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枕后位产妇活跃期综合干预的体会

100例枕后位产妇活跃期综合干预的体会

薛清杰南燕尹宝靓(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453003)

【摘要】目的探讨枕后位时,活跃期综合干预对位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在活跃期进行一系列干预措施,措施:人工破膜、徒手扩张宫颈、产妇卧位调整、徒手旋转胎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活跃期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增快(P<0.01),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手术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跃期综合干预有效、安全、易行。

【关键词】枕后位活跃期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256-01

持续性枕后位是常见的一种难产,处理不当往往会增加手术产率或危及母儿安全。现将我们对10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干预,所获得的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满足下列条件者:(1)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年龄20~34岁;(2)估计胎儿体重2500~3900g;(3)无骨盆异常及头盆不称;(4)进入活跃期胎膜未破,阴道内诊为枕后位;(5)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1.2观察组的进入活跃期后的干预措施

1.2.1人工破膜宫口开大3cm,胎儿线路部达到或接近坐骨棘水平时,于宫缩间歇期人工破膜。破膜后再次确定胎方位。

1.2.2产妇体位:破膜后,产妇侧卧位,侧向与胎儿枕部方向相反,并使腹部尽量贴近床面,下方腿伸直,上方腿曲髋屈膝。

1.2.3徒手扩张宫颈:于宫口开大3cm后,对宫颈条件较好的,检查者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分开放在宫口两侧边缘,当宫缩来临时嘱孕妇向下屏气用力,同时放在宫口边缘的右食指和中指用力向两侧扩张宫颈,宫缩消失后孕妇放松,而检查者的两指不能离开宫颈边缘,可以稍放松;下次宫缩时重复上述动作。当宫口开大至8~9cm时检查者将宫颈前唇推至胎头上方从而使宫口在短时间内开全。

1.2.4徒手旋转胎头:对母体卧位纠正胎方位不佳者,在宫颈口扩张至4~5cm后,于宫缩间歇期一手在阴道内向枕前位方向旋转胎头,(宫缩间歇期,用食指和中指紧贴儿头,旋至枕前位,并挡住胎头,等胎头下降不再回转时,手指方可离开。)另一手于腹部将胎背向相应方向推动。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对比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分)(x-±s)

表3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有显著意义。

3讨论

3.1促进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的因素:良好的产力,头先露达到或超过坐骨棘水平、宫颈弹性好未做过宫颈治疗。

3.2对枕后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3.2.1人工破膜人工破膜是一种常用的产科手术,主要在产妇临产后,宫口开大3cm以上时实施,目的是加速产程进展。另外适时人工破膜,还可以及时发现羊水粪染情况给予及时处理,有利于及早发现胎方位异常,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通过两组孕妇结果比较,表明人工破膜引产对缩短产程具有特殊意义。

3.2.2产妇体位因枕后位有难产倾向,对进入活跃期后的枕后位,指导产妇采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过程中渐转至枕前位[2]。

3.2.3徒手扩张宫颈徒手扩张宫颈术通过对宫颈的机械性刺激,可促使宫颈管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导致宫颈结缔组织胶原纤维降解[1]。再者,通过徒手扩张,反射性刺激垂体后叶,增加内生性催产素和前列腺素合成,加强子宫收缩[3],从而促进产程进展。徒手扩张宫颈必须头盆相称,宫颈条件好(软、弹性好),扩张时用力要适当、轻柔、不可强行或粗暴操作,以免造成宫颈裂伤。

本文结果显示:徒手扩张宫颈,使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显著缩短,从而减少产妇的疼痛时间和体力消耗。产程缩短可减少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机会。特别对于先露位于棘下、宫颈口松、软、薄者尤其经产妇,效果极佳。

3.2.4适时手转胎头:胎头内旋动作的完成是伴随胎头下降来完成的,宫口扩张3~5cm前,胎头处于下降潜伏期,还不到内旋转时机,此时宫口开的不大,给操作者也带来一定困难,可指导产妇采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过程中渐转至枕前位[2]。宫口扩张至5cm以上且胎头位置降至棘下,可行徒手选择胎头。如果等到宫口开全再行旋转,一方面胎头在盆底受压太久,产妇过早用力可能会导致宫颈水肿,使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且水肿的宫颈脆性大,易发生宫颈裂伤。

本文结果显示,经过多种措施综合干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及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降低,表明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安全、易行。

参考文献

[1]单家治.安定在分娩期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88,4(1):23

[2]区煦东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方位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6):329-332

[3]王德智.非药物性促进产程进展方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205.

标签:;  ;  ;  

100例枕后位产妇活跃期综合干预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