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燕1马芳1马兴义2
(1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宁夏吴忠751100)
(2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武警支队宁夏吴忠751100)
【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综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及门诊慢性胃炎(CG)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胃炎的一般治疗,并给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次10mg,每日1次,早晨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150mg,一日4次,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溶液200ml+血塞通注射液400mg,qd,2w为一个疗程。两组全部病例治疗观察期间不用其它任何药物。二组患者都以2w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进行电子胃镜、胃黏膜病理复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及胃镜像改变疗效总有效38(86.36%),对照组为25(59.52%),P<0.01;两组病理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35(79.54%),对照组总有效22(52.38)。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慢性胃炎效果显着。
【关键词】血塞通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56-02
血塞通注射液既往报道多见于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近年来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胃炎(CG)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我们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治疗8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及门诊CG患者共86例,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为21.5-65.5岁,平均年龄39.5岁。病程在0.5年到10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呃逆、口中反酸等症状,经胃镜检测提示有胃黏膜的充血、水肿或伴有少量黏液、糜烂单独或同时出现,并经病理检测,确诊为CG。均符合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确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溃疡者、有心、肝、肾功能损害者。8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后,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男28例,女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7例,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6例,伴有不典型增生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7例。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其中CAG患者18例,伴有不典型增生4例,伴肠上皮化生5例,CSG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2.治法
对照组:给予CG一般治疗,即合理的饮食与休息,戒除辛辣刺激及过冷、过热食物等,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mg,每日1次,早晨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50mg,一日4次,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溶液200ml+血塞通注射液400mg(昆明兴中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支200mg),qd,使用2w后,血塞通停用。两组患者治疗观察期间,均停用其它任何药物。二组患者都以2w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均进行电子胃镜、胃黏膜病理复查,进行疗效评定。
3.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a.显效:症状消失,胃镜示黏膜恢复正常;b.有效:症状减轻,胃镜示黏膜改变好转;c.无效:症状稍改善,或无变化,甚或加重,胃镜示黏膜病变无明显改变,或进展、加重。
(2)病理疗效评定标准:a.显效:取材部位的病理三处或以上明显好转;b.有效:取材部位的病理一至两处好转;c.无效:取材部位的病理四处均无好转,甚或加重。
4.治疗结果
4.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见下表1。
4.2两组临床及胃镜下改变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及胃镜像改变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
治疗组4418(40.91)20(45.45)38(86.36)
对照组4210(23.81)15(35.71)25(59.52)
注:两组经统计学处理,χ2=4.86,P<0.01,有显著性差异。
4.3两组患者病理疗效比较,见下表2。
表2两组病理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
治疗组4417(38.63)18(40.91)35(79.54)
对照组429(21.43)13(30.95)22(52.38)
注:两组经统计学处理,χ2=5.86,P<0.05,有显著性差异。
5.讨论
CG是指胃黏膜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根据Shay氏平衡理论学说,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胃黏膜的防御因子减弱、攻击因子增强而形成。研究表明,防御因子减弱即胃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下降,而该作用与胃黏膜的血流量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慢性胃炎的胃黏膜血流量均出现减少,微循环障碍[1]。
CG属中医学“胃痛”范畴,病程时间相对比较长,与中医学久病必虚、痛则不通的理论一致。中医学认为,“膜者络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亦指出:“久痛入络”,“久病入络”。血塞通是由三七提纯制成,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甙。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味微甘而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楸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研究发现:三七及其总皂甙均可直接阻滞Ca2+内流、降低胞浆内Ca2+浓度而扩张血管,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黏膜细胞修复、抗胃溃疡、抗Hp及清除氧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2],改善机体微循环,降低血流阻抗,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使线粒体损伤减轻,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细胞修复的作用,并可调节黏膜分泌胃酸失常。同时,三七及其总皂甙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对大鼠蛋清性、甲醛性、右旋糖酐性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等多种急慢性炎症模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地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大鼠光辐射甩尾法等多种疼痛模型有抑制作用。三七总皂甙还能通过对NK等的影响,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我们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以食欲增加、腹胀痛减轻较为明显,胃镜示黏膜充血水肿转为正常,胃黏膜萎缩、肠化减轻,炎症减轻或消失,患者病情痊愈或好转。
参考文献
[1]黄象谦.胃肠道疾病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82-483.
[2]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第1卷.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2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