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因工程,脂肪酸合酶途径,裂壶藻,DHA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马淑霞,张玲,闫晋飞,游松[1](2018)在《裂壶藻脂肪酸合酶途径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壶藻作为一种生产DHA的重要菌种,其脂肪酸合成途径除了已经被广泛了解的聚酮合酶(PKS)途径外,还残存着作为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脂肪酸合酶(FAS)途径中的功能酶和中间产物。经过前期的研究,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将载有与裂壶藻近缘藻种中已知的Δ12-desaturase表达模块和相关筛选标记构建入载体,通过电击转化导入Schizochytrium sp.ATCC20888中,以期望修复裂壶藻中FAS途径的合成能力。通过分子水平检测确定目的功能基因已稳定转化后,再由气相色谱分析转化株油脂中相关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况。经过长期筛选验证,最终证明获得了两株阳性转化株,其生物量初步测定分别较野生株提高11.14%和4.12%,其油脂中DHA含量分别较野生株提高了19.50%及14.65%。(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周霞[2](2018)在《叁角褐指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去饱和酶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单细胞硅藻代表性藻种,全基因组已经测序,已成为一种深入研究的模式硅藻。其具有生长快、不占耕地、易于培养等特点,可积累高水平的脂质及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EPA等,可作为EPA生产的来源物种。而EPA等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又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成分,在医药、保健、化妆品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用途。本论文针对叁角褐指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对其中的潜在关键节点开展了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手段,克隆了叁角褐指藻的Δ9去饱和酶基因SAD、PtD9以及Δ12去饱和酶基因PtD12和短链脱氢酶基因SDR,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叁角褐指藻分别进行基因过表达,研究了这些基因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影响。另外,通过PtD9和PtD12在叁角褐指藻中的双基因共表达,研究了PtD9和PtD12在叁角褐指藻中共表达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通过对这一系列单基因及双基因过表达的叁角褐指藻转化藻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各转化藻株与野生型藻的生长周期及光合作用效率无明显差别,但是在中性脂含量和脂肪酸成分上发生了明显改变:单基因转化藻和双基因转化藻的中性脂含量都显着提升;SDR和SAD转化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EPA含量都显着提高;而PtD9转化藻及双基因转化藻PtD9-D12的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显着提高。通过本研究,鉴定了叁角褐指藻Δ9去饱和酶基因SAD、PtD9以及Δ12去饱和酶基因PtD12和短链脱氢酶基因SDR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提升的代谢工程藻株,为进一步阐明微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微藻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30)
蒋宜勋[3](2018)在《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酸(C24:1)是一种双键在15号碳上的二十四碳一烯酸,被称为世界上目前唯一一种具有修复受损神经纤维并促进其再生的物质,研究表明,神经酸可以延缓神经衰老,促进大脑发育,对心脑血管病、免疫系统疾病、某些皮肤病等有较好的效果。然而人体很难合成神经酸,主要从外界摄入,但是目前神经酸产量较低,市场需求较大,因此开发神经酸的生物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课题选用酿酒酵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产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工程菌,探究了启动子类型、转录因子以及外源添加物等对酿酒酵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1、构建FAE1和KCS单基因工程菌,通过发酵结果分析,初步确定二者在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延伸过程中的作用。分别采用组成型启动子PGK和半乳糖诱导型启动子GAL1构建FAE1和KCS单基因工程菌,发酵结果表明:相比半乳糖诱导型启动子GAL1,组成型启动子PGK对FAE1和KCS的表达具有更好的效果;FAE11单基因工程菌最终促进了 C20:1和C22:1的合成,而KCS单基因工程菌可以促进C20:1、C22:1及C24:0的合成且C20:1和C22:1的含量要低于FAE1基因工程菌,表明FAE1基因在C20:1和C22:1的延伸中起主要作用,而KCS基因可能在C24的延伸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探究多基因联合对神经酸合成的影响,根据神经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在单基因工程菌的基础上构建了P TEF1-KCS-TCYC-PPGK-FAE1-TCYC双基因工程菌以探究双基因联合作用于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延伸,同时引入Mga2转录因子对酿酒酵母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调控以加强神经酸的合成途径。发酵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2℃的条件下培养4天,PTEF1-KCS-TCYC-PPGK-FAE1-TCYC 双基因工程菌及 PTEF1-Mga2-TCYC-PPGK-KCS-TCYC-PPGK-FAE1-TCYC叁基因工程菌最终检测到神经酸的生成。与PTEF1-KCS-TCYC-PPPGK-FAE1-TCYC双基因酵母相比,叁基因工程菌中神经酸含量略有提高。3、优化培养条件促进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通过初步探究外源添加不同脂肪酸、苹果酸、柠檬酸及生物素对神经酸合成的影响,发酵结果表明了外源添加油酸、苹果酸及生物素对神经酸的合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单因素优化,最终确定了外源分别添加油酸浓度为1.5mM、苹果酸浓度为0.2%、生物素浓度为1.5μg/L时,对C22:1、C24:1的合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最终使C22:1分别提高了 31%、77%、75%,使C24:1分别提高了 206%、140%、143%。采用分段式培养,最终确定了在28℃培养48h后转移至22℃培养至第6天时,C22:1和C24:1的含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分别提高了 57%和200%。(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5)
苏杭[4](2018)在《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摄入比例对体内炎症因子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炎症反应及其产生的炎症因子是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通过膳食因素调节体内炎症因子对慢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十分重要。作为膳食中最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亚油酸(C18:2 n-6,LA)和α-亚麻酸(C18:3 n-3,ALA)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由于在体内,LA和ALA共享同一代谢通路,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因此膳食中LA和ALA的比例十分重要。然而,关于LA和ALA的比例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有研究结果并不统一,有些甚至互相矛盾,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本论文首先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分别研究了ALA和LA对人体内多种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然后从试验人群和试验设计的相关因素入手,分析了可能造成不同研究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其次,在健康小鼠中研究了Fads2基因型和LA/ALA摄入比例对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合成通路和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后,研究了LA/ALA摄入比例在不同炎症反应强度下对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综合ALA对体内炎症因子影响的人体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31项研究,涉及来自5大洲13个国家的3032人。结果表明,提高膳食中ALA的摄入量(在1-14g/日范围内)对血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脂联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的活性及抗原和血浆淀粉样蛋白A)和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E-选择凝集素)共11种炎症因子的浓度或活性均没有显着影响。但是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较大(>50)或非健康人群中,提高ALA摄入能显着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此外,meta回归分析发现,ALA对CRP的作用可能受到血液中CRP初始浓度的影响,在初始浓度较高的人群中,ALA对降低CRP浓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上述分析表明,尽管总体看来ALA的摄入对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在体内炎症反应程度较高的人群中,ALA可能会起到降低CRP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其次,以现有人体随机对照试验为基础,研究提高LA摄入量对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共纳入73篇文献,涉及6大洲22个国家的4209人。结果表明,与18碳及以下长度的脂肪酸相比,LA并不能对血液中细胞因子、急性期蛋白和黏附分子共11种炎症因子产生显着影响。但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当LA摄入量提升幅度较高时(>12g/日),LA会升高血液中CRP的浓度。与EPA和DHA等长链n-3脂肪酸相比,提高LA摄入量能提高CRP的程度,而且在年龄超过50岁或者非健康人群中效果更显着,这与前一章中的结果吻合。除此之外,LA对其它炎症因子没有显着影响。与共轭亚油酸相比,LA对体内炎症因子的浓度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果说明提高LA的摄入量基本不会对炎症因子产生显着影响,但是在LA摄入量提高幅度较大时,降低LA摄入会起到降低CRP浓度的作用。再次,由于Fads2是LA和ALA合成HUFA的限速步骤,以Fads2基因表达仅为正常小鼠一半的杂合基因小鼠(HET)为模型,研究了Fads2基因型在不同LA/ALA摄入比例(1:1、7:1和44:1)的膳食中对HUFA合成通路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当摄入比例较高时(44:1),合成通路中四种基因Fads2、Fads1、Elovl5和Elovl2的表达全部上升,组织中ARA的含量也大幅提高,同时EPA和DHA等n-3脂肪酸急剧下降。而在HET小鼠中,Fads1的基因表达补偿性地上升,导致了C20:3 n-6的含量下降,这也解释了HET和野生型小鼠肝脏中ARA的含量仅有微小差异的原因。总体而言,LA/ALA的摄入比例对HUFA合成通路的影响程度显着高于Fads2基因型。但是,在健康状态下(没有炎症刺激)LA/ALA或Fads2基因型均不会影响大脑和肝脏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最后,我们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模型,研究了膳食中LA/ALA摄入比例在不同炎症反应强度下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小鼠饲喂叁组LA/ALA比例分别为1:1、7:1和44:1的饲料3个月后,接受不同浓度(0、5和50μg/kg体重)LPS的腹腔注射,结果表明,在LPS注射组中,肝脏磷脂中的ARA比例与前列腺素E2(PGE2)呈高度正相关,在5μg/kg和50μg/kg剂量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510;而大脑中PGE2的含量则不受LA/ALA摄入比变化的影响。白介素(Il)1b、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环氧合酶-2的基因表达量随LPS注射浓度增加而增加。在50μg/kg剂量组中,较低LA/ALA(1:1)膳食能显着降低肝脏中Il1b和Il6的mRNA表达,同时也能降低大脑皮质和海马体中Tnf的基因表达。此外,只有高剂量LPS注射组的小鼠肝脏中,PGE2的含量与Il6(r=0.417)和Tnf(r=0.421)的基因表达呈显着正相关。这些数据表明,在机体存在一定程度炎症反应的条件下,LA/ALA摄入比例为1:1时能抑制ARA合成的PGE2含量并降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否则,PGE2和促炎细胞因子可能存在正向相互作用,从而加剧或延长炎症反应,增加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综上所述,当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炎症反应时,通过提高ALA或者大幅度降低LA的摄入量从而降低LA/ALA的摄入比例,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和促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在健康人群(体内炎症程度较低或处于正常水平)中,ALA和LA对炎症因子几乎没有影响。本论文为合理调整脂肪摄入结构,以及公共营养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阐明功能性脂肪酸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1-01)
莫斯锐[5](2017)在《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类似物的合成及N,N′-二环己基-N-亚油酸酰脲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酰脲类和酰胺类两个系列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类似物;观察合成的类似物的溶血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并进行体内抗肿瘤初步研究。方法:以芥酸、花生烯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原料,1:DMAP作为催化剂,在10℃条件下与DCC反应,合成酰脲类类似物;2:吡啶作为催化剂,与氯化亚砜和双(2-氯乙基)胺盐酸盐反应,合成酰胺类类似物。柱层析分离、纯化,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方法进行结构确证;根据《中国药典》溶血测定法观察合成类似物的溶血作用;MTT法测定合成的类似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人舌癌细胞TCA-8113、人肺癌细胞H-460和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筛选得到抑制效果较好的化合物进行小鼠急毒性实验;观察所选的化合物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以及荷S180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初步确定所选化合物在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合成10个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类似物,其在体外对兔血红细胞无溶血作用;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代号为MSR404、MSR405、MSR504和MSR505对BEL-7404、TCA-8113和H-460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急毒性实验未观察到MSR404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化合物MSR404在作用浓度为480 mg/kg下,可以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P=0.049<0.05)延率为31.5%,并能抑制S180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项目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160)等(P=0.001<0.05),抑制率为71.2%。结论:成功合成10个化合物,其中6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合成的10个化合物无溶血作用,其中化合物MSR404、MSR405、MSR504和MSR505在体外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MSR404毒性低,初步表现出在体内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昊,谭晓风[6](2016)在《油桐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过去对油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常规育种,与油桐种仁油脂合成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在油桐种仁油脂合成期的转录组数据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将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45条Unigene序列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得了12个关键酶的同源蛋白质并对编码这些同源蛋白质的基因在油桐种仁油脂合成期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初步推导了油桐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这将为油桐油脂合成,尤其是α-桐酸形成机理的解析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油桐的遗传改良提供潜在的基因资源。(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刘婉君[7](2016)在《微拟球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及去饱和酶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拟球藻具有生长速度快、脂质含量高及培养成本较低等特点。近年来,一些产油量丰富的微拟球藻藻株已投入工业化规模培养,建立起成熟的规模化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和开放池等的户外培养体系。微拟球藻除了被认为是生物柴油生产的理想原料外,其胞内还能累积一些有益健康的活性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被认为是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料之一,如何提高微拟球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产效率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一些微拟球藻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序完成,但全基因组序列尚未公布,且很多基因缺乏注释,对研究其代谢途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首先通过RNA-seq对微拟球藻培养周期的转录组进行了分析,推测出微拟球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途径,为研究微拟球藻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构建工程微藻提供了基础。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了微拟球藻的遗传转化表达载体,通过电击转化,成功得到Δ6去饱和酶基因过表达转化藻株NoD6,Δ5去饱和酶外源基因转化藻株PtD5b,Δ5去饱和酶和Δ6去饱和酶外源基因转化藻株PtD5bD6。通过对这3种转化藻藻株的生理生化分析,与野生型相比,发现3种转化藻株的生长速率没有变化,光合作用效率有轻微改变,而中性脂含量均显着增加。对比不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发现,转化藻株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脂肪酸合成途径潜在关键基因D6、D5b去饱和酶均具有促进脂质合成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重要功能。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微拟球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为微拟球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分子改良及选育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藻株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其工业化应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6-06)
李红磊[8](2016)在《二、叁维培养模式下添加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二、叁维培养模式下,添加不同浓度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叁者不同浓度配比对BMECs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旨在探寻促进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的适宜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供给模式,为改善牛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包括两部分试验内容。第一部分研究二维培养模式下,添加不同浓度的油酸(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亚油酸0μmol/L、 20μmo1/L、40μmol/L、80μmol/L、120μmol/L)、亚麻酸(0μmol/L、0.5μmol/L、1μmol/L、 2μmol/L、4μmol/L)及叁者不同浓度配比(2:13.3:1、9.6:7.4:1、17.2:1.4:1)对BMECs活力、胞内TAG含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叁维培养模式下脂肪酸的添加浓度提供参考。本论文第二部分研究叁维培养模式下添加油酸(0μmol/L、80μmol/L、100μmol/L)、亚油酸(0μmol/L、40μmol/L、80μmol/L)、亚麻酸(0μmol/L、0.5μmol/L、1μmol/L)及叁者不同浓度配比(2:13.3:1)对BMECs培养液中TAG的含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100μmol/L口200μmol/L的油酸显着提高了胞内TAG的合成量(P<0.05)。添加油酸上调了DGAT2基因的表达,显着抑制了SCD、FABP3和SREBF1基因的表达(P<0.05)。添力50μmol/L的油酸,STAT5、mTOR、AKT和4EBP1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添加200μmol/L和400μmol/L的油酸抑制了CSN3、CSN1S1、STAT5、 mTOR、4EBP1和AKT的表达。(2)添加40μmol/L和80μmol/L亚油酸,BMECs中TAG的合成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0μmol/L-80μmol/L的亚油酸上调了DGAT2的表达。20μmol/L-120μmol/L的亚油酸显着下调ACACA、FASN和SREBF1的基因表达(P<0.05)。添加20μmol/L亚油酸显着上调CSN1S1、CSN3、STAT5和mTOR基因的表达(P<0.05)。(3)添加05-2μmol/L的亚麻酸,能够促进BMECs胞内TAG的生成。0.5μmol/L亚麻酸添加组ACACA和FASN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μmol/L的亚麻酸显着促进了DGAT2的基因表达(P<0.05)。0.5-2μmol/L亚麻酸上调了STAT5和mTOR的表达水平。(4)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叁者配比为2:13.3:1和9.6:7.4:1的处理组显着促进了胞内TAG的合成量(P<0.05)。混合添加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下调了FASN、 SCD、FABP3和SREBF1的表达(P<0.05),显着促进了DGAT2的表达(P<0.05)。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叁者配比为2:13.3:1的混合添加组显着促进了CSN1S1、 CSN3、STAT5、mTOR和4EBP1的基因表达(P<0.05)。(5)添加Oμmol/L、80μmol/L和100μmol/L的油酸,叁维细胞培养液中TAG的含量高于二维培养液。80μmol/L和100μmol/L的油酸显着上调了ACACA、 DGAT2和PPARG的表达(P<0.05)。添加100μmol/L的油酸上调了SREBF1的表达量(P<0.05)。添加油酸促进了CSN1S、CSN3、STAT5和PRS6K1的表达。(6)叁维培养模式下,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的亚油酸处理组,BMECs中TAG合成量显着高于二维培养模式(P<0.05)。添加40μmol/L亚油酸上调了DGAT2和PPARG的表达。80μmol/L亚油酸促进了CSN3、mTOR和4EBP1的表达。(7)叁维培养条件下,亚麻酸处理组(0μmol/L、0.5μmol/L和1μmol/L)BMECs培养液中TAG合成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μmol/L的亚麻酸显着提高了DGAT2和PPARG的表达(P<0.05)。添加0.5μmol/L和1μmol/L的亚麻酸显着上调了STAT5、mTOR、4EBP1和PRS6 K1的表达(P<0.05)。(8)叁维模式下混合配比组(2:13.3:1)培养液中TAG含量显着高于二维培养(P<0.05)。叁维培养模式下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为2:13.3:1的混合添加组显着上调了DGAT2、PPARG、CSN3、STAT5、mTOR和AKT的表达(P<0.05)。综合上述结果,二维培养模式下添加50~100μmol/L的油酸促进了乳脂肪合成,100μmol/L的油酸显着抑制了CSN3的表达。80μmol/L的亚油酸对乳脂肪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但显着抑制CSN1S1和CSN3的表达。0.5~1μmol/L的亚麻酸以及混合添加2:13.3:1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叁维培养模式下,100μmol/L的油酸、80μmol/L的亚油酸、1μmol/L的亚麻酸和2:13.3:1的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混合添加对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叁维细胞培养条件下添加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叁者不同配比,BMECs中TAG合成量及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基因的表达均高于二维培养模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田德雨,王士安,王立昊,王家林,李福利[9](2015)在《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VLCMFA)是指主碳链上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20,有且只有一个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VLCMFA较多的存在于各种油料植物及少数微藻中,目前发现的有鳕油酸(C20∶1)、芥酸(C22∶1)、神经酸(C24∶1)和西门木烯酸(C26∶1)。VLCMFA具有独特的工业用途和潜在药用保健功效。主要综述VLCMFA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研究进展,旨为应用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远友,谢帝芝,陈芳,张庆昊,陈军亮[10](2015)在《鱼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是人体获取优质蛋白、特别是LC-PUFA的主要食物来源,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水产养殖。然而,鱼油资源短缺、价格昂贵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弄清鱼类LC-PUFA合成代谢的调控机制,有助于解决在水产饲料中利用植物油替代鱼油存在的不良效果问题,降低或摆脱水产养殖对鱼油的依赖。本文主要从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水平等方面,对鱼类LC-PUFA合成代谢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7-24)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单细胞硅藻代表性藻种,全基因组已经测序,已成为一种深入研究的模式硅藻。其具有生长快、不占耕地、易于培养等特点,可积累高水平的脂质及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EPA等,可作为EPA生产的来源物种。而EPA等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又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成分,在医药、保健、化妆品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用途。本论文针对叁角褐指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对其中的潜在关键节点开展了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手段,克隆了叁角褐指藻的Δ9去饱和酶基因SAD、PtD9以及Δ12去饱和酶基因PtD12和短链脱氢酶基因SDR,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叁角褐指藻分别进行基因过表达,研究了这些基因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影响。另外,通过PtD9和PtD12在叁角褐指藻中的双基因共表达,研究了PtD9和PtD12在叁角褐指藻中共表达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通过对这一系列单基因及双基因过表达的叁角褐指藻转化藻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各转化藻株与野生型藻的生长周期及光合作用效率无明显差别,但是在中性脂含量和脂肪酸成分上发生了明显改变:单基因转化藻和双基因转化藻的中性脂含量都显着提升;SDR和SAD转化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EPA含量都显着提高;而PtD9转化藻及双基因转化藻PtD9-D12的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显着提高。通过本研究,鉴定了叁角褐指藻Δ9去饱和酶基因SAD、PtD9以及Δ12去饱和酶基因PtD12和短链脱氢酶基因SDR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提升的代谢工程藻株,为进一步阐明微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微藻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马淑霞,张玲,闫晋飞,游松.裂壶藻脂肪酸合酶途径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8
[2].周霞.叁角褐指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去饱和酶的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8
[3].蒋宜勋.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构建[D].北京化工大学.2018
[4].苏杭.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摄入比例对体内炎症因子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8
[5].莫斯锐.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类似物的合成及N,N′-二环己基-N-亚油酸酰脲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
[6].陈昊,谭晓风.油桐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解析[J].植物生理学报.2016
[7].刘婉君.微拟球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及去饱和酶功能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6
[8].李红磊.二、叁维培养模式下添加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9].田德雨,王士安,王立昊,王家林,李福利.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2015
[10].李远友,谢帝芝,陈芳,张庆昊,陈军亮.鱼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C].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