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盘小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
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论文文献综述
潘鑫源[1](2014)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盘小凹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收集到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盘小凹(optic disc pits,ODP)家系DYCL,分析此家系的临床表型特征,探讨其遗传学基础,深入发掘ODP的致病基因。研究方法:DYCL家系中共有12位患者和3位正常成员参与本研究。对参与本研究的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眼科检查,同时采集肘静脉外周血5ml并提取基因组DNA。在全部常染色体范围内选取366对荧光微卫星标记物对15位参与者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相邻标记物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0厘摩(centimorgan,cM)。利用Genemapper4.0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并且运用多点连锁分析法计算疾病表型与多个微卫星位点之间的多点最大优势对数LOD值。为进一步缩小连锁区域的临界范围,在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获得的初步定位区域内选取8对平均距离约为6 cM的微卫星标记物进行精细定位。同时,选取先证者111:9与患者IV:3的基因组DNA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获得数据进行生物学分析滤过。并在家系中对PAX2和PAX6两基因进行直接测序。研究结果:DYCL家系共4代,ODP表型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所有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双眼受累,视力呈渐进性下降,从20/20到20/500不等。家系中所有患者眼底均表现为视盘颞侧或颞下方椭圆形小凹,表面覆盖灰白色纤维胶质膜,视盘周围脉络膜及视网膜色素紊乱。典型者黄斑区色素紊乱,水肿及局限性的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形成。患者的生理盲点显着扩大,部分患者因视网膜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而产生相应的视野缺损。所有患眼眼压均正常,均否认伴有全身其它系统疾病。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在14号染色体部分区域微卫星标记物与疾病表型出现可能连锁,并在标记物D14S990和D14S275之间的取得最大LOD值2.05(θ = 0)。进一步的精确定位将此家系ODP表型最终连锁于标记物D14S64和D14S978之间(14q12-q22.1)约27.35cM的区域,区域内的所有标记物均取得具有显着意义的正值1.68~3.91(θ = 0)。单倍体型分析结果也与连锁分析一致。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经生物学分析滤过后在14q12-q22.1连锁区域内没有获得候选致病基因及突变。对PAX2和PAX6两基因的直接测序也无阳性发现。结论:DYCL家系是一个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ODP家系。本研究首次将ODP表型连锁于一个新的遗传位点,14q12-q22.1。全外显子组测序没有发现明确的候选致病基因及突变,此连锁区域内存在的新ODP致病基因尚待发现。(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1)
张向阳,温景敏,杨威,王程,高鲁娜[2](2013)在《新的发作性疼痛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疼痛是在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神经性疼痛一直足困扰医学界的难题,发病机理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收集并鉴定两个发作性神经疼痛遗传病大家系,选取先证者,对其进行直接测序分析排除已知的叁个疼痛致病基因SCN9A,SCNIOA和TRPAl。运用微卫星标记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将这两个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同一个新的遗传位点。对其中一个大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在定位区间内发现S基因一个突变c.C>T/p.R>C。对在另个家系先证者进行该基因的Sanger测序,发现S基因第二个突变c.C>G/p.A>G。这两个突变均不能改变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或产生新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利用错配碱基(CRS)产生酶切位点的方法对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RFLP实验,发现这两个突变分别与对应家系疾病共分离,在1021个正常汉族人群中未发现这两个改变。对这两个突变点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进化中高度保守,在其同源蛋白中也高度保守。这些结果在遗传上说明了S基因可能是发作性疼痛的致病基因。对S基因进行电生理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其功能增强加,诱发感觉神经元生理活性增加,使患者对痛觉更敏感而致痛。(本文来源于《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期刊2013-09-18)
王俊岭[3](2011)在《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及新的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中国汉族人群遗传性共济失调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第一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散发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研究发现不同的种族、国家和地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不同亚型的发病率及各亚型病理和正常的核苷酸重复次数都有明显的差异,为了建立SCA致病基因的诊断平台,了解中国汉族人群SCA各亚型的分布频率特点及中国汉族人群各亚型病理和正常重复次数范围分布特点,制定一套SCA基因诊断流程,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uthern Blot等技术对来自中国汉族人群667例临床诊断为SCA的患者(430例AD遗传家系先证者,237例散发患者)进行了SCA1、SCA2、SCA3/MJD、SCA6、SCA7、SCA8、SCA10、SCA12、SCA17及DRPLA各亚型致病基因多核苷酸重复突变检测;对排除以上SCA亚型的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结合直接测序等技术进行SCA11、SCA13、SCA14、SCA27、SCA28和SCA31亚型致病基因TTBK2、KCNC3、PRKCG、FGF14、AFG3L2和PLEKHG4点突变和SCA5、SCA11、SCA15致病基因SPTBN2、TTBK2、ITPR1大片段的插入缺失突变检测。应用T载体克隆重组DNA技术结合直接测序,对部分患者进行CAG叁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测序分析;并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凝胶电泳对300名中国汉族健康对照人群进行了上述SCA型叁核苷酸或多核苷酸重复次数的正常范围检测和分析。结果在430例AD-SCA家系先证者中,共检测出SCA1家系25个(5.81%), SCA2家系27个(6.28%), SCA3家系267个(62.09%), SCA6家系8个(1.86%), SCA7家系8个(1.86%),SCA12家系1个(0.23%)和SCA17家系1个(0.23%),未明确基因分型SCA家系93个(21.63%);在237例散发患者中共检测出SCA1患者6例(2.53%), SCA2患者9例(3.80%), SCA3患者23例(9.70%), SCA6患者3例(1.27%),未明确分型SCA患者196例(82.70%);未检测出SCA8、SCA10和DRPLA亚型致病基因多核苷酸异常重复突变,SCA5、SCA11、SCA13、SCA14、SCA15/ SCA16、SCA27、SCA28和SCA31亚型传统形式的点突变及大片段的插入缺失突变。对23例SCA1患者,32例SCA2患者,305例SCA3/MJD患者,9例SCA6患者,27例SCA7患者,3例SCA12患者和2例SCA17患者进行CAG叁核苷酸异常重复次数范围检测发现其范围分别是SCA1亚型39-60(平均51.09±4.88)次,SCA2型36-51(平均40.34±4.40)次,SCA3/MJD亚型49-86(,平均73.84±5.07)次,SCA6亚型23-29(平均25.56±1.94)次, SCA7亚型38-71(平均58.22±10.90)次,SCA12亚型51-52(平均51.33±0.58)次,SCA17亚型53-55(平均54.00±1.41)次;SCA1、SCA2、SCA3、SCA6、SCA7、SCA8、SCA10、SCA12、SCA17和DRPLA共10种SCA亚型致病基因正常叁核苷酸或多核苷重复次数范围结果,SCA1亚型为17~35次,SCA2亚型为14~28次,SCA3/MJD亚型为13~41次,SCA6亚型为4~16次,SCA7亚型为5~17次,SCA12亚型为5~21次,SCA17亚型为23~41次,DRPLA亚型为12~33次,SCA8亚型中CTA/CTG叁核苷酸的重复次数为12-43次,SCA10亚型中ATTCT五核苷酸的重复次数为9~32次。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CA3/MJD为最常见的SCA亚型,其次为SCA2、SCA1、SCA7和SCA6, SCA12和SCA17比较少见,SCA8、SCA10和DRPLA罕见,其中SCA17亚型为国内首次报道。建立中国汉族人群不同SCA亚型CAG叁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范围标准和中国汉族人群不同SCA亚型正常核苷酸重复次数范围,可为SCA的诊断提供参考标准。初步建立了SCA基因诊断平台,制定了SCA基因诊断流程。第二章常染色体隐性共济失调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recessive cerebellar ataxia, ARCA)是一大类比较罕见的、具有明显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了建立中国汉族人群ARCA致病基因的诊断平台,了解中国汉族人群ARCA各亚型的分布频率,制定一套ARCA基因诊断流程,我们采用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来自中国汉族人群36例临床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证者和60例发病年龄<20岁的散发SCA患者进行了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DA),伴选择性维生素E缺乏的共济失调(AVED),伴动眼不能的共济失调1型(AOA1),伴动眼不能的共济失调2(AOA2)型等共四种亚型进行致病基因FXN、ATTP、APTX和SETX的相关检测分析。常规PCR难以对基因比较大外显子比较多的ARCA亚型完成突变检测,如毛细管扩张共济失调(AT),痉挛性共济失调(SACS),我们利用全基因外显子组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Exome测序)对其进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结果未发现FXN、ATTP、APTX和SETX基因致病突变,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一个AT患者ATM基因(c.5293 C-T)和(c.1402-1403delAA)复合杂合突变;一个SACS家系SACS基因(c.5399 G-C)和(C.788delA)复合杂合突变。S anger测序证实了该复合杂合突变的正确性,并且两个复合杂合突变在AT家系和SACS家系内分别和疾病表型共分离。本研究证实中国汉族人群ARCA家系中FRDA、AVED、AOA1和AOA2非常罕见,初步建立了ARCA基因诊断平台,制定了ARCA的基因诊断流程,以及应用Exome测序进行ARCA基因诊断的技术平台。第二部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一章一个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是一类包括多种亚型在内的具有明显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已经定位了近28个基因位点,其中22种SCA亚型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前期工作我们收集到一个来自中国汉族的SCA家系,呈四代遗传,患者表现缓慢进展的晚发型小脑性共济失调,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痉挛性斜颈。前期工作已经排除了已知的SCA1、SCA2、SCA3/MJD、SCA6、SCA7、SCA8、SCA10、SCA12、SCA17和DRPLA亚型致病基因叁核苷酸及多核苷酸异常重复突变检测,SCA11、SCA13、SCA14、SCA27、SCA28和SCA31亚型致病基因TTBK2、KCNC3、PRKCG、FGF14、AFG3L2和PLEKHG4点突变,SCA5、SCA11、SCA15致病基因SPTBN2、TTBK2、ITPR1大片段的插入缺失突变检测和目前已定位各SCA亚型位点的连锁分析排除定位检测。通过采用HumanLinkage-12 Panels连锁分析芯片技术,对该AD-SCA家系SNP位点进行扫描,结果在第20号染色体的两个SNP rs12624577和rs674630之间,相当于20p13-12.2的区域,取得连续分布正LOD值。其中,在rs976192取得最大两点LOD值3.85,对上面区间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进行精细定位分析,在20号染色体上微卫星遗传标记D20S437处取得最大两点LOD值5.36,依据这两个重要的重组交换事件的发生,该家系的候选致病基因定位于D20S199和D20S917之间的区域,家系内所有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均携带相同的单体型。该定位区间(20p13-12.2)遗传距离为18.45 cM,相当于物理距离约有8.4 Mb,区间内包含有91个候选致病基因。第二章应用Exome测序克隆一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致病基因-TGM6单基因病致病基因的克隆常采用传统的候选基因定位克隆技术,然而传统的定位克隆技术常常会因为家系内成员太少、基因位点的异质性、外显不全及定位区间内候选克隆基因太多等而受到限制。全基因外显子组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一次可获得全部外显子的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克隆致病基因的难题。我们联合应用连锁分析结果和Exome测序的方法去克隆一新的SCA致病基因。首先从一个呈四代遗传的SCA家系(CS)中选取4位患者进行了Exome测序,经数据分析在TGM6基因10号外显子上面发现一个错义突变c.1550T-G(L517W),该突变在家系内和疾病表型共分离,并且在500个正常对照测序分析没有发现该突变位点。信息学分析发现该错义突变在进化过程中处于高度保守区域,功能预测该突变对蛋白质的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应用连锁分析的结果,TGM6基因c.1550T-G(L517W)改变正好位于之前该家系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定位的区间(20p13-12.2)内,Exome测序和全基因组连锁定位分析的结果互相验证了TGM6基因为该家系致病基因的正确性。我们又在另外一个SCA家系(LY)发现了TGM6基因7号外显子的另外一个位点c.980A-G transition(D327G)突变,该突变LY家系内同样和疾病表型共分离,在500个正常对照测序分析没有发现该位点突变。该新的突变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克隆的新的致病基因的正确性。新的致病基因TGM6的克隆说明在单基因遗传疾病中在一个家系内对部分患者进行Exome测序从而寻找致病基因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如果利用Exome测序技术和传统的定位克隆研究方法相结合,可能成为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疾病克隆的一个更高效的新途径。第叁部分应用Exome测序克隆两个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共济失调致病基因--JXX和TYY在遗传性共济失调中,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utosomal recessive cerebellar ataxias, ARCA)是一大组比较罕见的具有明显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小脑、脊髓小脑束或/和脊髓感觉束。ARCA临床表型复杂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部分病例可累及除神经系统之外的其它系统和器官。ARCA还包括一大批罕见的类型,根据分子发病机制、病理、自然病史和病变部位,目前ARCA中至少已划分了100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70多个相关的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多数的ARCA家系,因为家系成员少使得应用传统的候选基因定位克隆方法去克隆致病基因比较困难。我们应用Exome测序技术对两个ARCA家系(JX家系和TY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外显子的捕获和测序分析,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我们在测序结果里主要分析纯和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结果我们在JX家系内发现了一个JXX基因(c.493C-T)的纯和突变,在TY家系内发现TYY基因(c.568C-T)和(c.760A-G)两突变位点的复合杂合突变,信息分析发现JXX基因(c.493C-T)和TYY基因(c.568C-T)与(c.760A-G)叁个突变位点均位于高度保守区域,并且分别在JX家系和TY家系内与疾病表型共分离。500个正常对照测序分析没有发现以上叁个突变位点的改变,排除了罕见多态的可能。我们又在另外一个ARCA家系(JX-NX)发现了JXX基因另外两个位点(c.389A-T和c.441G-T)的复合杂合突变,该复合杂合突变在JX-NX家系内和疾病表型共分离,在500个正常对照测序分析没有发现该两个突变位点。该新的复合杂合突变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克隆的新的致病基因的正确性。新的ARCA致病基因JXX和TYY的克隆证实了在一些少见的孟德尔单基因疾病致病基因的克隆中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是一个方面而又高效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唐北沙,王俊岭,夏昆,胡政茂,翁玲[4](2010)在《一新型SCA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并验证一个新的SCA亚型的致病基因。材料和方法收集一个呈常染色体显性四代遗传的中国汉族SCA家系,应用Illumina连锁分析芯片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然后应用Exome技术克隆该家系致病基因。结果收集到的呈常染色体显性四代遗传的中国汉族SCA家系,其诊断符合Harding诊断标准,该SCA家系(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09-23)
李楠,江泓,沈璐,李小波,黄献祥[5](2010)在《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致病基因定位与候选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国一个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FCTE)家系的临床特点,定位和候选克隆其致病基因。方法对该家系进行详细调查回访,分析其临床表现、头部核磁共振(MRI)、神经电生理特点。采集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运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09-23)
李楠[6](2010)在《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familial cortical tremor with epilepsy, FCT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于成人期起病。由日本Okuma等于1997年首先命名提出。临床表现为与特发性震颤相像的以肢体远端为主的皮质性震颤;频率稀发的癫痫;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为皮质反射性肌阵挛的特点;震颤和癫痫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非进展性病程、预后良好。同时表现有震颤、癫痫和肌阵挛等极其类似症状的,还见于另外四种分类命名有争议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家族性特发性肌阵挛与癫痫(FEME)、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性癫痫(BAFME)、家族性成人肌阵挛癫痫(FAM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质性肌阵挛与癫痫(ADCME),其中BAFME、FAME和ADCME的致病基因分别被定位于8q23.3-q24.1、2p11.1-q12.2。而FCTE的致病基因尚未定位。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一个中国人FCTE大家系,所有患者均具有FCTE典型临床表现。为定位和克隆该FCTE家系的致病基因,我们应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位点8q23.3-q24.1、2p11.1-q12.2排除分析,结果排除该FCTE家系与2p11.1-q12.2的连锁关系,而提示与8号染色体连锁。基于此我们进一步精细定位,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重组率θ为0时于D8S 199处获得最大两点LOD值7.21,经单体型分析,将此FCTE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D8S555与D8S1753之间约30.5 cM的区间8q23.3-24.23。结合目前已知特发性癫痫致病基因以离子通道基因为主的特点,我们选择此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3、KCNV1、KCNS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未发现任何的序列变异,排除叁个候选基因为该FCTE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报道FCTE家系,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定位了FCTE致病基因位点。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seizures, BFI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3月-10月龄尤其4月-7月龄出现、1岁-3岁内可自然消退的无热性惊厥,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体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目前已定位3个致病基因位点19q12-13.1、16p12-q12和2q24。随后发现部分家系与上述位点并无连锁,提示BFIS还存在其它致病基因位点。我们在中国湖南省收集到两个BFIS大家系,前期工作中,在排除已报道的BFIS致病位点19q12-q13.1、16p12-q12、2q24和排除KCNQ2、KCNQ3、SCN2A基因突变后,其中一个家系(家系1)的致病基因提示位于其它新的位点;另一个家系(家系2)运用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和精细定位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新位点1p36.12-p35.1,并对区间内的33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相关突变检测,但未发现致病性改变。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最新一代SNP遗传标记连锁分析微珠芯片进一步对BFIS家系1进行定位,结果得到叁个候选区域5q22.1-5q32、9p21.3-9p21.2和22q11.21-22q12.1。经微卫星遗传标记分析确证与5号染色体连锁,单体型分析将此BFIS家系致病基因定位至极可能位点D5S2057与D5S500之间约5.47 cM、相当于5q31.1-31.2的区域。对紧邻的GABRG2基因,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序列变异。而对定位于1p36.12-p35.1的另一BFIS家系,继续筛选区间内和紧毗邻区的另外14个新候选基因(SYTL1、FUCA1、EPHA8、SH3BGRL3、AK2、SDC3、MAN1C1、ID3、LAPTM5、PAQR7、RCC1、RUNX3、KCNQ4、GABRD)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发现13个SNP改变,其中2个为新发现的SNP。排除这14个基因为BFIS新致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候选克隆和最终揭示BFIS的发病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全面性(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GEFS+)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具有高度的表型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克隆6个致病基因:SCN1A、SCN1B、SCN2A、SCN9A、GABRD、GABRG2.我们对叁个中国GEFS+家系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其临床表型谱包括有热性惊厥(FS)、热性惊厥附加症(FS+)、失神癫痫(AS)和无热性癫痫(AFS),提示存在表型异质性。对突变比例相对较大的基因SCNIA、SCNIB、GABRG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发现其中一个GEFS+家系在SCN1A基因产生突变c.5383G>A(氨基酸E1795K),为一新的突变点。其余两个GEFS+家系无SCNIA改变及SCNIB、GABRG2基因的改变,提示致病性改变位于其它基因,或可能不是外显子区的常规点突变,尚需进一步探索。对新发现的突变c.5383G>A,我们后续工作中将进行相关功能研究,以探明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5-01)
刘穹[7](2009)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致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直是全球遗传学和耳鼻喉科学学者共同致力研究的焦点。从1988年,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位点被确定,截止至2008年5月,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共定位了144个基因座位,克隆了49个基因。从1995年,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被克隆,到2006年,耳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每年定位8.3个位点,克隆4个基因。在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学者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早在1998年,夏家辉院士就克隆了GJB3基因——DFNA2基因座位的责任基因之一。到目前,中国学者共报告了13个基因座位(13/144,占9%),其中7个与国外报道的耳聋基因座位重合,6个是新的耳聋基因座位(6/144,4.2%)。遗传性耳聋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前景非常可观,有近2/3的基因座还没有找到责任基因,还有更多的新的耳聋基因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从2007年开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工作遭遇瓶颈,耳聋基因定位与克隆的速度明显减缓,成功定位和克隆的耳聋基因的数量逐年减少,2007-2008两年间只发现了4个耳聋基因新座位,克隆了2个新耳聋基因。为探索打破瓶颈,推动遗传性耳聋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本研究立足于中国耳聋人群,采用位置候选基因克隆策略,进行了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基因定位克隆和候选基因筛查研究工作,成功定位了2个耳聋家系,发现了一个新耳聋基因座位——DFNA61,并利用一种新方法为发现新的耳聋基因进行了尝试,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叁部分。第一部分DFNA61型中高频听力损失家系(0703271家系)新基因定位研究本研究对一个罕见的中国遗传性中高频听力损失耳聋家系(0703271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克隆研究。该家系耳聋表型表现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迟发型、渐进性的、为中频为主的听力损失。家系共有3代,21名成员,10名耳聋患者。通过全基因组基因定位扫描连锁分析,在17号染色体上D17S1852微卫星标记处取得了最大LOD值3.45,定位区段位于D17S804至D17S969之间6.74cM的区域内。在此定位区段内尚无听力损失位点的报道,因此这是一个新的基因座位,我们将其命名为DFNA61。DFNA61基因座内共有14个编码蛋白基因,本研究下一步将对其展开筛查,希望早日找到DFNA61的致病基因。第二部分遗传性迟发型听力损失(W727家系)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研究几乎所有的DFNA位点都具有迟发型听力损失的表型,而且遗传性迟发型听力损失对于研究听力的“提前衰老”,进而为老年性耳聋提供研究思路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遗传性迟发型听力损失的研究。本研究对2007年初步定位在9号染色体上(LOD=2.06 D9S157)的中国迟发型听力损失(W727)家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细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在W727家系原有基础上新增加了15名家系成员:包括6名耳聋患者和9名听力正常者,结果在1号染色体D1S2797处,取得LOD值=3.75的结果,将W727家系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D1S255和D1S2890之间18.9cM的区域内。该位点与DFNA2有部分重合,首选该DFNA2责任基因GJB3基因作为侯选基因进行突变检测,未发现致病突变。另一个DFNA2责任基因——KCNQ4基因的筛查正在进行,如果发现致病突变,则可以确定W727家系的致病基因;如果KCNQ4不是W727家系的致病基因,则可以推测该基因座位存在一个新的耳聋基因,继续研究,力争发现一个新的耳聋基因。第叁部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模块化方法预测和验证聋病相关基因耳聋基因的定位只是破译耳聋基因研究的第一步,在已经定位的基因座中寻找到致病目标基因是一项更为艰难的工作。人类遗传疾病基因预测的模块化方法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建立于生物信息学基础之上、利用基因网络手段对遗传疾病致病基因进行预测的新方法。为了给遗传性耳聋的致病基因克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对这种新方法的效能进行验证,本研究对2005年已经定位在9号染色体D9S165-D9S1874之间约4.12cM的区域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大家系—686家系,采用了人类遗传疾病基因预测的模块化方法中的CIPher模型和Endeavour在线工具两种方法进行了致病基因的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共有6个基因:TLN1(细胞骨架蛋白基因),STOML2(溴化丙胺太林相关蛋白基因),AQP3(水通道蛋白基因),DNAI1(动力蛋白基因),C9ORF24(假基因),CCIN(精子细胞内基本蛋白基因),GALT(1-磷酸半乳糖尿苷酸转移酶基因)入选。首先选择AQP3基因在25名家系成员(包括8名耳聋患者)中进行了筛查。在筛查,我们发现了两个多态性改变:390C>T/390C>T和394G>A/WT。其中后者可引起氨基酸改变(ASP132ASN),进而可能使蛋白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对其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家系中发生394G>A/WT突变的4名成员可能都是患病状态,在目前可以确定的家系正常人中尚未发现这种突变。本研究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思路来思考和发现新的耳聋致病基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9-05-01)
袁慧军,孙勍,孙悍军,程静,韩冰[8](2007)在《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定位了5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 NA)和6个 X-连锁非综合征型耳聋(DEN)基因位点,21个 DFNA 和1个 DFN 相关基因被克隆。本研究对两个 DFNA 和2个 DFN 耳聋大家系进行了系统的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和分子致病机制研究。方法所有参与本项研究的家系成员均填写问卷式调查表、接受详细的全身和耳科学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 DNA。应用 ABI 公司微卫星多态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通过 DNA 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基因突变,RT-PCR 检测外显子剪切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期刊2007-10-01)
胡正茂[9](2007)在《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及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一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MIM 115200)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肌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常因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而死亡或因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该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大约35%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有家族史。目前,通过家系分析至少已定位26个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疾病基因位点,其中22个位点的基因已被克隆。本实验室收集了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扩张型心肌病家系,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已经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D3S1763和D3S1282之间,该区间是一个新的定位区间。为克隆该家系致病基因,本研究采用功能候选策略,在此区间及其附近选择可能与编码细胞骨架蛋白等功能相关的基因,包括APRM1、DNAJC19、KCNMB2和TNIK等共计28个,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进行突变筛查。结果在TNIK基因内检测到一个c.153A>G的杂合改变,c.153A>G是一个同义突变,但是该变异在家系内与疾病单体型共分离,在家系内其他个体及300个家系外正常对照中也没有发现该变异。本研究初步分析了c.153A>G改变可能的致病机制。采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NIK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变异不影响淋巴细胞TNIK基因的正常剪接;其表达量在患者与正常人中没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在人心脏cDNA文库中进行5’-RACE研究,结果提示,该基因在心脏的剪接本可能不同于其在外周血的剪接本。关于c.153A>G改变可能的致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第二部分一个新的精神分裂症位点与12p12-q13连锁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MIM 181500)是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幻视、幻听,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已发现多个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包括1q21-22、1q42、5q21-q33、6p22-24、6q21-25、8p21-22、10p15-p11、13q32-34和22q11-12等。为了寻找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分析了一个来自中国河南的精神分裂症家系。使用LINKAGE软件、显性遗传模式、在微卫星标记D12S1643得到最大两点LOD值2.51(θ=0),D12S1621得到LOD值2.33;使用GENEHUNTER软件在显性遗传模式下,在D12S1643得到最大两点LOD值2.58,紧邻的标记D12S1621得到仅次于它的LOD值2.43;D12S1687得到最大多点LOD值2.69,D12S1668得到LOD值2.61。单体型分析显示,家系中7名患者有6人携带了12号染色体12p12-q13区域D12S1617-D12S85之间约19cM的同一区域。我们在另外的15个精神分裂症家系中对该区域进行了追踪研究,这15个家系共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44人。同样在显性遗传模式下,用LINKAGE软件在D12S1643获得最大两点LOD值1.91(θ=0.08);GENEHUNTER软件在D12S1631获得最大多点HLOD值2.94(α=1)。将所有16个家系的数据一起进行了分析。运用参数连锁分析方式,获得了显着性连锁的结果:在显性遗传模式下,用LINKAGE软件在D12S1643获得最大两点LOD值4.15(θ=0.05);用GENEHUNTER软件在D12S1643获得最大两点HLOD值3.76(α=0.77);在D12S1631最大多点HLOD值3.90(α=1.0)。其他多个标记的结果也支持连锁。非参数连锁分析同样给出了支持连锁的证据:在D12S1643的两点NPL值4.26(P=0.00169);在D12S1631的多点NPL值4.75(P=0.00119),D12S1687的多点NPL值4.33(P=0.00161)。本研究表明,在12号染色体12p12-q13区域可能存在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位点。(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6-01)
李乾[10](2007)在《四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疾患,以发作性有节律的双侧眼球震颤为典型症状,多在婴儿期起病,眼球震颤伴随终生。先天性眼球震颤无神经或视觉系统异常,是一种特发性的疾病,目前致病机理不清。先天性眼球震颤遗传方式复杂,存在遗传异质性,最近有文献报导认为FRMD7基因的突变能导致该病的发生。本实验室同浙江大学附属二医院合作收集了4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家系1的基因定位研究已于2004年完成,连锁分析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Xq26-27;家系2和家系3均呈X-连锁,有足够的样本,符合做连锁分析的条件;家系4仅1代共3名患者,遗传模式不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家系2、家系3致病基因位点;克隆四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与结果:根据每个家系不同的情况,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连锁分析对家系2、家系3致病基因进行排除定位,我们利用X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使用连锁分析软件包中的M-link程序计算LOD值,家系2在DXS8041、DXS8033、和DXS1062处得到最大LOD值1.76,家系3在DXS8009、DXS8041、DXS8094、DXS1062处得到最大Lod值1.16。根据单体型分析推断致病基因位于DXS1047与DXS8094之间。可能与位于Xq26.2的FRMD7基因连锁。根据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结果,我们对4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进行FRMD7基因突变检测,PCR扩增FRMD7基因的编码区及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区域,直接测序分析寻找突变。结果分别在家系1、2、3中找到了致病突变,家系1中发现c.781C〉G,家系2中发现c.886G〉C,家系3中发现c.1003C〉T,其中c.781C〉G和c.886G〉C是未被报道的新突变,这3个突变在家系中都与疾病表型共分离,在100个家系外正常对照中也未发现这些突变。3个突变分别导致FRMD7基因编码产物发生R261G(精氨酸→甘氨酸)、G296R(甘氨酸→精氨酸)、R335X(精氨酸→终止密码子)的改变。家系4中,未检测到FRMD7基因的突变。结论:FRMD7基因的突变导致家系1、家系2、家系3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发生;家系4可能是由于FRMD7基因非编码区突变或其他未知基因突变所导致。(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6-01)
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疼痛是在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神经性疼痛一直足困扰医学界的难题,发病机理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收集并鉴定两个发作性神经疼痛遗传病大家系,选取先证者,对其进行直接测序分析排除已知的叁个疼痛致病基因SCN9A,SCNIOA和TRPAl。运用微卫星标记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将这两个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同一个新的遗传位点。对其中一个大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在定位区间内发现S基因一个突变c.C>T/p.R>C。对在另个家系先证者进行该基因的Sanger测序,发现S基因第二个突变c.C>G/p.A>G。这两个突变均不能改变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或产生新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利用错配碱基(CRS)产生酶切位点的方法对患者和正常对照进行RFLP实验,发现这两个突变分别与对应家系疾病共分离,在1021个正常汉族人群中未发现这两个改变。对这两个突变点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进化中高度保守,在其同源蛋白中也高度保守。这些结果在遗传上说明了S基因可能是发作性疼痛的致病基因。对S基因进行电生理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其功能增强加,诱发感觉神经元生理活性增加,使患者对痛觉更敏感而致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病基因定位与克隆论文参考文献
[1].潘鑫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盘小凹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D].南京医科大学.2014
[2].张向阳,温景敏,杨威,王程,高鲁娜.新的发作性疼痛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C].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2013
[3].王俊岭.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基因诊断平台的建立及新的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D].中南大学.2011
[4].唐北沙,王俊岭,夏昆,胡政茂,翁玲.一新型SCA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C].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5].李楠,江泓,沈璐,李小波,黄献祥.家族性皮质性震颤伴癫痫家系的临床特点分析、致病基因定位与候选克隆[C].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6].李楠.特发性癫痫综合征FCTE和BFIS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选克隆与GEFS+基因突变检测[D].中南大学.2010
[7].刘穹.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
[8].袁慧军,孙勍,孙悍军,程静,韩冰.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07
[9].胡正茂.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及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7
[10].李乾.四个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D].中南大学.2007