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风场论文-徐建中,莫嘉琪

海洋风场论文-徐建中,莫嘉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风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压,时滞,摄动

海洋风场论文文献综述

徐建中,莫嘉琪[1](2019)在《海洋风场扰动时滞系统解(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海洋风场时滞问题,在中纬度具有瑞利摩擦的风场下,讨论了水平两层海洋正压风场状态下的风速.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和方法,求得了近似度较好的中纬度风场系统渐近解,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得到的解的渐近展开式的一致有效性,并讨论了其物理意义.(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杨典,宋清涛,蒋兴伟,刘宇昕,刘圆[2](2019)在《基于散射计风场数据的台风强度诊断方法——以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计风场数据的台风定强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台风所在海区的一个圆形区域上的风速平均值来对台风进行定强,并使用海洋二号卫星散射计历史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台风定强方法可以克服散射计反演台风风速过低的问题。与台风强度监测的历史记录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台风强度低于"强台风"这一强度等级时,该方法能够有效估算台风强度。(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樊宇,吕晓琪,张继凯,王月明,张信雪[3](2018)在《海洋风场动态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洋环境数据多维、多格式及动态性的特点,在深入研究OSG叁维可视化仿真平台的基础上,采用颜色映射与点图标映射,结合几何着色器与osg Earth叁维虚拟地球场景,提出一套海洋风场可视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很好的实现了海洋风场动态可视化,为海洋环境的动态可视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平台.(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付国定[4](2018)在《海洋环境对海上风场接地系统雷击暂态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风力发电产业的蓬勃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雷电灾害威胁,为有效指导海上风电机组的雷电防护研究,需要研究海洋环境对海上风场接地系统雷击特性的影响。利用PSCAD软件搭建简化海上风场模型,讨论海洋土壤分层环境下上层海水深度和下层土壤电阻率对风机接地系统雷击暂态响应的影响,分析增加接地体长度对于降低暂态过电压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风机遭受雷击后,浪涌会传播至其他相连风机,距离雷击点越远的风机,塔底暂态电位幅值越低。下层海床土壤电阻率越大,风机塔底暂态电位幅值越高。上层海水深度越大,风机塔底暂态电位幅值越小。上层海水电阻率固定时,风机塔底暂态电位随着土壤反射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接地体长度的增加,风机塔底暂态电位逐渐降低,但降低趋势趋缓,且受下层海床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增大。(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8年02期)

詹思,齐琳琳,卢伟,孟旭航[5](2017)在《基于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的海洋风场预报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面向海洋风场的耦合模式预报性能,针对西北太平洋海域,基于一次有无台风过程开展了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的72 h风场预报应用研究,并重点对1 000 m以下低空风预报进行了GPS观测数据的比对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海面10 m风还是1 000 m以下低空风,耦合模式对无台风日的风场预报效果相对更好;有无台风过程的检验评估均显示,海面低空风预报随时间变化趋势与GPS观测的基本一致,且各高度上均是u分量预报效果好于v分量的;针对台风的耦合模式预报需从模式初始场和物理过程参数化等加以发展完善。(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7年06期)

赵媛[6](2017)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风场探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其他微波传感器相比,空间分辨率较高,且不受光照和云雾的影响,可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目前德国发射的TerraSAR-X(X波段)和我国发射的GF-3(C波段)都能够提供分辨率高达1 m的海洋观测数据。海面风场是海气界面的重要参数,也是诸多海洋重要过程的直接驱动力,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利用高分辨率SAR影像准确反演海面风场,并且进一步探究海面风场相关特征,如海面风条纹、海上风力发电机尾流的形成机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利用高分辨率SAR图像对GF-3海面风场反演,海面风条纹成像机理及风力发电机尾流成像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开展了高分叁号C波段SAR海面风场反演初步印证研究。文中共选取5景分别位于欧洲北海、南海和太平洋中部的数据,详细阐述了海面风场反演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并利用ECWMF提供的模式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印证。印证结果表明,利用高分叁号数据反演得到的风速结果,与模式风速相比普遍偏大,最大差值为3.3 m/s。另外,对一景数据的风速反演结果而言,其本身的内部差值可达4.0 m/s。引起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与辐射校正过程中使用的定标常数不准确有关。(2)开展了利用X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X)海面风条纹成像规律研究。海面风条纹是SAR影像上经常观测到的一种特征,也是风场反演中提取风向的一种重要标志,但是风条纹并不总是出现SAR图像上。根据收集的欧洲北海和波罗的海的227景TerraSAR-X和TanDEM-X数据,约48%的SAR图像中有明显的风条纹现象,其中约67.3%,20%和12.7%分别发生在不稳定、中性和稳定的大气条件下。该结果表明不稳定大气更容易使风条纹出现在SAR图像上,而稳定大气条件下风条纹出现的可能性最小。通过对稳定的大气条件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拐点和风切变的存在是稳定大气条件下在SAR图像中产生风条纹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3)开展了利用高分辨率星载SAR数据对海洋风力发电机尾流形态的初步研究。根据在欧洲北海地区收集的TerraSAR-X/TanDEM-X数据,SAR图像上风力发电场的下游展现出不同的状态:约13%的风机下游有明显的急流存在,33.7%带有明显尾流,而53.3%没有可识别的急流或尾流特征。当风机后出现急流时,风速相对于上游风场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风速的增加,湍流相对于背景风场仍然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急流是SAR图像上出现较少的一种情况,约半数情况下是观测不到尾流或急流特征的。一方面当SAR以大入射角进行观测时,海面的后向散射系数偏低,从而影响尾流的在SAR图像上的成像。另一方面,当风速较低时,风机对来流的作用较弱,产生的湍流不足以到达海面,从而不能在SAR图像上表现出来。(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期刊2017-06-01)

史娟荣,林万涛,莫嘉琪[7](2016)在《一类具有瑞利摩擦水平正压的两层海洋风场系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一类具有Rayleigh摩擦水平正压的两层海洋风场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并在中纬度风场强迫的情况下,利用改进了的摄动方法,首先构造了退化系统的精确解;其次依次得到各次近似解;然后利用合成展开原理得到复杂系统的渐近解;最后,通过举例,说明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近似度的渐近解并讨论了对应解的物理意义.(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期刊2016年04期)

廖忠云,季民[8](2016)在《海洋风场叁维可视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加直观、清晰地表达海洋风场,提高可视化效率,总结归纳出现有的几种主要风场可视化表达方法——符号法、纹理法、粒子追踪法、切片法和表面建模法。对几种算法分别进行描述,针对各算法引入不同分辨率的风场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表达,通过比较总结分析各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海洋信息》期刊2016年02期)

李大伟[9](2016)在《高海况海面风场的微波反演技术及海洋对热带气旋响应的遥感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微波散射计是获取全球海面风场的主要遥感手段。在常规海况下,微波散射计反演的海面风场具有较高的精度,广泛应用在海洋学、气象学各个领域。然而,在高海况下,散射计风场反演受到限制,产品精度下降。本论文针对高海况微波散射计风场反演关键难点,针对性地开展了降雨、高风速、波浪破碎等复杂高海况下散射计风场反演算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利用TAO浮标、NDBC浮标数据、ASCAT散射计数据和NCEP模式风场评估了HY-2A微波散射计反演的海面风场,结果表明HY-2A散射计具有较好的风场反演效果。(2)研究了降雨对HY-2A散射计后向散射系数及对风速风向反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降雨条件下散射计后向散射系数的修正模型,该模型能够提高降雨条件下散射计风场反演精度。(3)针对高风速下的波浪破碎问题,本文利用Kudryavtsev(2003)散射模型,定量研究了波浪破碎对散射信号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HY-2A散射计的地球物理模式函数,该函数能够提高高风速下风场反演效果。(4)利用HY-2A的散射计和辐射计数据建立了主、被动相结合的海面风场反演算法,提高了高风速下的反演精度。针对最为常见高海况天气系统—热带气旋,本文通过遥感数据与Argo数据相结合,研究了热带气旋引起的上层海洋响应,特别是温盐结构和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热带气旋诱发的垂向混合和Ekman上升流,会导致海面温度下降,温跃层抬升,海面高度降低,海表面叶绿素浓度大幅度上升等现象;叶绿素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海面风速最大值;先前存在于热带气旋路径上的冷涡会增大气旋过后海洋的响应程度,使得海面温度下降、叶绿素增高更显着;热带气旋经过近岸的,会引起悬浮物泥沙和有色物质的增高,造成卫星反演的叶绿素出现虚高值。论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自主卫星散射计的海面风场遥感反演技术提供基础。发现的上层海洋对不同热带气旋响应机制的差异,可为遥感资料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6-05-01)

[10](2016)在《国内首套海洋风场风向风速真空定标装置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成功国内首套星载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真空定标装置。该装置具有全自动、高精度的特点,在定标精度、技术指标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传统的微波辐射计,可以测量海面风速,但是不能准确确定风向。随着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应用,它不仅可以实现对风速、风向的测量,同时还可以获得大气云水含量、水汽含量和海表温度等参数,这是以往的微波(本文来源于《中国电业(技术版)》期刊2016年04期)

海洋风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射计风场数据的台风定强方法。该方法定义了台风所在海区的一个圆形区域上的风速平均值来对台风进行定强,并使用海洋二号卫星散射计历史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台风定强方法可以克服散射计反演台风风速过低的问题。与台风强度监测的历史记录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台风强度低于"强台风"这一强度等级时,该方法能够有效估算台风强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风场论文参考文献

[1].徐建中,莫嘉琪.海洋风场扰动时滞系统解(英文)[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典,宋清涛,蒋兴伟,刘宇昕,刘圆.基于散射计风场数据的台风强度诊断方法——以海洋二号卫星数据为例[J].海洋学报.2019

[3].樊宇,吕晓琪,张继凯,王月明,张信雪.海洋风场动态可视化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

[4].付国定.海洋环境对海上风场接地系统雷击暂态特性影响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8

[5].詹思,齐琳琳,卢伟,孟旭航.基于区域海气浪耦合模式的海洋风场预报性能研究[J].海洋预报.2017

[6].赵媛.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风场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

[7].史娟荣,林万涛,莫嘉琪.一类具有瑞利摩擦水平正压的两层海洋风场系统(英文)[J].应用数学.2016

[8].廖忠云,季民.海洋风场叁维可视化方法研究[J].海洋信息.2016

[9].李大伟.高海况海面风场的微波反演技术及海洋对热带气旋响应的遥感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6

[10]..国内首套海洋风场风向风速真空定标装置研制成功[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6

标签:;  ;  ;  

海洋风场论文-徐建中,莫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