分数为0.1%的纳米流体最大降低水的过冷度达62.2%;过冷度随着MWCNT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升高,闪蒸率基本维持在40%,但含冰率呈现非线性变化;20~40nm粒径的MWCNT纳米粒子使用TNWDIS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1%的纳米流体,TNWDIS与MWCNT的分散配比建议采用0.5∶1,过冷度基本维持在2℃。(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7期)
谷雅秀,赵润青,屈长杰,赵凡[10](2018)在《带闪蒸制冷的空调系统分析及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要由两套子系统组成,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为了改善常规系统的缺点,探讨了动态冰浆生成技术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设计了一套加入闪蒸蒸发器的新系统.采用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制冷机组中各个部件的能量损失,并设计实验计算了本系统的损失.结果表明,本系统的设计能有效利用损失的,利用闪蒸生成动态冰浆,能简化系统结构,减少系统成本.(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闪蒸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用于工业真空制备二元冰的最佳工况,本文基于静态闪蒸理论,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固体吸附条件下乙醇溶液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系统。在同一初始压力下(100 Pa),研究了不同乙醇浓度、环境温度和多壁碳纳米管尺寸对静态闪蒸制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添加在防止重结晶的同时可以降低蒸馏水真空闪蒸制冰的过冷度,较高浓度的乙醇溶液不利于闪蒸制冰,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闪蒸特性稳定,可将蒸馏水过冷度降低60. 62%,较适合静态闪蒸制冰;随着环境温度升高,闪蒸室内溶液闪蒸量增大,随着环境温度从10℃升至20℃,闪蒸率从25. 45%增至44. 04%。较低的环境温度有利于真空闪蒸制冰;随着添加多壁碳纳米管粒径的减小,乙醇溶液过冷度减小,当多壁碳纳米管外径为5~18 nm时,真空闪蒸的含冰率相对于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提高51. 45%,相对于蒸馏水提高38. 22%。过冷度相对于5%质量浓度的乙醇溶液降低24. 36%,相对于蒸馏水降低70. 21%,对于减小蒸馏水过冷度和提高含冰率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闪蒸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孔淑贤,米梦龙,崔婧格,徐闯,陈鹏.低压环境下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实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2].章学来,贾潇雅,王章飞,郑钦月,甘伟.多壁碳纳米管作用下乙醇溶液静态闪蒸特性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9
[3].郑钦月,章学来,贾潇雅,王章飞,甘伟.氯化钙/硼砂改性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19
[4].王辉辉,张丹,杨庆忠,牛照程.纯水静态闪蒸中液膜高度演变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9
[5].崔婧格.降压过程中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6].孙放.液态燃料闪蒸雾化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7].梁婷,张丹,杨庆忠,严俊杰.纯水静态闪蒸起始阶段气泡群时空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9
[8].刘琰,方向青,周亮,魏朝晖,刘璐.盐水溶液液滴真空闪蒸特性实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8
[9].王章飞,章学来,贾潇雅,甘伟,韩兴超.MWCNT-H_2O纳米流体对静态真空闪蒸制冰实验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
[10].谷雅秀,赵润青,屈长杰,赵凡.带闪蒸制冷的空调系统分析及实验[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