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小说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说家,张悦然
后小说家论文文献综述
金赫楠[1](2018)在《告别青春的叁种路径——以叁位“80后”小说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的一个采访中,"80后"小说家张悦然说:"‘80后’绝不是同一个面孔,不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我们不是一个团队,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学追求。"更早一些时候,2006年《誓鸟》的读者见面会上,张悦然就请求媒体与读者不要再把她当作是"80后","我希望这本书(《誓鸟》)成为对青春的一个告别"。而颜歌在2015年某次采访中重提"新概念"的时候则说过"真正到了现在,我的写作,(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学》期刊2018年05期)
荣光启[2](2017)在《“70后”小说家漫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个专栏旨在关注当代中国"70后"作家的写作,这一辑里有冯唐、朱文颖、李师江、路内和张志明,他们都是当前中国非常重要也为许多读者熟知的小说家。"70后"一代人有自己的成长历史与文学传统。"70后"在叙述自己的故事及表达对时代的关怀时,注定与前面一代人("60后"或曰"晚生代")及后面的"80后"整体上大有区别。有评论家在论述他们时,这样说道:"除了年龄相近,他们在文学上几乎再没有更多共同之处。这恐怕与这代人(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7年22期)
杨柳岸[3](2017)在《陕西60后小说家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谈论幅员辽阔的中国当下文学现状,地域性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作为中国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之地,这已是国人皆知的事实。而当下的文学界也有陕西是小说大省一说,这里产生了许多重量级作家和作品,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已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座高峰。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在全国热播,使已经辞世二十多年的作家路遥又一次成为全国文化界的话题。贾平凹每隔一两年就有新的长篇问世并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他们叁人是陕西(本文来源于《黄河》期刊2017年04期)
冯祖耀[4](2017)在《论“80后”小说家的历史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80后”一代人在一种全球化、多元化共融共生的语境中成长和生活,批评家们常常批判“80后”文学中历史感和历史意识的缺失,在集体命名的遮蔽之中,不少“80后”小说家创作出来的“历史叙事”作品——表达历史主题(以历史为题材/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表现对象/以历史为叙事背景)的作品,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80后”文学登场十年后,“80后”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张悦然、郑小驴、林森、孙频、双雪涛等人走出青春围城,从经历“残酷青春”到直面“残酷现实”,再在“遮蔽”中崛起,重新回到历史现场,在父辈乃至祖辈的记忆与经验之中寻找历史的真相,进而重塑精神主体,在历史意识的夯实与历史感的增强之中,逐步形成自我对世界的独特体认。区别于以往的“青春叙事”,“80后”小说家在历史叙事中不再只局限于对个体生命的自怜自叹,而更加关注历史境遇中“人”的普遍遭际,在关注历史的同时深入人性的视域,呈现出他们突破“小我”来开拓文学创作格局的勇气,以及观照现世人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本研究即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一定的文学理论与社会学研究成果,试图纵横梳理“80后”小说家的成长脉络,从“青春”到“历史”,从“遮蔽”到“祛蔽”,在分化与渐熟的“80后”作家中遴选出以上具有历史意识与文学实感的小说家,在其创作中拣选具有现实关怀和人性体察的历史叙事作品进行个案研究。在多样化的历史叙事中既探讨“80后”小说家如何在创作中历史地理解“现实”和发现不同于以往历史的新的经验与新的美感,又发掘“80后”小说家在历史想象的背后,在重构社会关系和主体之间的联系上所作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张莉[5](2011)在《关于70后小说家的写作难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想当年,70后作家曾给予我们陌生的"新鲜",而十多年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尚未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共同的生活场景,共同的美学理念,共同的生活感受,共同的以个人写作为名的经验的重迭充斥在70后作家作品中(本文来源于《文学自由谈》期刊2011年04期)
帕帕拉佐[6](2011)在《是谁照见了灵魂幽微的孤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学中,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数字,它在自然数的无尽序列中,乖乖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跟其他数字一样挤在另外两个数字之间,但彼此间的距离又比其他数字更加疏离。质数中还有一些更特别的数字,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它们彼此接近,几乎是紧紧相依,但它们(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1-04-09)
范晓棠[7](2009)在《“80后”小说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代人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而每一代人的文学梦想又因其新异的特质而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回顾新时期文学创作,在艰难的跋涉中,中国文学终于突破了惯性写作的维度而实现了向自觉写作的转换。从先锋小说对形式的执着,到新写实小说向现实的回归,再到新生代小说对个人话语的建立,每一次的探索都赋予了中国文学新的生命力。20世纪末以来,在众声喧哗的时代语境中,一批年轻的“80后”作家张扬着他们新鲜而凛冽的青春叱咤登场,以他们为主体构筑的“80后”文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中国文坛平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80后”小说创作作为“80后”文学的生力军,更是彰显出一种新颖锐利的文学气质,以其不菲的创作实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为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新而浓郁的青春气息。本文即以“80后”小说家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80后”小说创作作出整体的观照。“80后”一代人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旗帜下的特殊的一代,社会转型期的历史文化语境赋予了他们独特的成长背景。在全新的时空状态下,他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都与以往社会有着巨大差异。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程序化的教育体制、大众文化的影响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小说家自然形成了他们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品格。他们追求个性,表现出更加张扬和率性的写作姿态;在他们眼中,文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坛;而城市化的进程、大众文化的兴盛也使这批年轻的作家表现出明显的都市化倾向和与市场的某种亲和。“80后”小说家本身存在强烈的个性差异,他们的作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创作样态,但是,共同的时代文化语境给予了他们相似的文化品格。透过“80后”小说文本,我们仍然可以在纷繁斑驳的表象背后发现其共通的思想和精神趋向。“80后”小说家大都在二十岁前后“出道”,这使他们的写作与青春期的个人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他们的小说作品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叛逆意识,渴望逃离禁锢,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成长中的孤独体验也在其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写,氤氲成孤寂而忧伤的情绪氛围。同时,耽于幻想是他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精神特质,也构成了“80后”小说中比较明显的想象特征。综观“80后”小说文本,在彰显叛逆、孤独和幻想等精神趋向的同时,其叙事风格和语言特征也呈现出鲜明的倾向性。从叙事上看,其小说作品表现出浓郁的“个人化”风格,不约而同地从自我经历出发,极致地抒写自我的成长,多以“内聚焦”的叙事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渲染真实而凛冽的青春体验;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对都市物质生活的热忱和流连,从而构成了其个人化叙事风格的又一表征。在语言上,“80后”小说家似乎从一登场就萌发了某种自觉,追求新奇的审美效果,其语言表现出明显的“陌生化”倾向,而在大众文化的晕染中,影视、动漫的深刻影响使他们的小说语言带有极强的流动性和图像感,打上了一层“影像化”的光晕。“80后”小说真率而诚挚地抒写青春的疼痛和温暖、张扬幻想的绮丽和吊诡,为新世纪文学注入了一些新鲜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新鲜”的背后,“80后”小说创作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局限,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困境。“80后”小说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复制倾向,执着于反复地挖掘自己仅有的生命体验和个人经验,不厌其烦地将之诉诸笔端,进行着疲惫的自我复制,导致了其创作格局的狭隘和小气,显得局促而又后劲不足;他们的想象力呈现出某种“先天不足”,并有着极端化的畸形发展倾向;同时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80后”小说创作面临的一大困境。(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20)
后小说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这个专栏旨在关注当代中国"70后"作家的写作,这一辑里有冯唐、朱文颖、李师江、路内和张志明,他们都是当前中国非常重要也为许多读者熟知的小说家。"70后"一代人有自己的成长历史与文学传统。"70后"在叙述自己的故事及表达对时代的关怀时,注定与前面一代人("60后"或曰"晚生代")及后面的"80后"整体上大有区别。有评论家在论述他们时,这样说道:"除了年龄相近,他们在文学上几乎再没有更多共同之处。这恐怕与这代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小说家论文参考文献
[1].金赫楠.告别青春的叁种路径——以叁位“80后”小说家为例[J].上海文学.2018
[2].荣光启.“70后”小说家漫评[J].长江丛刊.2017
[3].杨柳岸.陕西60后小说家观察[J].黄河.2017
[4].冯祖耀.论“80后”小说家的历史叙事[D].江西师范大学.2017
[5].张莉.关于70后小说家的写作难局[J].文学自由谈.2011
[6].帕帕拉佐.是谁照见了灵魂幽微的孤独?[N].文汇报.2011
[7].范晓棠.“80后”小说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